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識別並跳出七個人生陷阱的認知策略

2021-02-26 萬娘娘

Hi~

感謝您喜歡我的視頻號內容分享❤️

我的英語學習「乾貨知識」和「小視頻」都會發在朋友圈。想圍觀我的朋友圈朋友們可以掃以下二維碼添加我的微信。

聽說跟我學英語的人,都能講出一口漂亮的英語~

長按掃碼加好友,加入我的微信通訊錄吧

↓↓↓

如果掃碼不成功,可搜索個人微信號:wanniangniang20

如果掃碼後提示等待,可稍後再嘗試

你也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萬娘娘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如何識別人生陷阱》,作者是大衛‧柯維與史蒂芬‧瑪迪斯,書中教你如何避開七種人生陷阱,有些建議和觀點很值得了解。

發現書中提到的七個陷阱,我自己都遇到過,也很幸運的跳了出來,現在寫的公眾號文章中,有很大一部分跟這七個人生陷阱相關,要是你經常讀公眾號文章,會發現內容會更多,更深入一些。

婚姻陷阱:在伴侶關係中,過著「我」而不是「我們」的生活。遇到問題總等對方先改變?

金錢陷阱:只看眼前不想以後,不斷消費。覺得債務一定還得了 ,壞的事輪不到自己?

專注陷阱:活在一個萬事急匆匆的年代,卻對那些需要時間醞釀的事說「不」?

改變陷阱:拖延、不想變化,如果要做出改變就要萬無一失, 不然乾脆試都別試?

學習陷阱:犯錯就想掩蓋,不想讓人看見,就怕曝露性格缺點,而導致顏面盡失?

事業陷阱:薪水給人安全感,舒適圈裡雖然沒有熱情與啟發,卻也可以長久地待下去?

目標陷阱:以為買新款追流行就能讓自己更快樂,擁有越多,就代表自己越幸福?


陷阱的四個特點

1. 誘惑性——陷阱會不知不覺將你引誘進去。

2. 欺騙性——短期的滿足會導致長期的痛苦。

3. 難擺脫——就像流沙一樣,一旦落入陷阱,就很難跳出來,需要使用非傳統的方法才能逃出陷阱,並留在外面。

4. 限制性——陷阱會阻礙你朝著目標前進。

進階的四個階段

1. 痛苦——陷阱造成的可怕現實。

2. 認識——意識到自己陷在了一個陷阱裡。

3. 成功——實施策略讓自己擺脫陷阱。

4. 蓬勃發展——一旦你從陷阱中解脫出來,你所取得的進步。

陷阱學:研究陷阱的學問。

陷阱學家:善於發現並遠離陷阱的專家。

頓悟式突破:頓悟是指非常規的智慧或見解,突破是由頓悟引發的在行為上的突破。

反轉陷阱:通過做相反的事情把陷阱顛倒過來。



第一個陷阱:婚姻陷阱——已婚人士卻像單身漢一樣生活

我們落入這個陷阱的核心原因

1. 認為自己比另一半更有教養。

2. 沒能把思維模式從「我」切換到「我們」。

3. 不願意改變,或者說,只有對方改變了,我們才願意改變。

頓悟式突破:為戀愛雙方/夫妻雙方創造共同的願景,並共同確定實現目標的途徑。

行動步驟:寫下來,務必要記住你和伴侶達成一致的事情:

1. 怎麼花錢、理財?

2. 如果有孩子,該怎麼撫養孩子?

3. 兩個人在家裡分別扮演什麼角色?兩個人都工作嗎?怎麼分擔家務?怎麼管理家事?

反轉陷阱:當你們在相處中出現分歧時,問問對方這個問題究竟有多重要。可以從1到10打分(1表示根本不重要, 10表示非常重要),評估時要誠實。如果你的伴侶給這件事打分打得比你高,那就讓他/她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

為什麼當下會存在這樣一個陷阱呢

□  一半的勞動力是職業女性。

□  不能依賴老舊的方式——過去的文化規範做事,究竟該承擔什麼樣的角色,需要協商,尤其在做家務方面。

□  分居和離婚已然很普遍。

□  在網上交友更容易。

□  獨立生活更容易,伴侶們不必什麼事情都一起做。

關於婚姻陷阱的問題

1. 在婚姻/關係中,我們是一個團隊,還是更像兩個單身漢?

