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美學」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概念。比如,中國近代「美學」的源頭可以追溯到哪裡?「美學」的周邊概念是怎樣從西方傳入東方的?這些概念是如何被翻譯過來的?翻譯的過程中呈現出怎樣的態勢?這些概念被譯介到中國之後是怎樣完成本體建構的?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中國近代美學範疇的源流與體系研究》回答了上述問題。
這部著作以「美學」的概念為邏輯原點和理論支點,以美學理論中具有支撐性意義的基本範疇,如崇高、優美、悲劇性、喜劇性、醜等作為切入點,運用知識考古學的方法,釐清了關於中國近代美學概念、範疇和術語的來龍去脈,並對這些概念和術語的生成語境、傳播途徑、譯介過程等進行了系統分析和概括,並最終完成對中國近代美學源流的梳理和體系的建構。這部著作最重要的意義在於,釐清了近代美學發生的源流問題,對近代美學中的相關概念進行了考證,為中國美學研究提供了新的路徑和方法。
首先,《中國近代美學範疇的源流與體系研究》深入分析了「美學」概念的漢譯問題,涉及相關概念在漢語世界翻譯的動態過程。眾所周知,自從 1750 年鮑姆加登提出「美學」概念之後,關於美學及概念的討論從未停止過,因此這樣一個概念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就更顯複雜。該書作者坦然面對這種複雜,從譯介、傳播、接受、流變等多個方面以實證主義的方法還原了這一歷史進程。作者認為,留學和譯介是中國近代美學發生的歷史起點,作為概念的「美學」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臨界點傳到中國的。在前輩時賢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作者深入分析了「美學」概念、美學學科、學科體系之間的關聯性,並呈現出了「美學」的「跨語際」傳播和受容過程。作者發現,正是越來越深入的接受過程使「美學」概念有源可溯、有據可依,並成為美學學科的提綱挈領。
其次,《中國近代美學範疇的源流與體系研究》對崇高、優美、悲劇、喜劇、醜等美學範疇同樣做了細緻的梳理分析,從各個角度闡釋了這些概念如何進行跨界旅行為當時的中國學者所接受並最終完成譯名的。事實上,「美學」與上述周邊的美學概念具有非常緊密的關係,自古希臘古羅馬時期起,「悲劇」「崇高」和「優美」等概念就已經形成並開始被詮釋,這說明,如果中國近代美學只討論「美學」而不討論其他概念,顯然是不完整的。所以,該書作者也對崇高、優美、悲劇、喜劇等概念給予關注。一是關注這些概念生成的共通性,著眼點在於概念本身在西方美學語境中的意義、概念的譯介和傳播過程、當時學界對概念的確認以及概念被納入到美學範疇的歷程,像「美學」一樣,這些概念大部分是「開眼看世界者」有意識地引進中國並在引進的過程對這些概念進行理論化的。二是關注這些概念源流的特殊性,同中之異在於,這些概念的譯介、傳播和接受也具有其自身邏輯,比如,作者認為,「崇高」和「優美」的確立是建立在近代中國審美意識凸顯的語境之中的,而「悲劇」和「喜劇」則即源於文藝創作的現實需求。這樣一來,就將美學範疇及其源流的豐富性呈現出來。
更重要的是,這些美學概念自覺地形成了一個概念群體,概念本身各有所指,但是概念群卻建構了一個比較完備的美學體系,也形成了中國近代美學的體系性。所謂「體系性」,指的是一系列明晰的概念以一種嚴密的推理形成一個邏輯整嚴的體系,按照這種理路,中國近代美學雖然繁複駁雜,但實際上也存在體系性。《中國近代美學範疇的源流與體系研究》的作者看到了這種體系性並對體系性的生成進行了深切的關注。一方面,作者注意了新學術範式和新美學體系生成過程中相關美學概念的生成方式,如創譯、借用和轉化等,並指出這種方式不僅是美學話語生成的方式而是近代各個學科建構過程中的核心術語的生成方式,雖然相關術語在中國古已有之,但是新的美學話語模式所涵蓋的大部分內容都是西方式的,或直接傳入中國,或假道日本傳入中國,總之相關概念在「跨語際」之前的語義學含義已經被中國學者悉數吸收,這無形中為近代美學體系的形成提供了基礎。
另一方面,該書的作者也發現,相關美學概念在完成「跨語際」之後與中國近代的歷史場域也發生著非常隱秘而複雜的聯繫。比如,在新舊語言交匯的歷史節點,美學範疇話語模式的轉型實際上既是中國傳統美學向近現代美學轉型的標誌之一,也代表著美學學科新範式的確立 ;再如,當時社會的啟蒙思想也無形中將這些美學概念賦予了時代精神,使概念和體系本身具有某種現實張力和啟蒙思想,這也可以說是中國近代美學體系性的獨特性之所在。由此可見,中國近代美學體系性的形成既離不開美學及周邊概念的西方語境,也離不開中國當時複雜的社會歷史環境與學術環境。
實際上,中國近代美學範疇的源流與體系無論如何都離不開西方,也就離不開「跨語際」這個概念。中國近代美學所謂「跨語際」,不是僅指技術上的概念翻譯和意義跨界,而指的是這些美學概念與多重語際之間的關係及其穿越語際而衍生出的新話語和新意義,在此基礎上,確立這些美學概念在中國近代美學生成中的合法性。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近代美學範疇的源流與體系研究》做到了體系的兼收並蓄,也看到了源流的古今中西,並有理有據有節,是了解研究中國近代美學史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
( 作者系長春理工大學文學院講師。)
原文刊載於《博覽群書》2019年第7期
ISBN:9787100166768
作者: 鄂霞
定價: 98.00元
開本: 16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