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強迫症患者的自述:我一度懇求丈夫殺了自己

2020-12-13 澎湃新聞

一位強迫症患者的自述:我一度懇求丈夫殺了自己

編譯 Vania

2016-12-13 08:48 來源:澎湃新聞

現代人經常把「強迫症」掛在嘴邊,仿佛有些像潔癖這樣的「強迫症」成為了一種新時尚。然而,心理學上定義的真正的強迫症遠遠比你的小潔癖要恐怖得多。來看看一位強迫症患者的自述。

本文為編譯,有部分刪節。來源:marieclaire.com

我的強迫症一度嚴重到要懇求丈夫殺了自己。除此之外,我還會躺在浴室裡逼自己嘔吐,因為我害怕吃任何食物。現在說這些聽起來有些好笑,但在那一刻的確十分可怕。

強迫症經常讓我不由自主地產生一些容易引起恐懼和壓力的想法,一旦形成就無法擺脫。這些想法的產生大多數都和我反應強烈的事情有關,尤其是環境保護和動物福利方面的事情。我第一次感受到恐慌是在我上網瀏覽相關資料的時候。那差不多是在四年前,我剛二十歲出頭。當時我癱倒在地上,不停顫抖,根本沒辦法站起來。之後的兩周我都躺在床上,呆望著天花板。我的大腦在尖叫著告訴我,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不道德的、都在破壞著這個世界,破壞著生態環境和動物的生存權利,甚至連吃飯這件事情都是錯的。當時我就覺得,我應該自殺來彌補自身的不道德。

我要求男友把我鎖在房子裡,以免自己傷害動物

在兩三個月裡我幾乎生活不能自理——我都不怎麼會自己穿衣服、洗漱或者吃飯了,只感覺自己所有的精力都被這些強迫思維消耗了。當時,我一下子瘦了好幾斤,幾乎沒踏出家門一步,照鏡子的時候,我感覺自己看上去就像個骷髏。但這還不是最糟糕的的事情,我發現自己患上了慢性失眠,甚至都不能集中精力看完半頁書。惡劣的情況讓我不得不暫時關了自己的環保公司,僅靠存款生活。很久以後我才知道,這種道德上的強迫思維是強迫症的一種比較常見的亞型,可惜當時我對自己身上發生的一切完全不了解。

病症剛剛開始時,我感到的只是對於偶然破壞環境或者傷害動物的恐懼,到後來,情況完全不對了,演變成了我害怕自己會故意破壞傷害它們。我完全無法擺脫這些想法,怕自己失控去傷害動物,所以就讓男朋友把我鎖在房子裡,以免自己做出那些可怕的事情。可事實上,有過這種感受的強迫症患者根本不會去做他們害怕自己會做的事,但遺憾的是,患者自身根本意識不到這些。

當我不得不出門——比如去上課——的時候,另一種恐懼感便會不由自主地產生——我確信自己會買什麼對動物造成傷害的東西,這種想法直接導致了我在整個第一學期都不敢帶一分錢在身上。為什麼?因為我要防止自己發瘋去買那些我不應該買的東西。

我想過把自己掐死,好讓自己不再對環境做出任何破壞

儘管我出門時身上只帶著火車票和午餐,但我回家之後依然十分恐慌,不停地盯著鍾看,直到過了商店關門時間為止——通常只有在晚上,我才能好過一些。

我的強迫思維隨著時間改變,也變得越來越難控制。一天晚上,我正想要睡覺,突然就產生了"我的呼吸造成了氣候變化"這種想法。我知道這很荒唐,當時我也覺得很可笑,但就是控制不了。我忍不住想要關上所有窗戶,防止二氧化碳被排放到外面去;一會兒又想買成千上萬盆綠植放在家裡來分解二氧化碳;或者直接掐死我自己一了百了。

