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能夠為教育做什麼,智慧教育在未來又該如何前進,他們這麼說!

2020-12-16 即刻未來LH

就在昨日,由清華大學的數據科學院系與網易公司互相聯合舉辦的AI創新者論壇再次展開了,這一次的舉辦地正是在清華大學之中,而此一次出席圓桌的大咖都有學堂在線的總裁與學霸君的總裁以及網易有道的總裁,簡直就是科技界大牛級別人物紛紛出席呀。而這一次的論壇也是談及最近最為火熱的AI領域中有關於教育的問題。

根據小編的了解,這幾名CEO都紛紛表示,如今的教育體制,AI該如何插手進軍其中,很關鍵的一部分就在於學習軌跡方面,很多學生的努力程度都非常高,可是有一些卻因為在努力過程當中不斷迷失掉方向,使得自己不斷偏離軌道,由此看來,學習軌跡這一個方面是很關鍵的,通過AI,學生們就可以在平時的作業與練習當中不斷檢索自己的劣勢所在,從而不斷完善自己的弱點方面,有軌跡出發,更加直觀的查看到學生偏離的學習領域,甚至通過數據的統計,學生偏離的題型也會得到分析。

究竟AI與教育如何契合,到底還是在於學習效率方面,提高效率,勞動與玩耍兩不誤,這樣才是學生該有的生活模式。那麼就在這個問題之後,更有記者問出,究竟AI與如今的在線教育又有什麼差別呢?又是否會真正意義上撼動到線下教育的資本。

而在學霸君總裁張凱磊看來,AI即便已經在涉足教育方面,可是與線下教育還是會有根本意義上的不同點。就像是新東方與如今許多的教育在線平臺一樣,股價依舊是穩固提升,互不幹擾,因為線下教育依舊能夠提高實操性能,而AI的引入從根本上來看就是提升人們的學習效率的。

而對於真正意義的AI教育產品方面,熊立卻是這麼看待的,不管是教學工具還是一些個教輔工具,每當這一些設備都含有人工智慧因素之後,人們往往會陷入思維的死循環,難道自己用的真是科技產品嗎?其實所有的工具與產品都是在告訴學習者如何更好的學習與進步,幫助教學也才是一款學習軟體與學習網站應該關注的方面,而在王帥看來,教育中很多的事物都可以通過機器來傳授,比如課前的理論傳導,通過簡短的視頻,以及生動的模擬實驗便可以輕鬆完成。

而對於未來的五到十年中,教育一直都是朝陽產業,智慧教育更是要不斷把握住其中的機遇,與傳統的黑板報教育不同,人工智慧將會逐步邁過多媒體教育的腳步,帶去更加高效率且更加完善的教育體制,相信在未來,在教師與學生之中,還會出現人工智慧的幫助,學習將不再是一對多的模式,將是一對一,而人工智慧將會幫助老師完善大部分工作,學生也會從中領略到人工智慧教育的魅力所在。

而在小編看來,這一群科技大牛的圓桌論壇,從另外一個方面表明人工智慧的潛力!

