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沒有朋友!」郎平一句話點醒千萬父母:千萬不要讓孩子活成...

2021-01-11 騰訊網

最近,中國女排總教練郎平在一檔綜藝節目《告訴世界我可以》中分享了一個讓人心酸的故事:

她有一個朋友,從小到大對孩子要求非常嚴格,孩子新結交了一些朋友,她總會阻止說,「不要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要好好學習」。

慢慢的,孩子的生活圈越來越小,一個朋友也沒有。畢業後,整天在家打遊戲,也不找工作。

▲圖片來源節目《告訴世界我可以》視頻截圖

因為從小沒自己的社交圈,孩子不太懂得如何與人打交道,甚至害怕和陌生人接觸,已經出現了社交恐懼。

郎平覺得特別惋惜,其實這個孩子小時候很聰明,現在等於毀了。

在節目中郎平感慨,小孩只要不出格,其他的真的就讓他玩吧!

▲圖片來源節目《告訴世界我可以》視頻截圖

深以為然,好好學習固然重要,但社交也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過度幹涉孩子社交,實際上是在阻礙孩子的成長,甚至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好的友情,會激勵孩子更好的成長

近日,一則#同寢室8名女生全部保研成功#的新聞,登上熱搜,讓許多網友羨慕不已。

剛進學校時,她們就曾相約「全寢保研」。雖然後來隨著學院搬遷寢室成員分開了,但她們之間的情誼從未斷過,保研路上一直在為彼此加油鼓勁。

▲圖片來源@人民網微博截圖

很多網友感慨,優秀是可以「傳染」的!

《兒童心理學》作者魯道夫就曾說過:同伴友誼對孩子的影響力很大,有些時候甚至超出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

這大概就是同伴的影響力,一個好的朋友或者一個良好的社交圈,往往會給人積極正面的影響,帶領我們走上更好的人生旅程。

之前有一則類似的新聞,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校區全班22個學生一起考上名校研究生,在網上引起了轟動,被網友們稱為「學霸班」。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微博截圖

在這期間,他們一起制定考驗目標,劃分小組,互相監督學習,一起娛樂放鬆。也正是這種有友情的激勵,讓彼此有了更大的動力去學習,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之前,也有媒體報導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一對「學霸情侶」,兩人因相同的專業而結緣,在大學期間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全部被保送成為「直博生」,女孩進入清華大學,男孩進入北京大學。

▲圖片來源@陝西文明之聲微博截圖

據了解,兩大學4年共拿了各類證書五十幾張。還說,兩人不僅僅是戀人,也是朋友,在彼此的成長中都起到了互補和促進的作用。

的確如此,一段好的關係對人的影響是積極正面的,會給我們帶來溫暖而堅定的力量,一起走向更美好的地方。

在綜藝節目《我們是真正的朋友》中,小S談到目前的職業現狀感到很迷茫,甚至崩潰落淚。這個時候見證小S一路走來的阿雅說道,世界上只有一個小S,並鼓勵她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

▲圖片來源節目《我們是真正的朋友》視頻截圖

對於小S來說,沒有什麼比朋友的認可和鼓勵更重要了。也許,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只是普通的大多數,但在朋友眼中,我們是獨一無二的。

因為朋友,我們成為這個世界上特別的存在。也因為朋友我們越來越欣賞和認可自己,有勇氣追逐自己的夢想。

在一段友誼中,我們見證彼此的成長,也相互鼓勵成為最好的自己。

可以說,友情是世間最寶貴的財富。

沒有朋友的孩子,註定活成一座孤島

在綜藝節目《親愛的小課桌》中,凱凱媽平常會給凱凱布置很多作業,導致凱凱沒時間跟同齡人玩。

在一次活動中中,凱凱試圖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耍,但是在經歷過搭訕失敗後,只能一個人在角落看著其他小夥伴。

▲圖片來源節目《親愛的小課桌》視頻截圖

回家後,他沮喪地告訴媽媽:大家都不跟我玩,我只能去寫作業了。

可是媽媽卻說:那也好啊,你想玩什麼,晚上媽媽陪你玩。

聽完媽媽的話,凱凱失落地回到房間。

很多父母往往認為孩子還小,有父母的陪伴就夠了。每個孩子都需要朋友,父母是不能代替朋友的。

早些年李湘女兒王詩齡在《爸爸去哪兒》節目中,展現的高情商,和周圍人打成一片的能力,讓很多觀眾稱讚。面對陌生人,王詩齡能快速打成一片;面對其他小朋友說她太胖,也能禮貌大方回應。

