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基金會撤回內湖開發案 4巨頭現身提4承諾

2020-12-20 華夏經緯網

圖/臺灣《聯合報》提供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慈濟內湖園區開發案連日來鬧得滿城風雨,慈濟基金會昨日宣布包括在社會未有共識前,即日起撤回開發案,並擴大基金會董監事會組織進行具體改革等四大訴求。

    不過臺北市政府表示,此案去年就已退回,慈濟無權撤回,僅能表達不開發意願,待慈濟送公文,會交由臺「都委會」參考。

    慈濟提出四大訴求為,一、慈濟內湖園區在與社會未有共識前,即日撤案。二、將配合臺北市政府規劃,廣邀學者專家及社區居民,民眾參與,落實生態環保教育。三、對各界建言會虛心接受。四、慈濟基金會將擴大董監事會組織,邀請社會賢達參與並監督,提出改善方案。

    慈濟基金會四大志業負責人副總執行長陳紹明(左起),林碧玉,王端正及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昨共同出面宣布撤除慈濟內湖開發案。記者段鴻裕/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至於財務透明部分,慈濟副總執行長林碧玉表示,3月20日起,所有捐款會員均可用會員編號查詢捐款,3月25日起將分二階段公開收支狀況,第一階段各專案陸續公布更新版,第二階段由四大志業基金會公布收支。

    慈濟基金會分管人文、教育、醫療、慈善等志業及財務、總務四大巨頭王端正、林俊龍、林碧玉、陳紹明昨天罕見同臺表達改革訴求,並提出時程,但外界認為,慈濟能否達到止謗止疑的效果,仍待觀察。 副總執行長林碧玉強調,慈濟基金會土地與財務是證嚴法師授權財務單位負責,「買這些土地或財務運用,都與上人無關」。

    王端正表示,慈濟內湖園區案受到各界關注,甚至引發爭議,基金會深感不安。為推動環境保護,維護生態景觀,基金會將配合臺北市政府整體規劃,廣邀環保學者、專家與社區居民,擴大民眾參與。他表示,社會各界對慈濟建言,會虛心接受,基金會將擴大董監事會組織,邀請各界賢達人士參加董監事會,監督慈濟運作。

    「任何財務,百分之百都在基金會帳下,未納入個人口袋中。」林碧玉說,善款都用於志業、都用於公的,基金會名下財產是社會共有,「近五十年來,土地只有增加,沒有買賣,也沒有開發,只有運用。」記者問買的土地是否都在保護區內?再想辦法尋求地目變更?林碧玉說,只有慈濟內湖園區位於保護區,是志工購買轉贈的。

    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表示,醫療器材五到七年折舊攤提,是銀行建議的保值措施,運用的額度只佔臺「衛福部」規範的2.45%,「這就是醫院的保值而不是炒股票」。

    釋昭慧:盼臺北市無災無難

    慈濟基金會昨天主動撤回內湖園區開發案,臺灣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指出,保護區不應開發,本就應如此,「回頭是岸,帶動好的示範。」

   不過,曾力挺慈濟的釋昭慧法師昨表示,慈濟已拿出風範,他們的風範又在哪裡?每個團體都應該被「除魅」,很多環保團體咄咄逼人,似乎先講就先贏,慈濟的內湖園區開發案是為了臺北市備災及物資集散中心,萬一發生災難,沒有此集散中心會不會有問題,她衷心希望臺北市永遠無災無難。

     徐世榮表示,慈濟內湖園區雖遭違「法」使用,有停車場和建物,但不能因此作為變更理由,就地合法;如果變更成功,恐形成「破窗效應」,想變更的案子會一個接一個不斷跑出來。

    曾公開投書勸諫慈濟停止開發的親民黨前「立委」張曉風表示,慈濟是全臺最仁慈的單位,終於悔改,她希望這四公頃多的地未來能改成溼地公園,讓全民共享。

    慈善免稅太寬鬆?張盛和:大多苦兮兮

    臺灣「稅法」對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有免納所得稅的優惠,臺「財政部長」張盛和昨天說,非營利機構從事的事業,有代替臺當局支出的效果,應給予免稅優惠,尤其目前多數非營利組織都還「苦兮兮」,外界不能只看到慈濟。

    對於相關免稅規定是否太寬鬆?張盛和說,這是「真假」的問題,任何事都有真有假,相關目的事業主管機關都會審查,假的當然不應給予免稅優惠。

    但臺「賦稅署」高層表示,對教育、文化、公益、慈善團體免稅的66項「法令」解釋,可研究是否有過於寬鬆之處。

    張盛和指出,非營利組織的支出必須合乎創設目的,不可以變相營利,例如學校的主要支出要用於教育、慈善團體的主要支出要用於慈善等,其中主要的問題在於收支運用上,由各所屬的主管機關來管理,符合規定才可以免稅;若不符免稅要件,應依「法」課稅。

    張盛和說,非營利機構基於善心、愛心等公益目的從事相關事業,等於是協助及補足臺當局的職能,不是以賺錢為目的。宗教團體以實踐宗教信仰為目的,傳播教育福音、淨化人心,提升大眾的道德精神,具有公益性,也應給予免稅優惠。

