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心理論|我不想這樣,但是思想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
有強迫症行為的人社會功能可能受到嚴重損害,社會功能指在人際交往中、工作中、生活中、婚姻情感中等都會遇到很多問題。
1.易患強迫症人群
強迫症一般發病年齡大多數在青少年時期,因為青少年時期孩子的焦慮是比較多的,他們對於未來充滿恐懼,不能把握,容易出現焦慮。大約三分之二人群在25歲之前發病,大約三分之一在童年和少年時期發病,只有百分之十左右是在35歲後出現強迫症。
2.強迫症的形成
強迫症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目前通過各類的研究調查發現,強迫症病因是複雜的,不能全部定論,目前的主要原因包括:心理上的因素,社會上的因素,還有本人的個性,遺傳性,神經內分泌等導致強迫症的形成。
強迫症主要包括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
①強迫思維:患者反覆思考一些想法,比如懷疑、回憶、窮思竭慮等;
②強迫行為:患者反覆做一些沒有必要的行為,如反覆檢查、反覆洗手、反覆計數以及儀式性動作等等。
強迫和焦慮就像一對雙胞胎一樣,強迫症患者往往會有明顯的焦慮症狀。
3.強迫症患者的痛苦
一個有強迫症的女孩,她是完美主義者,只要發現臉上一長痘痘就擠掉,導致皮膚感染,然後越看這個痘痘就越難看,反覆用水清洗,越清洗焦慮程度就越大,最後導致滿臉潰爛,
一個有強迫儀式動作的患者,睡覺前脫衣服會固定放在某個位置,如果沒有放在那個位置心裡會難受不安,可能會把衣服重新穿上再脫下來放好,甚至有些人脫衣服還有順序講究,先摘帽子,再脫上衣,最後是褲子,如果沒有按照這個順序就會穿上衣服重新來過。
一個有強迫檢查的患者,他鎖好門剛進入電梯,當電梯快要關了,這個人又回去檢查一下門有沒有鎖好,然後再回到電梯,然後又回去檢查一下門有沒有鎖好,旁人都跟她說了已經幫她檢查了,門已經鎖好了,可是她還是要回去檢查一下,這樣的行為反反覆覆,他的心裡也很痛苦,但是又控制不住自己要這樣去做。
一個強迫疑慮的患者:妻子經常懷疑自己的老公出軌,老公回到家妻子第一時間會檢查老公的衣服,聞一下衣服上面有沒有女性的香水味。有一天妻子在老公的衣服上面發現一根長頭髮,就懷疑老公出軌了,從此以後妻子就出現了疑慮,其實這根頭髮不是別人的頭髮,是妻子本人的頭髮掉在老公衣服上了。老公很痛苦,從此以後回家進門之前一定先好好檢查一下衣服上面有沒有頭髮再進家門。可是有一天妻子有發現老公的衣服上面有一根短頭髮,妻子就說老公以前喜歡長頭髮女人,現在短頭髮女人也喜歡了,其實這個短頭髮是老公自己掉的。沒辦法,老公索性去剃了光頭,這樣就不會掉頭髮了,回到家妻子看到老公是光頭,又在說,以前喜歡長頭髮女人,後來短頭髮女人也喜歡,現在連光頭的也喜歡了。
一個強迫清洗患者:廣東惠州一位19歲女孩,每天洗澡一定要洗兩個小時,不到時間就不出來。有一天這個女孩洗澡洗差不多一個小時的時候就沒有煤氣了,她讓媽媽趕緊叫送煤氣的來,不然這個女孩就在浴室裡面不出來,因為她還有一個小時的澡沒有洗完。煤氣送過來了,她洗完兩小時就出來了。後來通過心理老師的諮詢才得知這個女孩洗澡一定要洗兩小時的原因,她感覺自己很骯髒,女孩在青春期的時候一次不小心看到父母的私生活(在這裡有防禦,有心理創傷),青春期孩子性教育欠缺,她看到媽媽很痛苦,可是第二天有看到媽媽對爸爸又很好,所以她心理也很疑惑,在她心裡看到的一幕是骯髒的。這個是有心理障礙導致的強迫症。
4.五個被高度誤解的強迫症事實
強迫症不等於潔癖
