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表面上的風流讓現今不少人們痴迷,甚至想要回到那男子以柔為美,戰場上女子英姿颯爽,還有被天地認可的神仙愛情時代。殊不知真實的魏晉時期因「五胡亂華」人皆相食、白骨遍地、千裡無煙爨之氣,華夏無冠帶之人,華夏文明險些傾覆。
背景:
公元266年,馬炎奪權篡位推翻魏帝統治建立新朝,國號為晉,定都洛陽,史稱西晉。西晉建立後司馬炎野心不滿於此,公元280年西陵之戰剿滅孫吳,結束了中原分裂局面,天下大統。
如此看來司馬家的皇帝也是有野心有氣魄有膽識之人,全新的王朝西晉本可大有作為,若是得遇明君,賢臣,或許也會重現強秦盛漢之景。奈何權力使人沉淪,司馬家人得了這無上榮耀尊貴後心氣高傲,目中無人,開始放飛自我,驕奢淫逸,爭權奪利。
東漢時期,光武帝體諒邊境遊牧部落,也為促進兩族友好文化交流,於是允許邊牧民族內遷。加上東漢末年三分天下,各路權力都忙著爭奪江山,自然也沒在意文化落後的遊牧民族,他們在內地安身養息,繁育後嗣,於是遊牧人口不斷壯大,到西晉已經佔了當地人口一半。這也為五胡亂華埋下伏筆。
起因:
司馬炎本身是有才有能之人,他在位期間威望甚高,集中政權,穩定朝綱,減輕賦稅徭役,此時的西晉略有開拓太平盛世之像。怎奈武帝識人不清,在選繼位者是出現嚴重失誤,他駕崩後新登基的皇帝十分愚蠢,他的皇后賈南風更是幹政弄權,任用外親。
一外姓之人如此奪權,司馬宗室自然不依,於是兩派系明爭暗鬥繼而引發八王之亂。八王之亂可據史料記載分為兩個階段,元康元年(291)三月到六月為第一階段;元康九年(299)到光熙元年(306)為第二階段。
第一階段完全是賈南風一手策劃的,不得不說,此女心機之狠毒手段之殘忍,著實讓人「望而生畏」,從發動叛亂到結束,歷時三個月,兩位大臣被殺,兩位藩王喪命,株連人命上千。此後朝政大權被賈皇后掌握,朝中也儘是賈氏族人。
第二階段規模更大,參與的宗室藩王更多,血雨腥風,刀光劍影,血流成河,屍橫遍野只為了貴族對權力的貪婪渴望。建國初期便出現如此紛亂,中原國力衰弱不堪,塞外眾多遊牧民族趁此天賜良機,陸續建立政權集結軍隊,妄圖佔領中原。
過程
五胡主要為: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大邊塞部落。在中原政權大亂之際,公元304年,氐族首領李雄先佔領成都,自封成都王,同年匈奴也在離石起兵,史稱漢趙。西晉內部混亂,根本沒有能力也抽不出身來對付這些狂妄之徒。
永嘉五年,漢趙新王率領大軍進攻西晉首都洛陽,這都打到自家門口了,簡直沒有把西晉王朝放在眼中,如此膽大妄為的挑釁本是武將出身的西晉不僅沒有奮力反擊打壓其囂張狂妄,甚至失敗投降了。若是司馬炎、司馬昭得知定氣的棺材板都蓋不住的。
更為羞辱的是胡人大軍進洛陽後,不管是王公貴族還是市井庶民皆不放過,就如同在給他們的胡人子民騰地方一般,大開殺戒屠城三萬,還將晉國皇帝擄走,簡直奇恥大辱。
結果
這一鬧劇讓西晉漢人蒙羞,史稱「永嘉之亂。」永嘉之亂也直接宣告西晉結束,晉王朝政權南遷,改都建康,建立東晉,然也並無作為,之後的中原陷入胡人分裂的混戰,長達130年。不敢相信這些年的天下是何等瘡痍滿目,《晉陽秋》記載,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殺百姓數十萬,在其餘晉史書中也有這大量的屠殺記錄,有的甚至從數州開始。
民盡流離,邑皆荒毀,由是劫抄蜂起,盜竊群行,妻離子散,國不像國,家難成家,人們食不果腹,甚至出現易子二食的場面,這樣的亂世比春秋戰國更加血腥殘忍,不止殺人更是誅心,華夏文明面臨覆滅。危險。
自304年氐族起兵一直到439年北魏拓跋燾率軍攻破北涼統一華北後,五胡亂華的局面被終結,南北朝拉開了序幕。公元581年,北周皇帝讓位權臣楊堅,即為隋文帝,文帝繼位後統一北方,勵精圖治,終於在公元589年,滅掉南陳,南朝統治結束,華夏重回統一。
影響
天下之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歷經百年戰亂的華夏終於引來了短暫的和平。五胡之亂中原損失慘重,百姓貴族將士皆是身心重創,文明經濟大受破壞,五胡亂華,五代十國每每從史書中翻閱出這段離世,總是不忍詳讀,那裡有太多陰暗恐怖,只讀文字便內心震撼久久不能忘懷,難以想像當時人們的真是心境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