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將是未來智慧教育必不可少的工具

2020-12-16 電子發燒友

AI將是未來智慧教育必不可少的工具

孫亞慧 發表於 2020-12-14 14:12:32

把人工智慧裝備引入課堂是「智慧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第一實驗學校請來機器人「老師」,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在歡樂愉快的氛圍中,啟發孩子們勤於思考,激發他們的探索熱情。

第二屆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會議近日在京舉行,會議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共同舉辦,探討智能時代人類需要具備的核心素養,研究未來教育發展戰略和育人方式。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教育所帶來的極大衝擊,大規模線上教育加速了技術革命與教育變革的進程,一系列新技術展示出巨大潛能,人工智慧時代的需求無疑也發生了重要變化。中國一直在進行著「人工智慧+」的教育創新,智能技術與教育的融合正成為催化劑,重塑課堂、學生、教師三者間的關係。

智能化教學 個性化發展

近年來,中國對人工智慧與教育融合發展的認識程度不斷加深,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和支持智能教育發展的政策性文件。

2017年,《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正式發布,其中提出,要加快人工智慧高端人才培養,建設人工智慧學科,發展智能教育。2018年,教育部發布《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劃》,從高等教育領域推動落實人工智慧發展。去年2月,《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正式發布,提出加快推進信息化時代的教育變革,建設智能化校園,統籌建設一體化智能化教學、管理與服務平臺,利用現代技術加快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中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向人們展示了變革教育的巨大潛能。幫助每個人獲取駕馭新科技、創造美好生活的能力,正是教育的使命所在。應當加快發展更高質量的教育、更加公平包容的教育、更加適合每個人的教育、更加開放靈活的教育,為每個人提供終身學習的機會,實現教育與經濟社會的融合發展。

疫情下,在線教育服務提供平臺也在發力,停課不停學,新技術的應用推動著教育教學模式的變革。好未來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白雲峰表示,人工智慧與教育的融合正在走向教育生態的縱深領域,推動了從教育理念到教學技術的創新與變革。通過人工智慧與大數據的發展,以在線教育為載體,「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正在打開學習過程的「黑匣子」,讓因材施教成為可能,一幅智能教育的未來圖景正在顯現。

技術創新湧現 重構傳統課堂

一些地區和學校開始了人工智慧與教育教學融合的深度嘗試。在北京、上海等地,智能教學助手和智能學辦能夠精準回應學生學習需求,並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差異設計了多種版本。

在廣州、武漢、西安、青島等地,人工智慧課正在中小學逐步鋪開,以推進人工智慧與學科教學融合研究。

在高校,人工智慧成為教學中的重要輔助。清華大學依託智慧教育教學工具,師生可以實時溝通,為課堂教學互動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案。北京師範大學的國際合作研究項目中,預測了未來人工智慧教師的功能角色,包括自動閱卷、血液診斷、心理輔導、體質健康監測、個性化教學指導等12種重要角色……

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表示,面對以智能技術促進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根本轉變、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的創新人才這一重要課題,中國從學生學習方式轉變、教師角色轉變、課堂形態轉變、評價體系轉變等4方面做出了探索。在此過程中,線上線下結合的體驗式學習、項目制學習、小組合作學習,以及疫情期間成效顯著的彈性學習與自主學習,正逐漸成為主流學習方式。同時,教師知識性的教學角色會部分被人工智慧取代,因此能夠從繁重的重複性勞動中解脫出來,將更多精力投入到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引導和培育之中。

加強國際合作 縮小數字鴻溝

一組數字可以更清晰地反映出中國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如今,中國中小學(含教學點)網際網路接入率達99.7%、98.7%的學校網絡帶寬全部達到100兆以上,95.2%的學校擁有多媒體教室,網絡教學環境大幅改善,基本建成國家素質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全國師生網絡學習空間開通數量突破1億個,慕課學習人數達到313.1億人次。教育信息化正在為構建平等面向每個人、適合每個人更加開放靈活的高質量教育體系發揮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想要創造「技術向善」的智能教育體系,進一步平衡遠程教育的覆蓋面,縮小數字鴻溝,為各國學生提供公平、開放、個性化的教育方式,離不開國際合作與交流。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助理總幹事賈尼尼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規模流行加速了全球對於新興技術開發領域的合作需求。只有通過合作,技術才能使所有人受益,而不是進一步擴大不平等現象。

技術進步的同時卻也加劇了數字鴻溝,使其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主席莫庫伊援引的一組數據令人擔憂:根據近期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和國際電信聯盟所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在高收入國家,87%的兒童和年輕人能夠接入網際網路;但在低收入國家,這個數字只有6%。全世界有22億25歲以下的兒童和年輕人家中沒有接入網際網路——其中有10億居住在亞洲和非洲。

「這場疫情再次說明,人類命運休戚與共,各國利益緊密相連,彼此依存,合作應對挑戰是國際社會唯一選擇。」中國教育部副部長、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主任田學軍如是說。

