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問網紅為狗打孕婦事件:先兆流產屬何種傷害 物業是否擔責

2020-12-18 中國經濟網

原標題:七問「網紅毆打孕婦事件」......你想知道的法律知識點,都在這裡!!!

這兩天,因為遛狗不牽繩,浙江杭州孕婦楊女士和一名為saya-的網絡紅人起了爭執,致使其先兆流產。此事件經楊女士微博爆料後,立刻引發輿論熱議。

楊女士所爆料的細節有理有據,多位當時目擊此事件經過的群眾也在微博上對楊女士進行聲援,甚至個別有心網友還將此事件經過拍攝下來,並將視頻傳到網上以對涉事網紅母女進行聲討。爆料所顯示出的網紅母女惡劣的行徑以及蠻橫的態度,使得她們立刻成為了網友們口誅筆伐的對象。

此事件在11日有了最新進展。杭州濱江警方於該日凌晨發布該事件的最新處理情況:

該通報發出後,網友卻對其提出了不少質疑聲音,比如「為何不對陳某刑拘,而只對其母施某行政拘留」,因此,濱江警方於當日傍晚再次發出說明,以對這些質疑進行逐一解釋。

然而這並沒有減少廣大網友對於本案的關注熱情,反而更加激發了大家對於本案中所相關的法律問題所進行的廣泛討論。為了幫助大家釐清這些問題,法制網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的翁小平律師。

記者:為何楊女士已經被診斷出先兆早產,她卻被通報為無明顯傷勢?

翁小平:雖然網紅陳某母女二人毆打孕婦楊女士行為已經被當地警方查清,但是這不表示警方當時就能準確判斷因毆打而導致的傷害後果以及程度。此外,即便是楊女士網絡上傳了醫院的診斷報告,以證實自己目前是先兆流產,但是顯然這份報告並非專門的傷情鑑定機構所作出的結論。根據相關規定,警方只能是根據專門的鑑定機構所作出的結論而認定傷情程度,所以,在專業的鑑定結論作出之前,警方通報裡所聲稱的「無明顯傷勢」,只是警方當時對楊女士傷情所作出的初步判斷。

記者:在我國法律中,是否對於毆打孕婦致有早產風險的行為認定為《刑法》中的「傷害」?

翁小平:根據我國《刑法》以及相關規定,只有造成輕傷以上的故意傷害才會以刑事犯罪處理,也就是說故意傷害罪是依據傷情的具體結果來定罪量刑的。

而依據《人體損傷程度鑑定標準》中的對於「流產」所作出的相關認定標準,「外傷性難免流產」被認定為輕傷,「外傷性先兆流產」被定為輕微傷。所以,若楊女士的傷情經過法醫鑑定和醫院臨床會診的結論只是「外傷性先兆流產」,那麼,她的傷情就是屬於輕微傷的標準,則陳某母女的行為還達不到刑法意義上的「傷害」程度,只能由警方根據具體情況對其進行相應的治安處罰。

記者:陳某母女因為打人行徑,有可能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麼?

翁小平:首先,陳某母女二人毆打他人行為的法律性質,是由楊女士最終的傷情鑑定結論決定的。若其最終被鑑定為「難免流產」,那麼其二人可能涉嫌觸故意傷害罪,否則就可能只是治安案件,而面臨行政拘留或罰款的處罰。

其次,無論楊女士傷情鑑定結論為何,她可依據《民法總則》、《侵權責任法》等的法律規定,要求陳某母女賠償其因被毆打而支出的相關醫療費用,以及相應的精神損害賠償。

記者:如果待楊某生產後發現孩子有缺陷,她如果懷疑是陳某之前的毆打造成,她事後還能否向陳某主張權利?如何主張?

翁小平:如果楊女士待生產後發現孩子存在缺陷,並且懷疑是由陳某造成的,那她在有證據支持的前提下,可以向陳某主張侵權賠償責任。但是依據「誰主張、誰舉證」的一般訴訟原則,楊女士若要事後維權,則需要她委託相應的鑑定機構作出醫學鑑定,以證明孩子的損傷是由於妊娠期間所受到的傷害造成的。

對於此類侵權的訴訟時效是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損害後果發生之日起計算,在此之前由於孩子是胎兒,而很難確認傷害程度,故訴訟時效還沒有起算。

