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三部作品中文電子版發售 沒有《挪威的森林》

2021-01-21 騰訊網

[摘要]人們普遍的觀念是,電子書會蠶食紙質書的市場份額,而韓衛東則認為這一觀點恰恰是錯誤的,他指出電子書好的銷量會使得紙質書也良性上升。

村上春樹

喜愛村上春樹的讀者,除了紙質書外即將看到這位作家的部分電子書。日前,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譯文出版社獲悉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的《遠方的鼓聲》、《雨天炎天》及《邊境近境》三部作品的數字版權已由上海譯文出版社獲得,並已在亞馬遜kindle商店上架銷售。

「日本作家的數字版權一向很難取得,此次村上春樹作品的數字版權被上海譯文出版社取得,不得不說是一次令人驚喜的破冰之舉,」上海譯文出版社社長韓衛東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村上春樹作品數字版權的獲權與出版,更是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村上春樹無疑是中國最具知名度、最具號召力、引進出版作品最多的外國作家之一。上海譯文出版社自2001年引進村上春樹的小說《挪威的森林》起,至今已陸續出版了40多部村上春樹的作品。

近年來,數字出版業務每年均呈上升態勢,電子書也越來越得到讀者的認可與青睞,在眾多電子書中,卻少了村上春樹作品的身影,一直是讀者心中的一大缺憾。韓衛東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大家對村上春樹作品電子版的呼聲很高。

然而想要引進日本作家的作品電子版權並非易事。「日本方面十分重視版權的維護和經營,村上春樹作品在全球除了英文版有電子書外,其他語種包括日本國內均沒有授權數字版權。而且村上春樹的作品十分暢銷,本身就比較搶手。」

村上春樹的《邊境近境》、《雨天炎天》及《遠方的鼓聲》三部作品的數字版已在亞馬遜kindle商店上架銷售。

由於電子書市場起步時間不長,國際上成熟的商業模式基本上以亞馬遜為代表,主要市場在美國,國內的電子書市場早年多由電商平臺開發,運作不夠規範。國外的大牌作家及代理人對電子書版權管理的規則以及中國電子書市場的實際狀況了解不夠,對於電子書出版授權極為謹慎,有一個逐步認識和接受的過程,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暢銷翻譯作品在電子書領域的出版數量。

韓衛東告訴記者,對於大多數作家來說電子書還是個新鮮的事物,他們會顧慮到推出電子書會對紙質書銷量產生負面影響,盜版的猖獗也損害了他們的權益。韓衛東說:「不只是村上春樹抱有懷疑的態度,與我們合作得非常好的米蘭·昆德拉也強烈反對電子書,還回絕了我們希望獲得電子書版權的要求。 」

引進圖書的數字版權籤約一般都比較困難。在向外國作家申請數字版權時,都需要向對方解釋不少東西:關於中國電子書市場概況、銷售模式、銷售平臺、電子書製作、結算、定價、紙書的銷量會不會受到不良影響等等。「為權利人最大限度地實現版權收益,是出版社洽談授權時的重要砝碼,是權利人考量是否授權給這一家出版社的重要因素。其次,在取得電子版權後,用心運營、定期結算、電子書銷售令人滿意,權利人才會更加放心。」經過多次溝通和解釋,上海譯文出版社終於說服村上春樹同意考慮授權。「先行推出的三本書可謂是『先鋒』,後續我們希望能拿到更多村上春樹小說的電子版權。」而對於普通讀者,他們最期待的村上春樹作品數字版肯定依然還是《挪威的森林》。

韓衛東認為,從2010年開始,國際國內數位化出版技術發展趨勢也逐漸明朗化。上海譯文出版社加強了對電子書出版的探索和推進。除了村上春樹的作品,還籤約並上線了數百種電子書。其中,有歐美和日本的很多重要作家,如杜拉斯、桑塔格、東野圭吾、基辛格、賈雷德·戴蒙德、彼得·海斯勒(何偉)、麥克尤恩、石黑一雄、青山七惠等等。