若想要縮小數字鴻溝,實現包容性發展,各國必須攜手同行。正如田學軍所言:「我們必須立足共同利益,以團結取代分歧,以理性消除偏見,相互尊重,守望相助、同舟共濟,充分發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智能教育領域的引領和協調作用,共商合作機制,共建交流平臺,共享優質資源,幫助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教育發展,共同推進實施2030年教育議程,打造智能時代教育共同體。」
責編AJX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AI+教育賽道變熱,智慧教育未來蘊藏哪些新機遇?
    新技術為教育產業發展帶來新契機,也引發國家層面高度重視,先後頒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等一系列政策,進一步加速了AI+教育賽道變熱。當AI與教育深度結合,會產生怎樣的火花?新技術將如何改變傳統教育?未來,教育產業創新還有哪些新的方向和機遇?
  • AI能夠為教育做什麼,智慧教育在未來又該如何前進,他們這麼說!
    而這一次的論壇也是談及最近最為火熱的AI領域中有關於教育的問題。究竟AI與教育如何契合,到底還是在於學習效率方面,提高效率,勞動與玩耍兩不誤,這樣才是學生該有的生活模式。那麼就在這個問題之後,更有記者問出,究竟AI與如今的在線教育又有什麼差別呢?又是否會真正意義上撼動到線下教育的資本。而在學霸君總裁張凱磊看來,AI即便已經在涉足教育方面,可是與線下教育還是會有根本意義上的不同點。
  • 智慧教育,為工具買單?還是真正的系統平臺?
    歸根結底:工具只能是一種手段。要實現智慧教育,還需要有以下五大支撐點:更利於教書育人的教育理念、更公平完善的教育制度,更優質多元的教育資源,更嚴苛的精益治校標準、更高瞻遠矚的統籌視角。技術不是萬能的,我們不能因為有更多的黑科技的加持,就想當然的「以鍵盤當筆,屏幕為紙」,把線下的業務搬到線上,開發出一個又一個的管理系統,堆砌成一套又一套的工具集,搞成了大雜燴,這樣的「智慧教育」沒有靈魂,贏了面子,輸了裡子。現在市面上「智慧教育」的系統/平臺很多,其中體量最大、傳播範圍、合作學校數量最多、用戶群體的是釘釘未來校園和騰訊智慧校園。
  • 好未來開源近600小時中英文混合語音數據集,填補教育AI研究空白
    由於行業的天然壁壘,智能教育領域目前開放的數據資源非常有限,而經過清理、標註、注釋、結構化的數據,更為少見。作為教育行業內人工智慧技術領域的代表企業,好未來很早就開始布局人工智慧技術的教育場景落地,也在多年的實踐中沉澱了大量優質教育資源和海量教學數據,並推動了多項智慧教育解決方案的落地。
  • 2019中國未來教育與智慧裝備展示會
    關於舉辦2019中國未來教育與智慧裝備展示會暨「第五屆未來教育高峰論壇:『智能教學』的價值創造」的通知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中國信息協會教育分會與江蘇省教育學會將於2019年11月13日至17日在江蘇省南京市繼續共同舉辦「2019中國未來教育與智慧裝備展示會暨第五屆未來教育高峰論壇」,本屆活動的主題是「『智能教學』的價值創造」。
  • 家人享智慧生活,孩子零基礎學編程玩AI
    作為全世界範圍內快速崛起的一種教育內容,編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具研發都有「向低齡普及」的趨勢。英國早在2014年就正式把編程列入必修課程,兒童從5歲開始學習,為迎接未來人工智慧社會的人才需求做準備。在中國,編程也被納入了中考和高考科目。政策的驅動讓國內的少兒編程培訓市場異常火爆,家長們也大多意識到孩子進行編程啟蒙的重要性,但編程課程普遍都非常昂貴。
  • 聯想AI教育一體化創新成果亮相 2020全球智慧教育大會
    2020年8月20日-22日,備受矚目的 「2020全球智慧教育大會」在京舉行,全程聚焦「人工智慧與未來教育」。作為教育信息化領域的領航者,聯想應邀出席本次大會,分享聯想在人工智慧賦能教育領域的深度洞察,同時攜集教材、課程、平臺、教具、算力為一體的AI教育解決方案亮相,以一體化的創新成果為教育行業的智能變革奠定堅實的基礎,驅動未來智慧教育的發展。
  • 雲南首個「5G+AI智慧教育」實驗室:科技感十足 未來課堂更有趣
    課堂上老師講一句話可以實時翻譯出10種語言、通過人臉識別可以分析出學生的心情、木夾子也能敲打出摩斯密碼……1月9日,記者了解到,雲南省首個「5G+AI智慧教育」項目正式落戶雲南衡水實驗中學,將分步實現5G網絡覆蓋,加強智能教育體系建設,發揮5G、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在促進個性化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的作用。
  • 趙沁平院士:「VR+AI」將深刻影響未來教育
    來源:人民網人民網北京8月24日電(孫競)隨著網際網路、5G、虛擬實境、人工智慧等技術的迅猛發展和組合創新,人類教育邁進「智能時代」的重要當口。由北京師範大學主辦的2020全球智慧教育大會20日至22日舉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沁平通過視頻致辭,並接受了人民網記者的遠程採訪。
  • 【教育創想】構建面向未來的生態智慧教育
    未來呼嘯而至。教育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也正在起勢。構建面向未來的新型學校因時而生,呼應著教育的大變革和培養時代新人的新需求。未來學校的定義是什麼?未來學習有哪些特徵?未來課堂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如何重構未來學習路徑?