2. 我們對於共同創造怎樣的生活有共同的願景嗎?未來有什麼讓我們興奮呢?我們的目標是什麼?

3. 我們成長的方式有何不同?在我們的關係中,這些不同體現在哪裡?我們希望傳給下一代的最積極的東西是什麼?

4. 如果我們有了孩子,我們撫養孩子遵循什麼理念?我們的育兒理念有何不同?我們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更團結、更有效的育兒團隊?

5. 如何分配家務?我們倆都對安排滿意嗎?如果不滿意,我們以什麼樣的程序解決不公平的問題?

學習日記

·我從這個陷阱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下一步我將採取什麼措施,將這些啟示應用於生活?


我們落入這個陷阱的核心原因

1. 對金錢過於短視,導致我們活在當下。

2. 我們陷入了競爭性消費,想要和身邊的人攀比。

3. 我們拒絕承認現實,認為最壞的情況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頓悟式突破:把還債變成一個遊戲,一個有趣、能夠調動起積極性的遊戲。做一個記分板,放在家裡,讓家庭成員們都參與其中。

行動步驟:創造你自己的「債紙蛇」。

注意:「債紙蛇」只代表一種方法,發揮你的創造力,製作獨特的記分板來激勵自己。

反轉陷阱:

在還清債務後,把原來用來還債的錢用於培育你的「基金樹」,樹有3~4根枝丫,分別代表:

1. 現金儲蓄

2. 投資

3. 子女教育基金(如適用)

4. 退休基金

為什麼現在債務會成為一個陷阱呢

□  容易獲得信貸。

□  無休止的廣告和誘惑。

□  錢不再是實實在在可觸摸的——錢好像變得不真實了。

關於金錢陷阱的問題

1. 如何直觀地跟蹤我的財務情況?我可以創造自己的「債紙蛇」,或者是類似的東西來激勵自己嗎?

2. 為了更好地實現我的財務目標,我可以把什麼東西從生活中砍掉?為了擺脫債務,我需要怎樣改變消費習慣?

3. 如果我沒有負債,可以採取什麼行動來利用複利的力量?

學習日記

·我從這個陷阱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下一步我將採取什麼措施,將這些啟示應用於生活?



我們落入這個陷阱的核心原因

1. 事情實在是太多了——我們沒有把那些值得付出時間、精力和注意力的事情過濾出來。

2. 我們生活在電子世界裡,時時刻刻與網絡互聯——在電子世界,大多是些瑣碎無聊的小事。

3. 我們缺乏耐心,希望能夠隨心所欲——事情立馬就辦,東西伸手即來,沒希望更快就不錯了。我們沒能意識到,或者說忘了,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需要時間的沉澱,不可能瞬間實現。

頓悟式突破:只有意識到我們不可能做到所有事情後,才能實現頓悟式突破。我們必須把不重要的東西過濾掉,從瑣事中脫身,學會拒絕,這樣才能對我們最珍視的東西投入更多。

行動步驟:每季度檢查一次,確定自己是否被這個陷阱誘惑,是否偏離了目標。

反轉陷阱:騰出一個星期的時間或安排一次假期,完全與網際網路、電子郵件和電子世界隔離,你感覺怎麼樣?你想多久這麼來一次?

為什麼現在這成了一個陷阱呢

□  現在吸引我們注意力的東西比以往更多,要讀、要聽、要看、要做的東西太多了。

□  技術的設計方式就是為了吸引我們的注意力,而且迫使我們不得不做出回應。完成遊戲中的一項任務或收到某人的信息後,大腦中產生的多巴胺激增。

□  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別人期望我們永遠在線,隨時能聯繫到我們。

□  電腦/手機現在有雙重用途,既能工作又能娛樂,但界限很容易模糊,可能會互相干擾。

□  當今世界,熙熙攘攘,更難區分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

□  有無數種辦法可以娛樂,分散我們的注意力。

關於專注陷阱的問題

1. 我有計劃來去掉生活中不重要的事情嗎?如何保持自己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我該如何應對幹擾?我該如何應對不可避免的危機?

2. 我每天在屏幕前花多長時間?其中,有多長時間有用,有多長時間無關緊要?

3. 我為什麼會陷入一團亂麻的瑣事中?最浪費我時間的是什麼?如何減少或消除對我生活的影響?

4. 怎樣改變工作環境和日程安排,才能減少花在瑣事上的時間呢?哪些壞習慣或不必要的會議妨礙了你?

