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個人瓶頸,你需要跳出3個能力陷阱

2020-12-11 亦小加

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

而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卻常常會因為有了一點能力,而陷入了某種陷阱裡面不能自拔。

這樣的能力陷阱可能會讓我們沉迷於某項擅長的事情而忽略其他能力發展,也可能讓我們拒絕在建立人際關係中投入更多的精力,還有可能讓我們給自己貼上某種固定的標籤。

《能力陷阱》的作者是哈佛商學院巡視委員會成員、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組織行為學教授埃米尼亞伊貝拉,其曾被《哈佛商業評論》評選為「21世紀重要的50位管理思想家之一」。

我們常常覺得改變是要從內到外的,只有發自內心的想去提高,才能有動力堅持下去;而在本書中伊貝拉認為改變應該是由外向內的,是在經歷了各種體驗之後做出的改變,而不是靜靜的坐在那裡反思就能得到的。

1.

老李是公司軟體開發部門的技術大拿,不但計算機方面的證書考了一大堆,實戰能力還特別強,很多技術上的難題和伺服器的緊急處理,有他在大家就會很放心。

由於老李的出色能力,很快就被提拔為了軟體部門的經理,但麻煩也就隨之而來了。

因為老李本來覺得技術是能夠搞定一切的,而現在卻發現情況複雜了很多。

外部要面對用戶不斷變化的要求,上面領導關注的問題和技術大多無關,而內部兄弟們除了技術方面的事情之外,還有薪資、發展以及生活上各種各樣的其他訴求......

剛開始的時候,事情變得一團糟,老李已經不再是那個大家可以信賴的對象,並且還響起了各種抱怨的聲音。

老李後來學習了很多組織、管理和溝通等方面的知識和技巧,才慢慢掌控了局面,讓部門重新走上了正軌。

所以人總是要不斷發展的,有時候我們需要重新定義自己的工作內容。

埋頭苦幹固然是一項美德,但如果到了沒有時間抬頭看看外面世界的程度,那你就要反思一下了。

我們要學會給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留出一定的空白時間,從繁瑣的日常事務解脫出來,站在更高的角度再回望一下自己的工作。

2.

蘋果、谷歌、阿里、騰訊這樣的大公司特別的喜歡收購小公司,而很多收購的目的是為了獲取某項能力。

這就是現代社會的一大特點,很多事情包括能力在內,你並不需要從頭去培養,而是可以通過其他資源和渠道來獲取。

而這一點不管是對跨國公司,還是對於個人都很適用。尤其是崗位提升之後,更是要面對很多類似的情況。

老李的能力再強,也無法了解所有的計算機相關的知識,隨著公司業務的不斷拓展和技術的不斷進步,再加上老李的年齡也越來越大,單是在技術方面老李就已經跟不上許多更年輕人的步伐了。

作為部門經理的老李學會了嚮往的拓展連接,及時掌握用戶的動態,獲取最新的信息,爭取更多的資源,業務也越做越大越做越精,而當兄弟們有了成績之後,老李也會通過很多渠道對外宣傳。

與此同時老李還基於自己的技術優勢,通過對技術發展趨勢的分析研究,不斷的去發掘新的機會,對未來也有了更高的展望。

當然這種展望也沒有停留在紙面上,而是從現實的角度推動變革,通過一個個小的成功不斷增強了團隊的信心,從而獲取到了更多的支持。

而這一切的開始是老李跳出了自己工作能力的陷阱,發現了更為廣闊的的世界。

3.

而老李的成功轉型,除了工作能力方面的轉變之外,在人際關係處理方面也有了很多改進。

作為程式設計師的老李只要埋頭把代碼寫好就可以了,但做了部門經理之後就要面對更多更複雜的關係網絡。

而我們對於關係常常會有一些誤解,甚至會把其列入到溜須拍馬、鑽營苟利之類的事情上,所以常常會拒絕在建立人際關係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只是順其自然。

