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力量》讓我明白,原來那些「強迫思維」根本不是我的

2020-12-23 走出抑鬱的小叮鐺

一個心理諮詢匠帶你進入自己內心的世界,喜歡的關注吧!

文/老K

記得之前看一檔節目,要求這些演員自己朗讀一段最受感染書籍的名言,劉亦菲選擇朗讀英國作家埃克哈特·託利(Eckhart Tolle )的書,這段話啟發她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活在當下。

書裡說:「你不是你的情緒,你也不是你的認知」,那你是什麼?」這對每個人都是一個非常好的課題,對演員亦是如此。每個人都有開心的時候,也有難過的時候。

其實在我強迫最迷茫的時候看過他的另一本書《當下的力量》,這本書最開始很困惑的點是,開頭就告訴你我的思想、我的情感、我的感知,與我經歷的一切,都不能代表我,那麼「我」到底是誰。

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開始漸漸找到了答案。

其實作者埃克哈特託利自己也沒想到會專注研究靈修,但29歲一場意外徹底打破了他的生活,當時他患上了非常嚴重的抑鬱症,為了擺脫抑鬱症他嘗試了各種方法都效果一般,最後走向了向內探索之路。

他前往世界各地尋找能給予自己心靈成長的人幫助,最後終於擺脫抑鬱。最終寫下了《當下的力量》這部非常經典的作品。

《當下的力量》這本書是他覺醒之後啟發人們向內思考,擺脫各種思維與情緒束縛的作品。這本書開篇就介紹人們是一本不能用思維來閱讀的書籍,讀者需要擺脫思維的束縛,用心來感受字裡行間的內容。

其實人們的痛苦很多時候都源自人們過分認同自己的思維所致。這一點和合理情緒療法很像,在合理情緒療法中,我們認為一個人在產生不良情緒時會經歷這些,首先事件本身(定義為A),我們對待事件的態度與認知(定義為B),最終產生的情緒(定義為C)這就是經典的ABC理論,在這個理論中認為,人產生不良情緒並非因為事件A導致,而是因為我們對待這件事的認知B所致。

一般情況下,我們不喜歡結果(C),就去找事件(A)的麻煩,尤其是與A有關辦法。我們不知道的是,思維(B)才是唯一可以完全掌控和改變的因素。

所以這也是很多神經症患者痛苦的原因,尤其強迫症患者,比如產生強迫症後總是擔心手沒洗乾淨,一直不停洗手,問題是手幹不乾淨並不會導致人會產生焦慮情緒,而是我們如何對待手幹不乾淨這件事才能導致焦慮的情緒。

強迫思維的形成

痛苦的來源是思維,思維不是在過去,就是在未來,情緒是思維裡最深的一念,是對外境的反應,當起情緒時,那個外境已然是過去。境雖過去,但是我們的思維卻仍處在衝突之中,情緒也處於痛苦之中。

而強迫思維就是強迫症的一種,它的核心症狀就是人們會不停的思考問題,這些問題壓根擺脫不了,並因此非常痛苦。

當下的力量中這樣描述強迫思維:

我們總是忘不掉過去,更擔心將來,成為自己「強迫性思維」的受害者。但實際上,我們只能活在當下,活在此時此刻,過去和未來只是無意義的時間概念。痛苦來自於對當下的批判:不能心平氣和的接受當下,便是製造痛苦的根源。

強迫症患者總是不停的思考一些奇怪的思維,同時自己又不允許自己有這樣的思維,長時間陷入激烈的對抗中,不痛快才怪呢。

我們總是幻想在一種理想的環境,認為只有活在頭腦中理想的世界自己才可以被允許,一旦生活失控了就非常抗拒,我們幻想在未來過上幸福的生活,其實是為了逃離令人不滿的現狀,從未來得到救贖,讓「虛假自我」感覺良好。我們懊惱過去,在幻想中修正錯誤,把正面的形象投射到未來(當然這樣毫不費力),也是為了讓「虛假自我」獲得滿足。

另外,「虛假自我」喜歡確認存在,因為沒有了過去,「我」是將是誰呢。於是「虛假自我」常常在思維中回到過去,然而,卻帶來懊惱、痛苦或留戀等情緒,幹擾了當下的專注。書中提到:

人們80%-90%的思維不僅是重複的,而且是無用的,甚至由於思維的運作障礙和消極的本質,大部分思維都是有害的。

所以沉迷這些強迫思維只會讓自己越來越痛苦,作者認為只有人們誠心活在當下才能擺脫痛苦的束縛。

如何誠心活在當下?