學習日記

·我從這個陷阱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下一步我將採取什麼措施,將這些啟示應用於生活?


我們落入這個陷阱的核心原因

1. 改變很難,過程很痛苦,讓人很不舒服。

2. 我們會忍不住儘可能拖延,推遲改變。

3. 作為完美主義者,我們信奉這樣的生活準則:「如果做不到盡善盡美,那我還不如不試。」

頓悟式突破:在良知的指引下勇敢地改變,而不要等形勢所迫時才不得不行動。

行動步驟:當你需要做出關鍵決定時,停下來,聆聽你的良知,然後反思一下,終其一生,你都要利用好這個資源。

反轉陷阱:以教養和良知作為引領內心和人生方向的指針。

為什麼當下改變成了一個陷阱呢

□  有這麼多幹擾因素,我們更容易拖延。

□  更難區分真實的我們和別人眼中的我們。

□  反正我們並不完美,為什麼改變呢?有什麼意義呢?

關於改變陷阱的問題

1. 我是否已經深入思考過我需要做出哪些關鍵的改變?是什麼妨礙我做出這些改變?什麼支持系統(包括家人和朋友)可以支持我做出必要的改變?

2. 我一直在推遲做出哪些改變?是什麼情況或信念阻礙我採取行動?我會因為良心發現而改變嗎?還是我必須等到形勢所迫才改變?

3. 我有完美主義傾向嗎?如果是這樣,完美主義如何妨礙我在生活中做出必要的改變?我能做些什麼來克服這種傾向呢?

學習日記

·我從這個陷阱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下一步我將採取什麼措施,將這些啟示應用於生活?


我們落入這個陷阱的核心原因

1. 不對自己的選擇負責,我們掩蓋自己的錯誤,重寫自己的經歷,而不是承認錯誤,對錯誤負責。

2. 我們將錯誤看作是性格缺陷,而沒將其看作學習過程的一部分。

3. 我們想給別人展示一定的形象。如果其他人看到我們的缺陷,我們想要展示的形象就被損壞和玷汙了,我們本能地想要保護這個形象。

頓悟式突破:要像對待最終結果一樣,為付出的努力、走過的路、經歷的過程而慶幸、慶賀。錯誤有益,不要隱藏錯誤,要從錯誤中吸取教訓。

行動步驟:每季度檢查一次,看看你能不能肯定地回答這三個問題:

1. 當我犯錯誤時,我把它看作是一個學習機會了嗎?如果是的話,我從中學到了什麼?

2. 人類要經過不斷試驗、犯錯,才能成長,我在生活中是否也遵循同樣的準則?

3. 許多偉大的創新都是不懈努力、不斷失敗後才實現的(想想愛迪生和燈泡)。事實證明,這種方法行之有效,我在個人生活和職業生涯中應用這種方法了嗎?

反轉陷阱:鼓勵別人接受他們的錯誤,成為家庭和組織變革的催化劑,將始終如一地實踐這些原則的人視為典範。

為什麼對待錯誤會成為陷阱呢

□  社交媒體崛起後,別人的生活似乎很精彩,而我們的生活似乎很平淡乏味,所以我的形象必須和真實的我不同,或者要比真實的我更好。

□  因為其他人看起來都很完美,我必須隱藏或粉飾自己的錯誤或缺陷,以求不被人發現。

關於學習陷阱的問題

1. 想想最近犯的一個錯誤,我是否試圖否認錯誤,是否為自己辯解,是否想讓錯誤看起來很小,是否試圖隱藏錯誤?我意識到自己在做這樣的事情了嗎?如何能把犯的下一個錯誤變成前進的墊腳石呢?

2. 我是否揪著自己過去犯的錯誤不放呢?是否因此而自責呢?我學會原諒自己了嗎?是什麼阻礙了我?當我面對艱難的挑戰時,如何鼓勵自己才能高效地克服困難呢?

3. 怎麼做才能幫我的家人更注重努力和成長,而不是結果呢?我該做什麼來幫助我的工作團隊呢?我該如何鼓勵別人接受錯誤呢?

學習日記

·我從這個陷阱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下一步我將採取什麼措施,將這些啟示應用於生活?