《尋路中國》、《奇石》和《江城》的作者何偉,於2013年授權數字出版權,當年在電子版權預付金之外,就產生了後續版稅。 而經典長銷品種《槍炮、病菌和鋼鐵》一書不僅紙書這幾年銷售增長很快,電子書於2014年上線後也一直是譯文社銷售最好的品種,在各大平臺上長期位於前列。作者戴蒙德及其代理人均對這個結果表示滿意,續約也順理成章。

人們普遍的觀念是,電子書會蠶食紙質書的市場份額,而韓衛東則認為這一觀點恰恰是錯誤的,他指出電子書好的銷量會使得紙質書也良性上升。「電子書和紙質書是相互促進的,只要書的內容好,開放電子書還會促進紙質書的銷售。」

韓衛東向澎湃新聞記者解釋:「首先是書的內容好,如果內容都不好,再便宜的電子書一樣賣不動。然後是弄明白哪些是目標讀者,傳統圖書電子版的閱讀對象還是傳統圖書的讀者,網絡文學的讀者並不是圖書的讀者,他們不是付費讀者。由於閱讀習慣等原因,紙質書的功能更多樣化了,有的讀者購買了電子書後,感到值得收藏,會繼續購買紙質書,或者購買了贈送朋友。從中國電子書市場的表現來看,這個趨勢越來越明顯。」

隨著網際網路的衝擊,未來的出版行業會呈現一個什麼樣的狀態?

韓衛東認為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紙質書會長期存在,並且會有所增長。「從現在的出版形態來看,因為各種閱讀設備的出現,變化越來越多。雖然出版外沿不斷擴大,但從圖書本身來講,傳統的圖書還是有它本身穩定的讀者群,特別是學生、求知慾比較強的年輕人,以及考慮到視力以及閱讀習慣的人群。伴隨新的技術,電子書的模式會越來越豐富,但電子書其實只是一種最傳統的方式,而且相對來說它的價值量是比較小的,它只是紙質書的一種補充。」

此外,韓衛東認為,付費閱讀將會是趨勢。「圖書是經過作者、編輯的辛苦勞動以後才成形的,專業勞動積累起來的作品,其著作權的保護很重要,它的價值也需要在市場上體現出來。所以未來圖書市場基本模式不會變,只不過在形式上要滿足各種各樣閱讀場景的需求。作為出版社,我們是專業內容的提供者,當然應該具備滿足讀者各種閱讀需求的能力。所以圖書未來的發展,版權經濟的特點會越來越明顯。」(文/徐明徽 李驕)