▲圖片來源節目《爸爸去哪兒》視頻截圖

很多人感慨,一個小孩子如此高的社交能力是怎麼培養的?李湘曾在採訪中透露,自己平時很注重鼓勵女兒交朋友,經常會帶孩子參加各種活動,也會邀請小朋友們來家裡玩。在她看來,小孩子的社交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時候,孩子的社交能力,往往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只有能和同齡人打成一片,孩子才更有可能融入周圍的環境,也才能夠更好地成長。相反,沒有社交的孩子,往往會缺乏與人溝通的能力,常常陷入孤獨的境地,甚至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

在之前熱播的電視劇《隱秘的角落》中,主人公朱朝陽是一個成長在單親家庭的小男孩,成績總是年級第一,但是因為性格內向、不愛社交,在學校一個朋友也沒有。

因為這個問題,老師還專門找朱朝陽的媽媽談過,但媽媽卻說,交朋友是進入社會才做的事,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

▲圖片來源電視劇《隱秘的角落》視頻截圖

在媽媽看來,兒子只要學習成績好就夠了,根本不需要朋友。但是,朱朝陽並不快樂,他是孤獨的,他渴望有一個可以和他一起玩的朋友。

所有,當普普和嚴良敲門時,他並沒有拒絕。嚴良和普普的出現,驅散了朝陽心中孤單的陰霾,讓他找到了同齡人的認可、尊重和信賴。

▲圖片來源電視劇《隱秘的角落》視頻截圖

而為了獲得這份難得的「友誼」,朱朝陽不惜幫忙做壞事,一起策劃敲詐勒索30萬,走上了犯罪的不歸路。

有人說,這份友誼的代價太大了。但對於朱朝陽來說,他的世界太孤獨了,太渴望友誼,而為此付出了昂貴的代價。

在孩子的成長中,朋友是孩子通向外部世界的窗口,如果輕易阻礙孩子的社交圈,實際上是切斷了孩子與外部的聯繫。

父母對孩子交朋友的幹涉,往往會把孩子變成了一座「孤島」,影響他的一生。

真正好的父母,懂得為孩子搭建友誼的橋梁

記得,有媒體報導過在紐約街頭的暖心一幕:兩個兩歲左右的小男孩在街頭相遇,他們彼此眼中閃著喜悅的光芒,向對方飛奔,然後深深地擁抱在一起。

▲圖片來源@新浪新聞微博截圖

在兩個孩子相擁的畫面中,我們感受到了友誼帶來的喜悅和美好。著名心理學家卡耐基曾說過:周圍都有好朋友的人,更容易獲得幸福感。

在孩子的交友過程中,他們會感知到同齡人之間相互欣賞、需要及認可的滿足感和幸福感,內心也會變得更加富足,更有信心和勇氣去面對未來的挑戰。

那麼,在孩子的成長中,父母該如何幫助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呢?

1.多為孩子創造社交機會

研究證實,父母擁有廣闊的社交圈,他的孩子也會有更多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有意識地幫助孩子擴大社交圈,邀請一些朋友的孩子來家做客,或者帶孩子參加課外活動,讓孩子有機會結交新朋友,感受友誼的快樂。

同時,父母要鼓勵孩子多跟同齡人玩,讓他體驗交朋友的樂趣,感知社交的魅力,在玩樂中學會與人相處。

2.教會孩子辨別友誼

交朋友的過程,實際上是逐步建立價值觀的過程。在孩子的成長中,父母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教會孩子學會拒絕,讓孩子明白真正的朋友一定是志趣相投、相互欣賞、相互幫助的。

建議父母可以多花一點時間和孩子交流,鼓勵孩子勇敢表達,學會反思,幫助孩子逐步形成正確的交友觀念。同時,父母也要告訴孩子基本的社交禮儀,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社交習慣。

3.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找朋友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由選擇朋友的空間和權利。父母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在逐步的摸索中,找到一套適用於自己的社交方式。

也許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與朋友之間會出現爭執或矛盾,但這是孩子需要獨立面對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僅會收穫到友情,還可以很好的鍛鍊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不斷外延的過程,再優秀的父母,也無法代替朋友的存在。

只有在與同齡人的相處中,孩子才能看到這個世界的紛繁多樣,感受到更多的情感體驗,內心才會更加的充盈富足。

有人常常會問:朋友的意義是什麼?

朋友是我們走向世界,了解自己的一扇窗口。

所以,請不要輕易關上這扇窗,讓孩子活成了一座孤島!