  • OK智慧教育重磅發布新書《智慧學習》,提出AI時代全新學習模式
    ,也是未來教育的方向。要實現這樣智慧地教和學,單靠人力無法實現,需要人和技術深度融合,藉助智能化的工具來實現教育破局,真正提升孩子未來的競爭力。」OK智慧教育經過7年來對智慧教育的深入探索實踐,形成了一套基於AI的智慧學習模式。該模式已經讓全國各地的數千所學校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帶給師生更加高效的智慧學習體驗。
  • Ai上色工具
    每天一個小技巧【前言】1.添加快捷鍵 crtl+alt+shift+k或者 編輯-快捷鍵添加2.一般不要改快捷鍵 可以用這個裡面的搜索功能來找你想要的工具
  • 育聯網智慧教育4.0助力未來學校的構建
    伴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教育系統與全球經濟社會的現實需求越來越脫節,需要一個新的教育框架和模式以培養符合未來社會需求的人才。2020年初,世界經濟論壇在報告中提出了「教育4.0全球框架」,對新經濟中的教育進行了顛覆性重新定義。育聯網率先提出教育信息化4.0概念,育聯網強調「4.0一定是未來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趨勢,也是整個Saas軟體發展的必然趨勢。」
  • 智慧教育未來發展趨勢
    隨著智慧教育的發展,教育智慧化或許可以取代教育信息化,成為教育技術學的重要實踐領域。未來,當人們對智慧教育的接納和與認可程度普遍高於教育技術學和教育信息化的時候,或許就是智慧教育學成為獨立的學科或專業的時候。但是,目前智慧教育尚未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可,也尚不完全具備成為學科或專業的必要條件。
  • 人工智慧驅動未來教育——2019世界物聯網博覽會智慧教育峰會成功...
    本次峰會以「智能+未來教育」為主題,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江蘇省教育廳、中國教育技術協會聯合主辦,無錫市教育局承辦,科大訊飛等單位協辦,旨在交流探討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VR/AR技術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智慧教育中的應用,探索物聯網與未來教育的創新發展。8日,峰會同期智慧教育論壇成功舉辦。
  • AI將成智慧教育產業新引擎? 科大訊飛為你解析AI時代的個性化教育!| 智慧產品圈
    回過頭我們來看看這些技術,如:人工智慧、直播/錄播教學、STEAM教學、3D教學、VR/AR技術,這些技術都存在自己獨特特質和差異性,相互之間卻存在一定的互補性,針對教育行業應用服務需求的多樣性,本次峰會將邀請教育雲支撐平臺、人工智慧、STEAM教學、直播/錄播教學、教育集成商、3D教學、VR/AR技術應用等領域的大咖及教育行業專家領導
  • 專家論道:AI參與下的未來教育是怎樣的?
    教育是人工智慧應用的重要領域,人工智慧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已經成為教育變革的重要趨勢。近日,在廣受關注的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教育行業主題論壇上,海內外人工智慧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業界精英、教育工作者等,共同就人工智慧賦予教育的新動能、人工智慧如何與未來的教育教學融合以及未來所面臨的挑戰等問題展開探討,貢獻智慧。
  • 5個可以幫助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新AI工具
    不難想像,在未來,我們的大部分工作都會被委託給虛擬助理和機器人。通過基於人工智慧的各種工具——例如:複雜的數據分析算法、自動化家庭系統和車輛、以及Siri and Alexa——我們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 現在你可能在想,「這些工具是如何幫助我們提高工作效率的呢?」
  • 「領創未來」STEAM訓練班重裝啟動,這個夏天用智慧AI對話未來!
    但同時,72小時,也可以實現一次思維的創新和智慧的創造。今年暑假,青島市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創未來青少年創客中心,全面升級「領創未來」學生STEAM訓練班,旨通過跨學科教育實踐與人工智慧結合,培養一批具有創造力和創新思維的學生,帶動中小學校STEAM創新教育系統的塑造。
  • 教育AI「黑科技」亮相服貿會:在線教育機構發布最新智慧教室
    這些未來的教育「黑科技」,正在悄然改變著當代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習慣。 在9月5日的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國際教育服務貿易論壇上,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原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指出,「要將疫情期間在線教育的嘗試和探索進行總結,特別是將人工智慧方面的優勢融入網絡和遠程教育,提升在線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