我寫好了遺書,上網找自殺的方法。好在我把自殺的念頭告訴男朋友之後,他及時制止了我,我才答應去尋求治療和幫助。

我一開始去找了學校裡的心理諮詢師,他建議我去看精神病專家。在專家那兒我被確診為強迫症。

強迫症發作時沒有任何快感,只有純粹的恐懼

始終存在的強迫症讓我的生活變得一團糟,也嚴重影響著我周圍人的生活。於是,我開始接受一種叫做暴露和反應抑制法(ERP)的治療方法,這種行為治療同樣被用於治療恐懼症,它要求患者逐步暴露在引起恐懼的環境中,盡力抑制自己平時會產生的反應。我還練習冥想,呼吸對我來說是件很恐怖的事情,而冥想可以迫使我把所有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呼吸和身體上。慢慢地,我感覺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越來越強了。

但有時候我會覺得自己好像在和強迫思維玩打地鼠——每當我控制了一個念頭,另一個又冒了出來,於是只好不停地和它們鬥爭。為了控制病情,我不得不完全杜絕咖啡因,因為咖啡因對於強迫症患者來說並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會讓情況變得更糟。同時,我加入了一個患者互助小組,大家互相理解、互相交流克服強迫思維的經驗,這對控制病情很有幫助。

關於強迫症存在著太多的誤解。有些人只是喜歡乾淨就和別人說自己有點強迫症,這是十分危險的。他們以為強迫症患者很喜歡清理打掃、洗手洗澡什麼的,但實際上強迫症發作時沒有任何快感,只有純粹的恐懼。亂用醫學術語並沒有什麼好處,就好像飯前低血糖的人並不會說「我有點糖尿病」之類的。