作者認為:其實我們一直都處在大腦或思維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對時間的永恆焦慮中。我們忘不掉過去,更擔心未來。但實際上,我們只能活在當下,活在此時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當下發生的,而過去和未來只是一個無意義的時間概念。

通過向當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獲得平和與寧靜的入口。在那裡,我們能找到真正的歡樂,擁抱真正的自我。

什麼是對當下的臣服呢?說的通俗一些就是你願意接納當下的一切,記住是無條件接納!比如有強迫症或抑鬱症,有就有,因為抗拒只能更痛苦,所以臣服吧,此時此刻只有接納它們才是出路。

《當下的力量》中,託利提出了「向思維認同」和「痛苦之身」這兩個概念。他說,我們不能承受「痛苦之身」,於是發展出了種種思維,並認為,這些思維就是「我」,也就是將思維等同於自我,最終令我們陷入思維的牆中,而不能活在當下,與當下正在進行的事物建立毫無障礙的關係。

這聽起來會有點複雜,簡單說來就是,我們用思維來對抗痛苦,最終又愛上思維,這導致了種種問題。

在書中介紹,人總是無意識的就會認同我們自己念頭和思維。但是思維真的是我們麼?我之前說我們腦子中有了好念頭很開心,但是馬上出現了痛苦的、可怕的、骯髒的念頭我們又不開心了。那麼到底我們是我們的大腦,還是念頭牽扯著我們自己?那到底我們是我們大腦的主人,還是大腦主宰我們?

如果你看到這裡還是覺得有點難操作,《當下的力量》中,託利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好操作的辦法

①觀察你的思考,但不要自我認同

比如,念頭或者痛苦的情緒產生時我們此時此刻任何想擺脫或者抗拒的辦法都是無效的,這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你只是看著這些念頭,但不認同。

停止繼續跟著這些念頭,讓它們自由地來,自由地去。我們此時此刻就像看電影一樣,其實這招和我們佛教中的內觀很像,或者可以說就是這個意思。觀看腦中的「電影」,但不要做任何評判,不要對電影中的情節做出判斷或進行譴責,否則又進入了「強迫性思維」的循環。

②感受你的情緒,或與情緒同在

這個的意思就是,當你產生那些不好的念頭時你肯定會出現各種不舒服的體驗,比如焦慮、抑鬱、甚至一些軀體化不適感。

但此時此刻出現的任何感受,你都要允許它存在,並且專注當下接納它。只有你完全接納了惡性循環才能被打破,更多的念頭也就不會來了。

《當下的力量》中,託利是這樣說:

如果你完全進入這種狀態並變得有意識,你將很快從這種狀態中脫身。不管哪一種方式,你都沒有內在的衝突,沒有在抗拒,也沒有消極負面的心態。

所以真正的神經症痊癒,並不是沒有了痛苦,相反它好像升華了。痊癒的人都會知道當你痊癒的時候,其實是你開始超越這份痛苦,我明白現在我說的有些空洞,但是當你真正走過這場經歷後,你會明白我說的感受。之後我看很多我曾經不了解的事情,看懂很多曾經看不懂的書,也會真正理解人性,可以接納自己的人,或許更加能接納這個世界的不完美。這或許才是真正的內心強大。