楊女士若想日後維權,應當注意保存好相應的證據,如此次住院就診單、病歷、處方單、收費票據等憑證,以備日後訴訟之需。

記者:本案是由於遛狗不牽繩所引起的,該狗之前已經多次意圖傷害過楊女士,並且陳某對此事知情。所以,如果此次楊某是由於被鬥牛犬撲倒而受傷,經鑑定楊某的傷情達到輕傷以上的話,若陳某在此過程中並沒有制止,那陳某母女的行為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翁小平:關於個人飼養動物致他人傷害甚至死亡的情形是否承擔刑事責任的問題,根據現行法律規定,主要看兩個方面,即是否造成輕傷以上的嚴重結果,以及動物的飼養者主觀是否存在故意或者過失,即如果是意外事件,也就是說動物飼養者根本無法預料到動物會傷人,即便造成嚴重後果,飼養者一般是不構成犯罪的。

如果發生了嚴重的損害後果,根據飼養者的主觀過錯程度,其有可能涉嫌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過失致人傷害罪、過失致人死亡罪等罪名。在本案中,在楊女士構成輕傷的基礎上,如果經警方查明,陳某已經明知自己飼養的狗多次意圖傷害過楊女士,但她仍舊沒採取任何措施,而繼續遛狗不牽繩,以放任狗傷人的危害結果的發生,那麼陳某母女則涉嫌故意傷害罪。

記者:寵物傷人事件中,寵物的主人承擔相關責任是否要求存在主觀過錯?

翁小平:依據我國《侵權責任法》所規定的,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無過錯侵權責任,即除非寵物主人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一般並不會因為其主觀存在過錯大小,而減輕或者免除其該承擔的責任。

其中被侵權人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一般是指被害人通過自己的行為故意挑逗動物,或是致使動物攻擊自己所造成的傷害,並且此類訴訟是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即需要動物飼養者自己去證明傷者是故意挑逗動物而受傷的,如果無法證明,那麼寵物主人就得照賠不誤!

記者:此事件中的小區物業公司是否存在法律責任?

翁小平:物業公司處作為小區的安全義務保障人,有義務保證小區內安全的環境,所以,物業公司可能承擔與其過錯相適應的違約責任或者侵權責任。

對於違約責任,如果物業公司與業主所籤的物業服務合同中有對飼養動物管理方面做具體的約定,物業公司在沒有盡到合同約定的管理義務的情況下,物業公司就要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對於侵權責任,物業公司沒有盡到安全保障義務導致動物致人損害,物管要承擔與其過錯相適應的責任。本案中,楊女士反映陳某所飼養的狗曾先後多次在其所在小區對其傷害,並且他們也向小區物業公司反映過,所以,如果該物業沒有對此採取有效防護措施予以制止,或是張貼警示的標語,對此次傷害結果,楊女士也可以要求該物業公司承擔相應的侵權賠償責任。

