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亂華,一個連教科書都刻意弱化其存在感,一筆帶過的時代

2020-12-17 花辰月夕344

說起亂世,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最出名的當屬春秋戰國、漢末三國、五代十國等等。

但有一個長達百餘年的時代,它的混亂程度堪稱史上之最,但它的知名度卻完全比不上三國、隋末這些亂世有名。

它就是自西晉末年開始,直至鮮卑族建立的北魏一統北方才大致宣告結束的五胡亂華。

事實上,五胡亂華正真意義上結束的標誌其實是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而到此時,整個北方地區已經足足亂了三百年了。

西晉時期,爆發了八王之亂,皇族司馬氏的各個諸侯王相互爭權奪利,舉兵相向,導致中原王朝國力衰弱,盤踞在塞外的各遊牧民族紛紛內遷。

一開始,他們還十分乖巧,並不會隨意惹是生非,等到中原王朝內部打得實力大損之後,他們終於亮出了獠牙。

當時內遷的遊牧民族有很多,但其中勢力最大、人口最多、實力最強的當屬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

在西晉衰弱之後,他們紛紛起兵造反,先後建立起數十個大小政權,而北魏末年的史官崔鴻著有《十六國春秋》一書,該書將較具代表性的十六個政權獨立記錄,故又有將此一時期稱為「五胡十六國」、「東晉十六國」者,實則政權的數目遠逾十六個,建立者也不限於胡人。

五胡亂華是由氐族和匈奴人揭開序幕的。

304年冬天,氐族領袖李雄佔成都,自稱「成都王」,史稱成漢。匈奴貴族劉淵起兵於離石,史稱前趙,是五胡建國的開始。

他們進入中原之後,大肆屠殺平民,挖掘墳墓,甚至更甚者居然將漢人百姓當做口糧。

西晉時期,人口最多時多達3500萬,而到東晉建立之後,即使收容了數量眾多的南遷百姓,南方人口也一直沒有增長什麼,一直處在千萬人左右。

匈奴、羯等族軍隊所到之處,屠城掠地千裡(如《晉陽秋》殘本所稱的「胡皇」石勒一次就屠殺百姓數十萬,諸晉史中也有大量屠殺記錄,屠殺在數個州開展)。石勒其侄石虎更加殘暴。

這種毀滅性戰爭的結果,便是「人皆相食」、「白骨遍野」、「千裡無煙爨之氣,華夏無冠帶之人」。統治階級之間的爭權奪利,加上對人民的殘酷剝削,使得「民盡流離,邑皆荒毀,由是劫抄蜂起,盜竊群行」,貧民起義層出不窮。

