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離別詞,如此大膽,卻又如此令人傷感

2021-01-09 愛詩書

國學大師陳寅恪晚年曾經寫下為「秦淮八豔」之一的柳如是作傳,讓柳如是的名字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名字,不過大師也是一個標題黨,書中有二分之一的內容和柳如是都是沒有直接關係,書中充滿了大量的考據,不得不說讓人無比頭大。

不過這本書考證出了一個觀點,那就是陳子龍與柳如是曾經相戀,並且同居過一段時間,由於陳子龍妻子張氏不能容下柳如是,柳如是傷心離去,才有了後來嫁給「水太涼」的歷史。

如果單純認為陳子龍是個不負責任,或者因此而對他心生厭惡的話,就太苛刻了,畢竟男女之情是私事,而陳子龍於大節無愧。

陳子龍,字臥子,號軼符,晚號大樽。他從小跟祖母長大,年幼好學,博貫經史。崇禎十年進士,官至南京兵科給事中。

清軍入關之後,福王朱由崧南京即位後,陳子龍建議福王增加防守,以備清軍南下。福王不聽,陳子龍心灰意冷,離開了南京。

陳子龍後來圖謀起事,最終兵敗投河而死。陳子龍死後被割下首級,拋屍河中。陳子龍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學生——夏完淳。

錢鍾書先生自視甚高,在談藝錄之中將袁枚罵得一無是處,而且極為詼諧幽默,讀起來像段子一樣,先節選錢大師吐槽的文字如下:

《湖海詩傳》杭世駿條下記大宗語曰:「子無輕視放翁,詩文至此,亦足名家」;因稱大宗「衝懷樂善,異乎世之放言高論者」云云。與《隨園詩話》謂「詩到誠齋亦談何容易」一則,讀之皆令人失笑。放翁誠齋,江河萬古,何須二公作紆尊垂獎語。乃若不惜齒牙,惠假羽翼者,繆恭真勝於侮矣。

這段文字還是稍微介紹一下為好。

杭世駿,清代文學家,他稱讚陸遊也可稱為名家;隨園詩話是袁枚的作品,誠齋指的是楊萬裡,袁枚評價詩寫到楊萬裡這個水平,也非常不容易。

錢鍾書就說,陸遊和楊萬裡都是詩中的一等一高手,何須你們二人褒獎,再者說,讓你們二人褒獎,簡直是侮辱陸遊和楊萬裡。

不過錢鍾書對陳子龍卻是極為讚賞:陳臥子結有明三百年唐詩之局。這是多高的評價!

今天分享的是陳子龍的一首詞,全詞如下:

滿庭清露浸花明,攜手月中行。玉枕寒深,冰綃香淺,無計與多情。奈他先傾離時淚,禁得夢難成。半晌歡娛,幾分憔悴,重疊到三更。

這首詞寫的是情人之間的離別。

上片意思是說:離別之際,兩個人攜手在月下漫步,玉枕上充滿了寒意,絲綢製成的手帕香氣也已經消失,卻沒有辦法訴說自己的情意。

下片意思是說:他先因為離別而淚流滿面,怎麼可能睡得著呢?片刻的歡愉,留下的只有憔悴,喜悅與惆悵反覆疊加,一直到午夜時分。

有人將這首詞理解為離別之際的男女纏綿,似乎也不錯誤,不過那樣顯得過於直白,感覺不像是陳子龍所能寫的。當然,真正的意圖只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有人評價這首詞:詞不極情者,未能臻妙如此,朦朧宕折,應稱獨絕。

