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感謝您喜歡我的視頻號內容分享❤️
我的英語學習「乾貨知識」和「小視頻」都會發在朋友圈。想圍觀我的朋友圈朋友們可以掃以下二維碼添加我的微信。
聽說跟我學英語的人,都能講出一口漂亮的英語~
長按掃碼加好友,加入我的微信通訊錄吧
↓↓↓
如果掃碼不成功,可搜索個人微信號:wanniangniang20
如果掃碼後提示等待,可稍後再嘗試
你也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萬娘娘今天分享的書籍是《如何識別人生陷阱》,作者是大衛‧柯維與史蒂芬‧瑪迪斯,書中教你如何避開七種人生陷阱,有些建議和觀點很值得了解。
發現書中提到的七個陷阱,我自己都遇到過,也很幸運的跳了出來,現在寫的公眾號文章中,有很大一部分跟這七個人生陷阱相關,要是你經常讀公眾號文章,會發現內容會更多,更深入一些。
婚姻陷阱:在伴侶關係中,過著「我」而不是「我們」的生活。遇到問題總等對方先改變?
金錢陷阱:只看眼前不想以後,不斷消費。覺得債務一定還得了 ,壞的事輪不到自己?
專注陷阱:活在一個萬事急匆匆的年代,卻對那些需要時間醞釀的事說「不」?
改變陷阱:拖延、不想變化,如果要做出改變就要萬無一失, 不然乾脆試都別試?
學習陷阱:犯錯就想掩蓋,不想讓人看見,就怕曝露性格缺點,而導致顏面盡失?
事業陷阱:薪水給人安全感,舒適圈裡雖然沒有熱情與啟發,卻也可以長久地待下去?
目標陷阱:以為買新款追流行就能讓自己更快樂,擁有越多,就代表自己越幸福?
陷阱的四個特點
1. 誘惑性——陷阱會不知不覺將你引誘進去。
2. 欺騙性——短期的滿足會導致長期的痛苦。
3. 難擺脫——就像流沙一樣,一旦落入陷阱,就很難跳出來,需要使用非傳統的方法才能逃出陷阱,並留在外面。
4. 限制性——陷阱會阻礙你朝著目標前進。
進階的四個階段
1. 痛苦——陷阱造成的可怕現實。
2. 認識——意識到自己陷在了一個陷阱裡。
3. 成功——實施策略讓自己擺脫陷阱。
4. 蓬勃發展——一旦你從陷阱中解脫出來,你所取得的進步。
陷阱學:研究陷阱的學問。
陷阱學家:善於發現並遠離陷阱的專家。
頓悟式突破:頓悟是指非常規的智慧或見解,突破是由頓悟引發的在行為上的突破。
反轉陷阱:通過做相反的事情把陷阱顛倒過來。
第一個陷阱:婚姻陷阱——已婚人士卻像單身漢一樣生活
我們落入這個陷阱的核心原因
1. 認為自己比另一半更有教養。
2. 沒能把思維模式從「我」切換到「我們」。
3. 不願意改變,或者說,只有對方改變了,我們才願意改變。
頓悟式突破:為戀愛雙方/夫妻雙方創造共同的願景,並共同確定實現目標的途徑。
行動步驟:寫下來,務必要記住你和伴侶達成一致的事情:
1. 怎麼花錢、理財?
2. 如果有孩子,該怎麼撫養孩子?
3. 兩個人在家裡分別扮演什麼角色?兩個人都工作嗎?怎麼分擔家務?怎麼管理家事?
反轉陷阱:當你們在相處中出現分歧時,問問對方這個問題究竟有多重要。可以從1到10打分(1表示根本不重要, 10表示非常重要),評估時要誠實。如果你的伴侶給這件事打分打得比你高,那就讓他/她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
為什麼當下會存在這樣一個陷阱呢
□ 一半的勞動力是職業女性。
□ 不能依賴老舊的方式——過去的文化規範做事,究竟該承擔什麼樣的角色,需要協商,尤其在做家務方面。
□ 分居和離婚已然很普遍。
□ 在網上交友更容易。
□ 獨立生活更容易,伴侶們不必什麼事情都一起做。
關於婚姻陷阱的問題
1. 在婚姻/關係中,我們是一個團隊,還是更像兩個單身漢?