當我明白的那一刻,開始了解真正的內心強大並不是你什麼都不怕。,相反是可以「無所謂」。#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當下的力量!
    這是我第一次以全局視角來分享讀書筆記。《當下的力量》是我接觸的第一本靈修類的書籍。對,你沒有聽錯,這本書應該算是靈修類的書籍。《當下的力量》的作者埃克哈特託利,在29歲的一個晚上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差一點結束自己的生命。在選擇結束生命的時候,整個人思維停止然後全然的進入當下,從而感受到了極大的力量。如果用作者原話來描述這種狀態的話會很玄乎,這裡我就不摘錄原文了。
  • 我走出15年強迫症的艱難歷程
    這個時候會認為是由於受惡魔或某種自己以外的什麼力量的影響,強制著自己要這麼想的。但所想的並不是自己本身的事情,而感覺到像是存在於外在的事情。即使自己投影與外界,就和映射在鏡子中的自己一樣的關係。過了幾天我去辦公樓發現在那辦公桌底下老師果真回信了,發現回信後,這讓我有些興奮。趕緊拆開一看老師說我這是強迫聯想、強迫回憶、強迫思維,我患的是強迫症。我看到這就很高興了,原來我這個奇怪的病在醫學上還有個名稱,我終於知道我患的是什麼病了,終於知道自己是怎麼回事了,心中舒了一口氣,就像找到組織一樣,心中竟然還升起了喜悅感,至少讓我明白了一點,我這種情況也可以解釋的,自己內心又燃起了希望。
  • 當你焦慮、痛苦或抑鬱,不妨試試《當下的力量》的4種思維
    埃克哈特·託利在《當下的力量》第一章《你不等於你的大腦》,就開門見山、開宗明義地指出,我們大多時候之所以痛苦,就是因為我們在胡思亂想,你控制不了你的大腦和思維。那個人或者那些人,早就已經忘記了這件事了,所以你要做的不是忘卻,而是改變想法,洞悉這個思維或法則。 明白了這一切,會更坦然,減少胡思亂想和對自己的傷害。
  • 六個月走出強迫症的我,強迫症患者應該看看!
    因為我上網去查,很多人說,強迫症是神經症的癌症,連心理醫生對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強迫症是最難治癒的神經症。這把我嚇尿了有木有?雖然也有人說已經怎麼治好的,但好像花了好幾十年,我聽了一樣嚇尿了有沒有?尼瑪說好的共享青春年華呢?而且我覺得我這懷疑精神力量還是很強的,心想你說治好就治好了?你能保證不復發?總之,有段時間,包括走出強迫症之後一段時間,我還是挺鬱悶的。
  • 新世界-當下的力量
    獲取當下的力量,這才是問題的關鍵什麼是當下的力量?它是你臨在的力量,是你從思維模式中解放出來的意識所以,請你在當下時刻中處理 過去。對過去的注意力越集中,你 越能賦予它更多的能量,也就越有 可能從它身上創造出一個「自我」。
  • 強迫者的開悟就在永恆的當下
    我們要回歸內心,讓感受出來,這條回歸之路的距離是很遠的,而且思維不想讓我們回來,它需要我們持續的給它關注,讓它更強大,我們的注意力就是它的營養。所以在歸途中,它會不斷的誘惑我們,而那些誘惑看起來是那麼的真實生動甚至恐怖,好像是真的一樣,這時候怎麼辦?只有一條路,死守當下,不擇手段回當下,粉身碎骨回當下,油煎火烤回當下,剝皮抽筋回當下,萬劫不復回當下,能治癒我們的只有當下。
  • 覺知是療愈強迫症 焦慮症 不安全恐懼感的根本心法!
    覺知就是帶有意識的來和看,覺知就是超越了所有的二元對立的標準,覺知就像是剝洋蔥解構了小我(Ego)下的思維模式。覺知即便新生。每一次覺知它都是發生在當下的!所以覺知不是在頭腦裡面尋找方法,而是在當下的每一次行動來促進覺知,即為王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 從意識朝向覺知的精進。如果你開始變成有意識的,你就會達成覺知,就是走在了覺知的路上。
  • 《當下的力量》:看了這本救贖之書,就會發現原來你從未活在當下
    在心靈導師的引導下,你會在閱讀與理解中逐步驚訝地發現:原來我一直都處在大腦或思維的控制之下,我們被思維所牽引,生活在對時間的永恆焦慮中。我們從未,真正活在當下。通過向當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當下的力量,找到獲得平和與寧靜的入口。
  • 當下的力量10.1: 接受當下時刻
    它不是說消極地去忍受你生活中出現的任何情況,不做任何努力,也不是說停止制訂計劃或採取積極的行動。臣服是一種順隨生命流動,而不逆流而上的簡單而又深刻的智慧。你唯一能體會到生命流動的地方就是在當下時刻,所以臣服就是無條件、無保留地接受當下時刻。它是放棄對當下的內心抗拒。內心抗拒就是通過心理批判和消極的情緒,對當下時刻說「不」。
  • 強迫思維反覆該怎麼辦
