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有定力,做事不專心,是什麼毀了他們的專注力?如何提高?
今天在書店看到一位媽媽著急地衝著孩子嚷嚷:你怎麼幹什麼都不專心!你看旁邊的小朋友眼睛都不挪的看書!孩子的專注力成了許多家長的心病,只要孩子有一點點不專心的苗頭就會著急給他們貼一個不專注的標籤。
甚至有些家長還帶小寶們去看醫生、上一些輔導機構所謂的訓練課,實際真是父母形容的這個樣子嗎?有些坐不住的小朋友,是什麼讓他們變得不能專心呢?
2歲之前,孩子的專注力是天生的,你會發現,他們經常會很專心地做一件事,一動不動,任你怎麼喊他們都沒有回應,這個時候的專心是無意識的,能保持的時間相對較短。
隨著年齡的增長,可以專心做一件事的時間會隨著加長。3歲以後,孩子的專注力成為了一項有意識的行為,換言之,他們想不想專心地做這件事。
有的家長也會發現,小的時候幹什麼都很專心啊,為什麼大點了之後退步了,這其實與平時的習慣有關係,是哪些行為打破了這種天生的超能力呢?
總體一句話:在孩子全神貫注地做某件事時,因為家長的各種愛的名義影響了孩子的專注力。
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有的家長會走過去站在旁邊檢查作業的完成情況,發現有錯誤就會立馬讓專心寫作業的寶貝們停下改正。或者發現他們學習看書的姿勢不正確,立馬喊停;再或者看到他們辛苦的樣子,立馬心疼起來,又端水又拿吃的。
請各位家長想一下,這時候還哪裡來的專心呢?原本有的,都被你們消滅了。再比如孩子在專心的看書,但到了吃飯時間,媽媽就會一直喊一直喊,還必須坐在飯桌跟前,這樣他們的專注力就被打破了。
實際上,小朋友天生的專注力都很好,只是我們在生活中以各種方式破壞了這種平衡,使得慢慢的就沒有專心這一說了,比較嚴重的情況,會出現不能專心聽講、多動等。
因為平時的疏忽,傷害了孩子,現在想提高專注力,我們應該做點什麼?
1、杜絕打斷
有時候我們的愛並不是他們需要的,這就是愛的名義。在寫作業的時候也許他們並不想做其他的事情,喝水吃東西只會打斷思路,影響效率。其實我們可以調整一下孩子的作息。
在他們寫作業之前就安排好能量補給,這樣就不會影響他們專心的學習。不要在他們專心的看書的時候和他們聊天、講話或者必須按時坐在飯桌前面吃飯,慢下來,不會耽誤太多的時間,但能看到更多的風景。
即使發現了什麼做得不好的地方,也不要打斷他們正專心致志做的事情。可以再他們停下來的時候再進行改正或調整。專心程度的改變,不是光靠噱頭做幾套練習題就可以改善的。
不僅是專注力很多問題都是我們平時的生活模式和習慣導致的。如果想改變孩子的專注力,首先要從自己著手,幫助孩子制定一個合理的時間計劃,杜絕打斷,恢復專注力。
2、教會孩子如何控制自己
控制情緒也是提高專注力的方法之一,看似兩者沒有什麼關聯,其實不然。很多孩子都無法控制自己,看見好吃的管不住嘴,看起電視來管不住眼睛,生氣的時候就會發脾氣。
聽到一個吸引自己的聲音又控制不住耳朵,專注力不高,其實就是他們沒能控制好自己的內心、眼睛和耳朵。平時多引導孩子控制自己,找到合理的出口,慢慢地,孩子便能控制住自己,少受外界的幹擾。
3、多讀書。
多帶孩子去圖書館或者書吧,多閱讀,多感受。年齡較低的孩子更喜歡圖畫和有趣的故事,而書裡面的內容豐富多彩,生動有趣,可以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前期可以多選擇孩子感興趣的書籍,慢慢拉長他們專注的時間。
但一定不要強迫,想停下做別的事情的時候就暫時先停下來,等孩子做完他想做的事情之後再開始。通過讀書來改變專注力的效果是很好的,卻需要爸爸媽媽和寶貝的共同堅持。
專注力對每一個人來說都很重要,專注力不高確實令人頭疼,家長也是想盡辦法改變,有的家長花了不少冤枉錢報各種提高專注力的機構,但如果不改變平時的生活習慣和方式,很難在專注力這件事上有什麼突破。小細節變了再配合專注力專項訓練,效果更好。
可以給想提高孩子專注力的爸爸媽媽推薦一套遊戲書《兒童觀察力、記憶力、專注力訓練遊戲繪本》。
這套書利用了遊戲的方式,比如找東西、找不同和走迷宮,以遊戲訓練孩子的專注力、觀察力和記憶力,有趣加上成功的體驗可以不斷吸引孩子繼續。
這套遊戲書的價格也不高,現在活動價只需88元就可以入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給孩子一件感興趣的事,提高他的專注力!
十月孕媽咪總結:
專注力不是小事。在校園的時候,不專心會影響聽課效果、學習成績。工作了以後,做事不專注會影響工作效率,也很難獲得工作成果進而影響晉升加薪等。然而往往大事都是小事影響的,所謂細節決定成敗。各位家長別忘記,在訓練孩子專注力的同時,一定找到實際影響孩子專注力的習慣,並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