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金發放日員工已離職,公司可以不發獎金嗎?

2020-12-14 騰訊網

1

案前分析

在當前企業管理過程中,通常都會存在因勞動者嚴重違紀、嚴重違反公司規章制度、試用期不符合錄用條件、不勝任工作、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嚴重失職等為由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及要求員工賠償企業的損失或不支付獎金或扣工資,但經常出現在勞動者提起仲裁或訴訟後遇到公司制定的規章制度因存在程序或內容合法合理問題導致敗訴的案例不勝枚舉,本文就離職員工獎金發放與否進行案例分析,獎金是對員工過去工資的肯定及未來工作的鼓勵,主要是激勵員工在未來的工作中積極工作,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利潤。所以在企業的制度中可以約定離職人員獎金的發放,這樣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勞動糾紛。

案件回顧:

王五(化名)於2012年8月入職某某公司,其後,王五向某某公司提出辭職申請,要求於2018年12月31日解除雙方之間的勞動合同,某某公司同意。

隨後,王五申請勞動仲裁,要求某某公司發放2018年年度獎金。仲裁調解中,某某公司表示,雙方的勞動合同中已明確約定,在獎金發放時或發放前,員工已經離職或提出離職的,則該員工不享有年度獎金。某某公司每年3月份發放上一年度的獎金,但鑑於發放獎金時,王五已離職,故王五不符合獎金的發放條件。仲裁庭審中,由於王五無故未出庭,該案件按撤訴處理。

爭議焦點:

獎金發放日,員工已離職或提出離職的,公司是否可以不發放獎金?

法律分析:

工資作為用人單位在員工提供勞動後向其支付的對價,《勞動合同法》對於員工工資制定有嚴格的保護制度,包括:除法定情形外,公司不得降低員工工資;未足額發放工資的,員工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並要求用人單位給予經濟補償等。

雖有諸多保護制度,但《勞動合同法》並未就工資進行明確定義,而在實踐中,公司發放至員工的款項通常會包含多種名目,工資僅系其中一部分,還會有獎金、津貼、補貼等其他款項。針對除工資外其他名目的款項,是否也應當適用保護制度,目前並無統一意見,在實踐中仍需依據不同款項,不同地區,不同情形進行具體分析。

如題述所提及的,員工在獎金發放日前,已離職或已提出離職的,用人單位能否不予發放獎金。有觀點認為,獎金系用人單位在工資之外額外給予員工的福利待遇,目的在於獎勵員工以其工作表現為公司帶來之利益,為公司提供長期服務等。因此,用人單位有權通過制定規章制度方式來設置獎金發放條件。若用人單位處規章制度明確,員工在獎金發放日前離職或提出離職的,不享有獎金,則有權拒絕發放。也有觀點認為,按照統計局的《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獎金屬於工資總額的組成部分,故應當同等適用《勞動合同法》就工資保護的規定,

即便用人單位制定該等規章制度,亦屬於剝奪勞動者權利的條款,應當認定為無效條款,用人單位還是應當支付獎金至員工。

據此,筆者檢索了上海近期判決,來進一步了解和歸納上海關於此問題的裁判口徑。

案例【(2019)滬01民終2045號】: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後認為,關於年終獎,管某某與某某公司籤署的聘書約定「任何授予的獎金完全受制於該獎金的管理規則(優先於此信件)」,故年終獎的發放亦應受制於該獎金的管理規則。在管某某入職前,某某公司所制定的年終獎政策就規定了獲得年終獎的條件是「員工在給付日仍然在職」,管某某在離職前與公司人事的溝通郵件也證明管某某已知曉公司有該獎金政策,但其仍選擇在發放日前提出離職。故某某公司根據規章制度決定不發放管某某年終獎,並無不當。管某某的該項上訴請求,本院難以支持。

另關於獎金發放條件為「員工在支付日必須在職」的約定是否有效,本院認為,獎金不同於工資,用人單位對獎金的發放應當有一定的自主權,用人單位設定獎金的目的既可能基於對員工已付出勞動的獎勵,也可能基於對員工是否長期為公司服務的考慮,故只要獎金的約定系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且不存在用人單位惡意阻止獎金發放條件成就的行為,應認定為合法有效。管某某關於該獎金發放條件的約定無效的主張,本院難以採納。

