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女排總教練郎平在一檔綜藝節目《告訴世界我可以》中分享了一個讓人心酸的故事:
她有一個朋友,從小到大對孩子要求非常嚴格,孩子新結交了一些朋友,她總會阻止說,「不要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要好好學習」。
慢慢的,孩子的生活圈越來越小,一個朋友也沒有。畢業後,整天在家打遊戲,也不找工作。
▲圖片來源節目《告訴世界我可以》視頻截圖
因為從小沒自己的社交圈,孩子不太懂得如何與人打交道,甚至害怕和陌生人接觸,已經出現了社交恐懼。
郎平覺得特別惋惜,其實這個孩子小時候很聰明,現在等於毀了。
在節目中郎平感慨,小孩只要不出格,其他的真的就讓他玩吧!
▲圖片來源節目《告訴世界我可以》視頻截圖
深以為然,好好學習固然重要,但社交也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過度幹涉孩子社交,實際上是在阻礙孩子的成長,甚至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好的友情,會激勵孩子更好的成長
近日,一則#同寢室8名女生全部保研成功#的新聞,登上熱搜,讓許多網友羨慕不已。
剛進學校時,她們就曾相約「全寢保研」。雖然後來隨著學院搬遷寢室成員分開了,但她們之間的情誼從未斷過,保研路上一直在為彼此加油鼓勁。
▲圖片來源@人民網微博截圖
很多網友感慨,優秀是可以「傳染」的!
《兒童心理學》作者魯道夫就曾說過:同伴友誼對孩子的影響力很大,有些時候甚至超出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
這大概就是同伴的影響力,一個好的朋友或者一個良好的社交圈,往往會給人積極正面的影響,帶領我們走上更好的人生旅程。
之前有一則類似的新聞,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校區全班22個學生一起考上名校研究生,在網上引起了轟動,被網友們稱為「學霸班」。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微博截圖
在這期間,他們一起制定考驗目標,劃分小組,互相監督學習,一起娛樂放鬆。也正是這種有友情的激勵,讓彼此有了更大的動力去學習,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之前,也有媒體報導過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一對「學霸情侶」,兩人因相同的專業而結緣,在大學期間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全部被保送成為「直博生」,女孩進入清華大學,男孩進入北京大學。
▲圖片來源@陝西文明之聲微博截圖
據了解,兩大學4年共拿了各類證書五十幾張。還說,兩人不僅僅是戀人,也是朋友,在彼此的成長中都起到了互補和促進的作用。
的確如此,一段好的關係對人的影響是積極正面的,會給我們帶來溫暖而堅定的力量,一起走向更美好的地方。
在綜藝節目《我們是真正的朋友》中,小S談到目前的職業現狀感到很迷茫,甚至崩潰落淚。這個時候見證小S一路走來的阿雅說道,世界上只有一個小S,並鼓勵她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
▲圖片來源節目《我們是真正的朋友》視頻截圖
對於小S來說,沒有什麼比朋友的認可和鼓勵更重要了。也許,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只是普通的大多數,但在朋友眼中,我們是獨一無二的。
因為朋友,我們成為這個世界上特別的存在。也因為朋友我們越來越欣賞和認可自己,有勇氣追逐自己的夢想。
在一段友誼中,我們見證彼此的成長,也相互鼓勵成為最好的自己。
可以說,友情是世間最寶貴的財富。
沒有朋友的孩子,註定活成一座孤島
在綜藝節目《親愛的小課桌》中,凱凱媽平常會給凱凱布置很多作業,導致凱凱沒時間跟同齡人玩。
在一次活動中中,凱凱試圖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耍,但是在經歷過搭訕失敗後,只能一個人在角落看著其他小夥伴。
▲圖片來源節目《親愛的小課桌》視頻截圖
回家後,他沮喪地告訴媽媽:大家都不跟我玩,我只能去寫作業了。
可是媽媽卻說:那也好啊,你想玩什麼,晚上媽媽陪你玩。
聽完媽媽的話,凱凱失落地回到房間。
很多父母往往認為孩子還小,有父母的陪伴就夠了。但每個孩子都需要朋友,父母是不能代替朋友的。
早些年李湘女兒王詩齡在《爸爸去哪兒》節目中,展現的高情商,和周圍人打成一片的能力,讓很多觀眾稱讚。面對陌生人,王詩齡能快速打成一片;面對其他小朋友說她太胖,也能禮貌大方回應。
▲圖片來源節目《爸爸去哪兒》視頻截圖
