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生活中我們發現有的孩子總會有一些小癖好,比如:在睡覺的時候抱著有媽媽氣味的衣服、或者摸著媽媽的耳朵睡覺。正常情況下,通過家長正確的指引,這種習慣很快就會改掉,但是有些孩子因為家長的引導不夠,就把這種習慣帶到了校園中。
有一個小女孩,一直有一個「小癖好」就是喜歡摸別人的大腿。
老師是在一次班級活動上發現的,孩子們坐在一起,這個小女孩就開始摸身邊同學的大腿,那個小男孩已經不開心了,但是小女孩還一直做著這個動作。
有一次這個小男孩很生氣的,把小女孩的手甩開,但是小女孩兒還是繼續去摸,後來小女孩就去摸別人了,看樣子這個習慣已經很長時間了。
老師對孩子這樣的舉動也進行了引導和教育,但是沒有多長時間,孩子又開始磨其他同學的大腿,後來老師給女孩媽媽看了視頻,媽媽也感覺很不好意思,媽媽向老師解釋:孩子從小就喜歡抓大人身上的肉,但是沒想到把這種習慣帶到了幼兒園,實在是不應該。
每個小朋友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小癖好,但是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家長就應該幫助孩子把這些小癖好慢慢改掉,不然就會給同學或者老師造成困擾。
孩子在三歲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萌發出性意識了,當發現孩子喜歡照鏡子的時候,家長就要注意性別的意識了,不再讓異性家長給她洗澡,就算是上廁所也要區分性別,這樣孩子才能形成正確的性別區分。
小女孩摸異性同學的大腿就是因為她對性別沒有概念,而家長也沒有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這對於孩子在日後的生活中來說,他們就不能很好的保護自己,也不能做到和異性保持適當的距離。
1、多和孩子交流,讓孩子意識到這是不對的
孩子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大多數是因為家長沒有重視或者沒有及時讓孩子進行改正,所以到了幼兒園以後才會給老師同學添麻煩,這時候家長就要和孩子好好的溝通,讓孩子意識到這是不對的,這樣做是不應該的,只有孩子認識到錯誤了,才能進行改正。
2、實行家園共育
家長不會時時刻刻的陪在孩子身邊,所以家長要和老師說明孩子的情況,一起幫孩子改掉這些小癖好。
在家裡,家長一定要教導孩子哪些行為是不對的,尤其是對孩子的這些小癖好是錯誤的行為,是一種不良習慣。在幼兒園,讓老師對孩子進行監督和管教,雙方共同努力,孩子的小癖好才會儘快改掉。
3、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即使是一個孩子。家長和老師在幫孩子改正的同時,也不能訓斥和責怪孩子,更不能在同學面前對孩子進行批評,就要讓孩子改掉壞習慣,也要保護他們的心靈不受傷害,這樣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長。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總有犯錯的時候,但是父母要用客觀的眼光去看待和教育,也要進行正確的引導。對孩子打罵和訓斥,不但不能改正錯誤,還會讓孩子的心靈受到傷害。
我是樂樂媽,不僅是一名10年的幼兒教師,還是一位80後寶媽,
在這裡向大家分享我在育兒和教育孩子道路上的一些小事兒,
主要專注於孩子大腦的潛能開發,和我一起培養聰明伶俐的孩子吧!
如果你也喜歡樂樂媽的育兒小知識,
記得點讚、分享、加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