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宣布投入千億,阿里下場收購,巨頭之下IDC公司如何存活?

2020-12-19 智簡魔方

新基建背景下,騰訊、阿里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投入數千億加碼IDC,超大型數據中心成未來趨勢。

阿里、騰訊等頂級資本「圍獵」IDC

迄今為止華南地區最大的新基建項目在騰訊的主導下於清遠雲計算數據中心正式開服,此處的數據中心集群規劃容納伺服器超過100萬臺

在大基建戰略背景下,IDC行業被資本巨頭們的選擇成為了核心戰場。

騰訊清遠雲計算數據中心

而阿里入局比騰訊要早一些,阿里從 2019 年下半年起,突然加快了核心區域IDC資源獲取的步伐。

從證券研究所可查數據來看,阿里投資或合作的公司多達12家,其中不乏涵蓋了IDC行業代表公司。

騰訊加碼5000億賦能IDC

數據中心作為信息化的重要載體,提供信息數據存儲和信息系統運行平臺支撐,是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關鍵資源。

科智諮詢發布《2019-2020中國IDC產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數據中心業務市場規模達到1562.5億元,同比增長27.2%,市場規模絕對值相比2018年增長超過300億元。

報告預計,2019-2022年,中國數據中心業務市場規模複合增長率為26.9%;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超過3200.5億元,同比增長28.8%,進入新一輪爆發期。

什麼樣的IDC公司能夠勝出?

IDC本質上是數字時代的地產行業,通過向金融、IT等行業客戶租售機櫃、提供運維服務獲取租金回報,盈利能力取決於租金收入和資金成本的軋差。

中金認為,短期內市場競爭的焦點仍然在跑馬圈地,IDC行業玩家都會積極儲備一線城市及周邊地區的核心資產,通過資源擴張來提升對於頭部客戶(網際網路公司、雲計算公司、數位化轉型的大型企業)的吸引力,和頭部客戶達成長期協同發展的合作關係以獲得長期穩健增長的下遊需求;而在擴張階段公司的資源選址、指標獲取、資本運作的能力對發展尤為關鍵。

長期看,IDC公司需要打造專業平臺以實現技術升級、服務升級和客戶升級的需求,從佔地為王的資源機會主義轉為重視效率為先的平臺運營能力,這樣才能長期掙錢客戶粘性,保持資源的健康擴張。