我並不認為我能永遠擺脫那些強迫思維,但現在我已經好多了,新的研究工作也已經做了三個多月。放在以前,強迫症發作得最厲害的時候,我根本沒法像現在這樣坐在辦公室裡工作。但如今,在丈夫(就是那個曾經在我的要求下把我鎖在房子裡的那個男人)和家人朋友的幫助下,我重新開始了正常的生活。正視它、面對它、想盡一切辦法解決它,這就是我的經驗,當然,我也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人不要歧視任何一個患有此類疾病的人,你們的正視也會給我們莫大的鼓勵和勇氣。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強迫症患者怎樣克服自己會得精神分裂症的恐懼
    文 | 冷雲舒一位患有強迫症的來訪者在疫情期間強迫症狀突然加重為了想要自己控制強迫思維,開始在網上查看各種關於強迫症的知識。他偶然在網上看到,強迫症很可能以後會發展成精神分裂症,只要出現幻聽就可以診斷為精神分裂症,於是他開始擔心自己也出現了幻聽,陷入極度的恐懼之中,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他不斷的反覆跟我確認自己是不是真的出現了幻聽。
  • 感覺自己得了強迫症,怎麼辦?強迫症怎麼改善?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自己出現的一些難以理解或難以控制的情緒或行為問題,擔心這些是否是心理問題導致的,卻又不確定自己到底是怎樣的心理問題,該如何改善。 小遠,是另一位強迫思維患者。
  • 解密強迫症:寫給強迫症患者的話
    強迫症是心理疾病裡的頑疾。強迫症的核心症狀是:「強迫與反強迫的對立」。首先就是有了強迫行為、或者強迫思維。來訪者感覺到強迫行為沒必要,所以,就想解決強迫症,想克制強迫行為。而經過自己反覆的克制強迫行為無效後,導致病人更加焦慮、擔心、害怕。從而誠惶誠恐。強迫症加劇了。
  • 強迫症患者的人生:惠紅的故事
    作為心理健康專欄的特約作者,我接觸過各種心理障礙的患者及他們身邊的親友、診治醫師。有時候,這種零距離的接觸是痛苦的,甚至一度讓人感到窒息,一種瀰漫著壓抑感、無助感的窒息。惠紅,當我再次見到她的時候,吳醫生告訴我:「她的病情不但沒有好轉,最近反而有惡化的傾向」。看見她似乎要往這邊走,我趕緊站起來,匆匆向吳醫生道了別,轉身推開了康復活動室的大門,快步離開了。
  • 我不想這樣,但是思想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強迫症心理論
    五個被高度誤解的強迫症事實強迫症不等於潔癖這或許是對於強迫症最普遍的誤解了,一位心理學家表示他有幾位強迫症患者一點都不害怕細菌。確實會有些強迫症患者對於乾淨整潔有過度追求,但很多其他強迫症患者有的是別的症狀。
  • 我的世界:身為一名「強迫症」晚期患者,玩mc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疑問】身為一名「強迫症」晚期患者,玩mc是一種怎樣的體驗?Minecraft方塊的對稱美學,培養出了一大批自稱「強迫症」的玩家。然而你可知道,身為一名合格的強迫症,他眼中世界和我們是完全不同的。01強迫症眼中的細節;近日,一位名叫mutterschiffx的玩家在社區發布了一張圖片,引發了來自全球範圍內的「強迫症」玩家熱烈的討論。紛紛要求Mojang儘快解決這些問題,並賠償我們的精神損失!
  • 拉康:分析中的強迫症患者
    在更多的日常情況下,強迫症患者拒絕別人的幫助:「我自己能做,」提姆(「工具人」)泰勒在使用工具的時候說,儘管他總是需要幫助——實際上是專業的幫助。「既然我能自己安裝這個暖氣設備,為什麼還要找專家呢?」當600磅重的玩具從閣樓穿過天花板砸進他的起居室時,在教練上的主角問道。
  • 強迫症患者家屬需要做什麼
    我遇到了很多的學生患有強迫症,雖然患有強迫症有幾年的時間了,但他們很多一直在默默的忍受,從來沒有告訴過家裡,也不想告訴家裡。我問他們為什麼不告訴家裡呢?很多同學告訴我:「不想讓家裡人為自己擔心,不想給家裡添負擔,也不想折騰家裡」。寧願自己默默痛苦,也不願意告訴家裡人,但這種做法其實不可取的,這樣只會耽誤了自己。
  • 強迫症患者
    過度追求完美其實是另一種病態的表現,也可以說是強迫症吧以下為百度百科內容:「強迫症(OCD)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是一組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精神疾病,其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並存,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願的想法或衝動反反覆覆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中
  • 親愛的強迫症患者,當你想要放棄時請先看看這篇文章
    娜娜是我們我的一位強迫症患者,她的強迫觀念在於她總是懷疑丈夫的出軌她在回憶自己的治療經歷時說:"如果我們更堅強一些,並拿出些毅力來,再運用對症下藥的治療方法,我們就一定能夠將自己帶出強迫症的陷阱。"由於強迫症常常會泛化或者再次復發,因此,這也需要我們有堅強的意志力去打持久戰。我的另一個患者小喬在這方面做得不錯。
