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因為作業產生矛盾?從長遠來說,學習心態比成績重要

2021-02-15 雷森媽媽講故事

小筠上了三年級後,玩耍的時間就變得很少了。即使現在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天天留在家裡上網課,但是媽媽依然把她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

周一至周五,小筠除了正常上課和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外,還要額外完成三份習題:語文、數學、英語各一份;

周末除了要上作文和英語的線上課堂外,還要練習鋼琴和舞蹈、做媽媽給她準備各種試卷。

小筠對這種學習安排很不滿,但是又沒有能力對抗媽媽,所以只能應付式地對待媽媽額外布置的各種作業,小筠媽媽也經常因為小筠的學習態度對小筠而生氣。

因此,母女倆經常因為學習的事情產生矛盾,關係也變得越來越差了。小筠媽媽有時候會想,她是不是哪裡做錯了?

        ▲  孩子和媽媽產生矛盾

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提高學習成績,這很正常;為了讓孩子提高成績,而給孩子找家教、報輔導班、讓孩子多做習題,這也無可厚非。

但是,如果孩子已經覺得壓力大,並提出抗議了,那麼,父母就應該做出調整了。

因為強迫孩子去學習,不但不能達到讓孩子提高成績的目的,反而會影響孩子的心態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

父母給孩子的壓力過大,對於挖掘孩子的潛能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因為如果孩子整天都忙著應付父母給他準備的各種習題和試卷,他根本沒有時間進行去深入思考了。

況且,壓力太大、負擔太重,會對孩子的心理和情緒產生負面影響,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所以,父母一定要學會給孩子「減負」,讓孩子科學、合理地學習和成長。

        ▲  父母希望孩子能提高學習成績

如果父母發現自己對孩子的要求太高,已經令孩子產生了抗拒的情緒,那麼,就要看看自己給孩子的任務,是不是超過了孩子的能力範圍了。如果是,父母要及時地給孩子減輕一些「負擔」了。具體怎樣做呢?父母不妨參考一下卡卡媽的建議:

一、多考慮孩子的實際能力

俗話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績優異,以後能夠考上好的學校,長大後能夠過上美好的生活,這很好理解。

但是,如果孩子明確地表示,他對父母布置的任務表示抗拒,覺得壓力大太了,那麼,父母就要好好地反思一下自己的做法了。

        ▲  父母要學會給孩子「減負」

其實,孩子平時完成學校布置的學習任務,已經很辛苦了,如果父母再額外給孩子加太多作業,只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反感。

如果孩子因此而覺得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那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無論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有多高,在對待孩子的學習和成績方面,都要首先顧及孩子的實際能力。

如果孩子的水平實在一般,那麼,父母逼孩子做再多的試題,也很難會有好的學習效果,反而會加重他的心理負擔。

我們不妨想一想,是孩子的學習成績重要,還是孩子健康成長更重要呢?

        ▲  父母要考慮孩子的實際能力

二、讓孩子自由成長

有的父母非常疼愛孩子,捨不得孩子走一點兒彎路。為了讓孩子的人生之路走得更順利,他們會把很多事情都給孩子做好安排。

這些父母,經常會以「為孩子好」為理由,無視孩子的愛好和理想,強迫孩子按他的安排去做。

卡卡媽身邊就有一個真實的例子:卡卡的同學安安,和卡卡一樣非常喜歡足球,很想參加足球培訓。

但是安安媽媽卻說,安安太好動了,讓他去踢足球,只怕他以後更好動,所以,還是練書法好,把字練好了,不但對以後升學有好處,還能讓安安變得安靜點。

安安不喜歡書法,所以只在在媽媽的強迫下練了一個學期,便再也不肯繼續了。一到周末,他就會找卡卡以及另外幾個孩子一起踢足球。

        ▲  媽媽讓孩子練書法

但是,孩子沒有經過正式訓練,和接受過訓練的相比,水平確實存在很大的差距。

慢慢地,卡卡和他的小夥伴便開始嫌棄安安每次比賽都拖後腿,不太願意安安一起踢球了。這令安安很委屈,也很失望。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愛好,也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如果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那麼,孩子會因為不能按自己的意願發展,而產生心理矛盾,並認為父母給他安排的任務是一種壓力的。

