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商業觀察——為啥商業地產不好盤活

2020-12-22 古城鄴話之古城甲

古城在之前文章中寫到「希望《安陽商業觀察》系列裡不再推出盤點爛尾商業項目的文章」。但就目前而言,這還只是安陽商業地產人的一個美好希冀。因為存量實在太多了,就算有「健胃消食片」也得消化很久,更何況商業地產較住宅項目而言,盤活難度是比較大的。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古城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前期投資較多。商業地產不像普通住宅,毛坯房就可以給業主鑰匙了。除了個別臨街商鋪是相對獨立的,商場內部是要統一裝修的,不說別的,單是中央空調就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此外,商業地產因為架構不像住宅那樣簡單,架空啊、環廊啊,還有掛天幕的,反正前期就得各種砸錢。上一手開發商由於資金鍊斷了導致項目爛尾,擬接手的開發商自然得好好掂量一下自己的實力。

二是爛尾影響預期。其實不管哪個項目爛尾了,都不是啥光榮的事兒,但是畢竟住宅是自己住的,只要能建成,且價錢合適,老百姓還是願意買這個帳的;可商業地產更注重形象的維護,因為前期都是按著「地標式建築」打造的,爛尾之後絕對更加引人矚目。盤活的話,無論在租售方面,還是在招商方面,都會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三是運維難度不小。對於房地產開發商來說,自己並沒有多少商管經驗,到時候還得聘請專業商管團隊運營維護;對於商業地產開發商來說,項目畢竟不是按著自己的「流水線」圖紙建設的,無法輕車熟路完全按照之前的經驗來操作,難度也得+1。

此外,部分爛尾商業地產內部矛盾重生,讓不少意向接盤者望而卻步;部分爛尾商業地產結構和定位已經落後於時代,對於一個出道即落後的產品也讓很多開發商沒了興趣。所以,種種原因吧,單從安陽爛尾盤活率和當年「半拉子」工程整治效果來看,安陽商業地產項目的的完全復活率並不高。

商業地產盤活,的確是一塊硬骨頭。之前,古城各種呼籲「要盤活」「要竣工」,著實有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意思了。那麼到底應該咋辦呢?古城拋磚引玉,說說自己的觀點:

一是能調整的那就調整吧。對於沒開工或是還是坑的項目,結合區域資源稟賦,對土地性質進行調整,能變住宅變住宅,但如果能變成醫院、學校、體育館,自然是更好的。至於公園綠地,也可以,尤其是那些挖了坑的,做一下防水,然後蓄水就可以了。

二是能改造的那就改造吧。對於建了一半或者沒做外立面的項目,也就是改造空間較大的項目,儘可能往科學、合理、高質的方向進行改造,當然這是建立在已經有企業接盤的基礎上的。對於尚未接盤的項目,市政方面可以將周邊環境進行優化,為項目盤活提供便利條件。

三是能轉變的那就轉變吧。對於主體封頂,甚至二次結構都已經完成的項目,如果的確很難按著之前的定位發展,那就積極轉變思維,引入更加豐富的業態,讓它東方不亮西方亮,以一種全新的姿態復活。比較常見的方法是變成培訓學校、辦公樓,還有變成溜冰場、卡丁車場、蹦床場的。這個就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有的,變成博物館、展覽館也可以。

任重而道遠,但是我們也一定要堅持「一個都不能少」的理念去推動、去盤活、去建設,一塊核心區域、黃金區域長期爛在那裡,本身就是一種資源上的浪費,所以城市必須讓它發揮應有的價值。我想,這樣也是一種精細化、集約化經營管理的體現吧?