相關焦點

  • 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全資收購晶片公司中天微,目的是什麼?
    前段時間,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全資收購杭州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下稱中天微),後者是中國大陸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其實兩個公司之前談了很久,但近期才公布。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全資收購晶片公司中天微,目的是什麼?
  • 國家出手反壟斷,騰訊阿里們該何去何從?
    在這個徵求意見稿出來的前幾天,市場監管局、中央網信辦、國家稅務局三部門特意約27家網際網路公司去開了個會。包括阿里、騰訊、字節跳動、京東、微博、拼多多、攜程等大眾熟知的網際網路巨頭。會議內容無外乎是些官方話,不過看這個企業名單,基本涵蓋了我們衣食住行娛的方方面面。
  • 阿里和騰訊背後巨頭是誰?馬雲和馬化騰,真的在給外國人打工嗎?
    給外國人「打工」不丟人,阿里巴巴和騰訊背後的大股東確實都是外國人,但這種現象普遍存在於國際科技公司中,阿里和騰訊依然是國內偉大的科技企業。軟銀集團的孫正義,持有阿里巴巴20%的股份;南非的米拉德控股集團,持有騰訊50%的股份。
  • 騰訊難逃的巨頭宿命?
    同為社交大佬的騰訊卻做出了手機管家+應用寶搶佔手機終端市場,並且從老對手360手機助手裡搶下來大量市場份額;同樣布局的百度在收購91助手後,百度系竟然在應用分發賽道從一枝獨秀淪落到如今百花齊放;至於阿里的PP助手,哎,不提也罷。不過不管是百度還是阿里,在這個賽道的主要打法都是收購或者併購。
  • 收割者:騰訊阿里的20萬億生態圈
    當巨頭一步步合圍我們的生活,當未來的世界鐵定向「數位化」演進,個人被提煉成APP內的數據,而數據間彼此打通共享,當阿里和騰訊比你的家人朋友更了解你的行為偏好,我們將面臨一個什麼樣的世界?投資:5年膨脹10倍,10萬億生態圈如何鑄就?
  • 永輝超市終止投資被蘇寧收購的家樂福,背後是阿里和騰訊的競爭
    前幾日永輝超市發布關於終止擬對外投資的公告,根據公告顯示早在去年1月下旬,永輝超市、騰訊、家樂福三方曾聯合宣布達成關於「家樂福中國」的股權投資意向書。可惜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裡面,三方就已經停止了合作,被蘇寧國際擬出資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
  • 阿里、騰訊都要收購的屈臣氏,究竟是塊怎樣的香餑餑?
    阿里、騰訊都要收購的屈臣氏,究竟是塊怎樣的香餑餑?阿里巴巴和騰訊集團同時看上了屈臣氏,作為國內的兩大科技巨頭同時「盯上」的獵物,屈臣氏究竟是一塊什麼樣的香餑餑?3月20日,新加坡投資公司淡馬錫考慮出售屈臣氏10%持股,作價打算30億美元。目前參與競購的有阿里、騰訊等巨頭。有風聲透露,本月的屈臣氏管理層介紹會將會有潛在買家受邀參加。阿里、騰訊都看上了屈臣氏?
  • 這個日本狠人投阿里賺580億,86億賣遊戲給騰訊,千億搞AI
    身為軟體銀行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國際知名投資人,孫正義曾投資阿里2000萬美元賺下580億美元,並以86億美元的價格把「手遊暴雪」賣給騰訊。如今,他又募集到千億美元,開始搞起了人工智慧。同年,軟銀成為上市公司,發行價格為1.11萬日元/股,並於次年向雅虎投入200萬美元。想不到回報來的如此之快,1998年,軟銀以4.1億美元脫手雅虎2%的股票,淨賺3.9億美元。此後,嘗到甜頭的孫正義,逐漸成為專門投資網際網路的「風險投資商」。
  • 騰訊英文名,阿里武俠名,看巨頭公司是如何淡化等級制度
    騰訊和阿里都是當今網際網路屆的巨頭之一,這點相信大家都認同。而騰訊和阿里有一個非常硬性的公司標準,或者說是公司傳統。那就是騰訊員工,必須給自己起一個英文名;而阿里員工則是給自己起一個武俠花名。最著名的就是:騰訊公司控股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Pony騰訊公司微信事業部高級副總裁——張小龍——Allen zhang旗下還有很多員工,都必須給自己起一個:英文名+姓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
  • 假如騰訊收購了愛奇藝
    十年前,百度宣布投資組建獨立視頻公司,龔宇任CEO,隨後奇藝上線;一年後,奇藝宣布品牌升級,推出「愛奇藝」。值得注意是,2011年百度前後兩次投資愛奇藝,並於2012年成為愛奇藝最大股東。到了2013年,百度3.7億美元收購PPStream與愛奇藝整合。   如今,經過十多年的成長與突圍,愛奇藝成長為頭部視頻網站之一。
  • 全球最賺錢食品公司:銀鷺和太太樂都是它的,收入超阿里騰訊之和