這是一段黑暗的歷史,也是中原王朝歷史上最黑暗的時刻,甚至比宋亡之後還要黑暗。

而教科書甚至都對它只是一筆帶過,不願提及太多。

相關焦點

  • 五胡亂華有多亂,教科書為何一筆帶過?遍地兩腳羊,紛紛向南逃
    中國歷史有一句古話叫做「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其實也就一筆說明了中國古代的歷史,當中國古代王朝進入了一段相對穩定的時間之後便會開始走下坡路了,隨之而來的就是一場浩劫,從漢到清都是如此。然而在中國歷史上有這麼一段時期,就是五胡十六國時期,這一段歷史也由於太過混亂和黑暗導致教科書都不願過多提及,誠然五胡十六國和南北朝是民族相融合的時期,可是這融合背後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中原餓殍遍野,南方百姓則遭受世族壓迫,那麼五胡亂華是怎麼引起的呢?中原又經歷了多大的浩劫?五胡亂華為何會爆發?
  • 為什麼教科書中沒有五胡亂華的細節?原因讓人不忍直視!
    我國古代的歷史王朝有一個大規律那就是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歷史上既出現了像漢唐那樣,天下統一的王朝,還出現了五代十國,春秋戰國,五胡亂華的紛亂,其實,在亂世之中也留下了很多寶貴的東西,值得我們去學習。為何教科書中都沒有五胡亂華的細節?
  • 作為五胡亂華的著名人物,冉閔沒有上教科書是什麼情況
    那麼這麼一位在五胡亂華時期的著名人物,為什麼沒有被收錄到教科書上呢。首先,教科書上得歷史教育大部分都是從近代講述的較多,對於上百年或者上千年的記載都是以大事為主,而且還要對世界歷史做出概括,那麼相比起來,冉閔的故事沒有被記錄到教科書上也實屬正常。
  • 我國教科書,為何極少講「五胡亂華」?都做了什麼
    五胡亂華是中國歷史上很重要的一段悲慘歷史,但是在史書中少有記載,那麼歷史教材為何很少講五胡亂華?五胡亂華又有多可怕?漢族究竟到了何種境地呢?遷移隊伍浩浩蕩蕩,那些沒有遷移的北方居民,以及在遷移過程中被五胡捉住的漢人,最終只有一個下場,那就是在絕望中死亡。五胡的文化程度並不高,甚至說那個時候他們還沒有開化,行為相當的野蠻。他們每到一處就四處屠殺,他們所經之路必然是屍橫遍野,一片狼藉。
  • 教科書對五胡亂華一筆帶過,究竟發生了什麼?對後世有什麼影響?
    中國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很多悲劇性事件,被稱為民族恥辱,五胡亂華就是其中之一,這裡的五胡指的就是匈奴、鮮卑、羯、氐、羌五個北方少數民族,事情是發生在西晉末年,因為中原內亂讓五胡覺得有機可乘,於是五胡一起乘機南下禍亂華夏,這段時間具體的要從西晉滅亡開始算起,一直到鮮卑族統一了中國北方結束,史書上很多學者也將五胡亂華稱為
  • 古代五胡亂華,遼、金、元、清入侵,為何人們唯獨特別反感清朝?
    古代羅馬被蠻族侵略,和古代中國的五胡和遼、金、元、清的入侵也是是這個道理。但凡入侵,必是戰爭,就會塗炭生靈,流血漂櫓,中國以漢文化為主,因此許多人不喜歡歷史上的異族入侵,但是在五胡亂華、遼、金、元、清的入侵中,清朝最讓人反感,不是因為其造的殺孽最大,也不是因為其讓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更重要的是差點讓民族滅種、在文化上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 中國史上最動亂的一個朝代,「五胡亂華」堪稱黑暗世紀,連歷史教材...
    要說中國最動亂時期,當屬 「五胡亂華」,這是在西晉朝時期發生的事情,許多的歷史教材都很少講到。其實,「五胡」得以形成,並非朝夕之間。當年,匈奴已被秦趕出了河套及河西走廊地區。後來迅速發展。直到漢武帝時期,匈奴才被打得四分五裂,退居漠北。有人將「五胡」進入中原,「怪罪」於曹操。
  • 歷史上的五胡亂華有什麼影響?是誰結束了它?
    中國歷史上存在不算太長,曾經是北方遊牧民族匈奴的奴隸軍隊。羌:即古羌,古羌並不是一個民族,而是由許多不同族群組成的,他們有不同的語言、服飾、習俗等,唯一的共同點可能就只是「逐水草而居」的遷徙生活方式。同時出現了漢人和胡人相互交融的情況,但在交融的同時,胡漢亦存在一定的矛盾,且逐漸加劇。西晉時期,內遷胡人成為漢人奴隸的例子就不止一個。例如:西晉文人阮孚,乃其父阮鹹之婢所生。晉代名將祖狄也有一奴,名叫王安,是羯族人。
  • 歷史課本刪除更改『五胡亂華』,那麼『五胡亂華』到底是什麼
    五胡亂華,指在西晉時期塞外眾多遊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陸續建立數個非漢族政權,形成與南方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事實上五胡指的是西晉末期亂華胡人的代表,數目遠非五個。
  • 中國古代最兇殘集團,「五胡亂華」滅大國屠北方顛覆江南
    華夏文明的歷史上曾有過一段最黑暗的時代,這個時代被稱為「五胡十六國」,又被稱為「五胡亂華。」 在我們的印象中,五胡時代北方飽受戰火,百姓被屠戮殆盡,但實際上,這種情況主要是發生在五胡亂華的前期,中後期的幾個胡人政權還是比較重視漢化和民生經濟發展的。
  • 「五胡亂華」究竟有多恥辱,數萬女人被蹂躪,被叫做「兩腳羊」
