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則全,枉則直——道家的入世智慧進可攻退可守

2020-12-20 閱人悅己讀書會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能柔曲的因而能自我保全,懂得糾正的便能變直,能低洼凹陷的則能自我充盈,懂得護守現成的穩定則能得到真正的逐漸更新,索取少則能得到更多,索取多則反而導致自身的混亂迷惑。

「曲則全」據說漢武帝有個奶媽,把他從小帶大,兩個人感情十分深厚。奶媽因為覺得皇帝是自己帶大的,有靠山,所以在外面做了犯法的事情(「嘗於外犯事」)。後來漢武帝知道了,準備依法嚴辦。奶媽只好求救於東方朔。東方朔教奶媽一個辦法,說:「你切勿求皇 上饒恕你,這件事情只用嘴巴來講是沒有用的。 等皇上下令要辦你的時候,會叫人把你拉下去, 你什麼都不要說,只要走兩步便回頭看看皇上,不斷地回頭看他。切記,什麼求饒的話都不要說,餵皇上吃奶的事更不要提,否則一定會人頭落地。可是如果按照我教你的方法去做,或許還 有希望保全你。」

於是,奶媽就照著東方朔的吩咐,在漢武帝要辦她的時候,走一兩步就回頭看看皇帝,鼻涕 眼淚直流。東方朔站在旁邊說:「老太婆,你還看什麼看啊?皇帝已經長大了,還要靠你餵奶吃嗎?你就快滾吧!」東方朔這麼一講,漢武帝聽了很難過,想起了從前奶媽的種種好處,畢竟是從小被她帶大的,現在要把她綁去砍頭,心裡實在不忍。於是「帝悽然,即赦免罪」。 如果東方朔直接去向漢武帝求情,漢武帝就會更加生氣,甚至可能會懷疑東方朔同奶媽有不 法的往來,連東方朔也一起抓起來查辦。可是東方朔設的這個計策,用不著直接求情,皇上自己就後悔了,也不會怪東方朔與奶媽有往來。而且當皇上的,特別是漢武帝這樣「窮兵黷武」、很自我的皇帝,尤其討厭被臣子所左右,東方朔用這種方式可以把恩惠算在皇上身上,不至於讓皇上 覺得自己被臣子的意見所左右而心生反感。

「枉則直」,歪的東西把它糾正過來,就變成直的了。但是如果糾正太過,又會變成彎曲的, 所以有「矯枉過正」的成語。晏嬰有一次對曾子說:「車輪雖然是圓的,可是卻是用山上的木頭做成的,木頭可是直的啊。這是因為有好的工匠把直的木頭拿來加工, 使之變成彎曲的圓,中規中矩。木頭的本身雖然 有枯槁的地方,或者是有結疤鼓出來,或者是有個地方凹下去,這都是缺點。可是經過木工的雕琢,這些缺點就都沒有了,便可發出堅強的作用來。所以說,要學會做一個君子,便要謹慎小心,致力學問修養,一天一天慢慢地琢磨成器,如同木工做車輪子一樣,慢慢地雕鑿,平常看不出效果,等到東西做成功了,效果就出來了,到這時候,才看出成績。」這就是告訴曾子,人生的學問道德修養,不是一下做得好的,想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可見想要「枉則直」是需要時間的,是要慢慢地琢磨的,不能幻想一下就達到效果,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

窪則盈,低洼的地方水才會聚積;敝則新,有上才有下,有舊才有新。少則得,索取少則能得到更多;多則惑,索取多則反而導致自身的混亂迷惑。人生是一個自我磨練、自我完善的過程,幾十年的時間,前面一段不懂世事,後面一段幹不了事,剩下能幹事的就是中間一段,正是青年到壯年的寶貴時間,若不能把握,就會萬事成蹉跎。

年輕人總會遇到一些挫折、一些困惑,也總會獲得一些機會、一些收穫。最忌諱的是,在挫 折時浮躁,在收穫時淺薄。浮躁和淺薄都不能成就事業。

比如說,大學生剛畢業的時候找工作,有的人一心只想進那些大企業大公司,認為只有在那 裡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才能學到更多的東西。可是大公司人人想進,那些進不去的怎麼辦?不得已選了小公司,整天唉聲嘆氣,認為自己是大材小用、明珠暗投,然後一邊漫不經心地上班,一邊尋找機會跳槽。這樣的人不在少數。可是這樣的人其實很傻。誠然,大公司大企業實力強大,制度完備,有著良好的培訓機制,對於人員的鍛鍊也很重視。可是它們的缺點也是同樣顯而易見的,公司裡人才濟濟,剛畢業的學生有幾人能在其中嶄露頭角呢?那麼多的精英分子都在等待上位,輪到畢業生的時候只怕幾年的時間都過去了。