    全球最賺錢食品公司:銀鷺和太太樂都是它的,收入超阿里騰訊之和最近,騰訊平均月薪7萬的新聞成為了大家熱議的話題。作為目前中國排名前二的網際網路巨頭,騰訊公司已經不知不覺間成為了世界上最能賺錢遊戲公司。然而,就是現在月薪7萬的騰訊,再加上同樣在中國網際網路排名前二的阿里,這兩者的年營收加在一起,都比不過一個食品公司。根據瑞士食品公司雀巢發布的年報顯示,2018年全年,雀巢的年營收達到了914億瑞郎,約合人民幣6100億元。而根據阿里和騰訊的發布的財報數據看,阿里去年的年營收為3100億元,而騰訊則為2500億元。
  • 騰訊系廠商壓境 如今阿里睡不著
    今天的網際網路圈,騰訊、阿里巴巴、美團、拼多多、京東中,後三者背後都有騰訊的投資,此外騰訊還是一眾小巨頭的股東:鬥魚、虎牙、58、藝龍、快手、知乎、永輝、唯品會、嗶哩嗶哩、滴滴、閱文、小紅書、貓眼.....面對這樣陣勢,阿里很難沒有緊迫感。
  • 不止阿里收購中天微 這些科技巨頭在AI晶片產業都有布局
    在國內熱議「中興被禁」的時候,阿里正式宣布收購晶片供應商中天微,但投資金額並未對外透露。與此同時,國外的Facebook也傳出正在籠絡人才,計劃自研AI晶片。一夜之間,似乎科技巨頭們都在搶時間布局AI晶片,編者特此整理了國內BAT網際網路巨頭在AI晶片領域的部分投資和布局情況。
  • 騰訊欲收購搜狗,搜索江湖大戰將至,究竟鹿死誰手?
    騰訊此番出手,使得原本沉寂已久的國內搜索江湖再度活躍:百度據險固守,阿里、頭條在加碼布局,一場搜索江湖的華山論劍正在拉開帷幕。收購案大概率通過7月27日晚,在美上市的搜狗發布公告稱,騰訊向搜狗發出初步非約束性收購要約,騰訊有意以每股9美元的價格收購搜狗剩餘股份。
  • 阿里、騰訊、百度新基建版圖來了!
    一、國內科技巨頭的「新基建」布局 1、阿里:3年2000億,聚焦雲計算、信創產業 4月20日,阿里雲宣布,未來3年將再投2000億元,用於雲作業系統、伺服器、晶片、網絡等重大核心技術研發攻堅和面向未來的數據中心建設。
  • 阿里1億美元收購Teambition 騰訊昔日「養子」會反戈嗎?
    作者:夏天審校:周鶴翔阿里和騰訊的豪門恩怨真刺激。近日,TO B行業再起波瀾。企業協作軟體Teambition正式確認被阿里巴巴全資收購,收購價格為1億美元。這是10月繼長亭科技後,第二家正式宣布被阿里收購的TO B公司。
  • 阿里又催生千億巨頭 網友:新零售力量太強大了
    來源:第一海外金融剛剛,因為天貓618,香港股票交易所又迎來了一家千億級巨頭!在旗下100家門店完成天貓新零售改造後,大潤發將全力加入天貓618,參與新零售革命。而在去年11月20日,阿里正式宣布戰略投資高鑫零售時,其股價只有8.25元,短短半年時間,高鑫零售股價飆升到11.24元,市值漲了近300億!這也讓全球投資者一片譁然,紛紛感嘆阿里巴巴的新零售重新激活了傳統零售業!事實上,在天貓新零售的賦能下,以大潤發為代表的實體零售企業正在獲得新生。
  • 在線音樂巨頭騰訊、網易、阿里三分天下
    即使作為國內在線音樂平臺老將——多米音樂依然難逃「版權高壓」,多米音樂財報顯示,此前該公司連續多年虧損,已經難以負荷巨大的版權成本壓力。而在線音樂平臺巨頭們三分天下、激戰正酣。行業巨頭騰訊音樂(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佔領了市場90%音樂版權;新起之秀網易雲音樂緊隨其後與騰訊達成版權互授;阿里系(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背靠阿里強大的電商基因,財力富庶可抗版權高壓。
  • 繼百度阿里後 騰訊音樂會走向失敗嗎?
    1更名騰訊音樂娛樂集團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在去年七月份,中國音樂集團(以下簡稱「CMC」)與騰訊集團正式宣布聯姻,這標誌著騰訊旗下的QQ音樂業務和CMC旗下的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等業務將逐漸進行整合
  • 阿里騰訊併購未依法申報被追責 各打五十大板罰款50萬
    網際網路公司大肆併購,沒有按照規定進行申報,以後就要面臨大問題了。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官網14日消息,根據《反壟斷法》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投資收購銀泰商業股權、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股權、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進行了調查,並於2020年12月14日依據《反壟斷法》第48條、49條作出處罰決定,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閱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