第六個陷阱:事業陷阱——行動起來,或者喪失對工作的靈感和激情


我們落入這個陷阱的核心原因

1. 在經濟上依賴於工作收入。

2. 工作環境不能鼓舞人,不能讓員工做最好的自己,因此,我們失去了靈感和激情,勉強接受了這樣的生活。

3. 當短期工作變成長期工作,我們就進入了職業舒適區。

頓悟式突破:從事能滿足成功職業四個維度的工作:經濟、思想、激情和目標。

行動步驟:每季度評估一次這四個維度是否已被徹底激活,最好通過對以下四個問題的肯定回答來確定:

1. 我拿到的報酬公平嗎?(經濟)

2. 工作中用到我的創新能力了嗎?(思想)

3. 我對工作有激情嗎?(激情)

4. 我在工作中做出貢獻了嗎?(目標)

如果其中一個或幾個問題你給出了否定的回答,那就試著對所在的工作環境施加影響,這樣你就可以一直給出肯定的答案。如果評估了好幾次後,你仍然不能給出肯定的答案,那就考慮換個單位,或者是換個職業。

反轉陷阱:幫助其他人使用這四個問題進行評估,幫助他們在工作中找到激情和靈感。

為什麼這點成了一個陷阱呢

□  我們能夠找到同時滿足這四個維度的工作,成就成功的職業生涯。

□  當下職場競爭激烈,除了全心全意投入工作,我們不應該接受任何不敬業的情況。

關於事業陷阱的問題

1. 我的工作報酬公平嗎?為什麼?如果我沒有得到公平的報酬,將來會不會有所改變?為什麼我的工作價值被低估了呢?我可以施加一定的影響嗎?應該找一個更看重我工作的職位嗎?

2. 我上班的時候,不得不克制自己的想法嗎?人們會詢問我的觀點嗎?人們傾聽我的意見嗎?重視我的意見嗎?

3. 我的公司尊重我嗎?我喜歡和別人一起工作嗎?工作上的這些同事對我來說有多重要呢?我覺得自己是公司裡面有價值的員工、同事和合作夥伴嗎?有沒有一個導師支持並鼓勵我做最好的自己?

4. 我希望人們記得我職業生涯中的什麼事情?我為能在這家公司工作而自豪嗎?我工作中最看重的是什麼?當我退休時,會為自己做出的貢獻感到驕傲嗎?

學習日記

·我從這個陷阱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下一步我將採取什麼措施,將這些啟示應用於生活?


第七個陷阱:目標陷阱——囤積,許是直到人生盡頭才會發覺的終極謊言

我們落入這個陷阱的核心原因

1. 有一種積累財富的心態:我們習慣於認為,生活的目標就是積累更多的東西。

2. 不斷地追求幸福,我們相信,只要再獲得一件東西,我們就會快樂。

3. 陷入競爭性消費:認為購物是衡量成功的標尺,誰擁有的東西多,誰就是贏家!擁有的東西越多,肯定就越成功。

頓悟式突破:真正的幸福源於提供服務,做出有意義的貢獻,建立持久的關係。財產可以起到輔助作用,但沒有人際關係重要。

行動步驟:每年花一天時間梳理一下你的家當,要像你準備搬到很遠的地方去一樣,把積攢的不能增值的東西捐掉或丟掉。

反轉陷阱:修復一段破碎的關係,或者鞏固好與在意之人的脆弱關係。

為什麼現在這成了一個陷阱呢

□  現在,我們面臨的選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所以人們更容易積攢東西。

□  積攢東西等同於成功,至少我們習慣於這樣認為。

□  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豐富的世界,可以獲得好多東西。

□  廣告商越來越擅長於利用我們的情緒,從而說服我們積累更多的東西。

關於目標陷阱的問題

1. 如果我要搬到世界各地,我會帶什麼?會留下什麼?我現在能從生活中把這些東西清除掉嗎?

2. 回想一下我最近買的東西,哪些真的為我的生活增加了價值?哪些沒有呢?從中我有沒有學到未來買東西時該如何做決定?

3. 帶給我快樂最多的是哪些人?我花了多長時間和他們在一起?

4. 我最珍貴的記憶是什麼?我能做些什麼來創造更多這樣的記憶呢?

學習日記

·我從這個陷阱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下一步我將採取什麼措施,將這些啟示應用於生活?

