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對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的雙重意義

2020-12-13 人民日報海外網

3月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結束後,監察部部長楊曉渡經過人民大會堂「部長通道」,回答了媒體有關「如何理解監察委員會既受黨的領導,又要對人大負責」的提問。

監察部部長楊曉渡在「部長通道」就國家監察委的相關情況回答記者提問。(圖源:北京青年報)

楊曉渡表示,中央紀委監察委機關和地方紀委監察委機關總共增加了10%的人,增加過程中,職權行使範圍雖然有所變化,但類型和過去大致一樣,沒有擴權的情況,反而責任增大、擔子加重。未來大概要增加200%以上的工作對象,因此,監察委不會成為「超級權力機構」。

楊曉渡指出,監察委改革後,將填補原本監察體系的空白,除了黨紀對黨員的全覆蓋,還將用國家監察的方式,把原本對公務員的監督擴展到對廣泛的公職人員的監督。

對此,中國社科院政治學研究所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研究室主任田改偉表示,中國在體制和機制上,對公職人員本就有監督,不過是在國家層面上缺少專門的監督機構。監察委改革填補了原本監察體系的空白。

田改偉分析指出,把監督範圍擴展到對廣泛的公職人員的監督有兩重意義。首先是實現監督全覆蓋。其次,對中國政治體制改革而言,是一個裡程碑式的舉措。這一舉措,有助於跳出歷史周期率,為謀求政治體制的長期性、穩定性和政治的良性發展打下堅實的制度基礎。

田改偉認為,中國建立了一種與西方不同的政治體制發展模式,由國家立法機關授權設立監督機構,對國家權力進行全面監督。國家監察委員會是中國特色的權力監督與反腐敗機構。

眾所周知,腐敗是對於黨的執政和人民當家作主的最大威脅。正如十九大報告所指出的,只有以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深化標本兼治,保證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歷史周期率,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海外網 戴尚昀)

