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個人的朋友圈裡,或多或少都會流傳著各種「養生秘訣」。語重心長,這個切忌,那個勿食!
尤其是我們的家庭群,父母轉發這些消息一定會 @你,千提醒萬提醒要注意身體健康,然後強烈要求你照做。比如:
俗話說:「早上吃薑像人參,晚上吃薑像砒霜」。你晚上切記不要吃薑啊;
吃安宮牛黃丸好處多,你去買點平時吃,能養生保健;
兒童吃甜不利於健康,你別給我孫子吃了
……
相信通過此次疫情,不僅是長輩,年輕人對養生知識的關注也會越來越多。然而,養生領域往往是謠言的重災區,在面對各種各樣的養生信息時,我們也會難辨真假。究竟對與否,大部分人不得而知。
為此我們有幸邀請到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十三五重點專科負責人,第五批國家名中醫學術繼承人,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醫內科副主任醫師王峰,做客醫聯媒體直播間,跟大家講講正確的食療之道,為大家一 一戳開那些養生小秘密的真相!
(王峰主任(中)與醫聯媒體的編輯合影留念)
謠言一:早上吃薑像人參,晚上吃薑像砒霜
謠言:
在中國有一句諺語「早吃生薑,賽過人參;晚吃生薑,猶如砒霜」,正是這一句從古至今就流傳的諺語,讓很多人趨之若鶩。也因為這句話,大眾開始對生薑這個食材有所誤會,認為只能在早上吃薑。
闢謠:
對於這一說法,王峰主任笑著說:「生薑是我們最常用的佐料,家家戶戶炒菜、做魚都得放姜,而且我們早上用姜的機率還真的是很少,反而晚上吃薑的頻率很高。如果晚上吃薑像砒霜,這得多少人中毒啊。」
那為什麼會存在這一說法呢?王峰主任指出,這一說法實際上是採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來告訴人們什麼時候吃薑比較合適。
早上適合吃生薑是因為生薑屬辛,有溫胃散寒、辛香走竄、發散的作用。人在清晨之時,正是體內陽氣復甦、胃中之氣有待升發的時候,此時嚼片生薑,或者喝薑湯,對於體質虛寒的人群來說,可以健脾溫胃,促進陽氣宣發。為一天中食物的消化吸收做好「鋪墊」,從而加快血液循環,使全身變得溫暖。
晚上吃薑像砒霜,這個晚上實際上是指臨睡前。睡眠可以說是一天中最重要的時段,那麼入睡前最好食用有助於安神的食物。而晚上吃薑後,會刺激活躍腦部,容易出汗、心跳加快,起到提神醒腦的作用,實在不利於安眠。
謠言二:酸兒辣女
謠言:
老一輩人總愛說「酸兒辣女」,認為「懷孕期間喜歡吃酸味食物的孕婦易生男孩,而愛吃辣的孕婦更易生女孩」。並且,對這個理念都深信不疑。
闢謠:
對於這一說法,王峰主任表示:「根據女性孕期的飲食習慣來判斷胚胎的性別屬性,是完全沒有科學依據的。酸兒辣女只是個人體質問題,與胚胎性別無關。」
孕婦喜歡吃酸並不意味就會生男孩。王峰主任指出,絕大數孕媽在懷孕期間都喜歡吃酸的,這其實跟體內肝血不足有關。孕婦懷孕後由於需要分配一部分血液給胚胎,會人為導致肝血不足的狀態。從中醫養生角度來看,微酸養肝,能促進肝血化生,從而來改善由於懷孕期間導致肝血不足的症狀。所以,孕婦都喜歡吃酸,是人的本能反射,是一種生理反應。
同樣的道理,孕婦喜歡吃辣也不意味著就會生女孩。在中醫裡面,認為辛屬金,木火可以行金。對於肝氣鬱滯、肝木過剩的人群,可以用辛辣去制約、破除肝鬱狀態。所以,對於心理抑鬱、精神壓力大的孕婦來說,她們會喜歡吃一些辣的食物,因為吃辣能幫助開胃,這其實就是五行裡面臟腑相生相剋的關係。
現如今,喜歡吃辣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王峰主任表示,這從側面也反應出一個問題:當代年輕人面臨著各種各樣的精神壓力,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肝氣不舒暢,那麼這時就會通過喜歡吃辣來調節肝鬱的狀態。
(王峰主任直播截圖)
謠言三:養生就吃安宮牛黃丸
謠言:
這些年流傳出來的這麼一句話,叫做「驚蟄安宮牛黃丸,一年四季保平安」。甚至有些人說,不光是驚蟄,包括夏至、霜降、冬至,每個季節裡面都有這麼一個重要的節氣要用來吃安宮牛黃丸,順應天時服用,才能保證自己不會患上心血管疾病。
闢謠:
每個季節固定吃安宮牛黃丸有助於養生調理,這個理論在中醫裡是非常站不住腳的。在中醫裡面,安宮牛黃丸是急救藥,主治急重症。臨床上,對於腦栓塞、腦出血以及高熱神昏的患者,安宮牛黃的治療效果是非常好的,能夠減輕患者的症狀和後遺症,降低死亡率,同時提高救治率。
但是,安宮牛黃丸的使用,其實是有著非常明確和嚴格的臨床指徵的。不應該作為日常保健使用。
王峰主任解釋道,在中醫裡,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急性期的病症要用重藥救治,緩和的病症用溫和的法則進行調理,安宮牛黃丸作為涼性急重症急救用藥,功效獨特,但它不是養生保健藥,不適合健康人服用,平時切記不能將它作為保健品來服用!