相關焦點

  • 突破個人瓶頸,你需要跳出3個能力陷阱
    而這一切的開始是老李跳出了自己工作能力的陷阱,發現了更為廣闊的的世界。3.而老李的成功轉型,除了工作能力方面的轉變之外,在人際關係處理方面也有了很多改進。因為很多人難以跳出人際關係的陷阱。我們喜歡結交和自己比較相似的人,比如說行業相同、性格相同之類的,還喜歡結交在空間距離上和我們相近的人。大家行業相近、活動空間相近,同質化也就會越來越高,漸漸的形成了一個跳不出去的小圈子。
  • 智能時代的認知變革,如何跨越其陷阱?
    分布式認知超越了「認知是個體級別上信息加工過程」傳統的認知觀點,認為認知本性是分布式的,認知現象不僅包括個人頭腦中所發生的認知活動,還涉及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技術工具之間通過交互實現某一活動(比如計算)的過程。
  • 餘勝泉:智能時代的認知變革,如何跨越其陷阱?
    認知外包是一種分布式認知。分布式認知超越了「認知是個體級別上信息加工過程」傳統的認知觀點,認為認知本性是分布式的,認知現象不僅包括個人頭腦中所發生的認知活動,還涉及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技術工具之間通過交互實現某一活動(比如計算)的過程。
  • 如何避開價值陷阱——低估值策略
    來源:丫丫港股圈作者:國金策略-艾熊峰圖片來源:Pixabay特別聲明:本公眾號的觀點、分析及預測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任何機構立場,也不構成對閱讀者的投資建議。事前去識別哪些公司和行業屬於價值陷阱是比較困難的,但事後去看,無論是美股市場還是A股市場都上演著許多價值陷阱的案例。二、導致價值陷阱的原因:行業景氣、競爭格局和戰略決策1)公司低估值有可能反映的是未來行業景氣下行,處在景氣下行行業的公司,特別是那些受行業衝擊影響較大的低估值公司往往可能是價值陷阱。
  • 如何跳出貧困陷阱:中國故事新解讀
    Oi)《中國農村起飛》(Rural China Takes Off, 1999),後有洪源遠(Yuen Yuen Ang)《中國如何跳出貧困陷阱》(How China Escaped the Poverty Trap, 2016)。戴慕珍先後任教於哈佛和史丹福大學政治學系,培養博士若干,洪源遠出其門下。
  • 如何區分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
    如何區分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從這段定義裡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學習策略是一系列規則、方法、技巧的綜合,因此它不能等同於具體的學習方法。其次,需要從宏觀上認識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所謂的認知策略就是我們在加工處理外在信息的一種方式而已,而這種方式的主要作用在於幫助我們加強"記憶"。它包括複述、精加工和組織策略。複述策略正如它的字面意思:重複敘述。
  • 空頭陷阱是什麼意思? 如何識別空頭陷阱
    空頭陷阱是什麼意思?空頭陷阱是市場主流資金大力做空,通過盤面中顯現出明顯疲弱的形態,誘使投資者恐慌性拋售股票。空頭陷阱通常出現在指數或股價從高位區以高成交量跌至一個新的低點區,並造成向下突破的假象,使恐慌拋盤湧出後迅速回升至原先的密集成交區,並向上突破原壓力線,使在低點賣出者踏空。
  • 學習筆記 | 認知、元認知、認知策略與元認知策略
    涉及內容為:英語學習、教育視野;個人閱讀輸出、偶爾縱論天下、分享經典好文。小編微信:morgan-ye大學本應是修身養性,提高個人涵養的地方,但現在有多少大學生能明白這一點,就算在他們離開學校時都不知道自己將來要做什麼,這實在是很悲哀的。本以為自己是天之驕子,然而離開學校之後就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感覺像被社會拋棄了一樣。
  • 認知策略的分類
    麥可根據學習策略覆蓋的成分,邁克卡等人將學習策略概括為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資源管理策略。今天我們就重點談一談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因所學知識的類型而有所不同,複述、精加工和組織策略主要是針對陳述性知識,針對程序性知識則有模式再認識策略和動作陳述性知識,它是關於事實的知識,是學校學習的一個主要的方面。
  • 學習策略之元認知策略
    學習策略之元認知策略結合近三年天津教師招聘考試來看,學習策略這一知識點連續三年皆有考查,例如2018年河東區、和平區、南開區;2017年和平區;2016年河北區、靜海區。學習策略這一知識點一般以一道單選題的方式出現,題幹列舉某種策略的具體表現,要求判斷出對應哪一種學習策略。