    這當然有些誇張,但是也反映出,想法有時候是不可控的,所以我們說念頭的出現並不是不正常的。強迫思維真正讓我們頭疼的是想法出現,導致的心理上的恐懼和害怕。因為我們會本能的認為想法是絕對錯誤的,是荒謬的,不可理解的。我們懼怕出現這種想法的自己,覺得這是不正常的,繼而演變成,覺得出現這種想法的自己是不正常的,從而造成內心矛盾和衝突,這也是強迫思維痛苦的根源。
  • 《當下的力量》​第十章:臣服的意義
    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種態度與消極心態有關,有隱藏的怨恨在其中,所以它根本不是臣服,而是戴著面具的抗拒。如果你臣服,你就會將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內在,並檢查那裡是否有抗拒的存在。請保持警惕,或許有許多抗拒會以思維或未被辨認出來的情緒形式隱藏在你的內心黑暗處。從思維能量到靈性能量問:放下抗拒,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我仍然不清楚該如何放下抗拒。
  • 焦慮症伴強迫症患者的自愈:我是如何用這個方法康復的
    但在第3個月的一次練習中,前1秒我遇到了一個感覺自己不得不解決的情緒,但在下1秒,這個情緒一下子不見了,這讓我意識到原來一切都是自己的幻想。讓我在以後遇到情緒的時候,更能夠保持平等心了。雖然有了很多的感悟,但是自己還是不自覺地陷入到糾纏之中,這也讓我意識到,持續練習的重要性,也只有練習也能夠真正的解脫。
  • 《當下的力量》:通過三步,我們能從思維和情緒的認同中擺脫出來
    《當下的力量》堪稱是一本曠世之作,能夠幫助我們找回自身的本質力量。我第一次無意中瀏覽到這本書時,全部讀完後感到真是受益匪淺!這次是我第二次閱讀這本書,希望能夠把自己更多的收穫和感想一一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 一位強迫症患者的自述:我一度懇求丈夫殺了自己
    強迫症經常讓我不由自主地產生一些容易引起恐懼和壓力的想法,一旦形成就無法擺脫。這些想法的產生大多數都和我反應強烈的事情有關,尤其是環境保護和動物福利方面的事情。我第一次感受到恐慌是在我上網瀏覽相關資料的時候。那差不多是在四年前,我剛二十歲出頭。當時我癱倒在地上,不停顫抖,根本沒辦法站起來。之後的兩周我都躺在床上,呆望著天花板。
  • 我為什麼可以控制我的身體?|關於強迫症的真相
    前兩天我和朋友出去吃飯,大家都好奇這些年我做心理諮詢時遇到的好玩案例。我和他們分享了一個案例,這位來訪者總是思考一個問題:「我為什麼可以控制我的身體?」並且他因為這個念頭已經半年沒有工作了。朋友們聽完後都哈哈大笑,「這不是小學生思考的問題嗎?
  • 為了治療強迫症,我變成了「暴露」狂
    身為一個心理治療者,我在臨床經常會遇到如下情況:患者1:「醫生,網上都說順其自然,接納自我,不要在意強迫症狀,我覺得說得很有道理。但是,只是當時感覺有點用處,過一段時間後,我還是會比較糾結,是不是我比較嚴重啊,或者我意志力不夠堅強啊?」
  • 走近強迫障礙——強迫症﹝九﹞正念療法
    強迫症病人可以觀察心智所接收的一切、觀察心智如何跟隨想法進行活動,而非屈從於強迫思維,進一步導致強迫行為。強迫症的正念療法認為,強迫症病人與非強迫症病人之間最大的差別,並不是思維或想法的內容,而是思考問題的角度。
  • 強迫思維如何自救
    強迫思維如何自救來訪者:我經常強迫得窮思竭慮,請問如何自救?【秋水分析】窮思竭慮的根源,是人的思維陷入了誤區;窮思竭慮的表現是顯意識和潛意識之間無休止的爭執繼而導致的痛苦、恐懼、焦慮等。患者自以為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心理,殊不知,正是因為這種想法把自己推下了萬劫不復的地獄。
  • 解密強迫症:寫給強迫症患者的話
    有的強迫症朋友從自己的想像出發,不允許自己有擔心、害怕的事情。比如不多次檢查門鎖就十分難受。其實,他們根本不知道擔心、害怕是很正常的情緒。不是你克制就能克制的,也不是你頻繁檢查就能夠徹底解決的。3 、打比方來說明這個事情。比如:你想治療感冒。首先,你必須知道你得的是病毒性感冒還是細菌性感冒,你必須知道使用什麼藥物。否則,你怎麼治療感冒呢?
  • 假如時光能倒流,我絕不會再強迫自己,偽裝成大人的模樣
    然而,如果時光能倒流,我真的很想告訴自己,不要在意那些人的評價,做真實的自己就好。一、你不用強迫自己做個好孩子 在我小時候的記憶裡,媽媽的話是不可違背的。,只不過,她不會為了自己的私利去觸動別人的利益;而不是為了別人的一句贊同,費力的討好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