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音樂賞析——古詩詞兒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021-02-23 常青藤爸爸

唱學,是常爸一直秉承和堅持的幼兒學習古詩詞的一種方法和理念。為此,我們製作了近兩百首品質優秀的國學兒歌。為什麼要「唱」詩詞呢?因為詩詞本身就具有音韻之美。比如「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高」、「絛」、「刀」壓在了同一個韻腳上,誦讀起來朗朗上口。而音樂本身也是講究韻律的,通過音樂來學習詩詞,更有益於孩子們感受詩詞的韻律,理解詩詞的意境,還能增強孩子的審美能力。當音樂奏起,歌聲響起,就會把孩子們帶入那個萬物復甦,綠柳成蔭的明媚春天。感受了,理解了,背誦自然順理成章。

今天要賞聽、唱學的是唐代詩人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我們的兒歌作曲是由青年揚琴演奏家、作曲家樊文婷老師(暱稱:文婷老師)擔任,她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三歲開始學習揚琴,在民族樂器演奏方面非常有造詣,不但是科班出身(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音樂學院),而且也是五歲孩子的媽媽,知道孩子們喜歡聽什麼樣的音樂,需要什麼樣高質量的兒歌。更難能可貴的是,她的音樂裡,有一種感動人的力量,每一首詩詞她都反覆地推敲作者創作的歷史背景和心境,讓兒歌的意境與詩的意境相匹配。同時她也創辦有個人的微信公眾號「微藍音樂」,希望通過美妙的音樂讓大家感受生命的美好。

歌曲開篇的嗩吶吹出了詩人聽說官軍收復河南河北時的喜悅心情。配器運用了大鼓、大鑼等傳統打擊樂器,烘託出喜慶、豪邁的氣氛。貝斯切分的節奏,使人聯想到鄉親們聽到喜訊時高興得手舞足蹈的樣子。

整首歌曲的亮點在於中間的朗誦,朗誦的速度比歌唱的速度要快,有點兒像說唱,兩種風格截然不同,這種反差使歌曲更有趣,更熱鬧。

嗩吶是外來樂器,公元3世紀,由波斯、阿拉伯一帶傳入中國,音色明亮、音量大。嗩吶管身呈圓錐形,是木製的,上端裝有帶哨子的銅管,下端套著一個銅製的喇叭口,俗稱「喇叭」。

杜甫的詩歌大多比較沉鬱憂傷,當我看到這首詩時,眼前一亮。嘿,好一首熱烈、喜慶的詩歌!

所以我將它設計地別出心裁。因為在我印象中,每當紅白喜事時,嗩吶便成了主角,它的音色既可以表現人極度興奮和快樂的心情,也可以表達出人最悲傷的嘶喊與痛苦,所以我選擇了它成為這首歌的配器之一。

就著嗩吶聲,你也來聆聽一下這首歡快喜慶的兒歌吧!

這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以及一百多首類似的古詩詞兒歌,就收錄在我們的「常青藤爸爸APP」上,請掃描下面的二維碼,下載APP:

