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的歌樂山「辣子雞」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獲得了廣大市民的喜愛,是重慶江湖菜經典代表性品牌,與南山泉水雞、鐵山坪花椒雞號稱重慶「三隻雞」,曾火爆一時。近年來,我區一直著力打造一批本地代表性的食品品牌,其中就包括重振歌樂山「辣子雞」雄風。
入駐全國180個古鎮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磁器口古鎮的歌樂山辣子雞專賣店有三家,銷售歌樂山辣子雞店鋪十餘家。主要有山椒、麻辣、香辣、孜然、原味、牛肉味等多種口味辣子雞,可稱斤散買,也可袋裝銷售。營業員介紹,買辣子雞的顧客以外地客居多。
重慶辣紅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舒麗表示,不光全國稍成規模的古鎮都有進駐,在北京家樂福、西安華潤、新疆友好等國內部分大型超市,也有歌樂山辣子雞,目前該品牌辣子雞已走向全國180個古鎮。
轉戰快速休閒食品獲新生
54歲的李渝華是辣紅食品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他說,歌樂山「辣子雞」算是重慶江湖菜經典代表性品牌,2007年,他嘗試將「辣子雞」變為快速休閒食品,但限於技術、資金和市場成熟度,一直沒能批量生產。2012年,歌樂山舉辦桂花節。我區藉此東風大力發展本地代表性食品品牌,歌樂山「辣子雞」榜上有名。李渝華說,「歌樂山辣子雞口碑影響實實在在,不惜一切也要將它發揚廣大。」為此,李渝華賣掉房產,籌錢搞研發並最終成功。歌樂山「辣子雞」轉戰休閒食品,獲得了新生。
現在,「爺爺級」的江湖菜代表歌樂山「辣子雞」另闢蹊徑,轉戰快速休閒食品市場。李渝華認為,歌樂山「辣子雞」作為休閒食品得到全國市場認可,依託的是重慶地域特色和品牌積累,從這個角度說,重慶的江湖菜資源優勢放到全國市場,有很大潛力挖掘,更能捕捉到很多新商機。(記者 喻慶)
記者手記
所謂江湖菜,用烹飪專家的話來說,是指相對於正宗菜而言的菜式。它植根於民間,以一種菜係為基礎,師承多家,不拘常法地重複烹飪、複合調味、中菜西做、老菜新做、北料南烹,看似無心,實乃妙手天成,從而收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雖然重慶江湖菜層出不窮,但容易模仿,導致盲目跟風發展,柴火雞、黔江雞雜正是如此。依託江湖菜發展休閒食品等相關行業,是促進餐飲發展重要手段,也可促進我區本地代表性江湖菜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