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村上春樹試水中文版電子書
「鎮店之寶:圍觀! 你們最想見的男神終於來了!」日前,亞馬遜(中國)在主頁以時下最時髦的方式放出消息: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首次將作品電子版權授予中國。經村上及其經紀人團隊的授權,村上春樹3本電子書《遠方的鼓聲》《雨天炎天》及《邊境近境》 電子書終於正式在亞馬遜上線。讀者可以通過移動終端kindle購買、閱讀到村上春樹的文字。
據悉,此次上架的3本電子書作品均定價15.99元,是村上春樹在歐洲、南美以及中國的遊記隨筆,《挪威的森林》 等暢銷小說未在其列,有業內人士將村上的這次授權,看做是對中國電子書市場的一次「試水」。由於村上本人對電子版權歷來非常謹慎,因此,此次授權被業界看作是一次「破冰」之旅,第一步的邁出意味著讀者呼聲很大的電子版 《挪威的森林》 《海邊的卡夫卡》 《國境以南太陽以西》 等暢銷小說,可能已離我們不遠。
亞馬遜統計數據顯示,上架首日,3本電子書的合計銷量達2600冊。當下,即便是超級暢銷書,一天在一個書店也最多賣出幾百本,電子書能有這樣的銷量,大大超出了預計。
近幾年來,我國數字出版業務每年均呈上升態勢,電子書也越來越得到讀者的認可與青睞,在眾多電子書中,始終少了村上春樹作品的身影。在kindle上看不到村上的書,對有著電子書閱讀習慣的讀者來說,一直是心頭的一大遺憾。此次授權並由亞馬遜中國轉碼上架的3本隨筆集,是村上在遊歷希臘、義大利等國時寫下的遊記文字。村上的遊記具有鮮明的個性特色,少有對名勝古蹟的描寫,而是著墨於他在遊歷國與當地百姓同吃同住,體會世象民情的所思所想。其中,包括了他在1991年唯一一次在中國遊歷的珍貴文字。
自2001年 《挪威的森林》 被引進國內,十幾年間,村上春樹的40餘部作品先後通過翻譯引進國內,他已毫無疑問地成為在中國最具知名度、引進出版作品最多的外國作家之一。不過,出于謹慎的態度,村上作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授權任何語種包括日本在內的數字版版權。此次,對中國授權,被視作作家對中國電子圖書市場的一種重視和肯定。
「國外知名作家暢銷書要出中文版電子書,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授權。主要就是顧慮這裡的版權運作還不規範,另外也會擔心電子書會對紙質書的銷量產生負面的影響。」上海譯文出版社社長韓衛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國外一些大作家,常常表現出對電子書不屑一顧。比如和譯文社一直有合作的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就強烈表示對電子書的抗拒,並一口回絕了希望獲得電子書授權的建議。
是什麼讓村上春樹改變初衷
1819年秋,德國浪漫派作家霍夫曼在小說 《選擇未婚妻》 中描述過一種無紙書:「您只要把這本書放進口袋,隨時隨地都可以掏出一本您所希望要念的書 來。」2007年11月,隨著第一代Kindle發布,霍夫曼近兩百年前的描述變成了現實。愛書人能隨意在口袋裡裝上幾百本書,沒有什麼比這個移動的「圖書館」更便捷的了。然而,移動閱讀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面對著各種質疑,其中最要命的一點就是,大作家們不買帳,要他們授權電子版權的回答,常常是「沒門兒」!
比如村上春樹,比如米蘭·昆德拉,這兩位的作品在中國持續暢銷,對中國讀者與作家形成巨大影響的「大咖」,卻表示了對電子書的「不屑」。
據介紹,上海譯文出版社對村上作品電子版權的爭取,可以追溯到幾年前。「但是,只要一提電子書,村上的經紀人或轉換話題或沉默不語。」這讓韓衛東感到困惑。「表面上看,對方是表示對電子書出版後是否會影響實體書銷售的擔心,但細想之下,其實這種擔心裡頭還包涵著一種對中國電子書市場的擔心。」
原來,為保證作家的利益,對方對中國的電子書市場作過調研。中國的電子書市場發展經歷兩個時期。一是電子廠商主導的時代,2010年左右,隨著電子閱讀器開始盛行,漢王、盛大等都開發出自己的閱讀器。但是,電子廠商不懂版權,僅僅只是把電子閱讀器作為電子產品來開發。其實,電子閱讀的概念,應是把小小的書店送到讀者手裡。到了2012年左右,中國電子書市場進入電商主導的時代,京東、噹噹等都加入其中。剛開始,出版界對電商的加入是充滿期待的,認為他們有良好的渠道和人氣。但可惜的是,同樣的是對版權意識沒有足夠的重視,電子書進入了由銷售商隨意定價的時代。這就意味著,作家拿多少錢的電子書版稅,由電商說了算,事實上,為了「圈地」造成的低價競爭,常常讓作家無利可收。這才是作家們聞電子書色變的重要原因。
近年中國數字出版逐年向好,付費閱讀成為大勢所趨。電子書市場發展起來,倒逼一些不規範的網上出版行為往更符合規範的方向發展。作家們相比之前,更看得到比較符合行業規範的回報和收益。不久前,村上春樹與亞馬遜在美國開放了英文電子書版權,引進村上電子書中文版權的時機終於成熟了。上海譯文出版社前後三次飛往日本進行洽談,村上春樹的授權終於取得突破性進展。
「以前有人對電子書存在誤解,把電子書和網絡文學混為一談。其實,電子書跟紙質出版一樣,經過了編輯和篩選的過程,所以付費是理所當然的,而它的讀者就是紙質書的讀者,是對閱讀有一定要求的那群人。」韓衛東認為,大牌作家的優秀作品,對紙質書的銷售反而有拉動作用。以《槍炮、病菌與鋼鐵》 為例,這本2000年首版的老書,在很長時間內,作為社科類常銷品種,每年固定銷售幾千冊。然而,2014年,電子書首次上線一舉改變了該書的命運。電子書不僅銷量持續上升,而且直接拉動了紙書的銷售,使該書在初版10多年後再次成為一本暢銷書。作者賈雷德·戴蒙德及其代理人對此十分滿意,續約也就變得順理成章。
據悉,現在已有越來越多在中國具有知名度的外國作家,如瑪格麗特·杜拉斯、蘇珊·桑塔格、東野圭吾、麥克尤恩、石黑一雄、青山七惠、彼得·海斯勒 (何偉) 等,由他們的經紀方對其著作的中文電子版權進行了授權。其中,很多圖書的電子書銷售很好,同時紙書的銷售也呈上升趨勢。今年「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亞馬遜發布了針對11000多位受訪者,以及來自亞馬遜數據分析形成的「全民閱讀調查報告」,其中透露讀電子書的讀者比例連續3年增長,達到84%。與此同時,實體書也不僅沒有消亡,還有復甦的趨勢。
因此,真正讓村上春樹改變初衷的,也許正是日益形成的中國電子圖書市場健康、規範發展的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