我參加過很多行業協會、軟體廠商等組織的交流會,會上最活躍的通常是協會或者廠商的工作人員,他們往往能夠通過大會獲得大量的客戶資料和信息。

而大部分參會的人,要麼就是呆在角落裡靜靜的看著一言不發,要麼就是只和自己熟識的人聊聊天打打招呼。

其實在會上能夠了解到的知識,通過網頁和宣傳冊也能搞清楚,參會最重要的目的是建立更多的關係,但對大部分人來說這個目的並沒有達到。

因為很多人難以跳出人際關係的陷阱。

我們喜歡結交和自己比較相似的人,比如說行業相同、性格相同之類的,還喜歡結交在空間距離上和我們相近的人。

大家行業相近、活動空間相近,同質化也就會越來越高,漸漸的形成了一個跳不出去的小圈子。

通過老的關係拓展新的關係,結交更多不同行業和性質的朋友。

外出參加活動或者交流的時候主動發言,就會有人給你更多的關注。

當然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社交平臺,你是主人的時候自然就是大家結交的對象。

跳出人際關係的陷阱,我們才有機會讓自己的視野和世界更為開闊。

4.

前面提到過,人的改變和提升並不是從坐在那裡自我反思開始的。但當你經歷了很多,工作能力、人際關係都在不斷變化的時候,還是應該停下來思考一下自己,不要掉入到真實性陷阱裡。

所謂真實性陷阱,就是我們會覺得某個固定的標籤就代表了自己,而與這個標籤不符合的就難以接受。

對於一些意識層面上的標籤,這個當然是好的,比如說要正直,要善良,要樂於助人;但在具體做事情的層面,就會存在很多問題。

老李在做程式設計師的時候,能夠幫大家解決很多問題,也很受大家喜歡,而老李自己也很樂於做一個這樣的好人。

但成為部門經理之後,就要面臨著各種工作的分配,員工的績效和獎懲,總要有人歡喜有人憂,老李發現自己再也做不成之前的那個老好人了。

這讓老李在剛開始的時候很痛苦,也很難自我認同,並且在新崗位上老好人的結果是誰都沒有討好,後來老李意識到這是因為他太在意自己的人設和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了。

再後來老李把注意力放在了事情應該怎麼做、而不是別人會怎麼看方面,才慢慢的找到了平衡。

如何跳出真實性的陷阱,書中作者也給了一些建議。比如說把表現目標改為學習目標、通過持續的學習來改進,找一個導師或者可以模仿學習的對象,還可以用自己的經歷通過故事的形式重新塑造自己的形象。

敢於打破自我標榜的標籤,向著不同方向的自我拓展才是最重要的。

5.