    他表示,多數非營利機構的經營環境都很艱困,不給稅負優惠可能會活不下去,少數善款多、有錢的宗教團體只是個案,至於是真慈善還是假慈善則是另一個問題,各主管機關必須去審查與管理。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內湖開發案 慈濟退出不玩了
    慈濟基金會下午3時30分在花蓮慈濟精舍,舉行記者會宣布臺北市內湖園區開發案撤案。據了解,慈濟基金會是基於開發案位於水土保護區內,開發案引起社會爭議太多,經多方研究後決定撤案,由於慈濟撤案,市政府相關環評及「都市計劃」審議也將中止。    在此之前,慈濟曾宣布,內湖園區案的四大處理原則是,必須獲得臺北市政府正式核可。
  • 慈濟內湖園區開發爭議延燒 逾9成網友支持透明化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華夏經緯網2月2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慈濟內湖園區開發爭議延燒,依據《中時電子報》網絡投票結果,超過半數網友認為慈濟內湖開發案確有規避環評疑慮,逾9成網友支持年收百億善款的慈濟,不但應將捐贈帳目透明化,接受嚴格監督,同時應公開資金流向、付款關係人等,以昭公信。
  • 慈濟內湖開發爭議 柯文哲:沒理由叫人家把地捐出來
    慈濟內湖開發案爭議序延燒,外傳慈濟在臺北市與新北市共擁地近五萬坪,臺北市長柯文哲日前也曾說如果真的需要地,可以另外再找。柯文哲26日下午出席活動後表示,凡是不以個案處理,只是表達對於行政部門而言,反對過度開發保護區。
  • 承禮學院臺灣站Day4|慈濟內湖環保站垃圾分類實踐&華山1914文創...
    承禮學院「珠峰計劃」臺灣站DAY 4Taiwan, China, January 12, 2020中國臺灣環保起源於 1990 年,慈濟推動環保,從中國臺灣拓展到全球。證嚴法師呼籲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迄今為止慈濟環保站已有 28 年的時間。環保志工是撫慰地球的菩薩,是環保種子也是地球的貴人;環保志工們樂意付出,對環保付出作為自己的使命,這也是環保志工越做越開心的原因。臺灣站的第四天,我們參訪了臺北慈濟內湖環保站和華山1914文創園區,收穫頗豐。參訪慈濟內湖環保教育站愛惜地球不分你我!
  • ...學院臺灣站Day4|慈濟內湖環保站垃圾分類實踐&華山1914文創園區...
    承禮學院「珠峰計劃」臺灣站DAY 4Taiwan, China, January 12, 2020中國臺灣環保起源於 1990 年,慈濟推動環保,從中國臺灣拓展到全球。證嚴法師呼籲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迄今為止慈濟環保站已有 28 年的時間。
  • 臺灣慈濟風波:證嚴法師已覺不安 要求反省
    過去20多天,慈濟就成了臺灣社會及政治新聞非常負面的新聞焦點。批評的重點是﹕ 將保護地改變用途惹抗爭 慈濟在2005年之前,購買到臺北市內湖區大湖公園附近4.5公頃保護區土地,慈濟企圖將該土地變更為「社會福利特定專用區」,保護區不能開發,而專用區則可根據需要而開發,諸如道路和建築物都可。
  • 臺灣慈濟捲入爭議風暴 輿論籲慈善透明化
    被指「臺灣地主」  柯文哲上月接受媒體訪問時,感嘆慈濟花一大筆錢買保護區的土地,「要改成開發,奇怪耶」!玄奘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釋昭慧隨即反擊柯「口吐狂言,羞辱慈濟」,結果引來輿論對慈濟「群起而攻」。  包括學者、環保人士、媒體人在內的意見領袖很快挖出了慈濟諸多運作機密。
  • 內湖開發案爭議餘波未平 臺灣慈濟再陷「風暴眼」
    慈濟志工正在募捐(資料圖)  臺北市長柯文哲一句「奇怪耶」,不僅讓慈濟「內湖園區開發案」浮出水面引起社會輿論關注,如今,風波越演越烈,善款明細「公開化」更引發廣泛爭議。  善款受關注 臺「立委」要求修法公開慈濟帳目  除了「內湖開發案」備受爭議外,慈濟善款也再度受到關注。
  • 慈濟:擴大董監事會組織,邀各界參與監督
    臺海網3月16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為了內湖開發桉,慈濟近來成為箭靶。包括組織、財務等全都遭到外界放大檢視,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王端正今(16)天表示,將擴大董監事會組織,邀請社會各界有德望、有組織再造經驗及社會公信人士參加慈濟基金會董監事會。王端正說,內湖開發案受到各界關注、甚至引起爭議。
  • 臺最大慈善組織慈濟陷輿論漩渦 因購土地被攻擊
    ()   臺北市政府前官員籲民眾理性  臺北市「慈濟內湖園區開發案
  • 慈濟基金會美國總會獲美國"年度最佳志工組織獎"
    慈濟基金會美國總會獲美國"年度最佳志工組織獎" 佛教在線海外訊 大愛足跡走過八十四國家,慈濟基金會美國總會獲得美國第廿一屆全美急難救助志工組織年會 (NVOAD)頒發「年度最佳志工組織獎」。慈濟於2006年10月成為正式會員,在會員組織當中是唯一的佛教團體。慈濟人藍天白雲身影與默默行善的人文帶動,備受美國主流社會尊重。年度最佳志工組織(Member of the Year Award)獎,一年只頒給一個組織,2013年共有五個組織入圍。慈濟是經美國聯邦救災指揮總署(FEMA)推薦而入圍。