案例【(2018)滬02民終585號】: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後認為,關於梁某2016年度工資858,352.01元的主張,雙方已在一審中認可梁某在本案中主張的2016年度工資即2015年1月15日公司發函中附件一約定的酌定獎金,即公司當前的獎金計劃由公司酌情決定並取決於公司的總體業績以及員工個人工作表現,任何年度的獎金將於來年的3月15日當日或之前以現金形式發放,是否有資格獲得獎金取決於公司對員工在獎金發放日前的工作表現和行為是否滿意,若員工在獎金發放日仍是公司員工且員工和公司均未發出解約通知,則員工可獲得該獎金。梁某在2016年度酌定獎金發放前已被某某公司解除勞動關係,且系合法解除,梁某顯然已喪失獲得獎金的資格,故對梁某要求某某公司支付2016年度工資858,352.01元的訴請,本院亦不予支持。

案例【(2018)滬01民終12600號】: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後認為,黃某籤訂的崗位聘約載明,考核期內勞動合同解除或終止的,黃某自願放棄並不得以任何事由要求某某公司支付考核期內任何金額的獎金以及歷次考核期遞延發放的獎金。黃某籤發的2015-2017年度績效考核管理辦法規定,員工主動離職,則遞延的績效獎金部分可不予發放。一審按照上述約定及規定判決某某公司無需支付2016年年終獎差額正確。一審第一次庭審中,雙方對核心員工專項激勵(2015-2017)年度實施辦法的真實性均無異議。根據該實施辦法的規定,任何情形的員工離職,未發的專項獎金原則上不再發放。黃某自2011年10月11日起擔任總經理、法定代表人,直至2017年8月23日離職,現其以有關規章制度沒有經過民主程序為由主張本案中不予適用,不予支持。黃某提出辭職並實際離職,現又要求某某公司發放有關年終獎金差額及專項激勵獎金,與約定及有關規定不符。綜上所述,黃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

案例【(2017)滬02民終8682號】: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後認為,雙方曾約定,可變收入和獎金由公司根據員工表現考核發放,發放時員工應仍在職。2016年某某公司為袁某調整了工作崗位、月薪以及可變收入和獎金數額,但仍明確支付獎金時員工在職才可獲得可變收入和獎金。袁某對此未提出異議,且其在新崗位就職並按照新的標準領取工資。同時,如前所述,某某公司解除與袁某的勞動合同並無不當。綜上,袁某要求某某公司支付2016年可變收入和獎金的上訴請求,本院難以支持。

通過以上案例及筆者檢索的上海地區其他案例,上海地區的主流觀點是支持獎金發放日,員工已離職或提出離職的,公司可以不予發放獎金。當然,在司法實踐中,還有觀點認為即便這類有關獎金發放條件的約定或制度規定有效,但還是需要區分員工離職原因是否存在員工過錯、員工離職的主動性等因素。如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且未被判決恢復勞動關係的,以及因用人單位原因不願續約致使勞動合同到期終止等原因,則認為不應適用這類用人單位的關於獎金發放的規定。如(2018)滬01民終11028號判決書中,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認為鑑於陳某在獎金發放之前不在職的原因系某某上海分公司違法解除雙方勞動合同所致,某某上海分公司不正當地促成陳某無法參與分配年度服務獎金及績效獎金的條件成就,應視為條件不成就,故某某上海分公司應支付陳某年度服務獎金及績效獎金。

綜上,在上海司法實踐中,傾向於認為獎金系公司額外給予員工的福利,公司有權設置發放條件。因此,用人單位應當制定獎金制度,明確發放條件,從而規避風險。但是如何讓企業的制度規範合法化,需要企業制度制定民主程序。《勞動合同法》第4條第2款規定的規章制度制定程序實際上包含了兩道程序,即「先民主後集中」。其實,這一規定也使規章制度制定權發生了根本性觀念性的轉變,原來在我國實踐中企業規章制度制定一直被認為是企業單方決定的權利,很多企業的規章制度都是企業自己制定並公布給員工,員工只有接受、遵守的義務,沒有參與的權利,而《勞動合同法》關於企業規章制度的制定的程序最後定格在「平等協商」上,這就意味著企業規章制度制定權由原來的企業「單決權」變為了企業與員工的「共決權」。