2. 我們對於共同創造怎樣的生活有共同的願景嗎?未來有什麼讓我們興奮呢?我們的目標是什麼?
3. 我們成長的方式有何不同?在我們的關係中,這些不同體現在哪裡?我們希望傳給下一代的最積極的東西是什麼?
4. 如果我們有了孩子,我們撫養孩子遵循什麼理念?我們的育兒理念有何不同?我們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更團結、更有效的育兒團隊?
5. 如何分配家務?我們倆都對安排滿意嗎?如果不滿意,我們以什麼樣的程序解決不公平的問題?
學習日記
·我從這個陷阱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下一步我將採取什麼措施,將這些啟示應用於生活?
我們落入這個陷阱的核心原因
1. 對金錢過於短視,導致我們活在當下。
2. 我們陷入了競爭性消費,想要和身邊的人攀比。
3. 我們拒絕承認現實,認為最壞的情況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頓悟式突破:把還債變成一個遊戲,一個有趣、能夠調動起積極性的遊戲。做一個記分板,放在家裡,讓家庭成員們都參與其中。
行動步驟:創造你自己的「債紙蛇」。
注意:「債紙蛇」只代表一種方法,發揮你的創造力,製作獨特的記分板來激勵自己。
反轉陷阱:
在還清債務後,把原來用來還債的錢用於培育你的「基金樹」,樹有3~4根枝丫,分別代表:
1. 現金儲蓄
2. 投資
3. 子女教育基金(如適用)
4. 退休基金
為什麼現在債務會成為一個陷阱呢
□ 容易獲得信貸。
□ 無休止的廣告和誘惑。
□ 錢不再是實實在在可觸摸的——錢好像變得不真實了。
關於金錢陷阱的問題
1. 如何直觀地跟蹤我的財務情況?我可以創造自己的「債紙蛇」,或者是類似的東西來激勵自己嗎?
2. 為了更好地實現我的財務目標,我可以把什麼東西從生活中砍掉?為了擺脫債務,我需要怎樣改變消費習慣?
3. 如果我沒有負債,可以採取什麼行動來利用複利的力量?
學習日記
·我從這個陷阱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下一步我將採取什麼措施,將這些啟示應用於生活?
我們落入這個陷阱的核心原因
1. 事情實在是太多了——我們沒有把那些值得付出時間、精力和注意力的事情過濾出來。
2. 我們生活在電子世界裡,時時刻刻與網絡互聯——在電子世界,大多是些瑣碎無聊的小事。
3. 我們缺乏耐心,希望能夠隨心所欲——事情立馬就辦,東西伸手即來,沒希望更快就不錯了。我們沒能意識到,或者說忘了,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需要時間的沉澱,不可能瞬間實現。
頓悟式突破:只有意識到我們不可能做到所有事情後,才能實現頓悟式突破。我們必須把不重要的東西過濾掉,從瑣事中脫身,學會拒絕,這樣才能對我們最珍視的東西投入更多。
行動步驟:每季度檢查一次,確定自己是否被這個陷阱誘惑,是否偏離了目標。
反轉陷阱:騰出一個星期的時間或安排一次假期,完全與網際網路、電子郵件和電子世界隔離,你感覺怎麼樣?你想多久這麼來一次?
為什麼現在這成了一個陷阱呢
□ 現在吸引我們注意力的東西比以往更多,要讀、要聽、要看、要做的東西太多了。
□ 技術的設計方式就是為了吸引我們的注意力,而且迫使我們不得不做出回應。完成遊戲中的一項任務或收到某人的信息後,大腦中產生的多巴胺激增。
□ 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別人期望我們永遠在線,隨時能聯繫到我們。
□ 電腦/手機現在有雙重用途,既能工作又能娛樂,但界限很容易模糊,可能會互相干擾。
□ 當今世界,熙熙攘攘,更難區分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
□ 有無數種辦法可以娛樂,分散我們的注意力。
關於專注陷阱的問題
1. 我有計劃來去掉生活中不重要的事情嗎?如何保持自己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我該如何應對幹擾?我該如何應對不可避免的危機?
2. 我每天在屏幕前花多長時間?其中,有多長時間有用,有多長時間無關緊要?
3. 我為什麼會陷入一團亂麻的瑣事中?最浪費我時間的是什麼?如何減少或消除對我生活的影響?