謠言四:兒童吃甜不利於健康
謠言:
看著超市五顏六色的糖果,寶貝兒們總會禁不住誘惑,但一想到糖會對孩子牙齒以及身體健康造成危害,父母只能忍痛拒絕孩子的渴求。然而,孩子真的不能吃糖嗎?
闢謠:
事實上,糖作為主要能量來源廣泛存在於各種食物之中,人們每天都需要從食物中攝取能量,尚在發育成長中的孩子更是如此。
王峰主任認為, 糖,其實是為人提供能量、維持生命的必備物質。喜歡甜味幾乎是所有孩子的天性,也是本能。中醫認為,微甘健脾。因此適當的甜食有利於消化吸收。
現在很多家長不給孩子吃糖,是覺得吃糖對孩子牙齒不好,同時也會擔心孩子吃糖容易導致變胖。
對於家長們所擔心的問題,王峰主任則表示:「這其實是家長對對兒童吃糖食的管理不利所導致」。糖分的確對牙釉質有破壞作用,但是吃糖後馬上刷牙,對牙齒進行清潔,糖分在牙釉質上被清除掉,便不會對牙齒產生破壞。另外,適當地吃一點甜食,只要不過量,也不用擔心發胖的問題。
因此,兒童吃甜不利於健康是不完全正確的。適當吃甜對身體不會有危害,重要的是家長要學會均衡膳食,管理甜食和控制能量攝入,孩子吃糖後要及時讓其清潔牙齒,而不是簡單禁止甜食。
(王峰主任直播截圖)
謠言五:常吃滋補品有助孩子長高個強免疫
謠言: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生長發育的問題讓許多家長操碎了心。不少愛子心切的家長會時不時地購買一些人參、燕窩、蟲草等營養滋補品給孩子食用,認為這樣就可以給孩子增加營養,使孩子發育更好、長得更高。
闢謠:
「兒童臟腑嬌嫩、稚氣未充,易寒易熱。如果進補不當,,反而會增加胃腸負擔,不利於消化吸收,對孩子的成長發育沒有好處。」王峰主任表示,中醫認為脾主運化,主營養吸收。兒童調補重在健脾開胃,脾胃功能打開,消化功能就會跟上,就不用擔心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素的吸收的問題。
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整個機體處於旺盛的發育階段,尤其是身高的增長過程,需要大量的營養素,如蛋白質、無機鹽、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微量元素等,只要做到一日三餐飲食得當,營養充分、均衡,比例合理,其實根本不必服用營養滋補品。王峰主任提醒廣大家長:要用科學的方法愛護孩子,不要盲目給孩子進補。
(王峰主任)
短短一個多小時的直播,很快就結束了,直播期間,王峰主任針對現在社會上常見的養生常識,一一進行了闢謠,希望網友們能夠正確認識中醫養生,不要被朋友圈的謠言給「圈」進去。
無論什麼消息,都要先進行判斷,再決定是否相信。真知灼見,首先來自多思善疑。希望大家以後面對養生信息時,能抱著多思善疑的態度去區分信息的真假。
小編說:
王峰主任的養生揭秘直播雖然對眾多網友的疑問進行了解答,但依舊還有很多問題待解中,對於中醫養生的知識,我們需要不斷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現代社會信息繁雜,不少偽科學、偽健康的言論層出不窮,希望大家以後能夠擦亮雙眼,認真分辨,掌握正確的養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