文章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及時刪除。

相關焦點

  • 當心年終獎發放遇「花樣」,獎金怎樣繳個稅,幫您算算帳
    花樣2 以公司自家產品替代發錢在合肥一家私企上班的趙女士,其所在企業去年效益不佳,到發放年終獎時,公司給每人發了一臺空氣淨化器。趙女士說,當年入職時,她得知員工的年終獎金是寫在勞動合同裡的,「現在公司把獎金兌換成機器,讓人失望。」
  • 木屋燒烤2019年度獎金被指拖延未發交不交社保看公司評定?
    近日,北京木屋燒烤一位擬離職店長郭超(化名)向《證券日報》記者投訴稱,自己準備離職,公司卻以此為由拒不發放2019年度的獎金,並且,公司也未給一些一線員工繳納社保。郭超稱:「很多小夥伴根本不懂法律,也不知道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獎金無法及時發放?
  • 員工調崗公司可以相應調整績效獎金嗎?
    【案例】  林某是某公司的員工,勞動合同約定林某的薪資項目構成由公司依據薪資制度、職務(位)或實際情況進行調整。2016年11月8日,公司將林某進行了調崗,相應職級下降了1級,但林某未提異議。調崗後,林某的實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均未發生變化。2017年5月開始,公司通知林某基本工資維持不變,績效獎金、各項補貼等按照現崗位的規定發放。
  • 員工離職後,公司要求返還20萬獎金是否合理?法院是這樣判的
    2017年4月27日,某酒店向徐某出具《任命協議書》,寫明根據雙方管理協議,任命徐某為杭州蕭山中贏某酒店總經理,其中關於長期激勵計劃的規定如下:酒店長期激勵計劃是針對總經理進行績效獎勵、促進其績效提升並對其進行留任的激勵計劃,該計劃將以限制性股票份數的形式授予2018年3月15日,
  • 工資與獎金都是給員工的激勵,如何安排卻大有講究
    工資與獎金都是給員工的勞動報酬,都帶有激勵的性質,二者有什麼差別你考慮過嗎?工資是對長期貢獻的激勵,與任職崗位與任職能力相匹配;獎金是對短期貢獻的激勵,與階段性成果相匹配。只有在員工整體能力提升的情況下,才可以考慮給漲工資。如果員工能力沒有提升,短期內又有爆發力,最好考慮發獎金。
  • 百度為入職滿兩年的員工發放U獎金:金額為12月月基薪50%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12月31日下午消息,百度在內部郵件宣布,為司齡滿2年且願意在百度持續貢獻的所有正式員工發放「U獎金」,發放金額為2020年12月的月基薪的50%。「爬雪山過草地,過去兩年公司經歷了艱難的時刻,而今重回上升通道,股價畫出了一個U型。」
  • 年會發彩票員工中了608萬 公司要求平分獎金?律師這麼說
    「公司在年會上發給員工彩票中了巨獎,但是公司要平分,合理嗎?」 最近,寧波的一則帖子,引起許多人關注。 據寧波晚報報導,網友描述,3月2日,在寧波某公司的年會上,公司給員工發彩票,結果一位員工的彩票竟然中了一等獎,獎金高達608萬元。但是,公司得知該員工中獎後要求把這張彩票拿回去,並將獎金平分給所有參加年會的人。
  • 未經審批流程,就可以不支付項目獎金嗎?
    城開公司辯論意見的實質內涵為獎勵發放的審批權為公司的用工自主權,城開公司有權決定獎金的審批與否、發放與否及如何發放。本院認為,城開公司該理由能否成立,應從89號文所設獎勵的目的及該獎勵的具體性質來看。可見,89號文所設立的現金獎勵系城開公司為鼓勵員工進行創造性勞動所承諾給員工的超額勞動報酬,其性質上屬於《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獎金中的「其他獎金」,此時89號文不應僅視為城開公司基於用工自主權而對員工行使的單方激勵行為,還應視為城開公司與包括彭宇翔在內的不特定員工就該項獎勵的獲取形成的默認契約
  • 員工年底辭職,公司還要發年終獎嗎?今天統一回復
    工作中,很多公司為了應對員工「拿完年終獎就離職」的情況,紛紛選擇在下一年5、6月份才發上一年的年終獎,目的就是為了避開這一離職潮。 但是如果員工此前離職,公司是否還要支付該員工上一年度的年終獎金呢?或者如果公司將該員工辭退,年終獎要不要計入經濟補償金計算基數裡?
  • 勞務法規定:不懂勞動法也沒關係,年底離職公司不給發年終獎,你可以這樣做