  • 作為強迫症患者,我要如何自救?
    強迫症令很多患者不堪其擾,很多人都將強迫症看成是自己的敵人,試圖通過正面交鋒的方式對抗強迫症其實,強迫症並不是你的敵人,當然,這也並不代表你們就是友好的朋友。正確認識你與強迫症的關係,平靜地對待腦中出現的強迫性觀念,你會發現自己的焦慮情緒會得到有效的緩解。
  • 你是強迫症的潛在患者嗎?關於強迫症的精神分析報告
    強迫症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是最典型的神經症之一,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主要臨床表現,其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並存,存在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願的想法或衝動,這種想法在腦海中反覆出現,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很精神健康。
  • 康復者自述:長達23年的強迫症,竟一朝自愈(上)
    去年11月,有一位讀者有感而發,在留言區簡單講述了她罹患強迫症22年後,竟神奇自愈的經歷!我當時非常驚訝!精神心理障礙患者自愈的例子雖不算罕見,但比例實在很低,更何況她病史如此長,得的還是強迫症!無論在主流精神科裡,還是在心理諮詢或心理治療領域,強迫症的治療難度都很大。很多精神科大夫甚至將其稱作精神障礙裡的「牛皮癬」。關於這個話題,我們在強迫症的文章裡作過分析。
  • 強迫症原來這麼可怕!英國妹子患強迫症 自曝一天洗頭72次
    英國一位女子日前在一檔電視節目上自曝是重度強迫症患者,每天洗手近200次,曾經有一天洗頭72次。23歲的瑟琳•瑞納•戴維斯在英國獨立電視臺《今天早晨》(This Morning)節目上講述了自己在強迫症中掙扎度日的故事。據報導,英國每55名成年人中就有一名是強迫症患者。
  • 康復者自述:長達23年的強迫症,竟一朝自愈(下)
    上一篇推文中,我們分享了強迫症康復者丁念瑩的自述文章(上)集。念瑩生於70年代,跟我是同一個時代的人。在上集裡,她非常詳細地介紹了其家族背景、成長經歷、家庭教育方式、性格特徵,讓我們能初步意識到其罹患強迫症的潛在的心理社會因素。
  • 強迫症潔癖患者應當怎麼辦
    核心提示:潔癖強迫症在強迫症當中非常的嚴重,會有很多的原因誘發該病的發生,帶給患者相當多的侵害,我們要將潔癖強迫症關注起來,尤其是要深入了解一些該病的治療措施,接下來帶大家認識一下潔癖強迫症的治療辦法有哪些呢。
  • 強迫症患者是神選者——小析強迫症狀的積極性轉換
    前幾天我在網上偶然看到一段視頻,題目就叫《強迫症都是神選之人》。看完這段視頻後我感到很有啟發,於是決心較為深入地探討這一課題,也許能夠對那些還在飽受強迫症折磨之苦的人們會有些小小的幫助。既然說到強迫症那就先做一個小小的科普。一提起強迫症,很多人並不陌生,而且感覺自身多多少少都有些強迫症的影子。
  • 強迫症治療案例 (3)
    、恐怖、抑鬱等心理問題          (註:今後,除發一些心理衛生科普短文之外,我將在這裡與大家分享強迫症認知-應對治療的案例,請多提寶貴意見。)來訪者漸變得自卑,擔心同學說自己,不與同學接觸,不能堅持上學。為此,自責、心煩。曾輾轉就診於多家醫院,給予治療強迫症、精神分裂症等藥物,患者自述效果差。治療前,其Y-BOCS總分為25分(反應強迫症狀的嚴重程度,分值越高,症狀越重。總分16-25分,表示強迫症狀嚴重程度為中度)。
  • 六個月走出強迫症的我,強迫症患者應該看看!
    我是強迫症親歷者,16歲開始強迫症發作,一直在硬抗,18歲半實在支撐不住了,尋求心理諮詢,半年痊癒。現在已經過去七年了!我們先來說說看,強迫症真的能治癒麼!我說的這個問題,因為我被這個問題困擾了很久。因為我上網去查,很多人說,強迫症是神經症的癌症,連心理醫生對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強迫症是最難治癒的神經症。這把我嚇尿了有木有?雖然也有人說已經怎麼治好的,但好像花了好幾十年,我聽了一樣嚇尿了有沒有?尼瑪說好的共享青春年華呢?而且我覺得我這懷疑精神力量還是很強的,心想你說治好就治好了?你能保證不復發?總之,有段時間,包括走出強迫症之後一段時間,我還是挺鬱悶的。
  • 強迫症會對患者造成哪些危害?
    核心提示:你的生活之中身邊有沒有一些人經常說自己有強迫症呢?比如看到某個雜亂的東西就一定要收拾好什麼的,其實這種行為還算不上強迫症,只能算是一種強迫行為。強迫症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精神障礙。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成為強迫症的寵兒,尤其是非自願強迫症的困擾。因此,只要我們認識到強迫症的危害,就可以擺脫強迫症,避免強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