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石投資二季度策略:均衡配置 重點關注5G等6大行業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星石投資二季度策略:

全球疫情不改產業升級與行業集中大趨勢

從科技一枝獨秀,到科技、周期、消費均衡配置

摘要:

對於投資而言,短期擾動往往是難以準確把握的;對於我們來說更有價值的投資線索,就是在紛繁複雜的變化之中,把握那些不變的規律。

站在長期的維度來看,新冠疫情雖然擾動了短期的經濟復甦節奏,但不會改變兩個大趨勢:一是在「工程師紅利釋放+政策全面升級+研發投入高增」的共同呵護之下,產業持續升級;二是存量經濟之下消費、周期各行各業持續集中,馬太效應強化。沿著這條路徑,我們能夠持續挖掘出具備成長性的優質公司。

站在中期的維度來看,國內疫情已經得到有效管控,生產生活不斷恢復,隨著逆周期調控發力,內需將率先企穩修復。外需受全球疫情影響對經濟有一定拖累,但為抵禦疫情衝擊,全球流動性大幅寬鬆,也將給資本市場帶來支撐。寬鬆的流動性疊加政策刺激、消費回補、以及持續的產業升級,科技、周期、消費板塊都有較好的投資機會。

具體來說,星石投資重點關注6大行業的投資機會:大眾消費與服務、5G產業鏈、有色、高端裝備、新能源產業鏈、醫藥生物。

一、宏觀展望:內需有望率先修復,全球流動性寬鬆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復甦節奏帶來擾動,1-2月份中國的經濟數據觸底,無論是消費還是投資,相比往年同期的下降幅度都在20%以上。總體來看疫情對於一季度的經濟衝擊主要源於兩方面,一是全民居家隔離,消費需求受到抑制;二是疫情防控加大遷移難度,復工復產受阻,逆周期調控政策難發力。展望二季度,星石投資認為宏觀層面最大的驅動因素看兩方面:一是復工復產後國內逆周期調控發力,將驅動內需率先修復;二是全球流動性大幅寬鬆。

1、國內疫情緩解,二季度內需有望率先修復

目前,國內疫情已經基本得到控制,企業復工復產已經有序展開。3月下旬以來,除境外輸入病例之外,本土單日新增病例已降至個位數,截至3月28日,國內現有確診病例也降至2691人;隔離入境人員、調減國際客運航班等措施相繼推出,有助於加強對境外輸入病例的防控。隨著疫情得到控制,企業復工復產也在有序推進:截至3月25日,全國除湖北外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超過95%,中小企業開工率也達到71.7%。除此之外,高頻數據也顯示發電耗煤趨勢性回升,目前已經基本恢復到往日同期正常水平。經濟活動回歸正常化,刺激性政策才能夠真正滲透至實體經濟。

近期重要會議指出:「確保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要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和實施力度」。目前國內政策工具箱還有充足的應對空間,潛在寬鬆空間較大,預計二季度逆周期調節舉措將加速出臺:貨幣政策方面,隨著海外加速寬鬆,主要央行政策利率已經處於0附近,中美十年期國債利差已經達到180bp以上,遠超過80-100bp的「舒適區間」。而且2020年結構性通脹消退,貨幣政策掣肘進一步解除,預計二季度國內貨幣政策將加快跟進全球寬鬆。財政政策方面,近期重要會議指出將通過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規模等一攬子計劃穩定經濟增長;除此之外,PSL、證金債等預算外手段也還有進一步發力的空間。由於二季度外需壓力較大,穩內需的重要性更加凸顯,預計新、老基建將共同發力穩投資,並進一步擴大消費端刺激、減稅降費等。此外,預計地產政策將在「房住不炒」的框架下繼續強化因城施策,一方面能夠釋放合理需求,保障房企現金流;另一方面保障土地市場正常運轉,也能夠適度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寬鬆的流動性配合寬財政和地產因城施策,有望共同推動信用擴張,預計二季度開始經濟將觸底反彈。從投資端來看,今年地方專項債已經前置發行10233億,其中68%投向了基建相關領域,比2019年的20%明顯提升,而3月份基建項目的復工率也基本恢復至90%左右,政府行為對經濟的支持預計將在2季度得到體現。整體而言星石投資認為國內疫情對經濟影響最大的階段已經過去,預計二季度經濟將迎來補償性修復,而且反彈將持續。