人總是在不斷地發展和挑戰中完善自己。

站在低處的自己向上仰望,覺得自己如果能夠再上一個臺階生活就會完美了。但實際上當你真的上了一個臺階之後,短時間的興奮之後,還會再仰頭去看更高的一個臺階。

如果我們只是想著提高自己,卻仍在固有的能力範圍內做事情,想法就很難變成現實。

跳出能力陷阱,重新定義你的工作內容;跳出關係陷阱,重新定義你的人際關係;跳出真實性陷阱,重新定義你自己。

在這樣不斷地循環裡,我們終究會找到一個更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如何識別並跳出七個人生陷阱的認知策略
    發現書中提到的七個陷阱,我自己都遇到過,也很幸運的跳了出來,現在寫的公眾號文章中,有很大一部分跟這七個人生陷阱相關,要是你經常讀公眾號文章,會發現內容會更多,更深入一些。婚姻陷阱:在伴侶關係中,過著「我」而不是「我們」的生活。遇到問題總等對方先改變?金錢陷阱:只看眼前不想以後,不斷消費。
  • 三個方法幫你快速突破學習瓶頸——心態+視野+自我定位
    舉一個例子,如果你想要去學習潛水,那麼你覺得你會遇到的第一個學習瓶頸會是什麼呢?我可以告訴你答案,那就是當你想要提升下潛的深度的時候,比方說從10米下潛到15米,其實很多的時候,你並不是沒有能力下潛到那一個深度,而是因為你不自信的心態限制住了你的能力,從而讓你始終都無法跨出你本可以跨出的那一步。
  • 是時候跳出「舒適圈」了?「姿勢」不對一樣不成功
    這就是基於個人行為標準的「舒適區」體現。一些員工固執於自己能力條件下的認知與解決手段,強調個人行為的有效性,而強調他人的無效性或者不合理性。這就是能力「舒適區」的體現。比如,張三跳繩的速度很慢。A同事讓他多練習跳躍來解決,B同事讓他加速搖繩的頻率解決,C同事讓他換個場地解決。三個同事因此各執己見。
  • 健身增肌的11個技巧,學會這些方法,突破你增肌期瓶頸
    在健身圈,對於增肌和減脂來說,前者更有難度,因為增肌需要用年來衡量,而減脂一個月就能看到效果。肌肉的增長並不是一直穩步向前的,有些因素會抑制肌肉的增長,而有些因素會幫助肌肉增長,本文特此向大家介紹11種增肌技巧,幫助大家快速突破增肌瓶頸,達到理想狀態。
  • 職業瓶頸期測試,你的職業生涯是否到達了職業瓶頸期?該如何突破職業瓶頸呢?丨霍蘭德職業測試
    往往這種時候,人們普遍會採用兩種做法:一種是艱難的熬著,工作不上不下,工資提升緩慢,卡在當前的職位上動彈不得,讓人倍感心力交瘁,尷尬不已;還有一種是覺得這份工作不是自己想要的,就迅速的跳槽,結果跳來跳去發現,同齡人的能力和職位早已遠超了自己。其實,無論是以上哪種方式都不能真正突破職業瓶頸。
  • 一個人掉進「中等收入陷阱」的3個跡象
    實際上,讓大多數人掉入中等收入陷阱都有跡可循。大體來說,無外乎以下三個跡象:1、錯把一時的機遇當作永久的能力陳天橋和陳大年曾經是中國有名「首富兄弟」,兩人創立了曾經的網絡巨頭——盛大集團。然而,不少人總把時代的紅利、公司的平臺作用,當作自己的本事,沒有意識到轉型的重要性,浪費了突破自我的最好年華。這就像盛大網絡盛極而衰一樣。錯把機遇和平臺當能力,而忘記不斷擴充自己的武器庫,終會有危機的那一天。有一句說得好,當潮水退去,你就知道誰在裸泳了。
  • 2021年,跳出習慣的陷阱,成就有收穫的人生!
    有人之所以制定的目標完成度很低,是因為一直待在舒適圈裡,陷入了安逸的習慣陷阱。要想在年終總結時成績亮眼,就需要跳出舒適圈,重新審視自己。《習慣陷阱》,作者椎原崇,就是一本教我們如何察覺並捨棄舊的思維模式,通過多個捨棄練習和認知練習,幫助我們真正實現思維模式轉換,清空錯誤的觀念,重新認識自己,實現人生的躍遷成長。
  • 突破人生這三大瓶頸,讓你的職業發展加速
    因為人生有三大瓶頸,如果你無法突破這三大瓶頸,那你再努力也是沒有用的。學員陳麗大專畢業,畢業後做了3年質量專員。之後,覺得質量專員沒有什麼發展,又從零開始去做了人事專員,至今有3年多的工作經驗。前段時間,領導找到她溝通,說她入職公司3年多了,可是業績一直不大好,所以公司想和她解除勞動關係。這一次溝通,雙方都很坦誠。
  • 3個妙招,讓你突破自我,向上生長
    作者認為:掉進坑裡想爬起來需要注入外界力量和多試錯帶來運氣。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有人一遇到變故就會跌入低谷難以爬上來,這是因為他們長期習慣了做同樣的工作,過同樣的生活,不敢嘗試新的挑戰,自己深處陷阱卻渾然不知。如何跳出內捲化陷阱呢?可以從兩個方面去著手。