而小企業小公司裡人才沒有那麼多,如果畢業生有較強的實力,老闆往往會拿你當個寶。而 且因為人員較少,晉升的空間大、時間短。或許 別人在大公司裡還只是一個普通業務員的時候,你在小公司裡已經是部門經理獨當一面了。

當然,這需要你能夠靜下心來,不驕不躁,小公司裡能學習的東西也同樣很多。當你的要求 不那麼高時,能把自己的位置擺低,真誠地去學習,那麼就會「少則得」,因為虛心而獲得更多。這是對於那些妄想一步登天的人們的一個小小的建議,由此也可以看出道家思想對於現實人生的意義。

道家是能出世也能入世的,有體有用。「曲則全」,「枉則直」,都是極其實用的生活智慧。「曲則全」是做人處世與自利利他之道。為人 處世,善於運用巧妙的曲線,便可事事大吉了。 換言之,做人要講藝術,便要講究曲線美。比如 說要批評別人,直接指責那別人當然受不了,可是如果換種語氣,說得委婉一些,那麼對方接受 起來就容易多了。所以,直道而行固然好,可是適當情況下走走曲線也是很有幫助的。

相關焦點

  • 曲則全,枉則直-道德經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釋義:委曲便會保全,屈枉便會直伸;低洼便會充盈,陳舊便會更新;少取便會獲得,貪多便會迷惑。
  • 《道德經》中的「曲則全,枉則直」是什麼意思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中的「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們先看看第七十七章的這幾句:「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還有「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 根據周易臨卦,方可解透《道德經》「曲則全,枉則直」
    老子認為當受到壓迫無力反抗時,應當有足夠的韌性來保全自己,此為卦之「道」;又結合卦名「林」字,根據林木的生存原理,提出「曲則全;枉則直」的論點。文 | 楊吉德話說《道德經》第22章曲則全;枉則直。尹喜問:「彎曲才能求全,冤屈才能伸直。
  • 高考延期不用怕,高考留學雙保險進可攻退可守!
    幸運的是她在高三就選擇了留學益網「高考留學雙保險」方案,順利轉去澳洲留學,進了雪梨大學這所世界百強名校。大部分澳洲大學都接受高考成績直入本科,拿澳洲八大名校來說,除了墨爾本大學之外,其餘7所大學都只要一本線,但是世界排名、國際知名度、教育質量卻高了不少。
  • 家門口轉一圈拿香港身份,讓孩子的教育進可攻退可守
    前言:疫情影響之下,我們才知道planB的重要性,獲得香港身份,讓孩子在教育選擇上「進可攻退可守無論國內國外,在孩子的教育上我們都需要planA和planB,為他們提供「進可攻退可守」的身份。不管是嚮往國外的大學,還是決定留在國內讀書,這一個身份都是非常好的選擇——香港身份!
  • 領悟《道德經》:「曲則全,枉則直」的人生大智慧
    在老子的思想中,「曲則全」指的是成功的道路,也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生存和發展的方式。 老子所說的「曲則全」,就是處理人的生命,保障人和自己的安全。
  • 進可攻,退可守 避險資產選擇固收+
    不少投資者開始找尋銀行理財產品的代替品;或者說有沒有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的避險資產。固收+策略,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固收+,通俗的來講,就是固收類資產如純債基金打底,佔主要倉位。「+」就是其他類風險較高的資產。「+」主要包括了股票、國債期貨、股指期貨、定增、打新、可轉債等等。
  • 《道德經》: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委屈可求全,屈枉能伸直,低洼會盈滿,舊敝能成新,少的會變多,多也能變少,這都是自然而然的規律,事物總是在向相反的方向發展,正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人生亦無外乎陰陽的互變過程而已。明白了這個規律,主觀上去順應它,人生就可輕鬆容易地乘勢而為,不僅能夠事半功倍地心想事成,同時也能減少自己很多內心的憂患。
  • 67帛書《老子》曲則全,枉則正,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有法無法,因時為業,有度無度,因物與合,故曰:聖人不朽,時變是守。虛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綱也,群臣並至,使多明也。提示:[論德] 曲全 枉正 窪盈 蔽新 少得 多惑 [修身] 不自視 不自伐 不爭【原文】曲則全,枉則正,窪則盈,敝則新,
  • 小區居民圈地新招:伸縮式柵欄「進可攻退可守」
    近日,記者在網上發現,各種可移動、可收縮的圍欄銷量漸漲,這種「進可攻退可守」的「圈地」方式受到追捧。昆明有沒有這種「腦洞大開」的「地主」?「圈地」為何屢禁不止?低違章成本和高管理、執法成本之間的衝突,或許可以說明一些問題。
  • 這個專業才是熱門中的熱門,進可攻退可守,學這個專業不愁就業!