2、海外防疫明顯升級,流動性大幅寬鬆呵護經濟,預計三季度外需逐步回穩

雖然海外疫情仍然處於發酵期,但是,目前各國已經相繼開始效仿中國加強防疫和隔離措施,截至3月25日,全球已經有超過60個國家宣布進入「緊急狀態」,部分國家已經初見成效。參考中國、韓國、新加坡疫情防控的經驗,加強隔離對抑制疫情傳播是非常有效的,可以作為疫情拐點的領先指標。按照中國、韓國、新加坡疫情防控的進度,從開始實施嚴格的檢測、隔離管控措施到疫情高峰拐點到來,所需的時間大約在14-21天。伴隨著海外各國疫情防控升級我們預計海外疫情拐點可能在4月中旬左右到來。

在強化疫情防控的同時,為了應對疫情對於宏觀經濟的衝擊,海外各國逆周期調控舉措也在加快實施。一方面,各大央行快速推出各類寬鬆政策呵護經濟和資本市場,流動性寬鬆幅度超過市場預期。比如,美聯儲近期針對市場的潛在風險推出一系列寬鬆舉措,從快速降息至0利率→QE→各類流動性工具→無限量QE,充分顯示出為了呵護經濟與市場,流動性支持將上不封頂的態度,這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都不曾出現過的。在美聯儲「無限量」流動性支持之下,海外市場流動性緊張的狀況已經初步緩解,美元指數回落、VIX指數下跌、黃金也重新開始顯示避險屬性。另一方面,各國近期也相繼推出大規模財政刺激,3月26日召開的G20特別峰會提出,G20將啟動總價值5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以應對疫情對全球社會、經濟和金融帶來的負面影響。

由於海外的疫情防控滯後於中國,預計二季度外需端仍會面臨一定的壓制,但目前全球流動性極度寬鬆、各國的高額財政刺激計劃也已經陸續落地,預計隨著政策刺激效果不斷累計,外需從三季度開始有望逐步回穩。

二、產業升級和行業集中大趨勢不變,各類別均有較好投資機會

對於投資而言,我們認為更重要的是在變化中把握不變的規律。在當下中國,兩個重要的長期趨勢正在持續顯現:

一是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產業升級。在國內工程師紅利持續釋放、政策全面支持創新、企業研發投入高速增長的共同呵護下,中國在科技領域不斷取得突破。這些趨勢是不會因新冠疫情而中斷的,相反,疫情催化下這個過程有望進一步提速。比如用工缺口將倒逼企業提升生產流程的自動化、智能化,疫情期間各類在線應用滲透率也快速提升,諸多投資機會也將從中誕生。

二是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存量經濟時代下,搶奪市場份額成為大部分周期、消費類企業唯一的出路,未來強者恆強的邏輯將持續演繹,行業的集中度會持續提升。以快遞行業為例,頭部企業憑藉強大的成本管控能力和優質的服務不斷搶奪市場份額,目前行業CR8市佔率已經達到80%以上。而面對新冠疫情,頭部企業具備更強的「抗逆性」,疫情後更會加速提升市場份額。

因此,站在長期的維度,沿著這兩條路徑出發,我們能夠源源不斷的挖掘出具備成長性的優質公司。中期來看,在逆周期調節持續發力的背景下,未來內需有望率先修復,疊加寬鬆的流動性支持,科技、周期、消費都有值得挖掘的投資機會。

在行業選擇上,目前星石投資重點關注6大方向的投資機會:

1、大眾消費與服務:受益於疫情後消費回補+行業集中

中期來看,隨著內需端刺激政策陸續出臺,二季度消費有望回補。前期由於疫情的蔓延,線下消費受到了比較嚴重的壓制,但消費需求並沒有消失;隨著疫情的好轉,各地幹部帶頭消費、消費券補貼等提振消費舉措相繼出臺,前期受疫情壓抑的消費需求有望逐漸釋放。線上消費與服務本身受疫情的影響較小,前期的主要制約因素在於物流、配送,而隨著疫情好轉,物流恢復之後,有望繼續保持高速成長。

