大道滄坐擁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擁有17000多畝的茶園基地,分別建於雲南省臨滄市雙江縣,鳳慶縣,永德縣,鎮康縣等境內。
茶葉基地(一)——永德
永德縣氣候屬南亞熱帶河谷季風氣候,具有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如春、乾濕季分明的立體氣候特徵。
永德縣種茶、飲茶和茶葉加工歷史悠久,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有文字記載始於明朝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永德茶葉產業經過明代、清代和民國三個不同歷史時期時斷時續的發展,到20世紀40年代末,全縣已有茶園面積32582畝,截止2013年全縣已有茶園面積175223畝,採摘面積175223畝,其中:古茶茶園面積142223畝,有高優生態茶園33000畝。
作為大美臨茶茶業有限公司的茶葉基地,永德以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孕育出優良的茶葉品種,為大美臨茶提供了大量優質的茶葉原料。大美臨茶茶業有限公司將整合當地茶農及優質茶資源打造出屬於大美臨茶專屬品牌,以茶回饋消費者,以茶服務消費者,將臨滄茶業推向新高度。
茶葉基地(二)——鳳慶
鳳慶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有雨熱同期,乾涼同季的特點,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集中、乾濕分明,素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四季如春」,鳳慶滇紅茶「世界滇紅之鄉」的榮稱。源遠流長的歷史文明,豐富多元的民族文化,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成就了大美臨茶茶基地,也孕育了大美臨茶茶文化。
從鳳慶縣城驅車沿著鳳腰路行駛,穿過四十八道河水庫、原始森林景觀,順著剛投入使用的水泥路繼續前行,站在小灣鎮錦秀和華鋒村交界處,茶王自然村就盡收眼底。走進小灣鎮茶王村,一棟棟青瓦白牆的農家小樓掩映在鬱鬱蔥蔥的山坡上,村中一條條潔淨的小道通向家家戶戶,村寨中最顯眼的莫過於三千二百多年樹齡的茶樹王。
鳳慶是滇紅茶的誕生地,滇紅工夫茶於1939年在雲南鳳慶首先試製成功。據《順寧縣誌》記載:「1938年,東南各省茶區接近戰區,產制不易,中茶公司遵奉部命,積極開發西南茶區,以維持華茶在國際上現有市場,於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三月八日正式成立順寧茶廠(今鳳慶茶廠),籌建與試製同時並進」。當年生產15噸銷往英國,以後不斷擴大生產,西雙版納勐海等地也組織生產,產品質量優異,深受國際市場歡迎。
茶葉基地(三)——雙江
雙江因瀾滄江和小黑江交匯於縣境東南而得名,隸屬於雲南省臨滄市,全縣國土面積2165.03平方公裡,轄4鄉2鎮72個村3個社區及勐庫華僑管理區、雙江農場管委會,截至2013年,總人口17萬人。
雙江是中國多元民族文化之鄉,是中國唯一由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4個主體民族聯合組成的多民族自治縣;是北回歸線上的綠色明珠,北回歸線橫穿雙江縣城,氣候屬典型的南亞熱帶暖溼季風氣候;中國勐庫大葉茶原生地,源生於雙江的勐庫大葉種茶,於60、80年代兩次被全國茶樹良種委員會評定為中國傳統茶樹良種。
勐庫冰島茶(當地人也稱「丙島」)是雙江縣著名的古代產茶村,以盛產冰島大葉種茶而聞名,是該縣最早有人工栽培茶樹的地方之一。冰島茶種是著名的勐庫大葉種的主要組成部分,冰島村是勐庫茶種的主要發源地。
冰島茶是雲南最珍貴的普洱茶之一,也是典型的勐庫大葉喬木樹茶,長大葉、墨綠色,葉質肥厚柔軟、茶香濃鬱。冰島春茶湯色金黃透亮,夏秋茶湯色前兩開稍有渾濁,而後轉亮。
茶葉基地(四)——鎮康
茶葉產業是鎮康縣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的主要產業,近年來,鎮康縣以現有茶園為基礎,堅定不移的走生態化,特色化,品牌化,莊園化,規模化,專業化的茶葉發展之路,建設高標準生態茶園。大氣、土壤、水質無汙染,是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的理想之地。獨特的地理優勢和氣候造就了鎮康縣茶葉產業的蓬勃發展,境內世居民族初識飲用茶葉已有上百年歷史。
歡迎留言交流
與大道滄一同體驗時尚茶生活!
關注大道滄Tea
讓生活因茶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