例如,對於安安來說,媽媽給他選擇的書法,其實就是一種負擔了。

父母的選擇,未必就是孩子想要的,父母的理想也不一定是孩子的理想,因此,父母應該給孩子自由,讓他以自己想要的方式,茁壯成長。

        ▲  孩子卻喜歡踢足球

三、心態比成績重要

有的父母很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孩子考試成績優異,父母多數會在肯定了孩子之後,對孩子說:「別驕傲,爭取下次再前進幾名」。

其實,父母這樣做,自以為是在激勵孩子,實際上卻在無形中也給了孩子壓力。

在人的一生當中,失敗是無法避免的,所以如果孩子的成績下降了,父母千萬不要黑著臉對孩子,給孩子施加壓力。

其實,孩子考差了只能說明孩子對這些知識掌握得不夠好,父母要趁這個機會,讓孩子注重這方面的學習,然後取得進步。

從長遠來說,孩子的學習心態要比學習成績重要得多,因為學習成績只是衡量孩子在某段時間內知識掌握的情況,但是,孩子的學習心態,卻可以影響他長期的學習狀態。

        ▲  孩子的心態比成績重要

結語:父母疼愛孩子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父母總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教育孩子,不顧孩子的感受,那麼,父母的付出不但對孩子的產生不了好效果,而且還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所以,父母不如給孩子創造一個輕鬆愉快的家庭環境,不要給孩子太大的負擔,讓他的身心可以健康成長。