長期來看,中小企業加快退出,市場份額向頭部企業持續集中。由於頭部企業現金流更加穩定、生產經營恢復能力更強,疫情之後隨著需求回補,頭部企業市場份額將加快擴張。

2、5G產業鏈:受益於低利率+新基建+產業轉型升級

2020年是5G正式商用元年,隨著網絡基礎的完善,基於5G網絡的應用服務將層出不窮,產業鏈的投資機會從5G基站、5G終端,逐步轉向5G流量基礎設施及5G應用,這是長期不變的趨勢。

中期來看,疫情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在線類應用得到快速滲透;而逆周期調控下新基建節奏加速,也將釋放硬體需求。

3、有色金屬:受益於全球流動性寬鬆和成本端支撐

從供給端來看,疫情衝擊下大宗商品價格已經下穿成本線,進入底部區間,海外債務壓力較大的礦山巨頭可能開啟新一輪主動減產,這意味著大宗商品價格進一步下跌空間非常有限,成本端能夠形成支撐。

此外,為了對衝疫情對經濟的衝擊,世界各國進一步加強逆周期調節將是確定性的方向,全球流動性大寬鬆,短期來看通縮擔憂得以緩解,中期來看全球各國逆周期調節加碼將最終帶動經濟和通脹回暖。而有色金屬屬於早周期行業,隨著海外疫情見頂、流動性寬鬆帶動名義利率下行,有色資源股將具備較高彈性。

4、高端裝備:受益於產業升級與國產替代

長期來看,伴隨著工程師紅利持續釋放,國內高端裝備領域技術突破不斷出現,進口替代的大趨勢不會改變,相關企業市佔率不斷提升。

中期來看,國產設備與進口產品技術差距已經持續收窄,而疫情擴散下海外產能受限,將進一步強化國產替代的邏輯。此外,疫情之下的用工難強化了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對於自動化、智能化的需求,自動化裝備的潛在需求轉化率後續有望上一臺階。

5、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從長期趨勢上來看,國內產業政策持續護航,海外傳統巨頭也紛紛向電動化轉型,新能源汽車產業中長期向上的趨勢不變。

而且,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無論是完整度還是產業鏈上各環節的市場份額,都處於全球領先地位,頭部企業已經進入到海外巨頭供應鏈。未來隨著海內外終端需求釋放,將帶動整個產業鏈景氣度向上。

6、醫藥生物

長期來看,在供給端,醫改持續推進,優先審評+醫保談判打通了國產創新藥快速上市、放量之路,帶量採購+嚴格限制輔助用藥也為創新藥和高端仿製藥釋放了巨大市場空間。在需求端,未來10年是我國人口老齡化比例的加速提升期,老齡化和消費升級都將促進醫療保健支出的增長,行業需求端長期向好。