轉自澎湃新聞:http://www.thepaper.cn/

相關焦點

  • 真·村上春樹數字版權來了《挪威的森林》等暢銷作品電子書、有聲...
    近日,上海譯文出版社公布,已經正式獲得村上春樹授權包括《挪威的森林》在內21部作品的數字版權,「真·村上春樹」的數字版權作品終於大批量進入中國。這21部作品中,《挪威的森林》《且聽風吟》《奇鳥行狀錄》《舞!舞!舞!》
  • 村上春樹試水中文版電子書 首批授權作品無"挪威森林"
    日前,亞馬遜(中國)在主頁以時下最時髦的方式放出消息: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首次將作品電子版權授予中國。經村上及其經紀人團隊的授權,村上春樹3本電子書《遠方的鼓聲》《雨天炎天》及《邊境近境》 電子書終於正式在亞馬遜上線。讀者可以通過移動終端kindle購買、閱讀到村上春樹的文字。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喜歡村上春樹,是因為看了他的小說。《挪威的森林》我整本看了不下十遍,我是偶然在書店裡買到它的,同期買的書還有渡邊淳一的《白色戀人》。如果你沒聽說過渡邊淳一,那我希望你永遠都不要走進他的世界。關於《挪威的森林》,從第一次閱讀開始,我就深陷主人公渡邊的情感世界。他和直子之間的命運糾葛,以及和可愛的綠子的發展曲線,都吸引著我一次又一次的翻看那本小說。
  • 《挪威的森林》等10部村上春樹代表性小說全面修譯
    《挪威的森林》等10部村上春樹代表性小說全面修譯 2015-01-30 09:46:03》在內的10部村上春樹代表性長篇小說中譯本,已由原譯者林少華進行全面修譯,並於日前出版面世。
  • 就《挪威的森林》這個書名 村上春樹有話說
    村上春樹的小說寫得最好的,就是《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和《舞!舞!舞》。第一次讀《挪威的森林》讓人很震撼。  村上春樹本來就是想像世界的探險家,他從創作過程中不斷獲得樂趣。另一方面,村上春樹又是個勤勉的作者,多產、多藝,像衝浪者控制海浪、騎手駕馭馬匹那般自如。  村上春樹是一個神奇的會施展催眠術的小說家,他讓所有的細雨都會跳舞,讓所有的粉絲都會粘上憂鬱的香氣。
  • 日本村上春樹迷尋找「挪威森林」
    無獨有偶,莫言的最大競爭對手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老家早已經因為春樹而成為「文學之旅」勝地,甚至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挪威的森林》的拍攝地也成為經典的「村上春樹之鄉」,吸引無數「春樹粉」前往感受「挪威森林」的氣息。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為什麼在國內如此受歡迎?
    我們要知道,諾貝爾文學獎作為世界上最高的文學獎項,一直都是文學的標準,但是川端康成以和大江健三郎,無論是在名氣還是在作品的銷量上,那都是無法與村上春樹上相比。就是那些懸疑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那也是無法與之相比。那麼村上春樹到底有何魅力呢?
  • 村上春樹的中文譯本之爭
    「村上作品是我最先翻譯的,版權是我最先引進的。」從1989年開始,林少華先後與灕江出版社和上海譯文出版社共同構築了中文版的村上文字王國。在這個「王國」中,林少華獨立翻譯了41部村上春樹作品(《刺殺騎士團長》為第42部)。即使有人在網上貼出臺灣賴明珠的譯文與林少華的版本做對比,結果也通常是以「挺林派」的勝利而告終。可以說,對於村上的中譯本,林少華幾乎一度形成了壟斷。
  • 《挪威的森林》出版30年,林少華和村上春樹長跑20多年
    1987年9月,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第五部作品《挪威的森林》由日本講談社出版,至今已歷30個春秋。問世十七年後的2004年,上下冊加起來印行826萬冊,至2009年就已超過1000萬冊,創日本小說單行本印行紀錄。1989年,林少華將《挪威的森林》翻譯成中文,並由灕江出版社出版,正式開始了與村上春樹捆綁在一起的幾十年。
  • 《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所著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故事講述主角糾纏在情緒不穩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開朗活潑的小林綠子之間,展開了自我成長的旅程。自該書在日本問世,截止2012年在日本共銷出1500餘萬冊。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直白的情慾,扯開當代孤獨成癮的遮羞布