相關焦點

  • 晏幾道很傷感的一首詞,他將傷離別與思念寫進詞中,很唯美很動人
    離別總是這樣的結局,晏幾道與這幾位女孩子從此天各一方,再也沒有相遇過,留下的只有美好的回憶和離別後的傷感。正如晏幾道在《小山詞》自序中說:「始時,沈十二廉叔、陳十君龍家有蓮、鴻、蘋、雲,品清謳娛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諸兒,吾三人持酒聽之,為一笑樂。已而君寵疾廢臥家,廉叔下世,昔之狂篇醉句遂與兩家歌兒酒使俱流傳於人間。」
  • 如何面對離別的傷感?晏殊寫下一首詞,最後7字是標準答案
    人的一生面臨著太多太多的離別。在古典詩詞中,與家鄉離別,有崔顥的「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與朋友離別,有王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與愛人離別,有溫庭筠的「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如何面對離別的傷感?這似乎是一個沒有確切答案的問題。
  • 納蘭性德最傷感一首詞,天上人間一樣愁,讀來當真是令人感慨萬千
    作為那個時代最偉大的詞人,納蘭性德的很多詞都是經典,並且寫得也是極為深情,往往可能只是那麼寥寥數語,可是那一份深厚的情感卻是令人讚嘆不已;這也正是說明他愛得深,只有一位內心始終有愛的人,才能夠寫出那些令人感動的優美的詞句,從而打動我們,引起我們情感上人的共鳴。
  • 北宋晏幾道最深情的一首離別宋詞,可悲的是送者有意而別者無情
    晏幾道是一個多情種子,多愁善感的內心加之經歷後期門庭的中落,使得他的內心更為傷感。而這種傷感,尤其是他的深情,在他的宋詞當中得到非常完整的展現。我們今天所分享的這一首宋詞,就是北宋晏幾道最深情的一首離別宋詞。
  • 一首七言律詩,以離別開篇,以相聚作結,無話不談也就是如此了吧
    悲歡離合本來就是一件無可掌控的事情,好友離別本來就是一件傷感之事,假如又恰逢一年花開時節,那往後的每次花開,就很少能逃過睹花思人了吧。「去年花裡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韋應物就是這樣一位運氣不太好的詩人,只能每年望著繁花似錦,內心悲涼一片。「去年花裡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
  • 納蘭性德最令人傷感的一首詞,你知道是哪一首嗎?
    納蘭性德可以說是清代最偉大的詩詞大家,他的每一首詩,都寫得悲情動人,讀得令人心碎,而他自己的愛情經歷,實在令人感動。據說他一生中有三次戀愛,每一次都充滿了生機和活力,他把這三次戀愛寫進了他的詩裡。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的詩感動了幾代人。這二百多年來,,人們對納蘭性德的喜愛超越了文學本身。人們不僅喜歡他的詞,而且想知道他的生活和他的愛情故事。
  • 一場離別,一首千古佳作,令人讚不絕口!
    有相聚,就有離別,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人的一生會經歷一場又一場的離別。蘇軾有詞寫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對於離別是歌吟不絕,湧現出很多關於離別的佳作。古時候,由於交通和通信的極為不便,親友們可能會一別數載不能相見,甚至是此一別此生再也不能相見,故對於離別特別的看重。在離別之際,古人往往會有長亭送別、折柳相送、飲酒餞別等風俗。長亭本是負責給驛傳信使提供館舍、給養等服務的場地,後來逐漸的演變成為送別地的代名詞,歐陽修有詞寫道:「過盡長亭人更遠,特地魂銷。」
  • 晏殊很感人的一首詞,不如憐取眼前人,彼此在一起一定要懂得珍惜
    那在宋詞裡面就有很多這種愛情詞,寫得極為深情,可能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字裡行間卻是充滿了濃濃的愛意。筆者今天要與大家分享晏殊很經典的一首愛情詞,也就是這首《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這首詞無論是表現手法,還是裡面所傳遞出來的情感,那都是很令人感動。
  • 朱敦儒很經典的詞作,有6處出現同一個詞,一唱三嘆,令人傷感
    人生何嘗不是如此,誰又不曾經歷生死離別。有時不懂珍惜,輕視別離;有時太重感情,不敢分離。而且不同的價值觀,看待離別後的前途也不盡相同。朱敦儒就有一首很經典的詞作,有6處出現同一個詞,一唱三嘆,令人傷感。
  • 令人無奈的傷感的離別
    每次春節完了之後,無數的離別,總是讓人那麼的心酸。每個人都在為家人的未來再奮鬥,為了自己的前途而努力。這個世界上有錢不一定能做很多事情,但是沒錢是萬萬不能做的。所以人們又都離別去工作,去奮鬥。父母離開孩子,孩子離開父母,留在家裡的就只能是老人和小孩子,是多麼無奈又傷感的事情!
  • 國學大師王國維的一首離別詞,頗有幾分柳永宋詞的婉約情致