中期來看,本次疫情不但不影響行業長期發展邏輯,反而還將進一步加快醫療系統的補短板進程,同時疫情影響下行業需求端還將得到提振。

相關焦點

  • 招商策略:消費升級下的行業配置 四行業受關注
    我們在中期策略報告中,提出下半年消費升級結構性機會,在此基礎上,對消費升級相關行業進一步深入挖掘,我們認為白酒、乳業、白色家電和醫藥商業這四個行業在當前值得重點關注。因此在行業的配置上,我們既要考慮到消費升級的長期趨勢,又要兼顧當前A股市場狀態。   提出消費升級行業配置核心邏輯:消費升級主題+業績穩定增長+股息率較高+估值較低,以此為篩選標準,我們認為目前白酒、乳業、白色家電和醫藥商業仍然存在投資價值,值得持續關注。
  • 2季報出爐 給你畫好重點了
    策略都備受投資者關注。   3、下階段整體配置預計將更加均衡   2020年上半年,上證指數、滬深300、創業板指的漲幅分別為-2.15%、1.64%、35.6%,呈現出明顯分化的結構性邊際變化,下階段整體配置預計將更加均衡。
  • 金因子量化投資大賽二季度榜單:量化CTA重振雄風,星池資產摘得雙冠
    第一創業以本次賽事為依託,積極搭建優質私募管理人投資交流平臺,通過多種形式,幫助管理人加強資金募集能力,進一步提高投資能力,降低經營管理成本,並助力行業持續健康發展。根據投資策略的不同,參與「金因子」量化投資大賽的產品被分為股票量化選股、股票相對價值、量化CTA、量化多策略四大類別。
  • 嘉實基金、星石投資等調研了這些個股(名單)
    從行業分布來看,被調研公司集中在醫藥生物、汽車、家用電器等行業。醫藥生物行業成機構調研重點▲▲▲按行業分類看,上周被調研公司中,醫藥生物行業涉及的公司數量最多,為7家。汽車、家用電器、計算機、電子等4大行業緊隨其後,均有4家公司被調研。
  • 清和泉資本:新能源行業作為重點彈性配置 順周期板塊階段性調入
    以下是聰明投資者經授權整理的此次策略會重點內容,分享給大家。一方面國內經濟當前仍處於修復的過程中,但修復的斜率已經有所放緩,預計三四季度GDP增長在5-6%上下;海外的經濟修復起來仍相對困難,所以市場對於經濟的信心仍有賴於疫情和疫苗的進展。另一方面國內政策對於傳統行業的支持力度有所減弱,更多傾向於新興產業,因此後續重點觀測工業品價格和PPI走勢。四季度內外部事件相對擾動較多,市場波動大概率不會明顯降低。
  • 注重底倉穩健 均衡風格配置
    大類資產配置建議  近期海外風險因素對投資者風險偏好有所壓制,不過,對A股未來走勢並不悲觀,權益類基金仍可作為組合關注重點。在權益類基金的選擇上,建議立足中長期管理能力優選的基金,在關注整體業績持續性、穩健性的同時,兼顧市場邊際變化的投資機會,注重風格層面的均衡搭配,從而做到攻守兼備。
  • ...首批公募2021年投資策略:賺盈利增長的錢 看好消費、科技、新能源
    在安信基金投研團隊看來,明年行情的利好因素包括:2021年A股盈利有望全面復甦,但預計逐季下滑,建議關注中遊製造、可選消費等景氣度有望延續的板塊。而金融、周期和服務類可選消費板塊的景氣上行拐點臨近。行業政策方面,則重點關注「十四五」規劃、科技新周期等。   對於資產配置上的建議,安信基金認為需要通過業績增長來消化估值,這也是2021年權益資產配置的核心思路。
  • 申萬期貨翁由來:市場不確定性猶存 建議股債商均衡配置
    摘要 【申萬期貨翁由來:市場不確定性猶存 建議股債商均衡配置】作為資深市場人士,他如何看待當前市場行情?在國內「經濟復甦、政策寬鬆」延續背景下,哪些投資策略值得關注?二季度市場將如何表現?哪些板塊存在投資機會?對於投資者而言,應該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 有哪些行業均衡配置基金可以選?
    有哪些行業均衡配置基金可以選?】目前市場熱點散亂、輪動較快,對於投資者來說,不少耐不住「寂寞」的投資者,眼看著手中的個股題材表現羸弱,毫不猶豫投身於正在「蓬勃上漲」的熱點板塊中,卻不料偷雞不成蝕把米,原先賣掉的題材過些天居然就啟動了。那麼,熱點板塊加速切換的市場背景下,到底應該選擇什麼樣的投基策略呢?有沒有哪些採用行業多策略或輪動策略,實現行業均衡風格的績優基金可以選呢?
  • 12大基金解讀滬指衝刺3000點:A股或有階段性表現 看好券商、5G等行業
    2018年全年、2019年一季度、2019年二季度全部A股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累計增速分別為-1.9%、9.4%、6.5%,整體呈現築底態勢。今年年初開始金融數據已經見底回升,歷史上企業利潤觸底回升滯後於政策面的寬鬆2-3個季度,2019年年底前企業盈利特別是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新興行業景氣度有望回升。