    倘若提起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是一部邁不過去的作品。這本打破日本文壇沉寂的書,不僅一躍成為日本銷售總量最大的書籍,更創造了所謂「村上春樹現象」和「《挪威的森林》現象」。作為村上春樹人生當中最暢銷的一部現實小說,《挪威的森林》取得的成就,倒也不辜負他為之付出的心血。為了以最好的狀態寫下這本書,村上春樹搬了好幾趟家,從神奈川縣的藤澤搬到東京,又從東京搬去大磯,最終索性旅居國外,在南歐的幾個城市漂泊著。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誰的青春沒有一段故事
    本來這期要聊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的,但是因為聖誕節要到了,在無能為力的年紀去聊我們的曾經,去聊與理想有關的故事,會變得很感傷,很不符合氛圍,所以決定聊村上春樹的這本愛情小說,挪威的森林,但其實挪威的森林也並不算是一個結局很完美的愛情小說,但是不重要了。我在高中的時候,曾經特別迷戀村上春樹。
  • 村上春樹:成年人最大的成熟,就是讀懂了《挪威的森林》
    1987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發表了自己的長篇愛情小說《挪威的森林》。一經問世就在日本銷出760餘萬冊(1996年統計),這在只有一億多人口的日本是一個奇蹟,平均每十五個日本人就有一人有這本書。這是一本關於戀愛的小說。
  • 《挪威的森林》激情戲遭刪減 村上春樹肯定內地版
    今日,由曾經執導過《三輪車夫》的越南導演陳英雄導演,根據村上春樹最受歡迎的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改編的同名電影將在內地上映,這也是村上春樹的小說首度改編成電影,對於眾多村上迷而言,陳英雄能否將村上春樹小說中營造的主人公豐富矛盾的內心世界淋漓盡致地呈現,將是這部電影能否成功的關鍵。
  • 村上春樹小說《挪威的森林》爆紅至今,讀者的評論,揭露真正原因
    村上春樹的小說《挪威的森林》,在1987年發表時成為暢銷書,掀起「村上春樹旋風」。在2009年的時候,據「中央社」報導,《挪威森林》在中國的發行數量累積總冊數達1000萬3400冊。在2018年上海譯文新版《挪威的森林》,再次掀起銷售熱潮,各大書店,線上均有售賣。
  • 咽下村上春樹這杯「苦咖啡」,談談《挪威的森林》中性與愛的分離
    村上春樹大學時,一位同學讓我幫忙看一下她準備投給校報的關於村上春樹的一篇文章。那時,我仍未讀過村上春樹的任何作品,只能幫忙看看有沒有語病。如此說來,我已經兩次和村上春樹的作品擦肩而過。看來,進入一個作家的文學世界,若非偶然,就不是十分容易的。使我對村上春樹的作品產生興趣的是閻連科的「苦咖啡文學」論。閻連科所說的「苦咖啡文學」,具有溫暖中夾雜著寒冷,甜美中蘊含著苦澀的風格,只聚焦於某一群體在某一境遇中的小困難、小挫折,而無視整個國家、民族乃至人類的困境。
  • 對話「小確幸」發明人、村上春樹作品的譯者林少華,很多日本文學...
    著有《落花之美》《為了靈魂的自由》《鄉愁與良知》《夜雨燈》《小孤獨》《林少華看村上:村上文學35年》。譯有《挪威的森林》等村上春樹系列作品,及《羅生門》《雪國》《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等日本名家作品共90餘部,影響深遠。
  • 從甲殼蟲到村上春樹,再到伍佰,你所不知道的挪威的森林
    每一個看過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的人,都能記得作品的第一章,主人公在飛機上聽到The Beatles(甲殼蟲樂隊)的《Norwegian wood》。喜歡搖滾的人,基本都聽過《Norwegian wood》這首充滿故事性的歌曲。
  • 他把村上春樹的《1Q84》《挪威的森林》《奇鳥行狀錄》翻譯到美國
    傑伊·魯賓是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也是村上春樹作品的英語翻譯者之一。在他的書作《村上春樹和我》中,傑伊·魯賓毫不吝嗇地表達他對村上春樹作品的喜愛:「在專業學者這層身份之外,更是作為單純的個人,單純的粉絲,深深沉迷於村上作品之中。」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安撫迷亂的青春,致敬曾經青春的戀情
    我是通過《挪威的森林》這部小說認識村上春樹的,那時的我比現在更青春,那年18歲剛成年。現在,我又經歷了幾年的青春年華,回過頭看,才算真正有些理解這部小說。一、關於《挪威的森林》的主題《挪威的森林》絕大部分的讀者是處在青春期的人,這本書在日本已累計發行銷售1000萬多冊,後來在日本發生了「村上春樹現象」。單憑這部小說,就可以奠定村上春樹在日本文壇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