    年底離職公司不給發年終獎咋辦?勞動法是這樣規定的,你學會了嗎?如果說一年中離職最好的時間,一般是年底拿到年終獎或者來年二月份的時候,這是因為可以拿到年終獎或者分紅,而二月份的時候馬上就是金三銀四的求職高峰期,求職的機會很多。
  • 華為給員工發20億獎金究竟説明了啥?
    當大家都在雙11網上剁手購物時,11日晚間,一則華為發獎金20億的消息登上了熱搜。據悉,雙11華為給員工發放了兩份特別獎金:第一份,人人多發一個月工資,算是陽光普照,11月發放;第二份,參與國產組件切換的人員發放20億獎金,總人數約為2萬,人均10萬!」
  • 人力資源:發完年終獎,員工績效相同獎金不同的問題,HR如何回答
    每年的新年也是大多數HR最忙的時候,本以為做牛做馬把調薪後的工資和年終獎金髮下去就大功告成可以準備休假了,可員工們的各種問題撲面而來。我的年終獎金個人所得稅是怎麼算的,我覺得你算的不對。資本主義人事看來,排除人力資源部發錯獎金的情況下,員工覺得獎金少的原因如下:員工對於公司的獎金政策不了解。在年初設定目標時,有沒有「明盤」員工達到績效對應的獎金數額(或區間)?
  • 公司不給新員工發放年終獎合法嗎?專家為你支招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朋友節前離職拿到了年終獎 我為啥沒有?新員工有沒有年終獎?休產假能拿到全額年終獎嗎?人力資源專家為你支招 對很多工薪族來說,年終獎是歲末年初的一大盼頭,同時也是他們離職跳槽的一大鉗制。提前離職是否有年終獎?
  • 公司不給新員工發放年終獎合法嗎? 專家為你支招
    原標題:朋友節前離職拿到了年終獎 我為啥沒有?新員工有沒有年終獎?休產假能拿到全額年終獎嗎?他稱,只有在冊的員工才能享受公司年終獎,提前離職的員工肯定是無法獲得年終獎的。這個答覆把李女士難住了,當初的勞動合同找不到了,她也不知道合同上有沒有關於年終獎的明確規定。李女士想知道,如果通過正常途徑拿不到這筆錢,去勞動仲裁有沒有勝算?
  • 國民黨暫停發放3節獎金 未來不排除裁員
    華夏經緯網9月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因應黨產條例,國民黨厲行節約,除暫停發放已退休人員月退金及18%利息補貼,中秋、端午、年終獎金也暫停發放,人事遇缺不補,事務經費減半,未來甚至不排除組織縮編
  • 員工不辦離職手續就走了,公司不發工資,從法律上來看是誰的錯?
    員工不辦離職手續說走就走,公司不發工資,從法律上來看是誰的錯?——網友如是問員工辭職,公司要付工資嗎?一定要付工資。員工不辦離職手續,公司扣著工資不發,合法嗎?不合法。員工不辦離職手續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公司可以依法追償嗎?當然可以追討賠償。依上面三條邏輯,公司扣著工資不發,是用來抵消員工裸辭給公司造成的實際經濟損失。所以公司這樣做,合情合理合法。
  • 工作不滿一年,離職員工應該有年終獎嗎?
    工作不滿一年,離職員工應該有年終獎嗎?
  • 華為發放20億獎金 獎勵對美國打擊遏制有貢獻員工
    拿20億獎勵「對美國打擊遏制有貢獻」員工!前3季利潤抵1.76個茅臺導讀:別人家的雙11:華為發放一個月工資外,還要發20億獎金!年底的獎金季似乎提早到來。11月11日,有華為員工在網上透露,華為將給員工發放兩份特別獎金:第一,人人一個月陽光普照工資,11月發放;第二,對參與國產組件切換的人員發放20億元獎金。
  • 感恩節亞馬遜給員工發5億美元獎金 迪士尼計劃裁員32000人
    但今年的感恩節,對兩家大企業亞馬遜和華特迪士尼的員工來說,卻是完全不同的心情。亞馬遜當日發布通知,將發放超過5億美元的一次性獎金,犒勞在疫情和節日期間仍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的員工。  而華特迪士尼公司計劃裁員32000人,該公司曾在九月份宣布計劃裁員約28000人。  而更多的美國人,依然無視美疾控中心以及州和地方政府的建議,疫情期間冒險旅行。  亞馬遜發獎金,迪士尼裁員  今年的感恩節尤為特殊,疫情肆虐之際美國民眾大幅減少外出,網上「剁手」從某種程度上取代了昔日外出搶購的盛況。
  • 員工中途離職,公司應按比例支付年終獎
    員工中途離職,公司應按比例支付年終獎 2020-12-15 1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