    中國大學的專業很多,常見的有法學、經濟學、土木等,不常見的有葡萄酒釀造專業、古生物學、殯葬專業等,五花八門的專業可愁壞了那些高考生了,畢竟選了好專業以後就業不愁,沒選好畢業的時候也就只能黯然神傷了。要說起如今就業率最高的專業,會計學當仁不讓。會計學這個專業主要學什麼?
  • 陰陽師:SP大嶽丸道館,進可攻退可守,道館陣容又該變了
    今天注重介紹SP大嶽丸的道館玩法,進可攻退可守,不管是道館防守陣容還是道館退治陣容,有了麓鳴大嶽丸的加入,都有或多或少的變化。由於陣容中有緣結神,她祝福的隊友可以獲得一次庇護,可抵擋單次技能中的所有控制效果。所以,如果對面是一個御饌津,一個返魂香,麓鳴大嶽丸就算被控制,也還能自由行動一回合。更何況,由於陣容可以搭配蟹姬,也不怕麓鳴大嶽丸被控制。如果,大家想用八岐大蛇雙拉鹿丸,那麼就得小心對面大小御饌津,以及帶返魂香的御饌津,鹿丸很可能被暈的。
  • 道德經與樹形哲學 第二十二章·曲則全
    第二十二章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以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曲則全」利用「根」「果」的樹形結構來分析。「曲則全」可以轉換為:曲乃全之根,曲成就了全。舉個例子:人在沙漠中行走,由於沒有參照物,最終會返回原點。因為人左右腳長短不同,在行走時並不是絕對的直線,會有一個小小的曲率。
  • 高考留學雙重選擇,進可攻退可守!
    高考、留學雙重選擇,進可攻退可守,未來之路,由心選擇。 為什麼留學馬來西亞? 良好的留學環境 馬來西亞享有「亞洲魅力所在」的美譽,雙子塔、車水馬龍的商業街區、遍地的橡膠園一同組成了一幅迷人的風景畫。
  • 進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實則高深的處世謀略。
    >一、在姿態上要低調在低調中修煉自己:低調做人無論在官場、商場還是政治軍事鬥爭中都是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實則高深的處世謀略。為對手叫好是一種智慧:美德、智慧、修養,是我們處世的資本。為對手叫好,是一種謀略,能做到放低姿態為對手叫好的人,那他在做人做事上必定會成功。以寬容之心度他人之過: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對於別人的過失,必要的指責無可厚非,但能以博大的胸懷去寬容別人,就會讓世界變得更精彩。
  • 在效率為王的時代,尼採認為「曲則全」,老子卻提出了不同的見解
    老子說,曲則全,枉則直。欲過籬笆者,必選矮處。滾滾先前的時代車輪,總是先從陳舊事物身上碾過。拆遷之前的老屋原來比周邊的房子更加破舊,更加現代化的大樓卻在此處拔地而起。陳舊的事物,因為發展的步伐,採用了更先進更現代化的技術。
  • 曲則全,以無為應萬物知對錯
    曲則全是指聖人能夠曲盡其誠意,平等地、相應地待人,這時他的德就可以彰顯於萬物之前。 「枉則直」,聖人有高貴的道德品質,曲高和寡,與一般人有距離,難以與人民相近。如果不去改變自己順從他人去相應於他人而做,其他人就不願意跟從你,這時真理、道則不能伸張,不能為人所信受。聖人要枉自己的心而順從他人之意,以達智慧道德之伸張。
  • 《道德經》: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才是一種圓滿,這才是曲則全
    《道德經》: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道德經中的很多話都值得仔細的去揣摩,在我們之前也聊到過在22章中,聖人抱一說到過這樣一個道理,曲則全,枉則直。同樣在聖人報一中,最後有這樣一句話叫做: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成全而歸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古人所說的曲則全的道理,怎麼能是一句空話呢?對於辯證對立統一的規律,只能誠心誠意的去遵循,這就是很多人常說的自然之道。
  •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曲則全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1)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2)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3)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 《菜根譚的智慧》處世篇。退既使進 與就是得
    《菜根譚》不圇於一家之見,而熔儒、釋、道三家思想與一爐,以儒家的入世思想為經,佛家的出世思想與道家清淨無為思想為緯,從提高人的素質和品位入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做人、處事、修身、養性的方法體系。其語言精警、文辭雋永、含義深邃、易懂好記。正是因為《菜根譚》中的這種智慧,使其有別於其他消極避世、空疏玄談的勸誡箴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