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領域中,書店與咖啡店的合作已成常態,日本著名的蔦屋書店落戶上海不知將和哪個咖啡品牌合作?而蔦屋臺灣第五家店選擇的是臺灣本土第一咖啡品牌路易莎。
眾所周知,咖啡業的競爭也是愈演愈烈,大城市中,各種品牌的咖啡館雖不能說三五步一個,卻也到處可見,耳熟能詳的咖啡品牌星巴克儼然是巨無霸身姿,而蔦屋卻選擇了路易莎,這路易莎又是何方神聖?
在臺灣,路易莎異軍突起,短短十年就展店超過五百家,超越了星巴克在臺灣二十年時間的努力。
路易莎表示,這次能獲得蔦屋書店青睞,主要是因為在設計上將閱讀與咖啡結合,「創造讓人放鬆的閱讀環境」,並運用書櫃配置,打造店中店的空間聯結,區分兩個品牌特色。
路易莎咖啡去年臨近年底已有482間門市,預計年底前突破500間。從第一代小坪數的「街邊店」,到第二代主打人流的「捷運站店」,路易莎現在主推各種符合生活需求的第三代特色門市,如:圖書館、親子、數位生活,以及位於輔大旁兼具孵化器概念的烘豆廠圖書館門市。
至今年第三季為止,星巴克在臺灣有479間門市,已被路易莎成功超車,但在特色店的戰爭中,他門並未落居下風。身為全球連鎖咖啡龍頭,星巴克在不少國家打造「景點級」門市,如日本太宰府天滿宮表參道店,是遊客熱愛的打卡聖地之一。根據官網資料,星巴克臺灣門市中,同樣有不少特色門市(8家)與舊建築門市(9家),像是由1950年代美軍宿舍改建的草山門市、結合劇場藝術咖啡鎮的淡水雲門門市,推出後都獲得不少好評。今年十月,星巴克在統一時代百貨2樓的門市重新改裝開幕,首度導入「氮氣系列」(Coffee & Tea on Tap)飲品,另外也成為全球第二間有新鮮現烤(Baked Fresh Here Now)商品的門市,推出12款烘焙糕品。
打造連鎖咖啡特色門市,似乎成為一種市場風潮。連鎖現烘咖啡品牌cama café在11月宣布推出旗艦品牌店「豆留森林」,由日式老屋改建而成,除了賣特色餐飲,也提供烘豆和課程專區。cama café同時注意到外帶熱,預計會推出以外單菜單為主的迷你店型,期待創造更多營收。特色門市很難快速複製推出,但只要能成功帶動話題、吸引消費者上門,有機會讓本土咖啡品牌的出海路,走得相對輕鬆。cama café、路易莎咖啡都對海外市場很有興趣。前者預計於2020年興櫃,接著挑戰IPO,同年將前進東南亞;路易莎今年3月開設首間曼谷門市,目前在泰國展店3間,若他們與蔦屋書店的合作店型大受歡迎,能從臺灣紅回日本,或許也有機會趁機開闢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