編 輯:古城甲

校 對:古城甲

圖 片:古城甲及古城鄴話粉絲

古城鄴話

一個有溫度的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安陽商業觀察——「爛尾」的彰德府·威尼斯
    這個「LIVINGMALL」,安陽很多商業地產項目都使用過,且都稱自己是安陽第一家LIVINGMALL,但貌似直到萬達廣場開業,安陽才算有了真正意義上的LIVINGMALL。彰德府·威尼斯位置示意(百度地圖)不過,要是說彰德府·威尼斯印象是安陽開工最早的LIVINGMALL應該不為過。
  • 安陽商業觀察——洹北為啥沒有商場
    但也有居民發出了疑問,「這麼多年了,為啥這片一直沒有商場呀?」圖片來自:古城甲其實不只是洹北新城,整個洹北都沒有像樣的商場(不算超市)。我們都知道,安陽的商業廣場大多集中在文峰區和北關區(老城區部分),但近年來,其他區域的商業都開始有所發展,如殷都區已建成丹楓廣場,在建京林城市廣場;龍安區已建成熙城漫購,在建龍安商務中心,規劃龍安萬達廣場;高新區已建成華強新天地,在建銀杏廣場;安陽縣(示範區)在建遊客集散中心,規劃萬達廣場……圖片來自:古城甲
  • 安陽商業觀察——火鍋品牌大混戰
    古城曾不止一次提到「安陽是座非常愛吃火鍋的一座城市」,目前在區域範圍內能夠與海底撈掰掰手腕的巴奴就源於這裡。在2019年之前,安陽火鍋勢力分布長時間處於「一超多強」的局面,而這個「一超」就是指的巴奴。至於曾經紅極一時的筋頭巴腦,近年來逐漸趨於平靜,倒是各類蝦火鍋、紙包魚火鍋等異軍突起,發展比較迅速,還有老北京涮羊肉,在安陽也有一定的受眾,倒是潮汕火鍋始終不溫不火鍋。不過僅就傳統意義上的火鍋來說,巴奴始終在安陽處於統治級地位。
  • 及刻商業觀察: 10個關鍵詞,說透這一年商業地產運營
    及刻熱場特別策劃「盤點2020」,從這一年陪伴及服務商業地產的實踐經歷出發,用10個關鍵詞,串聯起2020年商業地產運營的問題、現象、創新,透視商業形態的變遷和趨勢,希冀通過回顧,找尋連接未來的脈絡。|| 科技抗疫》一文中進行過詳盡的探討,置於數位化經營的視野來看,商場做電商本質是對自身客流資產的盤活、利用及再生產。
  • 中山商業地產如何分出甜美蛋糕
    雖然商業地產的泡沫已在生成,但對已進入或將要進入中山商業地產的開發商,如何再從其中分出「甜美蛋糕」,我有以下兩點建議:  一、找對商業思維及人才  所有行業都注重人才,但按我個人操盤經驗來說,我個人認為,對商業地產來說更需要人才,因為商業地產是一個複合型的產業,不是房地產行業,也不是商業行業,它包括地產、商業、投資、金融等
  • 8090後的創造力才是商業地產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當拿著高薪的6070後因業績壓力而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之時,正值職場奮鬥期的8090後也迎來了這些年來少有的迷茫: 商業還有沒有機會?商業地產的出路到底在哪裡?在我看來,商業地產還在創業期,沒有創業心態的從業者快閃開!中國的商業地產發展就那麼幾年,剛剛經歷野蠻生長狀態,就像青春期一樣迷茫衝動。跟歐美發達商業地產市場比起來還TOO YOUNG TOO NA?
  • 萬達、凱德、中國金茂商業 誰是商業地產資產模式行家?
    5月19日,中國金茂·商業戰略發布會在上海金茂君悅酒店舉辦。會上中化集團董事長、中國金茂董事長寧高寧先生認為,中國金茂商業要往前走,根據現在的商業環境就必須要進行創新,而且這個創新要是突破性的。   因為近兩年受電商等衝擊,無論是商業地產巨頭還是有志於發展商業地產業務的房地產開發商都有些措手不及,未來商業發展軌道充滿不確定性,實體店、商場前景堪憂。
  • 中小城市購物中心租金指數與商業地產資產證券化趨勢
    作者: 3房網中指研究院秉持「客觀、準確、科學、合理」的理念,在分析總結歷年商業地產領域研究經驗的基礎上,啟動中國中小城市購物中心租金指數的研究和編制;並對中小城市商業地產市場表現及企業運營進行研究及分析;最後對中小城市商業地產市場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展望。我們相信,集思廣益,眾志成城,勢必將勾勒起新的商業地產版圖。
  • 東莞商業地產發展最為迅猛 六大商業地產簡介
    東莞商業地產發展最為迅猛 六大商業地產簡介  第一國際  作為城市中心一個建築面積近70萬平方米的商業地產項目,第一國際對新城市中心區的形成起著很大的作用,甚至對整個城市化的進程都有著重要影響。雖然還沒有開盤銷售,但已經顯示了強大的輻射力,人們期待著率先享受中央財富區的第一縷陽光。
  • 萬通地產擴張商業地產版圖