各位朋友,你們覺得這樣的說法對吧?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作業按時完成,成績一塌糊塗?重要的是引導孩子的「內在動機」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今天我想去女兒的家長會,把丈夫叫去,但是因為上班不能請假,所以我毅然參加了家長是孩子的成績一般的學生家長來說真的特別尷尬的一場父母之間的聚會,特別是老師上學孩子的成績的喜悅也悲傷的時候,這是孩子的成績,家長有股「鶴立雞群」的優越感,我們孩子的成績一般的學生家長的聲音只能默默低頭
  • 孩子寫作業真的很重要嗎?父母不該陪孩子寫作業?老師說出真相
    老師給學生布置並要求學生完成家庭作業,是對課上教學的有效延伸,是學習的鞏固和深化,是學生課外學習的重要手段。對於學生來說,通過作業,可以鞏固所學的知識,及時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在作業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及時請教老師。從而糾正錯誤,端正學習態度,改進學習方法,爭取更好的成績。對於教師來說,布置家庭作業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獲取教學反饋信息的重要手段。
  • 學習很重要,陪伴有技巧,父母到底該如何陪孩子寫作業?
    學習到底應該是誰的事情?當然是孩子的。學習不僅是上學階段的事情,更是一生要做的事。一個人只有具備了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才能為成長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父母陪孩子寫作業,往往會讓孩子認為:學習和寫作業是父母要求的,跟自己無關。所以就會出現這樣一個狀況,父母督促的越多,孩子做作業就越被動,父母越著急,孩子越磨蹭。第二,親子關係被破壞。
  • 孩子總在相同的地方出錯?父母要讓他養成積極認真的學習態度
    很多孩子都把學習當成是任務,對於課後作業,更是以應付差事的心態去完成的。這些孩子往往覺得自己很聰明,認為自己做的作業一定是對的,做完就行了,根本不需要檢查。有的孩子還會對檢查作業存在反感心理。很多父母對孩子平時的單元檢測、月考都不重視,只關注期中考成績和期末考成績,這樣是不正確的。卡卡媽建議:孩子的期中考試、期末考試成績雖然很重要,但卻並不是學習的全部。相對來說,孩子平時的階段檢測,更能體現孩子的學習情況,更能檢查孩子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 孩子抱怨周末作業太多,父母的做法影響孩子未來的學習
    初二作為一個很重要的學習轉折點,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從表面來看,便是課後作業的增加。上周末去孩子學校看他,吃過豐富的晚餐,他便開始做作業。一邊從書包裡拿作業本和書,一邊抱怨著「這個周末的作業好多呀」。想不到孩子爸不經意的一句話就決定了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
  • 孩子在學習上產生挫敗感怎麼辦 聰明的父母是這樣做的
    挫敗感在學習上表現得尤其明顯,忽高忽低的成績,給我們帶來壓力。小麗媽媽向我講訴了近期的情況。因為父母工作的原因,小麗隨著父母轉學到了現在的這所學校。到了新學校不得不面臨著新的學習進度,小麗不知怎的,回家寫作業就開始哭。
  • 作為父母,孩子的成績重要還是快樂重要?這位媽媽對孩子很暖心
    都說孩子小時候最難帶,好不容易把娃送進學校了,作為父母的我們才知道 ,上學後的娃也省心不到哪去,最崩潰的莫過於給孩子輔導作業。看到這裡我們大多想到的是父母非常氣惱的場景,但是劉女士的反應治癒了孩子。在聽到孩子開心的說考了倒數第二時,沒有責罵和說教,而是用溫柔的笑聲附和著孩子的興奮。劉女士說孩子學習一直不好,經常考倒數第一,但是他們從沒有強迫孩子學習的想法,雖然女兒學習不好,但是對舞蹈非常喜歡,所以很支持女兒的興趣愛好。網友感慨道:「孩子和媽媽的心態都很好,快樂最重要」。
  • 孩子學習忙,父母壓力大?聰明的父母要學會這樣自我解壓
    1.用長遠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長孩子年紀小的時候,未必能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對待學習和考試做不到像父母和老師希望的那樣用心。如果成績雖然不理想,但是一次比一次考得好,不正說明孩子在進步當中嗎? 風物長宜放眼量,用終生成長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教育,孩子現在沒考好,不代表下一次就考不好,更不代表將來不能取得成就。
  • 引發夫妻矛盾的原因:面對孩子青春期束手無策,統一思想很重要
    老崔最近很煩惱,他家的孩子上五年級,由於疫情的原因這段時間一直在家中上網課。這不最近才開學沒幾天,老師進行了一次摸底考試。結果數學、語文不及格。其實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孩子貪玩,上網課時沒有認真聽講,沒有大人監督自律能力差的孩子,不太可能學習好的。這些對於老崔來說不叫什麼事,他已經在腦海中產生了一個培養孩子自律性的計劃。