  • 學習策略之認知策略與元認知策略
    學習策略這部分內容在教師招聘考試當中主要有兩種考察形式,一種是多項選擇題,考察學習策略/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資源管理策略都包含哪些方面,這類題目大家只需要識記清楚每一大類概念下面的子概念即可;第二種考察形式稍微難一些,考察理解類單選,即題目當中會呈現一個例子,讓各位考生來反選屬於哪一策略,這類題目就需要大家在識記概念的基礎上進行理解。
  • 2021年,跳出習慣的陷阱,成就有收穫的人生!
    有人之所以制定的目標完成度很低,是因為一直待在舒適圈裡,陷入了安逸的習慣陷阱。要想在年終總結時成績亮眼,就需要跳出舒適圈,重新審視自己。《習慣陷阱》,作者椎原崇,就是一本教我們如何察覺並捨棄舊的思維模式,通過多個捨棄練習和認知練習,幫助我們真正實現思維模式轉換,清空錯誤的觀念,重新認識自己,實現人生的躍遷成長。
  • 給情緒多點時間:跳出認知陷阱,控制憤怒情緒,戰勝完美主義
    一 造成你不開心的幾種認知扭曲古希臘哲學家艾皮克提圖曾經說過:人的煩惱並非來源於實際問題,而是來源於看待問題的方式。」到了現代,心理學界的認知流派也認為:思維決定情緒。認知流派心理學家研究發現,負面思維造成負面情緒,裡面包含很多歪曲的內容,那些扭曲的思想是人痛苦的根源。
  • 給情緒多點時間:跳出認知陷阱,控制憤怒情緒,戰勝完美主義
    到了現代,心理學界的認知流派也認為:思維決定情緒。認知流派心理學家研究發現,負面思維造成負面情緒,裡面包含很多歪曲的內容,那些扭曲的思想是人痛苦的根源。作者在書裡介紹了3類常見的認知扭曲:第一, 太絕對,類似2分法,非黑即白,非此即彼,沒有中間地帶。
  • 學習策略分類之認知策略
    一、考情介紹學習策略的分類主要包含的內容有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和資源管理策略3部分的內容,在整個教師招聘考試中通常以客觀題的形式來進行考查。單選題主要以理解性的習題為主,一般會以某個例子的形式出現,要求考生對題幹中教師或學生的做法進行判斷,看屬於哪一種學習策略,而多選題主要以記憶性問題為主,會從分類這一角度出發,比如會問認知策略包括什麼,因此學生在備考過程中容易產生混淆。作為一個重要的知識點,下面就帶著大家一起來學習學習策略分類中認知策略的內容以及如何區分各個知識點。
  • 日常生活中極易被忽視的認知陷阱,聰明人必看!
    但這20年我都沒有跳出美發的圈圈,不是在別人的美髮店打工,就是自己的美髮店打工,總之是在給「美發行業」打工。因為我一直認為,我學了美發這麼久了,只會做髮型啊,別的也沒幹過,也不會幹。越是這樣想,就越限制了嘗試幹別的事情的行動力。
  • 學習策略——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教育心理學中的學習策略一直以來是大家頭疼的問題,那麼今天環球名師就帶著大家一起區分一下其中的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
  • 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
    從這段定義裡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學習策略是一系列規則、方法、技巧的綜合,因此它不能等同於具體的學習方法。 其次,需要從宏觀上認識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所謂的認知策略就是我們在加工處理外在信息的一種方式而已,而這種方式的主要作用在於幫助我們加強"記憶"。它包括複述、精加工和組織策略。
  • 新冠疫情給我們個人最大的啟示
    企業需要極其關注風險儲備,個人也同樣如此,擅於做風險儲備的人做成事的概率會比一般人高出很多。那如何才能做好風險儲備呢?做到下面三點就可以了:1、養成意識2、評估風險3、計算儲備01養成意識基於人類目前的科技和認知水平,我們能確定的事其實並不多,只要系統稍微複雜一點,我們的預測就會有偏差了。
  • 心理學「元認知策略」透徹學
    【元認知】元認知是指對認知的認知,即個人對自己認知過程的知識和調節這些過程的能力。元認知知識:是個體關於自己或他人的認識活動、過程、結果以及與之有關的知識。元認知監控:指個體在認知活動中,對自己的認知活動進行積極監控,並相應的進行調節,以達到預定目標。元認知體驗:是伴隨認知活動產生的認知體驗或情感體驗。)【元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指學生對自己整個學習過程的有效監視及控制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