相關焦點

  • 愛上古詩詞之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愛上古詩詞之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由張子沐進行講解
  • 古詩詞名句鑑賞 |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查看唐詩宋詞古詩詞,國學、美文分享!【唐】杜甫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劍門關外,喜訊忽傳,官軍收復冀北一帶。高興之餘,淚滿衣裳。回望妻子兒女,也已一掃愁雲,隨手捲起詩書,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縱酒高歌,結伴春光同回故鄉。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譯文劍門關外,喜訊忽傳,官軍收復冀北一帶。高興之餘,淚滿衣裳。回望妻子兒女,也已一掃愁雲,隨手捲起詩書,全家欣喜若狂。注釋聞:聽說。官軍:指唐朝軍隊。劍外:劍門關以南,這裡指四川。薊北:泛指唐代幽州、薊州一帶,今河北北部地區,是安史叛軍的根據地。涕:眼淚。卻看:回頭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愁何在:哪還有一點的憂傷?愁已無影無蹤。漫捲詩書喜欲狂:胡亂地捲起。是說杜甫已經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裝準備回家鄉去了。
  • 走進唐詩 杜甫 與《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杜甫 〔唐代〕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
  • 廢名|「語不驚人死不休」:讀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我們且讀他的一首《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這首詩的題目就驚人:「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知道他下筆將極快。極快是從思想感情的飽滿來的,是從「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精神來的。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杜甫何時所作,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是詩人杜甫在唐代宗德廣元年(公元763年)春天寫的一首詩,當時杜甫流寓梓州 (今四川省三臺縣) ,當他聽到大河南北失地相繼收復的消息後,寫下的一首七言律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詩意圖據《新唐書》記載,唐肅宗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十月「官軍破賊於洛陽,進取東都,河南平,史朝義走河北
  • 【愛上古詩】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然傳來收薊北的消息,剛剛聽到時涕淚滿衣裳。
  • 阿皮讀古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 杜甫 )​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代:杜甫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譯文:劍門關外,喜訊忽傳,官軍收復冀北一帶。高興之餘,淚滿衣裳。回望妻子兒女,也已一掃愁雲,隨手捲起詩書,全家欣喜若狂。
  • 學杜甫「生平第一快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感悟愛國情懷
    在學習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之前,我先讓學生思考為什麼把這三首詩放在同一篇課文中,這三首詩有什麼共同點?我們會發現這三首詩都是描寫家國情懷的。這三首詩在寫法上有一些共同點。每首詩的前兩句都是寫景,借景抒情;後兩句都是寫人,通過對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描寫來體現人物的內心。
  • 淺議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關於學校古詩課堂教學的弊病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杜甫)七律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對於題目《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中的河南河北也沒有過多解釋,古代的河南河北與現代的河南省,河北省的行政劃分的區別在哪裡,只是粗略地註解了河指黃河。其實為了加深孩子們對古詩的了解,應該大略地講解一下河南河北的由來,並告訴孩子在古詩古文中的河指的是黃河,江指的長江,山指的是泰山……課堂也沒有講解古代從巴蜀到達洛陽所經的路程,以及古人與現代社會在交通工具和出現方式的巨大差異。
  •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
  • 兒歌鑑賞:河北經典兒歌賞析
    在1983年出版的《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河北卷)中,收錄的河北民歌共有1200餘首,雖然這遠不是河北民歌的全部。河北省歷史文化悠久,民族民間音樂資源極為豐富,河北民歌在承載勞動人民豐富情感,展現當地歷史文化發展脈絡的同時,又呈現出自身獨特的藝術風貌。
  • 把國學唱成兒歌:瓜瓜龍語文唱詩班暖心歸來
    當天,大力教育旗下Pre-K產品——瓜瓜龍語文,正式推出第二季「唱詩班」系列短片——把國學唱成兒歌。在第一季唱詩內容的基礎上,此次瓜瓜龍語文邀請當代著名作家王蒙,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四位國學名家,為小朋友們講解經典詩詞,共同探討古詩詞對啟發兒童學習興趣的重要意義。
  • 與劍有關的10句經典古詩詞,讀來熱血沸騰!
    與劍有關的10句經典古詩詞,讀來熱血沸騰。1.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塞下曲六首·其一》只希望能夠揮動起腰間的寶劍,過關斬將,攻取樓蘭國。2.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唐·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在劍門外忽然聽說官軍收復了薊北,剛聽到這個好消息,淚水就沾滿了衣裳。6.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利的劍刃是通過不斷磨練,才形成的。梅花的香氣撲鼻,是因為它布局嚴寒,在冬天季節頑強生存,而形成的。
  • 秋分 · 古詩詞賞析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今夜月明》                   賞析:雨霽陽光      這風來得有些快,不幾下,天就被吹得高藍高藍,入眼的色彩愈漸豐富,呼吸的空氣也更清爽;幾場秋雨氤氳,剛想說「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仲秋便悄然而至了;日月無聲,歲月無情,心下嘆,「不知秋思落誰家」。
  • 《五年級語文下冊古詩詞彙編四》-小學篇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薊北:泛指唐代幽州、薊州一帶,今河北北部地區,是安史叛軍的根據地。漫捲(juǎn)詩書喜欲狂:胡亂地捲起。是說杜甫已經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裝準備回家去了。青春:指春天的景色。襄陽:今屬湖北。洛陽:今屬河南,古代城池。
  • 把國學唱成兒歌:瓜瓜龍語文「唱詩班」暖心歸來
    當天,大力教育旗下Pre-K產品——瓜瓜龍語文,正式推出第二季「唱詩班」系列短片——把國學唱成兒歌。在第一季唱詩內容的基礎上,此次瓜瓜龍語文邀請當代著名作家、原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部長王蒙,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四位國學名家,為小朋友們講解經典詩詞,共同探討古詩詞對啟發兒童學習興趣的重要意義。
  • 王維五首帶有空字的古詩詞賞析王摩詰的空觀!
    王維的家族顯赫,父親是當時五大望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從漢代起就世代為官,母親則出身另一大望族——博陵崔氏。王維祖父王胄曾經擔任朝廷的樂官,王維很小時候就表現出來音樂天賦。王維人生中第一份職務也是太樂丞,也就是朝廷的樂官!王維的母親篤信佛教,是唐朝著名高僧大照禪師的弟子。
  • 瓜瓜龍語文「唱詩班」暖心歸來,聯手國學大師講活古詩詞
    當天,大力教育旗下Pre-K產品——瓜瓜龍語文,正式推出第二季「唱詩班」系列短片——把國學唱成兒歌。在第一季唱詩內容的基礎上,此次瓜瓜龍語文邀請當代著名作家、原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部長王蒙,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四位國學名家,為小朋友們講解經典詩詞,共同探討古詩詞對啟發兒童學習興趣的重要意義。
  • 弘揚國學經典 助力精準扶貧——新編兒歌《弟子規》試點教學在河北...
    央廣網石家莊10月14日消息(記者 於聞)弘揚國學經典,助力精準扶貧---新編兒歌《弟子規》試點教學在河北曲陽舉行。  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精髓,加強兒童素質教育,解決教育師資難和精神扶貧難等問題,近日河北省曲陽縣溫家莊小學呈現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新編兒歌《弟子規》試點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