這或許是對於強迫症最普遍的誤解了,一位心理學家表示他有幾位強迫症患者一點都不害怕細菌。確實會有些強迫症患者對於乾淨整潔有過度追求,但很多其他強迫症患者有的是別的症狀。比如,不停地開關開開關關、轉動爐子的旋鈕、不停地開門關門。
除此之外,還有患者會在各種平面上反覆地敲手指。
壓力不會造成強迫症
強迫症並不是小憂小患。若達到強迫症的階段,恐懼與焦慮如煙雲繚繞,幹擾判斷令人不得放鬆,結果就是強迫症患者通常會感受憂慮、無助、不堪重負。
這時,他們的強迫行為就出現了。在尋求治療之前,患者會活在這些強迫行為的巨大陰影下。我朋友曾崩潰的和我說,就是讓他死,她也改不了這些行為。這些強迫行為折磨著他,讓他感覺自己毫無選擇,只能重複這些行為一遍又一遍。腦中的的聲音陰魂不散,就像是附骨之蛆一般。
放鬆並不能治療強迫症
就像焦慮症和抑鬱症,強迫症並不能簡單的因為個人意志而消失。告訴一個人改變強迫觀念,克制強迫衝動,停止強迫行為不僅是無情的,也是荒謬的。
強迫症患者大腦中的某些區域的結構不同於正常人。如果你認識正在與強迫症鬥爭的人,對他們多一點了解,並讓他們知道強迫症是可以接受治療的。比如心理療法和藥物治療,為了達到最好的療效,可以兩種治療同時進行。
強迫症並不都是顯而易見的
與焦慮症和抑鬱症相似,強迫症也有隱藏的症狀。你也許會驚訝,有些成功人士也在默默地與強迫症鬥爭。他們害怕讓別人知道這個秘密,害怕會因此而被指指點點。強迫症患者無法忽略自己內心的批評,於是他們淹沒在完美主義中。
表面上,他們或許看上去挺好,但是他們的內心中,當他們喘息的時候去有事另外一個樣子了。
強迫症不會提高你的生活效率
強迫症不會提高人的生活效率,相反的你會因為各種家務上的瑣事而犧牲自己的睡眠時間,然後在最後一秒趕到公司,因為患者感覺他無法放下他的那些所謂的任務。
5 如何和強迫症相處
艾莉森道森,一名10年前被診斷出強迫症的患者說,「你的大腦就像一個海綿,你看到一則綁架的新聞後,不會像大部分人那樣說『這個罪犯太可怕了』,而是開始想『我會去幹綁架這樣的事嗎?我是不是和那個罪犯一樣壞?』於是這樣的想法就揮之不去了。」
艾莉森今年36歲,在她7、8歲時第一次出現強迫思維。和很多患有強迫症的人一樣,艾莉森是個非常容易受他人影響的孩子。如果她讀到一本書,看到一個電視節目,其中某個角色被診斷出一種罕見的難以治癒的疾病,她就會認真的思考,她會不會也有可能患上這種病。她還常常擔心自己家會突然著火,她可以活下來但將會被嚴重燒傷,需要進行很多手術。
有幾年,腦子裡的聲音消失了,但是強迫思維在十多歲的時候再次出現。這一次,她執著地認為她是同性戀。儘管她很確信自己只對男孩子有好感,但還是忍不住想自己會不會是同性戀。
之後,作為一個較年長的青年人,以及在一個叫康考迪亞學院的路德教學校學習時,她不停地質疑基督教和聖經。那時候她覺得這是年輕人成長時都會經歷的想法,沒有想過這也是強迫症症狀。
畢業後,艾莉森不再去教堂,不再去基督教學校,也搬離了有宗教信仰的家庭。於是她關於宗教的強迫思維平息了,就像她關於同性戀的強迫想法也在人生中的某個她接受同性戀的時間點停止了。
但是一個新的強迫思維—擔心自己可能是戀童癖--又侵擾了她至少6年之久。為了避免這些想法,她一遍又一遍地提醒自己,她喜歡的是成年人而不是小孩。
這種自我提醒出乎意料的結果是,她開始恐懼自己會不會對任何一個成年人都感興趣,包括自己的家人。她不能和他們坐的太近,因為擔心自己會不合禮儀地去觸碰他們。她甚至不敢再去可能有小孩在的公共場合。
「對於那些最糟糕的事物,我們就像海綿。對我而言,我一直覺得我以後會成為一名母親,所以可以想像到的最壞的事就是,我可能會對孩子做出一些可怕的行為。」艾莉森說,「有些對於宗教很虔誠的人則擔心他們在教堂裡會不合時宜地喊出一些對上帝不敬的話。