相關焦點

  • 【GET2020】面向未來,智慧教育應該如何發展?
    兩位校長可不可以跟我們談一談,疫情爆發前後,您所在的學校,在課堂創新、教育信息化發展方面有一些什麼樣的變化?什麼行動做了改變?和以往的計劃相比做了什麼樣的改變?以及為什麼做這樣的改變?先請胡校長!胡宏娟:我們從2015年開始,就在做智慧教育。作為一個鄉村小學,在做智慧教育的時候,這個東西很難呈現。
  • 【教育創想】構建面向未來的生態智慧教育
    未來呼嘯而至。教育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也正在起勢。構建面向未來的新型學校因時而生,呼應著教育的大變革和培養時代新人的新需求。未來學校的定義是什麼?未來學習有哪些特徵?未來課堂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如何重構未來學習路徑?
  • 智慧教育大講堂《育見未來學校》
    我去過很多學校,他們總告訴我說黃老師這是我們的智慧教室,智慧課堂,這些是智慧體驗中心,這是智慧的科創中心。我看到在藍色的光波下,各種各樣的電子設備嵌入在牆體,仿佛走進了美國科技大片,看到的是人類與外星地球之間的連結,看到的是一串串數字符號下面各種先進手段的運用。
  • 未來教育大趨勢,聽聽他們怎麼說?
    本次峰會由江夏區、華中師範大學、騰訊教育科技公司共同主辦。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教育學會會長朱之文在致辭中說,目前,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已蔚然成勢。要秉持開放包容的態度,利用好人工智慧技術,抓住機遇,主動變革,著力在提供更加便捷、更加多樣、更加公平、更加優質教育服務上積極作為,為教育事業發展拓展新的空間。
  • AI教育新風向:專家如何看待智慧教育5-10年的發展?
    「過去兩年提的最大的學習社區,用智慧教室,平板電腦包括全新的科技打造課堂,會有新的技術產生,新的教學的運用某些場景可能會帶來更有效的方式,目前看來,人的成長過程,K12為例的學習過程,目前的人工智慧、在線教育能夠改變的還是很少比例的一部分。」熊立舉例道。張凱磊則認為,最近被AI所謂的武裝起來的在線教育基本上沒怎麼撼動人家線下教育。
  • AI將是未來智慧教育必不可少的工具
    AI將是未來智慧教育必不可少的工具 孫亞慧 發表於 2020-12-14 14:12:32 把人工智慧裝備引入課堂是「智慧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 AI+教育賽道變熱,智慧教育未來蘊藏哪些新機遇?
    新技術為教育產業發展帶來新契機,也引發國家層面高度重視,先後頒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等一系列政策,進一步加速了AI+教育賽道變熱。當AI與教育深度結合,會產生怎樣的火花?新技術將如何改變傳統教育?未來,教育產業創新還有哪些新的方向和機遇?
  • 智慧教育:都說教育要面向未來,未來的教育到底什麼樣?
    這種教學模式可以說是智慧教育的一個分支,所謂智慧教育,依託於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移動終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所打造的物聯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教育信息生態系統,是超越知識、走向智慧的教育。,改善資源配置,增進要素間的協同性,提升學習效率,使學生的學習更便捷、高效、個性化,也讓他們的才智和創造力得到更好發展。
  • 流利說:專注AI+教育深度融合,推進智慧教育持續發展
    該活動旨在召集智慧城市建設中,在智慧生活、智慧經濟、智慧治理、智慧政務等領域中的各類英才,決出領軍先鋒,表彰其在智慧城市建設中所取得的突出業績、作出的重要貢獻,共同助力上海邁入「5G、AI+」時代,加快長三角工業網際網路建設,為上海邁向卓越的全球城市提供實力支撐。
  • 推進智慧教育 鹿城的這些學校這麼做
    通過大數據採集每個孩子每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以及學生的行為軌跡,關注到每個個體的教育教學細節;學生人手一個手環監測他們的運動、睡眠情況;面向未來,推進未來教師培訓工程、智慧校園、未來教室……2017年以來,鹿城區聘請溫州中津研究院的博士、專家組成團隊,與鹿城區教育信息中心一起,以水心集團校為試點,正式啟動大數據採集工作。
  • 「AI 改變未來」——未來教育 2020 峰會在武漢召開
    本次峰會以「AI改變未來」為主題,為期一天,分別為開幕式、主題報告以及「教育信息科學與技術」和「騰訊科學學習」 分會場活動。峰會邀請教育界、科技界、產業界的專家教授、企業負責人等500餘人共聚一堂,針對科技賦能與教育創新、教育新業態新模式、智慧教育等話題,深入探討智能時代下的教育創新與變革。
