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泡沫媽媽談育兒
孩子從出生到長大,在生活中總有很多小癖好,這些癖好有些隨著年齡增長就戒掉了,但有些卻被保留下來的。其實這些小癖好也是「小信號」他在傳遞一些信息,只不過父母還沒了解罷了。
但無論這些「小癖好」是傳遞什麼信號,都要在上學前戒掉,不然會造成很難堪的後果。
案例:
幼兒園王老師前幾天發現班上一個女孩,特別喜歡摸其他同學的大腿。
這一發現還是從一次班級活動上看到。那天班級的小朋友都圍坐在一起,這名女童就開始摸身邊同學的大腿,即使這名男童已經不開心了,但這名女童仍舊重複這一動作。本以為只是兩個小朋友在玩鬧的老師,卻從中看出了點不一樣的事情。
這摸大腿的動作又持續了一會,這名男童忍不住了,發火後,這名女童又將小手伸向了身邊的其他同學。這時老師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名女童是習慣性的摸大腿啊。
幼兒園的老師,趁著小朋友玩鬧的時候,將這名女童帶到一旁,輕聲細語的和女童說著「不要摸同學大腿,這樣的行為是錯誤的哦」。
但是沒過2天,這名女童還是會摸別的同學大腿,多次的勸說沒有效果後,老師向該名女童的家長發出「警告」,希望能和家長一起解決這個問題,順便問問家長知不知道這件事。
當王老師將視頻發給女童的家長後,女童的媽媽很是無奈,隨後道歉道:「女兒從小就這樣,喜歡抓大人身上的肉肉,但是沒想到,在幼兒園女兒還有這樣的毛病。」
每個小朋友在小的時候都會有自己的小「癖好」的,但很多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家長的管教就將這樣的小習慣、小癖好改掉了。但有些家長卻忽略了孩子的這種「小癖好」,於是就會造成孩子將毛病帶進校園,造成老師和同學的困擾。
一、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小癖好,小毛病呢?
與家長的教育有關。在孩子3歲出現認知性別能力的時候,家長沒有正確的引導。反而在家長的縱容下,孩子會出現「摸」同學大腿的行為。
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孩子一旦出現了什麼特殊的「癖好」一定要及時引導。
二、孩子小時候的「癖好」,分別代表了什麼?
1、愛「裹」或「啃」手指頭
有些孩子在出生不久後,會「裹」「啃」自己的手指頭,其實也是一種信號。一方面是身體上出了問題,例如:蛔蟲病,異食癖。這一點可以帶孩子定期到醫院檢查。另一方面是不良習慣,就是好玩,或者手上有香味,導致了孩子出現這種情況。
2、「咬」嘴唇睡覺
這種形象也可以分為2種,一種是病理現象如:身體缺鈣,或者正處於長牙期。二是模仿咬奶嘴,吸奶嘴睡覺,這樣會讓孩子睡得更香,更有安全感。
建議:可以在孩子睡熟時,將孩子的下嘴唇拿出,幾次過後,孩子習慣了就不咬著嘴唇睡覺了。
三、如何幫助孩子改善小癖好
1、家庭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一定要教導孩子哪些是不好的行為,尤其是她的這種小癖好,是錯位的行為,是不良的習慣,可以將這個行為造成的後果在家裡演繹。
慢慢將孩子的臭毛病改正過來。
2、學校教育
在幼兒園或者小學中,家長可以提前和老師溝通,讓老師注意和協助自己,將孩子的問題改正過來。以免孩子造成什麼更大的「難堪」。
同時可以參考文中老師的做法,先與孩子溝通,再和父母進行溝通,找出原因,對症下藥。
今日話題:你對這事怎麼看?你家孩子有什麼小癖好?歡迎留言
若是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分享收藏,關注我哦!
本文全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