  • 臺灣佛教慈濟基金會推動國際留學生宗教交流
    天主教教宗將今年定位「慈悲禧年」,天主教教廷為促進不同宗教能多交流與用心,並了解國際留學生運用宗教應對現今道德挑戰的認知,於11月28日起到12月1日,由梵蒂岡「宗座移民暨觀光理事會」(Pontifical Council for the Pastoral Care of Migrants and Itinerant People)邀請40個國家、120位以天主教年輕學生為主,及包括1位伊斯蘭教、1位印度教徒和4位佛教徒與會
  • 證嚴法師暨慈濟基金會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
    「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4-2015」頒獎禮完美落幕(圖片來源:鳳凰衛視) 2015年4月3日晚,由鳳凰衛視和鳳凰新媒體發起、連同海內外十餘家知名華文媒體和機構共同主辦的「世界因你而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4-2015」頒獎禮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絢麗揭幕,臺灣證嚴法師暨慈濟基金會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
  • 慈濟基金會舉行「七月吉祥孝親祈福會」
    活動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 活動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 農曆七月是佛教的「吉祥月」、佛陀的「歡喜月」、更是眾生的「報恩月」,慈濟基金會於8月24日至26日,在臺北市和平籃球館舉辦共計七場次的
  • 臺灣中信銀內湖購地案 張明田、陳永晉遭聲押
    臺北地檢署偵辦中信銀內湖購地弊案,承辦檢察官認為臺灣中信銀董事長室專門委員張明田與主秘陳永晉(左)涉嫌違反「證券交易法」,且有逃亡串證之虞,今日凌晨5時許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蕭博文攝)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北地檢署偵辦中信內湖購地弊案,懷疑內部人涉及關係人交易,利用人頭購地後高賣臺灣中信套取價差,昨發動第二波搜索約談行動。承辦檢察官漏夜復訊,認為臺灣中信銀董事長室專門委員張明田與主秘陳永晉涉嫌違反「證券交易法」,且有逃亡串證之虞,今日凌晨5時許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
  • 慈濟基金會 在中國各地無私付出系列報導
    真誠的愛—化不可能為可能自1991年大陸華中、華東發生世紀洪災以來,慈濟以如同對親人般的疼惜與關愛,在當地開展慈善工作,20多年來從未間斷
  • 臺灣慈濟基金會向涼山州捐贈應急避災物資
    臺灣慈濟基金會向涼山州捐贈應急避災物資 2020年07月02日 16:1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慈濟基金會向涼山州捐贈應急避災物資(圖片來源:涼山州委臺辦)  臺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愛心人士參加了捐贈儀式。  6月24日,西昌市安哈鎮響水溝因暴雨引發泥石流災害,由於採取了科學及時的應急避險和臨時安置措施,未造成人員傷亡。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在了解到災情以後,立即與當地相關部門取得聯繫,了解災情及救災情況,並第一時間籌集物資。
  • 梅雨鋒面致臺灣北部地區災情爆發 慈濟全臺動員送關懷
    慈濟志工協助受災居民災後清理(圖片來源:鳳凰佛教)慈濟志工協助受災居民災後清理(圖片來源:鳳凰佛教)6月3日一早,慈濟志工全省大動員,慈濟在全臺北、中、南、東總動員,投入各種災情關懷與慰問。在東部,位於花蓮慈濟精舍的慈濟防災協調中心,整夜守候、匯整來自各地慈濟志工傳回的動員與災情回報!
  • 慈濟基金會關懷花蓮特教生 資助3噸白米及物資(圖)
    慈濟基金會關懷花蓮特教生 資助3噸白米及物資慈濟志工前往花蓮特殊教育學校進行首波物資贈予及關懷行動,鼓勵特教學子及師長「有愛無礙」,幸福永續慈濟志工將全數所得回贈給花蓮特殊教育學校,企盼讓愛永續,掀起漣漪
  • 當政治與宗教撞在了一起:是什麼剿滅了慈濟?
    慈濟「內湖開發案」的爭議捲土重來,引發戰火。因為關注,新聞媒體界把慈濟整個重新起底一遍,一切先「豺狼化」再說,北市府廉政委員方儉甚至po文,「是有災難的地方就有慈濟?還是有慈濟的地方就有災難?」水激則悍,玄奘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釋昭慧領銜反擊為慈濟發聲,話題立刻星火燎原。這一開戰,原議題不見了,鋪天蓋地的剿滅慈濟行動成為新議題,我想素來低調的慈濟人只能嘆著「人何寥落鬼何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