相關焦點

  • 郎平一句話點醒無數父母:千萬不要讓孩子活成一座孤島
    01最近,郎平在一檔綜藝上分享了一個故事。其中她的一句話,令人感觸頗深。她有一個朋友,從小到大對孩子管束頗多。孩子新結交了一些朋友,朋友說:「你不要跟這些孩子玩,他們是不好好學習的孩子。」孩子成年後,生活圈子小得可憐,一個朋友都沒有。假期就躲在家裡玩遊戲,特別宅,最後連大學都沒上。
  • 郎平一句話點醒無數父母:千萬不要讓孩子活成一座孤島
    她一個教師朋友的孩子,因社交能力的過分欠缺,整個人生都「被毀了」。 郎平滿含遺憾地說,小時候每當這個孩子交新朋友時,他的教師媽媽就會嚴加批評:「你不要跟這些不好好學習的孩子玩!你也會變壞的!」
  • 郎平一句話點醒千萬父母: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培養出一座孤島
    她有一個教師朋友,從小到大對孩子管束頗多。孩子新結交了一些朋友,教師朋友說:「你不要跟這些孩子玩,他們是不好好學習的孩子。」教師朋友這時候急了,對孩子說:「我也不能老養你,你要出去找工作啊。」孩子卻說:「我不去工作。」因為從小沒有跟同齡人好好玩過,孩子不太懂如何與人打交道,害怕接觸人,已經出現了社交恐懼。
  • 郎平一句話點醒了無數父母:只要孩子不出格,其他的真的就讓他玩
    ,生活圈子小的可憐,一個朋友都沒有。假期也只是躲在家裡玩遊戲,特別宅,最後連大學都沒有上。這個時候教師朋友著急了,對孩子說:「我也不能一直養著你,你得出去找工作。」孩子卻說:「我不去工作。」父母總覺得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好,讓你更好的去翱翔;而孩子卻覺得你剪斷了我的翅膀,還怪我不會飛。
  • ​郎平一句話點醒千萬父母: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培養出一座孤島
    孩子新結交了一些朋友,教師朋友說:「你不要跟這些孩子玩,他們是不好好學習的孩子。」,生活圈子小得可憐,一個朋友都沒有。,父母不要做太多的幹涉。,沒有去幼兒園,她沒什麼朋友,只有兩個成年人做朋友。真正好的父母,不會拒絕孩子交朋友。每一個男孩,都是媽媽的軟肋,也是鎧甲。
  • 郎平一句話點醒無數父母: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人生,有多恐怖
    她提起自己身邊的一位朋友。郎平朋友的兒子小時候有很多朋友,喜歡到處去玩。孩子的媽媽是一位教師,看到孩子結交新朋友,總是忍不住教導:不要跟這幾個孩子玩,他們是不好好學習的孩子,他們叫你你不要出去。在媽媽眼裡,這個朋友也不行,那個朋友也不好,久而久之,孩子身邊的朋友越來越少。
  • 「媽媽,我以後再也不說真話了」:孩子的一句話,點醒千萬家長
    孩子不說真話,原因在於家長昨天晚上發生了一件事,讓我醍醐灌頂。我原本在房間裡看書,女兒突然跑過來跟我說:「媽媽,媽媽,小寶把牛奶杯打碎了。」小寶也跟著上來對我說:「媽媽,媽媽,我把牛奶被打碎了。」我一聽火氣就上來,又看了看「案發現場」:玻璃渣子滿地都是,剛買的牛奶杯成了碎片。我當場就對小寶說:「媽媽很生氣,今天晚上不理你了。你不要跟媽媽睡覺,去跟奶奶睡吧。」
  • 家長會上孩子給媽媽留溫水和紙條,媽媽一句話點醒千萬父母:比起第...
    孩子總分考了第一名,但更暖心的是在紙張的背面,孩子還寫下了自己的考試心得:「我沒有成功,也沒有失敗,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我沒有盡力,也沒有放棄,我只是做了我能做的。越是堅強,越是要學會在泥濘的路上爬行;一切只是開始。最後,從逆境中尋找光明,從順境中尋找陰影。」。
  • 兒子與我一個月沒有說過一句話:千萬不要與孩子成為精神上陌生人
    我問。「從來沒有。」朋友回答。從朋友的回答中,我感受到她只是關心孩子的生活起居,但從沒有關注過孩子的內心所想。所以家長千萬不要與孩子成為精神上的陌生人。媽媽無法理解孩子內心,只是表面制止他,沒有深層次的了解問題產生的原因,所以一直無法解決他尿床的困擾。
  • 孩子打架,父母約架:有多少父母,竟活成了孩子的樣子
    刷微博時,看到了一個視頻,真的是顛覆了我的三觀。視頻中,一個滿臉是血的男人和一幫人在拉扯著。原來上海楊浦區兩名小學生在學校發生了矛盾,沒有想到的是,看到孩子受欺負了,孩子的爸爸竟然在微信群放狠話要跟那位打人孩子的爸爸單挑,二人於是便約了架。