    在我國五千年的歷史上,中原王朝一直以來都受到了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各朝各代都會修築長城、抵禦匈奴,而到了封建王朝後期的時候,雖然出現過由蒙古人和滿族人建立的元朝和清朝。但是,總體上來說是民族的大融合,這些少數民族雖然有過歧視漢人。但幾百年間一直也還算和睦相處。
  • 歷史課本刪除更改五胡亂華事件,應不應該這樣做?
    五胡亂華,是中國西晉時期北邊眾多遊牧民族西晉末年少數民族內遷趁西晉八王之亂期間衰弱之際陸續建立非漢族國家而造成與南方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五胡」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的遊牧部落聯盟。百餘年間,北方各族及漢人在華北地區建立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國家,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有五胡十六國。五胡亂華破壞了中原的政權和經濟架構,但也使北方遊牧民族與中原漢族產生文化經濟交往。無論是民族融合還是民族分裂,都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看待歷史我們不能用今天的價值觀去看待,要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眼光看待問題。
  • 魏晉風流下的五胡亂華,國破家亡易子而食,這才是真亂世
    魏晉表面上的風流讓現今不少人們痴迷,甚至想要回到那男子以柔為美,戰場上女子英姿颯爽,還有被天地認可的神仙愛情時代。殊不知真實的魏晉時期因「五胡亂華」人皆相食、白骨遍地、千裡無煙爨之氣,華夏無冠帶之人,華夏文明險些傾覆。
  • 五胡亂華大背景下的的五胡,哪個族群漢化程度最高?
    編者按--------兩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歷史上幾乎是唯一的大混亂、大顛覆的時代。英雄小丑,奸雄淫婦,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幻大王旗。筆者非常喜歡這一時期的歷史,下面推出一個新的系列,追憶兩晉南北朝。五胡亂華是中國歷史上異常精彩的一段歷史時期。
  • 禍亂中華百年,最後卻悄無聲息消失,五胡亂華史具體是什麼樣子的
    導語:禍亂中華百年,最後卻悄無聲息消失,五胡亂華史具體是什麼樣子的東漢末年分三國,戰爭四起,群雄並立,最終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魏、蜀、吳三方分庭抗禮,就在大家討論曹、劉、孫哪一方將會成為執掌天下的時候,司馬家族悄然壯大,成功奪取了曹家的勝利果實
  • 一個極具經商和語言天賦的民族,其祖先五胡亂華時竟充當各國翻譯
    男子20歲都出國做生意,確實厲害。慄特人還有個特長,由於需要到處做生意慄特人都是「語言天才」,以至於五胡時期中國境內各少數民族政權林立,可是大家語言不通,粟特人竟然做起了各政權間翻譯的買賣,也夠絕的。而今天烏茲別克大部分男人幾乎從小就是立志從商。
  • 弱化基本知識,學者稱:臺灣2019教科書課綱將害了學生
    臺灣《聯合報》13日發表臺灣的清華大學榮譽教授李家同一篇學者評論文章指出,臺灣2019新教科書課綱有個重要的改變,是將必修課大幅下降到三分之二,其他都是選修課。作者認為這種做法會帶來大災難。作者提出兩個關鍵性的觀點:一、我們現在所需要的工程師和過去相當不同,在過去,絕大多數工程師是維護工程師,現在幾乎沒有一個工廠能夠承擔沒有研發能力的工程師。如果一家工廠沒有研發能力,絕不可能在臺灣生存。但是研發工程師必須是有知識的人,他不僅要能操作儀器,而且還要能發展儀器。他不僅熟知過去一直在用的製程,也要能發展特別的自有製程。
  • 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和南北朝的始作俑者(一)
    一  西晉,結束了三國鼎立的時代,是魏蜀吳的終結。其主要的政治制度繼承自曹魏。而八王之亂的禍根也埋在其中。自古治國,最核心的制度就是選官制度,這個制度直接保證了中國的大一統。東漢末年,曹操掌權,其出身於宦官家庭,當時的世家大族大多瞧不起他。
  • 這部歷史劇因「尺度過大」被封殺,53集電視劇剪成7部電影後過審
    這部歷史劇因「尺度過大」被封殺,53集電視劇剪成7部電影後過審每個國家都有專門的部門對本國的影視作品進行審核,哪怕是開放如美國,對於電視劇、電影等作品的拍攝也有一定的規定。在國內,我們也經常能看到這樣的消息,一些本來聲勢浩大開拍的作品,卻遲遲無法上映,究其原因,就是審核不過關。其實這種情況,作為觀眾應該體諒,畢竟影視作品的傳播度非常廣,觀看群體龐大,審核嚴格,就是為了保證觀眾們能夠看到積極健康,有意義的好作品。 但是儘管如此,但不得不說,在眾多無法過審的影視劇中,還是有一些優秀作品的,譬如《胡茄漢月》。
  • 記住五個關鍵字,一文讀懂五胡十六國!
    接上文,我們明白了五胡亂華得前世今生,那麼,五胡十六國都是指什麼族?什麼國呢?五胡十六國開始點名!是五胡亂華?還是「華亂五胡」?歷史證明: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那麼,五胡十六國都是怎麼來的?如此亂的歷史,我們如何理清?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