相關焦點

  • 七問「網紅毆打孕婦事件」……你想知道的法律知識點,都在這裡!
    這兩天,因為遛狗不牽繩,浙江杭州孕婦楊女士和一名為saya-的網絡紅人起了爭執,致使其先兆流產。此事件經楊女士微博爆料後,立刻引發輿論熱議。楊女士所爆料的細節有理有據,多位當時目擊此事件經過的群眾也在微博上對楊女士進行聲援,甚至個別有心網友還將此事件經過拍攝下來,並將視頻傳到網上以對涉事網紅母女進行聲討。
  • 媒體7問"網紅打孕婦":孕婦為何被通報為無明顯傷勢
    這兩天,因為遛狗不牽繩,浙江杭州孕婦楊女士和一名為saya-的網絡紅人起了爭執,致使其先兆流產。此事件經楊女士微博爆料後,立刻引發輿論熱議。記者:為何楊女士已經被診斷出先兆早產,她卻被通報為無明顯傷勢?翁小平:雖然網紅陳某母女二人毆打孕婦楊女士行為已經被當地警方查清,但是這不表示警方當時就能準確判斷因毆打而導致的傷害後果以及程度。
  • 律師帶你看「網紅打孕婦事件」中涉及的法律責任
    一、事件回顧最近,「網紅打孕婦事件」在網上引發熱評,事件發生在杭州某小區,起因是一位懷孕32周多的孕婦楊女士晚上和丈夫散步時,迎面撲來一隻未栓狗繩的黑色法鬥犬,楊女士的丈夫下意識將法鬥犬一腳踢開。這時法鬥犬主人網紅陳某伊和其母親施某華上前與楊女士發生了爭執繼而引發肢體衝突,這一衝突過程中,網紅女其其母親撕扯孕婦頭髮並狠推楊女士肚子,楊女士呼吸困難身體不適被緊急送往醫院。隨後,楊女士被初步診斷為先兆早產,其丈夫籤署了病危通知書。當晚楊女士在微博上公布了此次事件的經過後,網紅母女的惡劣態度及過激行為成了網友們的口誅筆伐的對象。
  • 狗不牽繩被踢 百萬粉絲網紅聯合母親毆打八個月孕婦 詛咒:活該你流產
    一位杭州網友@刺Ytt 9月9日發微博控訴網紅@Saya一 遛狗不牽繩致鬥牛犬多次撲向這位孕婦孕婦老公用腳推了一下狗網紅就動手打人其母親不但沒有阻止並惡語相向最後導致懷孕八個月的孕婦先兆早產遛狗不牽繩嚇到孕婦
  • 「網紅毆打孕婦」,人民日報怒了:法律面前沒有網紅!
    這兩天,一起「網紅遛狗不牽繩,狠推孕婦致先兆早產」的法律事件引發了網友熱議,也引起了包括人民日報在內的諸多媒體的關注。對於這起事件,人民日報官博不僅發出了題為「法律面前沒有網紅」的評論,還在官微上以《網紅毆打孕婦致先兆早產,人民日報微博怒了!》
  • 網紅毆打孕婦致先兆早產事件,違法行為已基本查清
    前天,杭州一孕婦發帖控訴,因遛狗起爭執,遭網紅毆打致先兆早產。事情一再發酵,成為微博熱搜第一的熱點事件。網紅和她媽剛從大門走進來,一邊走一邊罵很難聽的話。」這位住戶說:「這裡養狗的人挺多,但大部分都是牽狗繩的。」
  • 男子凌晨突現酒店房門口,孕婦受驚嚇先兆流產
    楚天都市報12月18日訊(見習記者張奇)昨日,網傳雲南昆明一孕婦所住酒店房間門被一陌生男子推開,該孕婦因此受到驚嚇。隨後,孕婦被初步診斷為先兆流產,便躺在酒店大堂索要說法。孕婦當天被診斷為先兆流產12月12日,孕婦蔣女士與妹妹一同入住維也納國際酒店昆明愛琴海店。據蔣女士及其妹妹所說,次日凌晨4時許,有一名陌生男子拿著房卡打開了她們的房門,蔣女士妹妹告訴男子房內有人,男子隨後詢問她是不是和他們一起的人,蔣女士妹妹否認後,男子繼續推著房門。
  • 預防先兆流產保胎的寶典
    曾有過兩次流產經歷的小燕(化名)又懷孕了,這次家裡人照顧她可是更加小心翼翼。平常時候,總是讓她躺在床上,但不知為什麼陰道還是偶爾會出血,家人很擔心這是先兆流產。對此,專家說,因為孕媽媽精神過於焦慮,休息不好等原因,有時的確會引起一些不良反應,但也未必就是先兆流產。那麼,真正的先兆流產有哪些徵兆呢?
  • 提前了解這六條,儘早規避先兆流產的風險
    懷孕就像是升級打怪遊戲,一路歷險,一路闖關。不同的是,有的人一路上走得很順暢,幾乎沒費什麼力就通關了,順利晉級為新手爸媽。而有的人多次懷孕卻半路「夭折」,尤其是孕早期先兆流產,能把人折磨的生不如死。那麼,先兆流產的症狀有哪些?先兆流產如何保胎?先兆流產不能吃什麼東西?
  • 什麼是先兆流產 先兆流產的症狀是什麼
    先兆流產是每個家庭都不希望遇到的,孕婦是家庭重點保護對象,也是未來家庭希望的寄託。在孕期準媽媽有很多注意事項,那麼小編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先兆流產的症狀和原因有哪些?先兆流產的症狀1、輕微下腹痛,胎動有下墜感,輕度腰酸腹脹。