    他也是生不逢時,才會使得一生如此困頓。不過他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整理和發掘,在歷史上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不管是詩詞還是歷史,不管是哲學還是考古學等等,王國維都有非常突出的成績。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寫出了對於古典詩詞有深刻挖掘的《人間詞話》,以及《宋元戲曲考》,而且還親自寫出一首首精彩的詞作品。讓我們見識到了清末秀才滿腹經綸的才華。
  • 王勃被嚴重低估的一首詩,一開篇就令人驚豔,通篇寫得很是傷感!
    筆者今天要向大家推薦王勃另一首送別詩,也就是他的這首《秋江送別二首.其一》,這首詩也是寫得極為傷感,也無比的深情,詩人也正是在這首詩中,表達出了一種感傷之懷,把內心的那份憂愁,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繪的淋漓盡致,讀來當真是令人感慨萬千。
  • 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幾乎人人會背,傷感孤獨,戳中淚點
    在詩詞裡,我們總能看到生活的影子,歷史的煙雲以藝術化的手法,融蘊其中,讓人讀來,有傷感,有嘆息,有驚喜,有離思。那數不盡的離別,道不完的情感,就像山間流水,輕輕緩緩流淌著。李煜,這個亡國君主,雖天賦異樣的容姿,也逃不脫大宋王國的傾軋,於是,他以肉袒公的身份,被押入宋城,那日日夜夜的思緒,那如時光一樣悠長的憂傷,化為了一首首讓人傷感的小詞。在此其間,他寫下一首《相見歡》,亦稱為《烏夜啼》的小詞,是李煜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幾乎人人會背,傷感孤獨,戳中淚點。
  • 李清照經典詞篇,先寫離別悲情,最後以妙筆收尾,不愧是才女!
    本期文章我們來聊一聊李清照的經典之作《蝶戀花》兩宋年間,詞得到了飛速發展。期間也湧現出了一大批傑出的詞人,其中有柳永、蘇軾、歐陽修等。不過就在男兒叱吒文壇之時,一部分思想進步的女子悄無聲息地從人群中展露出了頭角。她們思想前衛、思維活躍,落筆一樣出神入化,寫下了一首又一首的經典詞篇。
  • 晏殊最傷感的一首詞,一開篇便令人驚豔,最後兩句無人能夠超越!
    晏殊作為北宋時期最偉大的詞人之一,他的很多作品也是膾炙人口,並且一些經典的作品,不僅收錄在了《全宋詞》、《宋詞三百首》,這些經典的詞集裡之外,更是被後世無數的詩人所化用,尤其是晚清時期的王國維對於他更是推崇至極,還在他的《人間詞話》裡,引用了晏殊詞作中的名句,用以關於人生三大境界,
  • 納蘭性德寫得非常傷感的一首詞,而今才道當時錯,令人感嘆不已!
    近代國學大師王國維就曾經評價他為北宋以來一人,可見他的詞造詣之高,可與北宋時期的詞人相比。納蘭性德寫過很多的詞,不過大部分的詞,那都是寫得哀婉動人,讀了令人感嘆不已。小編要為大家推薦他一首最為傷感的詞,那便是他的《採桑子·當時錯》,這也是他最為經典的一首作品,在這首作品中,納蘭性德重點回憶了自己與愛人在一起的時光,寫得無比的唯美,讀了令人淚流滿面。《採桑子·當時錯》清代:納蘭性德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悽迷。
  • 李清照寄給姐妹的一首詞,尾句14字最動人,令人驚豔
    李清照少女時寫出一首我們耳熟能詳的詞「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李清照初長成時可不僅外出晃悠,還喝酒。自然也結識了不少的小姐妹們,關係好的也肯定不少!而本期我要為大家介紹的這首詞就是她寫給自己小姐妹的告別詞,詞中的關係令人羨慕。同時詞風清麗奪人眼球。
  • 李清照用詩句來表達內心的情緒,離別詩句更是體現傷感
    離別,最是那傷感的時刻,偏逢上這淡淡的秋,豈不倍增其傷感。正如柳永所說:「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而如今、李清照所面對的,正是這痛苦的離別,和這淡淡的秋。那紅紅的荷花落了,調盡了它最後一絲芬芳。孤獨的人,只有品著自己的孤獨,哪裡還有心情把那殘荷欣賞。
  • 宋代才子的一首名作,起句就惆悵傷感,最後9個字更令人心碎
    下面一起欣賞宋代才子的一首名作,起句就惆悵傷感,最後9個字更令人心碎。點絳唇·途中逢管倅宋代:趙彥端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別離何遽,忍唱陽關句。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無據。寒蟬鳴處,回首斜陽暮。 趙彥端,字德莊,號介庵,宋高宗紹興八年進士。他擔任過幾任縣令和知府。他工於詞,以婉約纖穠勝,有介庵詞四卷。
  • 秦觀最悽美的一首詞,最後一句從未被超越
    秦少遊的詞雖婉約,卻有著獨特的審美,纏綿中帶著一股高古沉重。世人或許不懂他,但蘇軾懂,他病逝後,蘇軾悲痛欲絕地說:「少遊已矣,雖萬人何贖!」他是幸運的,能得到蘇軾的垂青;他也是不幸的,生活在一個詞人輩出的年代,他的光芒被掩蓋了。秦觀曾在在《鵲橋仙·纖雲弄巧》中秦觀寫道:「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可就算是如此豁達的他,也有看不開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