  • 孩子每天不願意寫作業,竟是父母爭吵不斷,改善夫妻關係刻不容緩
    但是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你們夫妻必須要本著真誠,和為孩子確實負責的心態去學習和化解矛盾。而所有矛盾的核心都指向一點,那就是孩子教育、管理和作業輔導。就拿我這小舅子來說,他不具備輔導孩子學習的能力,而小舅子媳婦雖然能輔導,但是脾氣極差,又不講究方法,結果她只要一站在孩子身邊,孩子情緒就很低落。
  • 輔導作業雞飛狗跳?責任在於父母!方法非常重要
    為了能夠讓他們取得更好的成績也經常把他們送到補習班裡面進行學習。但是由於受到了年齡的限制,所以導致很多孩子成績並不是特別穩定。並且在每一個班級裡面能夠獲得第一的孩子只有一個,那麼對於很多成績並不是特別理想的孩子父母來說這個結果並不是他們能夠接受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導致他們感覺到特別失望,最終暴跳如雷。
  • 媽媽輔導孩子作業,氣瘋至跳河自殺:因為孩子的作業
    起因,竟然是因為輔導孩子學習。原來,這位劉女士在家輔導兒子作業時,和孩子起了衝突,一氣之下跳河輕生。· 放下焦慮,轉變心態已有無數前人血淋淋的教訓告訴我們:輔導孩子學習,越是想法消極,日子越是難熬要命。既然如此,我們不妨破罐子破摔,調整一下心態,用發展的眼光看待陪孩子做作業這件事。
  • 永遠不要因為學習對孩子發火,「阿爾伯特」實驗,給父母敲響警鐘
    看著怒火中燒的媽媽,兒子被直接嚇得哭了出來,不僅作業沒有完成,心態也崩了。而劉媽媽沒有多久,也察覺到了自己因為學習衝孩子發火而帶來的惡劣影響——兒子不僅開始產生了厭學的情緒,而且和自己的關係,也沒有這麼親密了。
  • 永遠不要因為學習對孩子發火,「阿爾伯特」實驗,給父母敲響警鐘
    然而輔導孩子作業並不是一件易事,這不僅需要家長具備一定的學習素養,還要保持著耐心和溫和的情緒對待孩子。但這對部分家長來說,卻是一件十分難以完成的任務。他們在輔導孩子學習、做作業的時候,有時候很難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忍不住衝孩子發火。這種行為其實會對孩子的產生十分不良的影響。
  • 我的孩子中考成績312分:陪寫作業又報補習班,為何成績還是差?
    曉晴媽媽回答說,其實她從小學起做作業就特別磨蹭,得一直有人在旁邊盯著、催著,我和她爸爸上班都很忙,就把她送到了託管班。小學時,她成績一直是中等,我們想著到初中再給她多補補課,沒想到,她的成績越來越差……聽完曉晴媽媽的講述,我不由得嘆息:多少孩子的彎路都是由想把孩子教育好,卻用錯方法的父母所造成的!
  • 那些輔導孩子作業而崩潰的家長,多數是因為沒搞清楚這一點
    說實話,我覺得現在的家長跟作業之間的矛盾比孩子與作業之間的矛盾還要深,孩子與作業之間是直接矛盾:不想寫作業或者作業寫不好。而家長卻因為孩子的作業產生了一系列錯綜複雜的矛盾:不是怒慫老師,就是憤而退家長群,不是暴打孩子就是崩潰大哭,不是心梗發作搶救就是跳河輕生......讓人搞不清作業到底是誰的作業?
  • 應該如何看待孩子的成績,例如:一年級成績重要嗎?
    本來父母從本心來說是應該去擔憂這個問題的,但是考慮到「有很多事情比成績更重要」就覺得很矛盾——因為如果要去提高孩子的成績可能就不得不去讓那些所謂的「更重要」的東西犧牲一下。所以就會特別的猶豫——不做無法接受孩子現在的成績,做了又擔心那些各種各樣的負面可能。2、孩子成績非常好。
  • 中高考成績揭曉,作為父母,你能否正視孩子的學習成績?
    只不過,高考前,家裡人都把「你肯定能上二本線」當成一種對孩子的精神鼓勵,但高考成績出來後,姐姐的心態產生慣性,調節不過來了!她把「上二本線」當成了孩子本來應該完成的目標。姐姐產生了一種「孩子原本有二本水平」的錯覺,久久不能入睡。我只好安慰她,告訴她以後孩子還可以專升本,她的情緒才慢慢平復下來。
  • 江蘇文科狀元無緣清北:比成績更重要的是心態
    培養一個心態好的孩子,遠比成績好更重要,因為擁有好心態的孩子,未來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挫折,他們都會想方設法渡過難關。 知乎網友「道寧」傾訴說,他在初中時得到一張藝術類獎狀,因為成績不好經常被父母和老師責罵的他,想要用這張獎狀證明自己並不是一無是處。 結果他小心翼翼拿回家後,爸爸在得知班裡有十多個同學拿到這樣的獎狀後,開始嘲諷他說:「看看你那學習成績,還好意思跟在這臭顯擺?怎麼不和誰誰誰比比學習成績?」
  • 父母應多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因為它與學習成績是相輔相成的
    孩子的成績重要還是身心健康比較重要?很多家長往往會更加重視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今天我想說的是希望家長們更加重視孩子的身心健康,因為孩子的身形健康與學習成績兩者並不矛盾,他們是相輔相成的!心理健康的孩子在學習上會更加自信、快樂,他們能夠善於與人合作、學習、交流。對他成績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幫助,但如果家長只注重成績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即使孩子有好成績,他的內心也不會是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