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館求變,特色店爭勝——路易莎咖啡

2020-12-20 睿智創藝

文創領域中,書店與咖啡店的合作已成常態,日本著名的蔦屋書店落戶上海不知將和哪個咖啡品牌合作?而蔦屋臺灣第五家店選擇的是臺灣本土第一咖啡品牌路易莎。

眾所周知,咖啡業的競爭也是愈演愈烈,大城市中,各種品牌的咖啡館雖不能說三五步一個,卻也到處可見,耳熟能詳的咖啡品牌星巴克儼然是巨無霸身姿,而蔦屋卻選擇了路易莎,這路易莎又是何方神聖?

在臺灣,路易莎異軍突起,短短十年就展店超過五百家,超越了星巴克在臺灣二十年時間的努力。

路易莎表示,這次能獲得蔦屋書店青睞,主要是因為在設計上將閱讀與咖啡結合,「創造讓人放鬆的閱讀環境」,並運用書櫃配置,打造店中店的空間聯結,區分兩個品牌特色。

路易莎咖啡去年臨近年底已有482間門市,預計年底前突破500間。從第一代小坪數的「街邊店」,到第二代主打人流的「捷運站店」,路易莎現在主推各種符合生活需求的第三代特色門市,如:圖書館、親子、數位生活,以及位於輔大旁兼具孵化器概念的烘豆廠圖書館門市。

至今年第三季為止,星巴克在臺灣有479間門市,已被路易莎成功超車,但在特色店的戰爭中,他門並未落居下風。身為全球連鎖咖啡龍頭,星巴克在不少國家打造「景點級」門市,如日本太宰府天滿宮表參道店,是遊客熱愛的打卡聖地之一。根據官網資料,星巴克臺灣門市中,同樣有不少特色門市(8家)與舊建築門市(9家),像是由1950年代美軍宿舍改建的草山門市、結合劇場藝術咖啡鎮的淡水雲門門市,推出後都獲得不少好評。今年十月,星巴克在統一時代百貨2樓的門市重新改裝開幕,首度導入「氮氣系列」(Coffee & Tea on Tap)飲品,另外也成為全球第二間有新鮮現烤(Baked Fresh Here Now)商品的門市,推出12款烘焙糕品。

打造連鎖咖啡特色門市,似乎成為一種市場風潮。連鎖現烘咖啡品牌cama café在11月宣布推出旗艦品牌店「豆留森林」,由日式老屋改建而成,除了賣特色餐飲,也提供烘豆和課程專區。cama café同時注意到外帶熱,預計會推出以外單菜單為主的迷你店型,期待創造更多營收。特色門市很難快速複製推出,但只要能成功帶動話題、吸引消費者上門,有機會讓本土咖啡品牌的出海路,走得相對輕鬆。cama café、路易莎咖啡都對海外市場很有興趣。前者預計於2020年興櫃,接著挑戰IPO,同年將前進東南亞;路易莎今年3月開設首間曼谷門市,目前在泰國展店3間,若他們與蔦屋書店的合作店型大受歡迎,能從臺灣紅回日本,或許也有機會趁機開闢市場。