4. 怎樣改變工作環境和日程安排,才能減少花在瑣事上的時間呢?哪些壞習慣或不必要的會議妨礙了你?
學習日記
·我從這個陷阱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下一步我將採取什麼措施,將這些啟示應用於生活?
我們落入這個陷阱的核心原因
1. 改變很難,過程很痛苦,讓人很不舒服。
2. 我們會忍不住儘可能拖延,推遲改變。
3. 作為完美主義者,我們信奉這樣的生活準則:「如果做不到盡善盡美,那我還不如不試。」
頓悟式突破:在良知的指引下勇敢地改變,而不要等形勢所迫時才不得不行動。
行動步驟:當你需要做出關鍵決定時,停下來,聆聽你的良知,然後反思一下,終其一生,你都要利用好這個資源。
反轉陷阱:以教養和良知作為引領內心和人生方向的指針。
為什麼當下改變成了一個陷阱呢
□ 有這麼多幹擾因素,我們更容易拖延。
□ 更難區分真實的我們和別人眼中的我們。
□ 反正我們並不完美,為什麼改變呢?有什麼意義呢?
關於改變陷阱的問題
1. 我是否已經深入思考過我需要做出哪些關鍵的改變?是什麼妨礙我做出這些改變?什麼支持系統(包括家人和朋友)可以支持我做出必要的改變?
2. 我一直在推遲做出哪些改變?是什麼情況或信念阻礙我採取行動?我會因為良心發現而改變嗎?還是我必須等到形勢所迫才改變?
3. 我有完美主義傾向嗎?如果是這樣,完美主義如何妨礙我在生活中做出必要的改變?我能做些什麼來克服這種傾向呢?
學習日記
·我從這個陷阱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下一步我將採取什麼措施,將這些啟示應用於生活?
我們落入這個陷阱的核心原因
1. 不對自己的選擇負責,我們掩蓋自己的錯誤,重寫自己的經歷,而不是承認錯誤,對錯誤負責。
2. 我們將錯誤看作是性格缺陷,而沒將其看作學習過程的一部分。
3. 我們想給別人展示一定的形象。如果其他人看到我們的缺陷,我們想要展示的形象就被損壞和玷汙了,我們本能地想要保護這個形象。
頓悟式突破:要像對待最終結果一樣,為付出的努力、走過的路、經歷的過程而慶幸、慶賀。錯誤有益,不要隱藏錯誤,要從錯誤中吸取教訓。
行動步驟:每季度檢查一次,看看你能不能肯定地回答這三個問題:
1. 當我犯錯誤時,我把它看作是一個學習機會了嗎?如果是的話,我從中學到了什麼?
2. 人類要經過不斷試驗、犯錯,才能成長,我在生活中是否也遵循同樣的準則?
3. 許多偉大的創新都是不懈努力、不斷失敗後才實現的(想想愛迪生和燈泡)。事實證明,這種方法行之有效,我在個人生活和職業生涯中應用這種方法了嗎?
反轉陷阱:鼓勵別人接受他們的錯誤,成為家庭和組織變革的催化劑,將始終如一地實踐這些原則的人視為典範。
為什麼對待錯誤會成為陷阱呢
□ 社交媒體崛起後,別人的生活似乎很精彩,而我們的生活似乎很平淡乏味,所以我的形象必須和真實的我不同,或者要比真實的我更好。
□ 因為其他人看起來都很完美,我必須隱藏或粉飾自己的錯誤或缺陷,以求不被人發現。
關於學習陷阱的問題
1. 想想最近犯的一個錯誤,我是否試圖否認錯誤,是否為自己辯解,是否想讓錯誤看起來很小,是否試圖隱藏錯誤?我意識到自己在做這樣的事情了嗎?如何能把犯的下一個錯誤變成前進的墊腳石呢?
2. 我是否揪著自己過去犯的錯誤不放呢?是否因此而自責呢?我學會原諒自己了嗎?是什麼阻礙了我?當我面對艱難的挑戰時,如何鼓勵自己才能高效地克服困難呢?
3. 怎麼做才能幫我的家人更注重努力和成長,而不是結果呢?我該做什麼來幫助我的工作團隊呢?我該如何鼓勵別人接受錯誤呢?
學習日記
·我從這個陷阱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下一步我將採取什麼措施,將這些啟示應用於生活?
