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孩子有這幾個「臭毛病」,多半情商高,你家小孩有嗎?

2021-01-15 豆媽學習

每一代人都會有同學之間的聚餐,特別是到了中年,有的聚會是越來越多,而且能發現的變化也是很多。比如說,小時候看似有很多臭毛病的人,長大之後竟然是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

對此,李玫瑾教授表示,在孩子年紀小的時候,一些看起來好像是不好的行為,其實是一種情商高的表現。特別是在九歲之前,如果小朋友有這些舉動,那麼就說明他們擁有一個較高的情商。

第一、喜歡說話

一些家長有一些苦惱,那就是當小朋友學會說話後,似乎很喜歡說。在家裡的時候,不僅僅和父母聊很多,一些時候還會自言自語。而出去外面,見到人就會打招呼。

面對這樣的行為,教授認為,語言上的發展其實是與社會性有關的。可能很多人不知道社會性是什麼意思,它指的是一個人是否願意與外界的人交流,有沒有與其他人親近的能力。平常喜歡說話的人在這方面都發展很好。遇到一個人的時候,喜歡與對方交流,並且與之成為朋友,很快感受到對方情緒的變化。擁有這樣能力的孩子,長大後可以成為一個領導。

第二、窮大方

對於這樣的人,可能很多人都不喜歡,會覺得都沒有什麼錢,為什麼總是要送別人東西呢?其實如果小朋友有這樣的行為,那麼是一個情商高的表現。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是屬於分享的一個行為,可以擁有很好的人際關係。

在分享的過程中是可以交到很多好的朋友,當有什麼困難的時候,這些人是可以伸出援手。所以不管走在哪裡,都不擔心一個人孤孤單單,沒有人幫助。

第三、臉皮厚

生活中 一些家長對自己小朋友的形容就是臉皮厚,這樣的話似乎是一種不看好的態度,但是不知道的是,擁有這樣的性格其實就是情商高。

一檔節目中,兩位教授就表示,對小朋友進行家庭教育的時候,一定要培養他們的厚臉皮。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其實這個過程的培養,是在接受挫折教育。

人的一生是會遇到很多的困境,如果臉皮不厚一點,那麼在遇到一點點阻礙的時候就會放棄。而厚的人,不怕失敗,甚至是擁有更強的闖勁。

既然情商如此重要,我們又該怎麼樣培養呢?很多機構看到人們對這方面的重視,所以是開了很多情商速成的課程。針對這樣的行為,《人民日報》進行批評。如果真的想要培養小朋友這方面的能力,那麼是需要家長的努力,在日常社會中潛移默化去影響他們。特別是在九歲之前,這個階段的鍛鍊是非常的重要,如果培養得好,效果是非常顯著。所以在這個階段中,父母就要在這三方面上多花心思。

事實上,每一個有出息的人,都必定經歷過大的挫折,並且成功地從挫折中站了起來。1—6歲是培養逆商的關鍵期,父母應有意識地幫孩子培養「輸得起」的精神。但是要注意的是,逆境教育不要過度,過度可能會摧毀一個人的自信,把一個人逼上歧途。所謂的「鷹式教育」,小編還是不太提倡的,很容易物極必反,讓孩子變得更加懼怕失敗。

關於逆境教育,小編發現了一套《兒童挫折教育繪本》,是很不錯的培養孩子心力的書。書分為10個主題,分別是:我不怕失敗、我不再恐懼、我不讓自己受欺負、我不怕犯錯、我不怕分離、我不怕被否定、我不怕被拒絕、我不怕消極情緒、我不怕被嘲笑、我不怕挫折。

每本書上還帶有益智遊戲和哲理知識,勞逸結合,讓孩子愛不釋手。值得一提的是,這套書是中英雙語的,可以用來語言啟蒙。有聲伴讀,專業的外教,純正的美式發音,能夠讓孩子輕鬆學英語。可謂是一舉多得。只不過需要69.8元,就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養成好心力,未來更容易有出息,怎麼算怎麼划算!

第一、三歲之前,家長多說話

剛剛出生,如果周圍的人不斷在小寶寶面前說話。當聽多了,就在在無形中學會,之後會比其他小朋友早一點學會說話 不斷練習怎麼樣與其他人溝通。我們可能會發現,一些人是很內向,一旦與別人交流,幾乎很難開口,對之後的發展是有很大的阻礙。所以在三歲之前,一定要多在小寶寶面前說話。

第二、逐漸培養分享的行為

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分享給其他人,在這個過程中就會結識很多朋友。而這個方面的培養其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比如在孩子去學校之前,父母可以給他們一點零食,讓他們分享給其他同學。