相關焦點

  • 特色咖啡館大全
  • 星巴克被路易莎超車?統一集團董事長以「口罩」妙喻
    華夏經緯網7月2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知名咖啡連鎖店星巴克宣布一項「三倍券」優惠方案,表示將於7月15日起推出「咖啡振興時光」活動,只要持紙本振興三倍券到實體門市消費,即可享有「全店9折」優惠,從咖啡飲料、餐點食品到咖啡用品全品項都適用。
  • 臺灣路易莎咖啡創始人 大學時靠便當盒烘咖啡豆
    中國臺灣網8月15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路易莎咖啡平均價  走進路易莎位於五股的1650平方米的中央工廠,140公斤的烘豆機高溫運轉,董事長黃銘賢早習慣被咖啡豆烘得汗流浹背,他拿著生豆介紹:「我有3個獵豆師,在島外幫我找豆子寄回臺灣,所以莊園豆我是直接跟產區買,像衣索比亞的耶加雪夫就是從我大量進豆以後,臺灣才開始流行。」
  • 「探店」武漢網紅咖啡館
    感覺現在咖啡館大概分兩種,純品咖啡&純拍照。而我,作為一個不凹個造型照個相別就彆扭和想成為業餘穿搭博主的人,當然選擇後者。因此相比咖啡、甜點口味會比較看重裝修及環境。今天主要想講講江漢路商圈三家網紅咖啡館(適合拍照打卡)。1.
  • 主題咖啡館只有咖啡不重要
    咖啡館正在咖啡之外大做文章。近日,由一家知名國產咖啡品牌推出的北京首家太空主題咖啡館開業,坐在太空艙裡喝「銀河氣泡美式」和「隕石拿鐵」的情景,吸引了不少粉絲前去打卡。滿足動漫迷的柯南主題咖啡館在中國繼上海之後,已在重慶開了第二家店;無限滿足貓奴「吸貓」需求的貓咪主題咖啡館也在全國呈席捲之勢。
  • 廈門老牌咖啡館現關店潮 濱北咖啡一條街轉型成商圈
    作為廈門最出名的本土咖啡館之一,位於溪岸路的水岸咖啡公園店一直頗受很多廈門市民的歡迎。然而,近日市民卻發現,這家咖啡館已經關門了。   不止水岸咖啡公園店,記者昨日調查發現,在廈門,受店面租金越來越高衝擊,一些老品牌的咖啡館也陸續停業或易主。
  • 他開咖啡館16間有16種特色
    1.做2000張5元代金券,上書地址和特色,在周圍5公裡範圍內發給20~40歲人群。2.活動期間,每天開門前在門上貼出寫有金額的10張紙條(1張2元,2張3元,3張4元,4張5元),顧客取下其中一張紙條,即可以紙條上的價格購買店內任何一種咖啡。3.周末開設教顧客煮咖啡、做西點的課程,每期限12人,報名費50元。4.請客人在便箋紙上抄一遍《Blowing in the wind》的歌詞,並翻譯成中文,將便箋紙交到咖啡館,可獲一杯免費咖啡。
  • 圖說:特色主題咖啡館—蒙馬特影像咖啡館(臺北)
    在星巴克、COSTA等國際大牌咖啡品牌主打小資情調的大背景下,為了生存,許多的小型咖啡館開始嘗試各種創意的結合,如在咖啡館設計方面大放異彩,在主題上吸引眼球,在服務形式上推陳出新,在體驗上讓人流連忘返。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二、蒙馬特影像咖啡館(臺北)  蒙馬特影像咖啡館,館主賴嶽忠本是一位臺北著名的人像攝影師。
  • 茂名:特色咖啡館成年輕人休閒打卡之地
    茂名晚報訊記者鄒豔近年來,咖啡作為口味獨特的的休閒飲品之一,深受人們喜愛。記者走訪發現,市區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大大小小的咖啡館,在閒暇時品味咖啡已成為越來越多市民喜愛的一種休閒方式,尤其一些小眾並擁有獨特設計風格的特色咖啡館逐漸成為許多年輕人休閒的打卡之地。
  • 臺灣:臺中的七家特色咖啡館都有自己的淺色
    簡介:臺灣臺中七家特色咖啡館,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淺色。大家好,我是這篇文章的編輯,我每天給你帶來最新的旅遊信息,我希望你能喜歡,如果您願意,請多多來支持編輯器。每個地區都有自己風格的咖啡店,這次我們來到臺中,為大家推薦7家各具特色、美味可口的咖啡館。無論你是想來拍攝美照,想成為文青看書,還是商務人士來工作,你都可以找到你最喜歡的咖啡店,花美好時光。米飯咖啡,位於臺中市西屯區,車道上滿是咖啡香。他的牆是用木頭裝飾的,剛走到這裡,我以為我在小餐館的北歐。
  • 叄咖啡:知名80年代懷舊風咖啡館 遷店在即何去何從?
    經過多年的市場培育,成都的咖啡館也在逐步追求個性化,學院主題、寵物主題、中式主題等咖啡館受到了消費者的追捧。在這些本土個性化咖啡館中,一家名為「叄咖啡」的咖啡館,在成都擁有不低的人氣,尤其是受到成都文藝愛好者的追捧,在微博上擁有許多忠實粉絲,經過六年的經營也逐漸成為了成都小眾文化「地標」。
