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亂華,是中國西晉時期北邊眾多遊牧民族西晉末年少數民族內遷趁西晉八王之亂期間衰弱之際陸續建立非漢族國家而造成與南方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五胡」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的遊牧部落聯盟。百餘年間,北方各族及漢人在華北地區建立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國家,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有五胡十六國。五胡亂華破壞了中原的政權和經濟架構,但也使北方遊牧民族與中原漢族產生文化經濟交往。
無論是民族融合還是民族分裂,都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看待歷史我們不能用今天的價值觀去看待,要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眼光看待問題。把"五胡亂華"改為少數民族內遷是歪曲歷史的表現。毛主席說過,"革命"不等於改革,革命是要流血犧牲。戰爭導致的人口流動和遷移是有本質區別的。只是把該歷史時間看做是少數民族遷移是前面的,淡化了這一遷移的原因。
這一遷移的原因就是戰亂。戰亂導致了兩個原因,一是百姓流離失所,影響了當時中原地區的經濟發展,但是另一方面促進了漢族和遊牧民族的經濟文化交流和民族的融合。這是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很好的分析了這一歷史事件。如果只是強調民族融合,忽視了對當時的負面影響。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應該堅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