相關焦點

  • 國家將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
    「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將試點工作在全國推開,組建國家、省、市、縣監察委員會,同黨的紀律檢查機關合署辦公,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這段文字引述黨的十九大報告,習近平總書記在部署「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時再次強調要「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
  • 對公職人員「監督全覆蓋」是個什麼樣
    「新華視點」記者採訪了三地有關部門和專家學者。焦點1:試點進展如何?焦點2:如何實現監督全覆蓋?監督對象覆蓋公職人員,監督力量整合,監督手段有強制性  監察體制改革,一個重要的目標是實現對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督全覆蓋。
  • ——解讀《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
    在黨紀處分覆蓋全體黨員的同時,「處分」卻未能覆蓋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督懲戒的對象上還留有空白地帶。比如,對於存在違法行為的非黨員村委會組成人員,由於其既不是黨員,也不是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對其「微腐敗」等違法行為無法給予處分,難以形成有效震懾。
  • 全面系統規範公職人員懲戒制度——解讀《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
    在黨紀處分覆蓋全體黨員的同時,「處分」卻未能覆蓋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督懲戒的對象上還留有空白地帶。比如,對於存在違法行為的非黨員村委會組成人員,由於其既不是黨員,也不是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對其「微腐敗」等違法行為無法給予處分,難以形成有效震懾。
  • 解讀《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全面系統規範公職人員懲戒制度
    記者注意到,在監察法提出政務處分概念之前,對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懲戒稱為「處分」,其依據是公務員法、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事業單位人員管理條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等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 在黨紀處分覆蓋全體黨員的同時,「處分」卻未能覆蓋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督懲戒的對象上還留有空白地帶。
  • 監察機關對這些公職人員和有關人員進行監察,包括臨時工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第十五條規定:「監察機關對下列公職人員和有關人員進行監察:(一)中國共產黨機關、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機關、人民政府、監察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各級委員會機關、民主黨派機關和工商業聯合會機關的公務員
  • 省紀委省監委: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都是監察對象
    湖北日報訊(記者楊宏斌、實習生周瑩)普通的醫生是否為監察對象?《監察法》所規定的國家監察的範圍和對象有哪些?4月13日,省紀委省監委發布「熱點法規有問必答」,詳解國家監察的範圍和對象。《監察法》規定了六類監察對象,包括公務員和參公管理人員,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公辦的教育、科研、文化、醫療衛生、體育等單位中從事管理的人員等等。
  • 解讀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構築懲戒職務違法嚴密法網
    本文轉自【法制日報】;構築懲戒職務違法嚴密法網 解讀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 本報記者 朱寧寧 6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這部法律將黨的紀律要求中與公職人員相關的內容轉化為公職人員的法律義務,實現黨紀與法律的銜接,發揮黨紀和法律的協同作用,對於推進政務處分的規範化、法治化,實現全面從嚴治黨治吏,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國家法室主任童衛東說。
  • 中紀委網站解讀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
    統一處分標準,規範開展政務處分工作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後,監察機關監督的對象是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緊緊圍繞規範約束公權力,對各類公職人員科學、統一地設置處分的法定事由,並根據行為的輕重程度規定了相應的處分幅度。
  • 派出市委直屬機關紀檢監察工委:宣講《政務處分法》增強公職人員紀...
    派出市委直屬機關紀檢監察工委:宣講《政務處分法》 增強公職人員紀法意識 發表日期: 2020-12-22 10:34 作者: 來源:本站 點擊量 412月15日,市紀委監委派出市委直屬機關紀檢監察工委書記黃程曉為市委直屬機關工委全體黨員幹部職工講黨課。
  • 實現監察全覆蓋,汕頭三個功能區完成監察專員辦公室設立
    近日,汕頭高新區舉行市監察委員會駐汕頭高新區監察專員辦公室揭牌儀式。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吳剛出席儀式,並調研高新區黨風廉政建設和企業經營發展情況。副市長、高新區黨委書記林曉湧,市紀委副書記、市監委副主任林俊揚參加活動。
  • 公職人員請注意!這些行為會被開除!
    政務處分法權威解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目前對公職人員的懲戒,既有政務處分,又有處分,這兩者是什麼關係,如何適用?記者就此採訪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國家法室主任童衛東。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後,監察機關統一行使監察權,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實現監察全覆蓋,監察法規定監察機關對違法的公職人員依法作出政務處分決定。「這樣對公職人員來說,就存在政務處分和處分兩種懲戒制度,如何處理這二者的關係,是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制定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 「新法學習」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注意了……
    先來一起看看權威解讀>>>政務處分與處分是什麼關係?國有企業中由行政機關任命的人員違法違紀參照《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給予處分,其他管理人員按照企業規章制度給予懲戒。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後,監察機關統一行使監察權,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實現監察全覆蓋,監察法規定監察機關對違法的公職人員依法作出政務處分決定。
  • 7月1日起施行,這些事公職人員千萬別做
    權威解讀>>>政務處分與處分是什麼關係?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目前對公職人員的懲戒,既有政務處分,又有處分,這兩者是什麼關係,如何適用?國有企業中由行政機關任命的人員違法違紀參照《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給予處分,其他管理人員按照企業規章制度給予懲戒。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後,監察機關統一行使監察權,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實現監察全覆蓋,監察法規定監察機關對違法的公職人員依法作出政務處分決定。
  • 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出臺,生命力在於執行
    6月2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全面系統規範公職人員懲戒制度的國家法律,具有規範監察機關的政務處分活動、完善國家監察制度的重要作用,是繼監察法之後,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又一重要制度成果。
  • 吉林工商學院原副院長張國志 嚴重違法被開除公職
    監察法第十五條明確規定了6類監察對象,「公辦的教育、科研、文化、醫療衛生、體育等單位中從事管理的人員」「民主黨派機關的公務員」等均涵蓋在內,在法律層面實現了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  文章稱,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以來,各級紀委監委強化職責使命,把執紀和執法貫通起來,履行好監督執紀問責和監督調查處置雙重職責,在用紀律管全黨治全黨的同時,又用法律管住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非黨員身份的村幹部、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協警、城管編外人員等接受監察調查的消息屢見不鮮,監督不留死角、沒有空白的震懾作用越來越大。
  • 5案例讀懂監察對象全覆蓋:「官場商業奇才」車管業務「臨時工」
    過去,每每遇到「臨時工」、非黨員、國企老闆這些「特殊身份」人員犯錯誤,不配合紀檢監察機關工作是一種常態。「臨時工」甚至在一段時間成為推卸責任的代名詞。這正是過去監察範圍過窄、監察對象範圍存在空白所造成的。2018年3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頒布實施,實現了國家監察全面覆蓋。
  • 治理之道:充分認識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意義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國家監察法,為構建集中統一、權威高效的中國特色國家監察體制,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確保反腐敗工作奪取壓倒性勝利提供了堅強法治保證。從目前情況看,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已顯示出多方面的重要意義。加強黨對反腐敗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
  • 政務處分法治化時代:法律出版社力薦,公職人員傍身的法律寶典
    隨著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20年6月20日表決通過《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無論是政務處分的執法實務還是理論研究,工作的重心都將由立法論向解釋論轉型,其中頗具意義的便是對該部新頒行的法律進行逐條解讀。這既有助於人們學習和理解法律的規定,亦可起到宣傳和普及法律的作用,由此推進法律的貫徹實施。正是緣於此,我們組織編寫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解讀與適用》一書。
  • 這6類公職人員注意了!您已經進入國家監察範圍
    公職崗位,人人羨慕鐵飯碗。每年備考公職崗位的小夥伴逐年遞增,國考、省考堪比高考。不過今天你們也要注意啦,其中有6類人將進入國家監察,稍有問題,後果你是知道的?有的小夥伴或許會覺得我危言聳聽,製造混亂,讓大家擔心,但是看看解析,你還會覺得是假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