  • 同泰基金楊喆:相對均衡 順勢而為 關注科技成長領域投資機會
    投資本身的確是一件平淡的事,基金經理也需要適應在投資面前沒有情感的狀態。對於後市,楊喆建議投資者關注科技成長等領域四個方向的投資機會。  業績卓著的多類型帳戶管理經驗  「如果說我個人從業經歷,相較行業內大多數基金經理有什麼特別之處的話,那應該是我管理過的資產帳戶類型足夠多。」
  • 星石投資江暉:總有優秀的企業,讓人忍不住傾心
    江暉——星石投資董事長、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專業委員會委員。親愛的投資者:新的一年,如約到來,我迫不及待地向你們匯報,星石投資對未來充滿希望。2018年,中國經濟的關鍵詞已經不再是「增長」,GDP早就悄悄地從神壇上摔下,習總書記為今年帶來的關鍵詞是「新時代」,新時代下的高「質量」增長。
  • 均衡組合配置 聚焦選股優勢
    具備低估值優勢的金融地產等價值藍籌基金的投資機會值得進一步關注。雖然近期順周期領域出現較明顯上漲,但作為今年滯漲的板塊,從歷史相對估值來看主要順周期行業仍有修復空間。並且在通脹預期上行、美元貶值抬升資源品價格、工業企業盈利修復、利率上行概率較大的背景下,順周期領域有望延續上漲態勢,維持對相關基金的推薦。此外,積極參與港股市場投資的績優基金產品亦具備較強配置價值。
  • 興業證券2018年中期策略:「大創新」是主線 關注五大板塊龍頭
    6月12日至14日,「大創新的春天」——興業證券2018年中期策略會在上海召開。會議從宏觀、策略、行業等多角度,對當下熱點問題進行解讀,就下半年市場投資策略給出建議。
  • 招商證券2021年宏觀、策略、各行業年度觀點大合集來啦!
    「一個必須防」是:必須提防新增社融年內轉為負增長所帶來的風險,下半年低估值高股息策略有望勝出。  風格方面,2021年會顯著均衡,機構關注從「抱團300」到「挖票800」。業績改善的行業、板塊和個股在明顯增多,由於此前機構主要關注核心300,伴隨企業盈利全面改善,值得挖掘的個股機會將會明顯增多。但註冊制全面加速,剩下3000多隻股票仍缺乏關注和機會。
  • 富國均衡優選混合 : 富國均衡優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產品資料...
    如果法律法規對該比例要求有變更的,在履行適當程序後,以變更後的比例為準,本基金的投資比例會做相應調整。主要投資策略 本基金將採用「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主動投資管理策略,將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貫穿於資產配置、行業細分、公司價值評估以及組合風險管理全過程中。
  • 明星基金經理二季度調倉軌跡曝光:劉格菘、傅鵬博、丘棟榮等「交卷...
    股票資產增多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劉格菘對A股市場的樂觀態度,他在季報中表示:「二季度,國內疫情逐步緩解可控,企業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各項經濟指標均呈現明顯的觸底反彈的趨勢。」而涉及到具體的投資領域,他表示:「隨著國內疫情的緩解,必選消費品的優勢在逐漸減弱。」《紅周刊》記者注意到,他在二季度重點配置了以醫療服務、半導體、計算機為主的成長行業。
  • 二季度債券配置價值漸顯 選擇適合自身債基
    二季度債市行情將如何演變?普通投資者又該如何選擇合適的債基?對於以上問題,東方基金固收部基金經理黃諾楠認為,二季度債券資產的配置價值將漸漸凸顯,投資者可以選擇符合自身風險偏好的債基進行布局。二季度債市配置價值依舊【對標準化債券產品的需求可能增強】黃諾楠表示,二季度我國經濟整體走勢預計將保持平穩,CPI可能在2%的水平上運行。
  • 全方位資產配置策略,官方指南請收好
    中國經濟加快恢復,人民幣3個月狂漲3300點,2020年一路飆升持續走強,國際投資者紛紛看好中國資本市場,外資持續流入,資產配置下的財富風口有哪些?你還在觀望投資在哪裡?如何把握住特殊資產的投資機遇?
  • 中信建投2021年有色金屬行業投資策略:配置順周期 布局新能源(附股)
    原標題:中信建投2021年有色金屬行業投資策略:配置順周期,布局新能源(附股) 摘要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環保板塊估值接近歷史低位】中信建投指出,工業金屬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