第三、挫折教育可以通過吃體力的苦達到

大家可能會發現,從農村出來的人似乎有更多的耐力,忍受更多的苦。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能力 ,那是因為從小就遭受了很多的體力苦。所以父母可以鍛鍊小朋友的體能,比如說可以學遊泳跑步之類的項目。

總結:情商對人的一生是有很大的作用,促進人的進步,走在成功的道路上,最後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屏幕前的你們對此是有怎麼樣的看法呢?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孩子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多半情商高,是你家娃嗎
    尤其是和兒時玩伴的相聚,總是讓人驚喜滿滿,曾經被家長說一身「臭毛病」的孩子,往往長大後更有出息! 我研究了心理學多年,才明白很多看似是「臭毛病」的行為,其實是情商高的表現。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也曾表示,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的孩子,暗示情商高!看看是你家娃嗎?
  • 李玫瑾:孩子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暗示情商高,是你家娃嗎?
    尤其是和兒時玩伴的相聚,總是讓人驚喜滿滿,曾經被家長說一身「臭毛病」的孩子,往往長大後更有出息!我研究了心理學多年,才明白很多看似是「臭毛病」的行為,其實是情商高的表現。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也曾表示,9歲前有以下「臭毛病」的孩子,暗示情商高!看看是你家娃嗎!
  • 李玫瑾:孩子小時候有這4個特徵,證明情商高,長大後多半有出息
    現在的生活條件這麼好,孩子吃的、用的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正常孩子基本上智力不會有太大的差距,但是當孩子進入社會之後,能否吃得開,那就要看一個人的情商了,而從小情商就高的孩子,長大之後也差不了。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將孩子的人生分為幾大階段,而3-6歲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而情商高的孩子小時候就會有這4個特徵,長大後多半有出息。
  • 娃有這3種「臭毛病」,李玫瑾:是「雙商高」的表現,別盲目糾正
    ​有很多「臭毛病」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有大成就,很多家長會很疑惑,其實這就是孩子的「雙商」拉開的差距,給出最好的解決方案,這就是優勢,然而「智商」也是分為6種,看看你家的孩子哪類智商會比較高:語言智商、運動智商、空間智商、音樂智商、社交智商、數理邏輯智商。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從小有這4個「特徵」,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媽媽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很少關注到小孩子的一些很細微的小行為,但是李玫瑾教授一直堅持認為,孩子在3-6歲的時候,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一定要多加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如果不加以注意,長大後的孩子多半智商也不會高到哪裡去!
  • 孩子吃飯有這些「臭毛病」,是「情商低」的表現,父母要及時糾正
    曾經一位長期研究犯罪心理以及青少年心理的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說過:「情商低」的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會有這些「臭毛病」,父母要及時糾正。孩子吃飯有這些「臭毛病」,是「情商低」的表現,父母要及時糾正孩子吃飯時總是愛大聲吵鬧一般情況下,情商高的人往往都懂得如何去愉悅其他人,而不是引起別人的反感
  • 孩子有這些「臭毛病」,多半是「雙商高」的表現,家長別盲目糾正
    孩子身上有些「臭毛病」,其實並非缺點,將來多半是有出息的表現。李玫瑾教授在做客《圓桌派》的時候,她提到一些比較聰明的孩子,在幼兒時大多會在行為表達上存在一些「壞習慣」,而此時如果家長們盲目糾正的話,那麼很有可能妨礙到孩子的雙商發展。
  • 李玫瑾教授:小孩在餐桌上有這3種「行為」,以後情商多半高不了
    前幾天在視頻軟體上看到一個點播量非常多的育兒視頻,,講師就是家喻戶曉的李玫瑾老師,她告訴我們,小孩的成長過程有好幾個塑造期。學前階段是塑造小孩性格的最佳時期,在這個階段如果小孩在餐桌吃飯有這三種&34;,將來成人大都是低情商,父母應該立即引導且改正。
  • 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小時候有這3個特徵,長大後多半情商不高
    最近在網絡上看到一個育兒講座,而演講的人正是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李玫瑾教授講孩子的人生分為幾大階段,而3-6歲則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情商不高的人,小時候基本都有4個「特徵」,家長該管就得管。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就曾經指出:小時候有這「3個特徵」,長大後多半情商不高,若是發現了,就及時糾正。1、喜歡發脾氣有些孩子平時很喜歡發脾氣,有時候一點點小事情就能讓他們崩潰,甚至自己玩著玩著就生氣了。
  •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多半都有這3種家長,怨不得旁人
    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的情商高與低,家庭和父母是脫不了干係的」!,抗挫折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等,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坦言:一個孩子的教養跟家長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你是一個明事理的家長,那麼孩子的情商不會差;如果你每天都抱怨,那麼孩子也會模仿,從而影響情商的發展。