  • 你要突破個人收入瓶頸就得有這個思維
    這是泡泡校長每天一篇文章的第3天讓每篇文章都能給你帶來啟發最近看過一段搞笑的小視頻,視頻裡的阿三和幾個工友正在搬磚但是如果你有幾十人或者幾百人甚至更多人的團隊,每一個人的工作時間疊加起來,產生的效益將是很客觀的。假如你賣東西,之前一個月靠自己可以賺1萬塊。但是想要賺3萬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完全不夠,這就導致自己遇到了瓶頸。
  • 突破工作瓶頸 提升職業素能
    10月15日,漳富公司組織開展員工素能提升專題培訓,特邀湖北發爾美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文科作以「幫你突破工作瓶頸」為主題的專題講座
  • 高二這一年,怎樣突破成績「瓶頸」?班主任:早明白早受益
    那麼,面對成績上的瓶頸,同學們應該如何去突破呢?高二這一年,是高中生成績鞏固和提升的時候,如果遇到阻礙,應該怎樣突破成績上的「瓶頸」呢?班主任有話說,早明白早受益。除了有學習提升的意識,進入高二學年後,大家還需要具備反思的能力。作為一名高二的同學,大家的人生觀逐漸形成,應該能明白,高考對於一個人將來有多重要,更要學會分析,如何去把握有限的時間,提升自己的成績,去把握住高考的契機。
  • 別人說什麼就做什麼,想讓孩子獨立思考,得跳出5種「家長陷阱」
    幾個孩子趴在桌子上畫畫,樂樂拿起畫筆想了一會兒,準備畫一個城堡,當他把想法告訴身邊的磊磊時,磊磊顯得有些不屑一顧,城堡就是房子,有什麼好畫的?我準備畫個飛機,我要開著飛機翱翔藍天,想想就帥氣,要不你也畫個飛機吧?樂樂其實還是想畫城堡,但是聽到磊磊這麼一說,不由得有些動搖。
  • 突破性創新,你需要一個跳出盒子的挑戰
    跳出哪一個盒子才是真正要回答的問題,因為有個人重力的盒子、組織重力的盒子、行業重力的盒子、國家重力的盒子,還有文化重力的盒子。你走得越深入,盒子則變得越來越不容易被看見。 突破性創新需要一個移軌挑戰去創造擺脫思維重力的逃逸速度。一個跳岀盒子的想法其實只是結果,一個移軌挑戰導致了這個結果的產生,而不是反過來。
  • 雅思寫作提分遭遇瓶頸?慎小嶷十天突破寫作(劍14版),助你高效「破冰」!
    🎄雅思寫作成績提升遭遇瓶頸努力想辦法卻始終分數停留原點
  • 掌握這3點,託福口語輕鬆突破23分瓶頸
    眾所周知,中國考生託福口語普遍有一個23分的瓶頸,要有所突破,必須在一些細節上「算小帳」今天就給大家分享秦老師的備考乾貨。那麼究竟是什麼導致了中國考生的口語分數會有23分這個瓶頸,考生們又該如何突破呢?我們今天就來研究一下。
  • 課程改革要突破「三個瓶頸」
    鍾啟泉:在我看來,下面三個瓶頸導致了當前課程改革的種種困惑,需要抓緊解決。第一個瓶頸,高考制度滯後。儘管教育部已經明確了改革方向――「下放、多樣、擴大大學自主招生權」,但至今缺乏一個強有力的研究班子來具體地落實這些原則。
  • 如何用3招突破英語聽力瓶頸?
    想要真正學好英語這門語言,就需要從聽、說、讀、寫全方位掌握它!這樣學習詞彙,你只能「看懂它」,卻不能「聽懂它」、「用它說話」、「用它寫作」,這也是我們學習英語很大的一個誤區。那麼,我們該如何突破英語聽力呢?1.
  • 突破英語學習瓶頸的利器:刻意練習
    幾乎所有將英語作為外語(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的學習者,都會遇到英語學習的瓶頸。只要你能夠開出去,你會發現,前面的路是如此的平坦而寬闊。英語學習出現瓶頸期,是因為我們大部分人都不是天才,我們的學習曲線不會是筆直上升的。當我們學習到一定的階段時,學習的內容會比以前增加很多,難度也會提高不少,所以我們需要更長的時間、更大的努力才能掌握這些知識或能力。這就是我們一定會遇到學習瓶頸期的根本原因。
  • 突破了人的瓶頸,天正長大了
    曹子烈  2011-01-28 00:00:00   《世界經理人》雜誌 當人才瓶頸在天正被突破後,隨後的發展瓶頸都不是大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