  • 《喜福會》:兩代人的和解,別讓孩子活成你的樣子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總告訴自己,不要讓自己活成母親的樣子,自己要活的更精彩。可是,當我們成為母親,卻希望自己的孩子千萬不要活成自己的樣子。每一個孩子對於父母來說都是上天賜予的小天使,父母愛孩子勝過愛自己。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總希望他們能更優秀,更幸福,希望他們不要像自己一樣。
  • 郎平女兒白浪在《奪冠》本色出演!「鐵榔頭」媽媽這4個教育理念...
    曾有媒體問郎平與前夫分開的原因,郎平說:「這個事我不會說,兩個人離婚,難免會有個人情緒在裡面,我會經常面對鏡頭和媒體,但是白帆沒有這種機會。」 「如果我說婚姻裡的事,那有可能是我的一面之詞,會對他產生不良影響。他是孩子爸爸,我不想做傷害他的事。
  • 寫給父母:孩子在該立規矩的年齡,不要和孩子做"朋友"
    孩子飯桌上&34;,媽媽稱:我和孩子是朋友,慢慢商量著來前些時候,姑父六十歲生日,請了好多親戚去酒店吃飯。到了酒店,和我們同坐一桌的,是小表姐一家,他們家有一個7歲的女孩兒。長得天真可愛,可是在飯桌上吃飯的樣子,卻真心不雅。
  • 小孩只要不出格,就讓他們玩吧:一句話講出多少「孤島」孩子的苦
    朋友很優秀,對於孩子也管教嚴格,於是在她發現孩子新結交的朋友成績並不令人滿意時,她非常直接地告訴孩子說不要和這些孩子玩,"他們都是不好好學習的孩子!"僅僅這樣一句聽起來很片面的評價就輕鬆地剝奪了孩子身上的交友權。
  • 小孩只要不出格,就讓他們玩吧:一句話講出多少孤島孩子的苦
    在此後孩子所交的每一個朋友都要過媽媽這關才行,只要媽媽覺得孩子所交往的對象不足夠好,那麼孩子就不能夠再與這個朋友往來。所以,在孩子的成長中,他所結交的朋友數量很有限。 就這樣,孩子長大了,在媽媽的幹涉下,他的社交圈非常狹窄,甚至於說沒有一個十分要好的朋友。
  • 「成為全職媽媽後,我竟活成了標籤」
    不要除了老公就是孩子,當有一天你傾盡所有還被嫌棄的時候,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這位網友的故事讓很多全職媽媽感到共鳴,因為自己是全職媽媽,所以照顧孩子是自己的責任,孩子感冒了或者哪裡磕了碰了,都是自己的過錯,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表現不好也都是自己的責任。
  • 媽媽:學霸願意和我做朋友,難道是我的錯嗎?
    她說:媽媽,能不能不要總是拿我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你為什麼不看一下?每個孩子生下來就是不一樣的,即使同時做一件事情,也常常會因為性格、想法、行為能力的不同,而千差萬別。父母千萬不要盲目地拿別人家作參照物,用別人家孩子的長處來比較自己孩子的短處,那是不公平的。
  • 在家帶娃的全職媽媽不要沮喪,掌握這四條,你也可以活成美少女
    現在專家不提倡隔代帶娃,所以說很多父母都選擇讓媽媽待在家裡做全職媽媽。很多人認為全職媽媽的形象就是一心只撲在家庭和孩子之間,那麼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啦,隨著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人們追求生活的態度也越來越高,現在的全職媽媽已經不僅僅是是在家帶飯做帶娃這麼簡單啦!她們也可以活的很少女,活的很年輕。
  • 《我的朋友有點兒吵》父母陪孩子閱讀繪本的「二不要三一起」
    如果達到這兩個標準,任何一個國家的繪本都適合給孩子閱讀。好不容易選擇了一本適合孩子閱讀的繪本,可是卻沒有好好利用,未免太過可惜。因而,父母掌握跟孩子閱讀繪本的技巧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二不要三一起在這裡,我想跟所有為人父母者分享一下個人的心得和拙見,那就是跟孩子閱讀繪本的時候,父母要注意二不要和三一起,借《我的朋友有點兒吵》的繪本來細說一下。
  • 女兒要郎平去麥當勞上班:和諧的親子不只是陪伴,還有尊重理解
    有所感觸的郎平並沒有過多的責問女兒,而是改變了自己的教育方式,把管教改成了陪伴。女兒喜歡籃球,郎平就帶她去看籃球比賽,還利用人脈幫她追星;女兒喜歡排球,郎平就帶女兒去大學俱樂部參觀,幫她訓練。孩子的心理變化會隨著成長而變化,6歲時她可能希望你能工作離她近點,12歲就會希望你離她遠點。每個媽媽都應該成為孩子的朋友,而不是只是要求她怎樣做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