當人們有了強迫思維時,隨之而來的就是他們為了避免強迫思維而產生的強迫動作。他們會避免一切可能成為導火索的情況。然而「很快,沒有什麼是能讓你覺得安心的,所有事物都成了導火索」艾莉森說。
她開始疏離家人和朋友,獨自在安靜中煎熬,從而變得抑鬱,不明白為什麼會去想那些她明知道是錯的想法。
在26歲時,也就是患有這些症狀近20年的時候,她開始覺得有自殺傾向,並意識到該尋求幫助了。於是她給一個學心理學的朋友寫了郵件,解釋了一切狀況,詢問是否需要吃抗抑鬱的藥物。
「她給我回信,說『我並不確信你患有強迫症,但是針對這樣的情況很多人會選擇吃帕羅西汀(抗抑鬱藥物)。』」艾莉森回憶道。
那就是艾莉森開始搜尋有關強迫症的資料,並意識到這個病比她想的要複雜得多。她的醫生給她開了帕羅西汀,同時她還和一個特長治療強迫症的心理醫師預約,從而得到了正式的診斷。
在閱讀了李貝爾所著的《The Imp of the Mind: Exploring the Silent Epidemic of Obsessive Bad Thoughts》這本書後,艾莉森經歷了一個轉折點。她了解了出現壞想法的原因,以及它們為什麼會急劇上升以致於失去控制,並意識到原來有很多人都在經歷強迫症,她並不是一個人。
「強迫症能讓你變得非常孤僻,所以了解到有很多人患有強迫症對我來說意義很大。我覺得肩上的負擔輕了不少,也能更好得地處理我的強迫思維,」她說,「我開始將它們視為一些獨立於我之外的東西,而不是定義我的東西。」
她開始自學一些暴露和阻止反應療法的實踐,讀了很多關於強迫症的書籍,採用了一些有效的應付措施。現在,當強迫思維浮出表面時,艾莉森就會提醒自己,就算服用了藥物,她的大腦神經還是錯綜複雜的,所以有這些想法並不是她的錯。
「我會深呼吸,告訴自己,每個人都會有壞想法,每個人都會想奇怪的事,但區別在於,我有強迫症所以我會細想,但其他人只是一個念頭閃過而已,」她說,「過去幾年裡這個想法幫了我很多。」
艾莉森把病情改善的一部分原因歸功於記錄她的經歷,以及最終在2014年出版自己的回憶錄/自助書籍Being Me with 強迫症: How I Learned to Obsess Less and Live My Life.
如今,艾莉森幸福地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和丈夫以及兩條救助回來的流浪狗狗住在明尼阿波利斯。
6統計分析結果表明:
(1)強迫症患者患有其他精神障礙的機率更大,佔76.40%,其他非強迫症患者患有其他精神障礙的機率為12.09%;
(2)強迫症患者自殺或試圖自殺的風險更大,調查人群中1.48%的人已經自殺過世,另有11.68%的人曾經試圖自殺。經過治療的患者自殺的機率明顯下降,但仍然會發生。同時,強迫症自殺人群中有43.49%的患者患有其他精神障礙,僅僅4.14%曾經試圖自殺的患者沒有患有其他精神障礙;
(3)強迫症患者中,女性自殺的機率要顯著高於男性,女性患者重複自殺的概率為30.30%,顯著高於非強迫症患者女性的重複自殺率:16.03%;
(4)強迫症患者自殺的方法也和常人有所不同。強迫症患者大多會服毒自殺,而非強迫症患者自殺一般採用自殘手段,如割腕。
(5)之前的自殺嘗試、情感障礙、女性、焦慮障礙、人格障礙、物質使用障礙、低教育水平的父母等等因素,都會提高、預測強迫症患者自殺的風險。
如果有強迫症傾向或者已經患上強迫症的人群,需要及時得到治療。聆聽之心---情緒疏導服務平臺,我們有專業的情緒疏導專家團隊,把您的困擾告我們,我們聆聽者會專業一對一線上直播為您疏導,讓每一位有心理困擾的朋友重拾快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