  • AI人工智慧與未來教育發展
    最後,報告還從視覺方式(Ways of Seeing)和做事方式(Ways of Doing)兩個方面對人工智慧在教育中的應用做了展望。在視覺方式變革方面,一是認知服務(Cognitive Services)技術的發展可以幫助開發人員創建能夠看、聽、說、理解甚至開始推理的APP。
  • 應試教育是傳統教育與未來教育的過渡期,我們該如何創造未來教育
    良好的教育,關於著一個國家的未來,優秀的教育,可以為國家源源不斷的輸入人才。我國現在實行的教育模式是應試教育,高考成為所有學生都必須要過的獨木橋。問題重重的應試教育並不是一種好的教育模式,遲早會被時代所拋棄,未來教育將會取代應試教育,為我國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
  • 如何在教育中把「智力」變成「智慧」?聽聽他們怎麼說
    如何在教育中把「智力」變成「智慧」?聽聽他們怎麼說 中國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9年07月29日 09:49 A-A+ 我們如何在未來的教育中把「智力」變成「智慧」?龍永圖和白巖松對此有著怎樣獨特的經歷和感悟呢?來看他們在《論道》欄目中的講述。  學以致用 掌握方法  龍永圖:我是學英文出身的,當時我在貴州大學學英文,我學了四年英文,從來沒有聽到一個真正的外國人講話。所以我分到北京了以後,我都不相信我講得外國話外國人是不是聽得懂。
  • 為「教與學」插上智慧翅膀,「懂行人」點亮教育未來
    —— 本文作者 丁常彥「未來技術世界的不可知,就如一片黑暗中,需要燈塔。點燃未來燈塔的責任無疑是要落在高校上,教育要引領社會前進。中國的未來與振興要靠孩子,靠孩子唯有靠教育。」這一席話可謂振聾發聵。在基礎教育階段,教育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讓優質教育資源能夠充分共享,從而保障教育公平性;同時兼顧因人施教、個性化學習。為此,華為打造了遠程教研系統,以智慧教研提升教師能力,沉澱智能的教學資源,讓優質的教育資源觸手可及。不僅如此,通過構建個人的學習畫像,以及智能的資源推薦,補齊個人學習短板,強化個人優勢能力,實現教學的千人千面。
  • 好未來開源近600小時中英文混合語音數據集,填補教育AI研究空白
    高質量的數據集往往能夠提高模型訓練的質量和預測的準確率。由於行業的天然壁壘,智能教育領域目前開放的數據資源非常有限,而經過清理、標註、注釋、結構化的數據,更為少見。作為教育行業內人工智慧技術領域的代表企業,好未來很早就開始布局人工智慧技術的教育場景落地,也在多年的實踐中沉澱了大量優質教育資源和海量教學數據,並推動了多項智慧教育解決方案的落地。
  • 未來教育下,空間重構該怎樣運用到智慧圖書館?
    在未來教育的驅動下,重新設計學習空間已然成為了一所學校改革的必經之路,空間重構即是在數位化技術的支撐下,對物理教學空間進行多樣化的設計,幫助個體和群體找到更適合自身的學習方式,讓環境為學習者的成長注入新的動力。
  • 智慧教育大講堂《預見 • 遇見》
    在近期深圳舉辦的智慧教育大課堂上,育聯網創始人、學校管理專家黃志如博士從行業規律,行業發展對教育信息化4.0做了全面的解析與分享。本期特分享給大家,育聯網,讓學校管理一目了然。以下內容根據課堂視頻整理,如需觀看完整視頻請前往育聯網公眾號。各位教育界的同仁們,歡迎來到育聯網智慧教育大講堂。
  • 智慧教育 概念崛起,智慧教學 又是為哪般?
    自2012年教育部所公布的新一輪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開始,「智慧教育」概念開始在教育市場嶄露頭角,成為關於教育議論的主旋律。人們對於學習方式、環境、甚至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都愈發關注。所謂智慧教育,就是指依託物聯網、雲計算、無線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打造的物聯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教育信息生態系統。
  • 巧口AI英語高培生:用技術來提升教育 為未來做儲備
    所以趨勢未來一定也是,無論是技術的變化,還是新的科技引領,其實最終帶來的更多的是我們在技術上面,怎麼能夠在這方面有所提升。所以在這點上我覺得,只要把握這個基本的東西以後,其實萬變不離其宗,基於這個,巧口因為一直堅守用技術來提升教育或者是賦能教育,給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方法跟學習習慣,同時帶來更好的學習效果,我覺得巧口一直在堅守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