  • 李玫瑾:小時候有這3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情商和智商,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東西。一個人長大後是否有作為,和其情商與智商的高低分不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戈爾曼曾說:「一個人能否成功,智商僅佔20%,80%靠情商」。「網紅教授」李玫瑾,曾在多次公開講座中表示: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此階段孩子情緒控制得好,長大後性格多比較溫和,情商也相對較高。同時,李教授也在講座中總結道:小時候有這些特徵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都不高。
  • 李玫瑾教授直言:吃飯時有這4種表現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作者/小苗編輯/小苗李玫瑾教授平時對於育兒這塊有著非常深厚的理解和經驗,她曾經就在一個節目上直言:吃飯時有這四種表現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但為什麼李玫瑾教授會說&34;的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會有這四種表現呢?
  • 寶寶有這幾個臭毛病,多半智商高,盲目糾正可能毀掉一個「天才」
    導讀:寶寶有這幾個臭毛病,多半智商高,盲目糾正可能毀掉一個「天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有這幾個臭毛病,多半智商高,盲目糾正可能毀掉一個「天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李玫瑾教授:餐桌上有這3種舉動的孩子,「情商」多不會高
    很可能和孩子的情商有關。李玫瑾教授是研究犯罪心理的專家,在研究犯罪心理學的時候,李玫瑾教授就發現,很多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動機和青少年的個人經歷有關。因此李玫瑾教授近幾年也會開一些預防青少年犯罪的講座,給家長傳授一些育兒經驗。李玫瑾教授談到餐桌禮儀的時候,提到:餐桌上有這3種舉動的孩子,情商多不會高,孩子的情商有待提高。
  • 李玫瑾:孩子這3種「臭毛病」,是「雙商高」的表現,家長別盲目糾正
    很多孩子都有從小就開朗的性格,孩子最擅長的就是調皮搗蛋。孩子的這些表現在家長眼中都是令人十分頭疼的"臭毛病"。實際上,孩子是想吸引家長的注意,讓家長更關注自己,這是高智商與高情商的表現。李玫瑾教授長期從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擔任過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學科帶頭人,後晉升為專業技術二級警監。由此提出預防犯罪要從未成年人教育抓起,李玫瑾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犯罪心理學;犯罪心理畫像;公安社會心理調查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及預防;有組織犯罪問題等。
  •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多半都有這樣的家長,怨不得旁人
    無論他走到哪裡,都會引來一片讚揚的聲音,很多家長都表示,自家的孩子要是這麼乖那就好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慢慢發現,這孩子其實並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好。這天,田楠的班主任忽然造訪田楠家,向田楠的父母講述了孩子在學校裡的表現。班主任表示,這孩子根本不懂得如何跟同學們相處,交際能力極差,得不到同學們的喜歡,而且經常對同學們發脾氣。
  • 情商高的孩子一般有這幾個特徵
    情商高的孩子一般有這幾個特徵情商是對一個人行為恰當與否的度量,是對語言藝術性的掌握,是能否處理好周圍事物的能力。情商,就是一個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通俗一點說,一個人怎麼為人處世,怎麼說話,都和情商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 聰明孩子最難帶?李玫瑾直言:都有這幾個特徵,快看你家娃有嗎?
    因為他會根據不同的環境,來調控自己的行為,當然著名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也曾坦言,聰明的孩子通常最難帶,但都有以下幾個特徵,家長們快來看看你家娃有嗎?李玫瑾坦言:聰明孩子最難帶,但都有這幾個特徵,快看你家娃有嗎特徵一:總是不停提問題。
  • 李玫瑾:孩子小時有4種「特徵」,長大後情商不高,家長及時糾正
    心理學家李玫瑾老師在多年對人的心理研究中發現:但凡能當領導的,業務能力不一定強,但情商一定特別高,有人格魅力,會和人相處,人際關係處理的非常好。所以,情商高低對人的影響非常重要。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既聰明又情商高,對孩子情商的培養越來越重視。但李玫瑾老師也說:人的心理表現往往具有滯後性,成年後的情商高低,其實與早年的心理撫養密切相關,而孩子的心理成長具有幾個關鍵期,小時候有這4種表現,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 李玫瑾:小時候有4個「特徵」,長大後情商不高,你家孩子中幾條
    曾經在一場關於孩子情商的講座中,她提出了一個觀點:現代社會,情商跟智商同等重要,孩子小時候有4個「特徵」,長大後情商肯定不會高。曾經在一場關於孩子情商的講座中,她提出了一個觀點:現代社會,情商跟智商同等重要,孩子小時候有4個「特徵」,長大後情商肯定不會高。李玫瑾:小時候有4個「特徵」,長大後情商不高,你家娃中幾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