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小吃多以米為主要原料,其實不然在貴州也有一些以面為原料的小吃,比如豆花面,豆花面選用上等面加適量鹼,用手反覆揉拉做成薄而透的寬麵條,下鍋後煮熟不軟不硬,以豆漿為湯熟後蓋上豆花,細嫩綿軟,另加蘸料一疊,食用時用筷子將麵條和豆花挑進碟內,邊蘸佐料邊吃,其味柔軟滑爽辣香味濃風味特殊鮮美。
麵條的製作我們就不講了,主要講講這豆花和這個蘸料的製作吧,在貴州賣豆花面的小館老闆都會在凌晨四點起來開始製作當天需要的豆花,豆花製作在前一個晚上就把黃豆浸泡上,一般要泡六個小時左右,然後用泡好的黃豆磨成漿,豆漿要加溫煮熟等開了以後關火晾幾分鐘,這時將一定濃度的石膏溶液倒入桶中,立刻再倒入豆漿,靜止兩分鐘就能看到江汁中有絮狀物生成,豆花兒就做成了比一般的豆腐要細嫩,比豆腐腦要緊扎。
而做豆花的技巧就在於豆漿與石膏溶液的比例,還有加入石膏溶液時豆漿溫度的控制,以及衝豆花的速度和技巧,這些當然也是店家的秘密,而吃豆花面時的蘸料也是店家保證生意細水長流的絕招。
肉丁蘸料中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們要提前炒好,通常選用肥瘦相宜的豬肉切成一釐米見方的肉丁,放入菜籽油,菜籽油的用量以將肉丁剛剛淹過最好,大火加熱等油溫到5到6成熱時就要放入適量的特製的辣椒醬,然後倒入肉丁,這時要不停的攪動避免下層的肉丁糊鍋,等油湯開了以後,在加入少量的水慢慢的熬,直到湯汁再次開鍋。就可以放入少許的鹽和雞精,攪動一到兩分鐘就可以起鍋了。
吃豆花面的時候再配蘸料包括從蒜,花生,薄荷。炒好的肉丁等等,貴州的小吃大多數製作方法大同小異,只是利用不同的原材料來表現不同的美食,而且在製作中會儘量地保持原材料的本色本味,只有到了食用時再根據不同的口味來靈活調整。
關注小編帶你吃遍天下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