  • 星巴克、Costa、瑞幸咖啡和獨立咖啡館,哪家咖啡更好喝?
    採用咖啡製作設備為全自動咖啡機,特點是出品咖啡快,但達不到標準濃縮咖啡的要求,口感偏「水」,因一次出品,咖啡雜味重。沒有專業咖啡師,簡易按鈕式操作。Costa:咖啡豆味深度烘焙,咖啡風味偏厚重,香氣足。每季度咖啡豆風味有所調整,最佳賞味期,因每店而不同。採用設備一般為半自動咖啡機,能夠達到標準濃縮咖啡要求,但因不同時段客人多少,品質會有有所不同。
  • 巴西人享受足球加咖啡 貝利咖啡館最出名
    B咖啡 餐館裡,只有咖啡免費  足球是巴西人的靈魂,是巴西人的「生計」,但並不是巴西人的全部生活。除了足球,巴西人最喜歡的還有咖啡,愜意的一天從一杯香醇潤滑的咖啡開始。  貝利咖啡館最出名  在巴西,足球和咖啡就像「美酒加咖啡」一般密不可分。正是因為這樣的關係,在巴西以足球為主題的咖啡館很容易找到。
  • 一個開咖啡館卻不會做咖啡的人
    有思想有堅持有自己的世界和愛好也能讓別人感受到他的光---雜貨匠咖啡館「我可能是蘭州市唯一一個開咖啡館不會做咖啡的人」,從事婚禮執行策劃師的日子,大概有10年時間裡都在全國各地跑,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去淘一些老物件和當地的特色,積少成多,最終興趣成就了職業。
  • 指南| 是郵局也是咖啡館 細數京城27家胡同特色咖啡館 - 人民日報
    「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周末的閒暇時間,不少都市人都喜歡找一家心水的咖啡館,享受一個人的咖啡時光,或是和朋友們小聚。尤其是胡同裡的咖啡館,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特色,讓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個喘息的縫隙。
  • 文青咖啡館 賣的不只是咖啡
    (記者黃驛淵/攝影)     夜晚的臺北,要「遛達」,不一定要到舞廳、KTV,10點過後,街上的車潮漸退去,一間間還沒打烊的咖啡館正開始喧鬧。     師大、臺大公館及「溫羅汀(溫州路、羅斯福路、汀州路)」一帶是這類文青咖啡館的濫觴。不同於「連鎖咖啡店」,這些咖啡館吸引許多大學生、年輕人流連。
  • 疫情下的武漢咖啡館:就算店垮了,最後一杯咖啡也給醫生
    90後姑娘田亞珍是武漢Wakanda輕飲咖啡的老闆。就在兩天前,隨著春運返鄉潮的開始,Wakanda咖啡館已經關掉了武漢市內的五家分店,只有光谷店和漢街店還在營業。七家店的外地員工大多數也踏上了歸途。其實12月底田亞珍就對「不明肺炎」有所耳聞,但沒放在心上。「封城」通告一出,這才真正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 朋友圈裡的咖啡香 探訪「金山十佳特色小店」朵雲咖啡館
    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這話用在朵雲咖啡館,就是「咖啡香不怕巷子深」。開在朱涇鎮金龍新街的這家店並不好找,店面不在臨街,問了路,拐進一個小巷子才找到。在店裡,見到了三位主理人——徐宏、金莉和薛菲。她們都是80後,從事不同的行業,但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喝咖啡,是相識十來年的好友。機緣巧合下,三人商量,何不一起開一家屬於自己的咖啡店?於是在今年1月,開出了這家朵雲咖啡館,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經營。咖啡的原料和製作方式,她們找到了一名「技術支持」,也就是喝咖啡相識的徐劍。
  • 咖啡的傳播與流行(十二)咖啡館的意義
    咖啡館就將這種情況完全打破。早先的英國咖啡館,只要付一便士買一杯咖啡,普通民眾就可以在咖啡館裡聽名人的講座,閱讀書籍報紙等等。歷史上稱為「便士大學」。英國皇家學會會長克里斯多福·雷恩、科學家羅伯特·胡克都是希臘人咖啡館、水兵咖啡館和加拉維斯咖啡館的常客。倫敦最早期的科學名家詹姆斯·霍奇森更把水兵咖啡館當作自己的講臺。
  • 2020年最愛咖啡館圖鑑,喝咖啡看這就對了.
    帝都精品咖啡行業最強「關店學」專家~老趙的新店。從我接觸獨立咖啡館這個圈子開始,他就一直在關店-開店-關店-開店的循環裡覺堅持著。店型有大有小,形式有合作有獨立,價格有高有低,唯獨不變的就是走到哪兒帶到哪兒的一杯好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