    這是萬通地產第二次涉足北京CBD地塊開發。至此,萬通地產旗下的商用物業土地儲備合計超過五幅,先後已經在北京、天津、杭州、成都等城市落子。公司副總經理周東權表示,今後,萬通地產將進一步擴張商業地產的布局。
  • 宜家丁暉:商業地產增值超50% 但我們是一家地產商業公司
    項目增值空間高過50%,商業體量輻射區域地價甚至增值超100%,幹著商業地產的活兒,但英格卡購物中心集團(下稱英格卡)中國區總裁丁暉並不喜歡這個角色標籤,他更願意使用地產商業公司的定位。這21年裡,丁暉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加入宜家之前,丁暉的履歷就已足夠耀眼,比如,百事食品中國區財務總監、美標潔具中國區CFO。
  • 「新零售」革命下的商業地產新生態
    這對於整個冬天都在蓄力變革的中國商業地產來說,無疑是一次新的契機。正如馬雲所說,純電商時代過去了,未來十年是「新零售」的時代,未來線上線下必須結合起來。經歷了O2O概念的沉浮,實體商業與電商之間的融合愈發緊密而精準。
  • 回顧:隆塬地產商業地產發展之路
    內外兼備潛在消費群體,使之成為集商業居住為一體具有持續吸納能力的一座新城。  11.隆塬商業地產喜獲2011(第三屆)中國地產年度商業地產營銷大獎  11月13日,2011(第三屆)中國地產年會在深圳華僑城洲際酒店隆重召開,業界學者專家齊聚一堂,共商地產發展之道。隆塬商業地產策劃運營機構在本次年會上獲得了「年度最佳商業地產營銷大獎」。
  • 新老商業會話:四川商業地產破繭成蝶路何在?
    劉軍,農聯高科實業發展(成都)有限公司商業總經理 高楊,萬商俱樂部四川分部會長 張遜,資深商業地產人 李宏偉,成都宏源融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 歐建波,天域生態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產業運營中心副總經理 周攀。   重慶市浙江商會副會長、贏商網川渝公司總經理 周旭   沙龍現場,周旭先生分享了《三季度成都商業簡要觀察》報告,涵蓋商業項目供應分析、業態創新分析、品牌創新分析及四季度成都商業地產發展趨勢等一系列乾貨:
  • 遠洋地產新「三駕馬車」:商業地產、地產金融、養老地產
    對此記者開展了《品牌房企這一年》系列專題,從多角度回顧與觀察品牌企業發展業態。我們看到,品牌房企一年來表現可謂搶眼,多數企業銷售金額與淨利潤均創歷史新高,年內銷售額晉級千億的房企有望達到7家。而企業在注重提升利潤的同時,設定戰略目標、多元化業態布局以及擴張海外等投資策略將成為未來品牌房企的不二選擇。
  • 如何靠「大規劃」,「小織補」盤活商業項目?
    2019年,商業地產由「增量時代」的賽道,切換為「存量時代」。大浪淘沙、審時度勢,商場的改造和運營管理成為盤活存量資產的關鍵。活動中,加得商業資深MD專家 熊海量老師帶來了關於存量商業改造系統專業的課程分享。
  • 專訪|宜家丁暉:商業地產增值超50%,但我們是一家地產商業公司
    項目增值空間高過50%,商業體量輻射區域地價甚至增值超100%,幹著商業地產的活兒,但英格卡購物中心集團(下稱英格卡)中國區總裁丁暉並不喜歡這個角色標籤,他更願意使用地產商業公司的定位。這21年裡,丁暉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加入宜家之前,丁暉的履歷就已足夠耀眼,比如,百事食品中國區財務總監、美標潔具中國區CFO。
  • 商業地產的「小青xin」
    全國中小城市商業創新發展論壇創辦於2017年,由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指導,恆太商業管理集團、杭州天際線設計研究院、綠城管理控股集團、中國指數研究院聯合主辦,迄今已經在杭州、寧波成功舉辦了三屆,是國內唯一專注於中小城市商業與商業地產發展的全國性交流平臺,旨在推動中小城市商業地產繁榮發展。
  • 王健林親自總結的商業地產八大心得!
    解決不了長期資金的問題,商業地產是很難做的,即使能做,也走不遠。所以最重要的,做商業地產,首先要有資金實力,或者有長期能使用的資金平臺。萬達在這方面有最深刻的教訓。我們在2001年開始做商業地產的時候,是以房地產開發的慣性思維來思考問題的。從銀行貸款,貸二年期,就來做購物中心。
  • 上海商業地產「圍城」
    一方面是新項目扎堆入市,一方面核心商圈商業項目空置率走高,閉店頻現,上海諸多商業地產運營商正打響「突圍戰」。劉爽本報記者張玉石英婧上海報導一方面是新項目扎堆入市,一方面核心商圈商業項目空置率走高,閉店頻現,上海諸多商業地產運營商正打響「突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