很多人感慨,一個小孩子如此高的社交能力是怎麼培養的?李湘曾在採訪中透露,自己平時很注重鼓勵女兒交朋友,經常會帶孩子參加各種活動,也會邀請小朋友們來家裡玩。在她看來,小孩子的社交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時候,孩子的社交能力,往往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只有能和同齡人打成一片,孩子才更有可能融入周圍的環境,也才能夠更好地成長。相反,沒有社交的孩子,往往會缺乏與人溝通的能力,常常陷入孤獨的境地,甚至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
在之前熱播的電視劇《隱秘的角落》中,主人公朱朝陽是一個成長在單親家庭的小男孩,成績總是年級第一,但是因為性格內向、不愛社交,在學校一個朋友也沒有。
因為這個問題,老師還專門找朱朝陽的媽媽談過,但媽媽卻說,交朋友是進入社會才做的事,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
▲圖片來源電視劇《隱秘的角落》視頻截圖
在媽媽看來,兒子只要學習成績好就夠了,根本不需要朋友。但是,朱朝陽並不快樂,他是孤獨的,他渴望有一個可以和他一起玩的朋友。
所有,當普普和嚴良敲門時,他並沒有拒絕。嚴良和普普的出現,驅散了朝陽心中孤單的陰霾,讓他找到了同齡人的認可、尊重和信賴。
▲圖片來源電視劇《隱秘的角落》視頻截圖
而為了獲得這份難得的「友誼」,朱朝陽不惜幫忙做壞事,一起策劃敲詐勒索30萬,走上了犯罪的不歸路。
有人說,這份友誼的代價太大了。但對於朱朝陽來說,他的世界太孤獨了,太渴望友誼,而為此付出了昂貴的代價。
在孩子的成長中,朋友是孩子通向外部世界的窗口,如果輕易阻礙孩子的社交圈,實際上是切斷了孩子與外部的聯繫。
父母對孩子交朋友的幹涉,往往會把孩子變成了一座「孤島」,影響他的一生。
真正好的父母,懂得為孩子搭建友誼的橋梁
記得,有媒體報導過在紐約街頭的暖心一幕:兩個兩歲左右的小男孩在街頭相遇,他們彼此眼中閃著喜悅的光芒,向對方飛奔,然後深深地擁抱在一起。
▲圖片來源@新浪新聞微博截圖
在兩個孩子相擁的畫面中,我們感受到了友誼帶來的喜悅和美好。著名心理學家卡耐基曾說過:周圍都有好朋友的人,更容易獲得幸福感。
在孩子的交友過程中,他們會感知到同齡人之間相互欣賞、需要及認可的滿足感和幸福感,內心也會變得更加富足,更有信心和勇氣去面對未來的挑戰。
那麼,在孩子的成長中,父母該如何幫助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呢?
1.多為孩子創造社交機會
研究證實,父母擁有廣闊的社交圈,他的孩子也會有更多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有意識地幫助孩子擴大社交圈,邀請一些朋友的孩子來家做客,或者帶孩子參加課外活動,讓孩子有機會結交新朋友,感受友誼的快樂。
同時,父母要鼓勵孩子多跟同齡人玩,讓他體驗交朋友的樂趣,感知社交的魅力,在玩樂中學會與人相處。
2.教會孩子辨別友誼
交朋友的過程,實際上是逐步建立價值觀的過程。在孩子的成長中,父母要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教會孩子學會拒絕,讓孩子明白真正的朋友一定是志趣相投、相互欣賞、相互幫助的。
建議父母可以多花一點時間和孩子交流,鼓勵孩子勇敢表達,學會反思,幫助孩子逐步形成正確的交友觀念。同時,父母也要告訴孩子基本的社交禮儀,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社交習慣。
3.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找朋友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由選擇朋友的空間和權利。父母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在逐步的摸索中,找到一套適用於自己的社交方式。
也許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與朋友之間會出現爭執或矛盾,但這是孩子需要獨立面對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僅會收穫到友情,還可以很好的鍛鍊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不斷外延的過程,再優秀的父母,也無法代替朋友的存在。
只有在與同齡人的相處中,孩子才能看到這個世界的紛繁多樣,感受到更多的情感體驗,內心才會更加的充盈富足。
有人常常會問:朋友的意義是什麼?
朋友是我們走向世界,了解自己的一扇窗口。
所以,請不要輕易關上這扇窗,讓孩子活成了一座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