第六個陷阱:事業陷阱——行動起來,或者喪失對工作的靈感和激情
我們落入這個陷阱的核心原因
1. 在經濟上依賴於工作收入。
2. 工作環境不能鼓舞人,不能讓員工做最好的自己,因此,我們失去了靈感和激情,勉強接受了這樣的生活。
3. 當短期工作變成長期工作,我們就進入了職業舒適區。
頓悟式突破:從事能滿足成功職業四個維度的工作:經濟、思想、激情和目標。
行動步驟:每季度評估一次這四個維度是否已被徹底激活,最好通過對以下四個問題的肯定回答來確定:
1. 我拿到的報酬公平嗎?(經濟)
2. 工作中用到我的創新能力了嗎?(思想)
3. 我對工作有激情嗎?(激情)
4. 我在工作中做出貢獻了嗎?(目標)
如果其中一個或幾個問題你給出了否定的回答,那就試著對所在的工作環境施加影響,這樣你就可以一直給出肯定的答案。如果評估了好幾次後,你仍然不能給出肯定的答案,那就考慮換個單位,或者是換個職業。
反轉陷阱:幫助其他人使用這四個問題進行評估,幫助他們在工作中找到激情和靈感。
為什麼這點成了一個陷阱呢
□ 我們能夠找到同時滿足這四個維度的工作,成就成功的職業生涯。
□ 當下職場競爭激烈,除了全心全意投入工作,我們不應該接受任何不敬業的情況。
關於事業陷阱的問題
1. 我的工作報酬公平嗎?為什麼?如果我沒有得到公平的報酬,將來會不會有所改變?為什麼我的工作價值被低估了呢?我可以施加一定的影響嗎?應該找一個更看重我工作的職位嗎?
2. 我上班的時候,不得不克制自己的想法嗎?人們會詢問我的觀點嗎?人們傾聽我的意見嗎?重視我的意見嗎?
3. 我的公司尊重我嗎?我喜歡和別人一起工作嗎?工作上的這些同事對我來說有多重要呢?我覺得自己是公司裡面有價值的員工、同事和合作夥伴嗎?有沒有一個導師支持並鼓勵我做最好的自己?
4. 我希望人們記得我職業生涯中的什麼事情?我為能在這家公司工作而自豪嗎?我工作中最看重的是什麼?當我退休時,會為自己做出的貢獻感到驕傲嗎?
學習日記
·我從這個陷阱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下一步我將採取什麼措施,將這些啟示應用於生活?
第七個陷阱:目標陷阱——囤積,許是直到人生盡頭才會發覺的終極謊言
我們落入這個陷阱的核心原因
1. 有一種積累財富的心態:我們習慣於認為,生活的目標就是積累更多的東西。
2. 不斷地追求幸福,我們相信,只要再獲得一件東西,我們就會快樂。
3. 陷入競爭性消費:認為購物是衡量成功的標尺,誰擁有的東西多,誰就是贏家!擁有的東西越多,肯定就越成功。
頓悟式突破:真正的幸福源於提供服務,做出有意義的貢獻,建立持久的關係。財產可以起到輔助作用,但沒有人際關係重要。
行動步驟:每年花一天時間梳理一下你的家當,要像你準備搬到很遠的地方去一樣,把積攢的不能增值的東西捐掉或丟掉。
反轉陷阱:修復一段破碎的關係,或者鞏固好與在意之人的脆弱關係。
為什麼現在這成了一個陷阱呢
□ 現在,我們面臨的選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多,所以人們更容易積攢東西。
□ 積攢東西等同於成功,至少我們習慣於這樣認為。
□ 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豐富的世界,可以獲得好多東西。
□ 廣告商越來越擅長於利用我們的情緒,從而說服我們積累更多的東西。
關於目標陷阱的問題
1. 如果我要搬到世界各地,我會帶什麼?會留下什麼?我現在能從生活中把這些東西清除掉嗎?
2. 回想一下我最近買的東西,哪些真的為我的生活增加了價值?哪些沒有呢?從中我有沒有學到未來買東西時該如何做決定?
3. 帶給我快樂最多的是哪些人?我花了多長時間和他們在一起?
4. 我最珍貴的記憶是什麼?我能做些什麼來創造更多這樣的記憶呢?
學習日記
·我從這個陷阱中得到了什麼啟示?
·下一步我將採取什麼措施,將這些啟示應用於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