  • 孕5周:孕媽做好措施遠離先兆流產!
    林先生:我太太是3周前檢查出有孕的,去醫院檢查的時候醫生說有先兆流產症狀,建議加強休息。現在準備辭掉工作,安心養胎。想諮詢一下,這種情況應該如何對應?並且在飲食上怎麼補呢?謝謝!  先兆流產是孕程一大殺手,據報導統計,在妊娠過程中有大約35~40%的孕婦經歷了先兆流產,雖然最後可能都是有驚無險,但她們的經歷足夠引起我們的警惕。
  • 先兆流產怎麼辦?
    在妊娠28周前,孕婦如果先出現少量的陰道流血、接著出現陣發性下腹痛或腰痛,經過檢查發現盆腔宮口未開,胎膜完整,無妊娠物排出,子宮大小與孕周相符。那麼就屬於先兆流產。如果情況加重,就可能發展為難免流產! 妊娠於28周前終止者稱為流產。
  • 孕酮低會導致先兆流產嗎?懷孕初期先兆流產應該怎麼辦?
    在懷孕早期,胎兒還沒有成型,受到傷害之後,部分女性會有先兆流產的現象。先兆流產的女性特殊部位會有少量的血液流出,少數女性的出血量較大,同時還會有明顯的疼痛感,出血的時間較長,沒有規律,女性要引起重視,儘早治療,否則會有先兆流產的可能。
  • 常州花園先兆流產
    核心提示:女性在懷孕後可能總是小心翼翼,擔心自己會受到流產的威脅.主要了解到孕期女陰道有少量出血,可能伴有腹痛或背痛等症狀.  先兆流產是指在懷孕28周之前,婦女沒有打開子宮口,沒有打破胎膜,也沒有排除任何妊娠組織,但她們有陰道出血或腹痛的症狀.妊娠早期先兆流產通常有妊娠早期反應,有時無陰道出血症狀,伴有鮮紅的血液   女性在懷孕後可能總是小心翼翼,擔心自己會受到流產的威脅.主要了解到孕期女陰道有少量出血
  • 年入百萬女網紅為愛寵暴打孕婦,這樣的女人「我配不上」
    這個女人絲毫沒有道歉息事寧人的想法,反而大聲喝罵楊女士:「你是孕婦你了不起啊,你是孕婦你就可以踢我家狗了?」並且用手指著她,儼然一副「愛狗人士」的樣子!之後,楊女士老公站出來叫她不要指手畫腳,誰知她衝上來就打,小楊老公除了剛開始擋了一下外,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因為對方是女人,屬實不方便動手。
  • 孕10周先兆流產,多虧有它順利保胎,醫生:盲目服用只會適得其反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懷孕初期,孕媽們最怕遇到的就是以流血、腹痛為主要症狀的先兆流產,它是不少準媽媽在孕早期揮之不去的陰影,早期先兆流產是否意味著一定要與孩子分離呢?而杉杉所服用的藥物就是黃體酮,它是胚胎發育刺激卵巢黃體分泌的一種天然孕激素,可以為受精卵的著床和發育提供支持,如果分泌不足易造成胚胎發育不良或者流產,黃體酮常被視為「保胎神藥」,當真是這樣嗎?
  • 先兆流產到底要不要保胎?
    在確定懷孕的幸福時刻,以流血為主要症狀的先兆流產成了很多準媽媽們在孕早期揮之不去的「陰影」。然而,關於孕早期要不要「保」,如何「保」的爭議卻越來越多。據專家介紹,50%以上流產原因為胚胎染色體異常,盲目保胎不可取!北京婦產醫院主任醫生丁新表示,不能「一刀切」地認為出血了就要保,也不能任何情況下都不保胎。
  • 杭州網紅毆打孕婦「驚動」人民日報:法律面前沒有網紅
    遛狗不牽繩引爭執,還涉嫌故意傷害孕婦身體。法律面前無網紅,只有公民。「網紅」不是護身符,更非特權通行證,「粉絲」越多越須節制。道德的歸道德,法律的歸法律,秉公處理不偏袒,不擴大化。捍衛法律公義,讓守法者有底氣、違法者存畏懼。
  • 網紅毆打孕婦致先兆早產後,請把醫生這番話轉給所有孕婦
    請把醫生這番話轉給所有孕婦近日,一名粉絲高達300多萬的網紅因遛狗與一孕婦引發爭端,報導稱網紅期間還毆打了孕婦腹部及大腿,導致其先兆早產。事件持續發酵,連娛樂圈的紀檢委王思聰也怒慫網紅「一文不值」。Jojo今天給大家細數一下,你所忽略的但可能會引起早產甚至流產的危險行為。
  • 深圳養犬不能任性傷害他人要擔責!
    深圳養犬不能任性傷害他人要擔責!晶報2018年11月19日訊 如今,城市裡養狗的家庭越來越多,不文明養犬行為隨之而來。養犬不辦證、遛狗不牽繩、犬只便溺不清理、狗吠擾四鄰、驚嚇行路人等問題層出不窮的同時,因狗而起的鄰裡糾紛、打架鬥毆等社會矛盾也逐漸上升,而在社區或公共場所,犬只傷人事件也時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