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在學習的時候都會遇到瓶頸,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而在學習的時候遇到瓶頸,其實本質上就跟在做數學題的時候遇到難題是一樣的,別人都已經順利的解答出來,但我們卻還是卡在了解題過程中的某一個環節裡動彈不得,明明只差最後的那一步便能解答出正確的解答,但卻始終的也跨不過去,正是因為在前面有著一個瓶頸,擋住了我們的步伐。
我在前段時間,突然心血來潮想要去學習如何彈電子琴,彈一段時間之後,學習進度就被瓶頸給擋住了,而其實如果仔細觀察的話你會發現,我們在剛開始學習某項技能的時候都會有一個飛速進步的階段,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一個進步的速度也會開始的逐漸放緩,直到最後完全的停止不前,這個時候的我們其實就來到了所謂的瓶頸期,如果不突破這個瓶頸期的話,那麼即使你再努力的練習,至少在短時間內你的技能水準是不會有多大的提升,就跟我一樣,瘋狂的練習彈電子琴,但彈奏的水平還是沒什麼太大的提升,那麼該怎麼樣的去突破學習瓶頸呢?
其實也不難,在這裡我用一個小明和他的朋友一起去旅行的場景,來解釋如何的去突破學習瓶頸,具體是這樣的,小明正打算和他的朋友們一起相約到附近的一個旅遊勝地去旅行,兩輛車同時出發,選擇走的路線也都是一樣的,兩個小時後,另一輛車已經順利的到達了目的地,但小明的車子卻卡在了半路上,這一個場景其實是在解釋著我們學習的時候遇到瓶頸的情況,同樣的一個學習目的和同樣的一種學習手段,別人都已經跑了過去,但我們卻還卡在了瓶頸期上,所以想要突破學習瓶頸,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到陷入瓶頸的本質原因,也就是要了解為什麼小明會卡在半路上的原因,這樣才能找到適合的解決方案,但在找尋為什麼小明會卡在半路上的原因之前,想要大家先清楚的認識到兩點:
第一點:當你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瓶頸,其實也同樣的意味著你已經在這條路上走了相當遠的一段路,甚至有些人還不如你,而這同樣也代表著你的方法,一開始是有效的,只是因為其他的因素才導致你卡在了一個地方,所以小明其實已經踏上了他的路程,而且路線走的也是對的,但卻有其他的情況發生,才導致了他卡在了半路上。
第二點: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了瓶頸,並不是達到了自己的極限,可能只是單純的走錯了路,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到達終點,但絕對不是走進了死胡同,這同樣的也意味著小明可能有一定的概率走錯了路,但他走的那一條路絕對不是一條死路。
所以如果路線是對的同時也沒走進死路,我們可以大概的分析出為什麼小明會卡在半路上的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他的車在半路上拋錨了,所以無法繼續的前進,而在現實生活中,這可以被解讀成是心態上出了的問題。
第二個原因:他的GPS導航出現的故障,所以車子在同一個地區裡打轉,繞不出來,而在現實生活中,這可以被解讀成是視野上出的問題。
第三個原因:他走錯了路,不知道現在自己身在何處,那只能在原地等待救援,而在現實生活中,這可以被解讀成是自我定位出了問題。
而根據這三個問題的本質原因,我們可以找到三個突破瓶頸的辦法:
如果說旅行路線是我們的學習方法的話,那麼所採用的交通工具則是我們的心態,事實上很多的時候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的瓶頸,其實並不一定是方法上出現了問題,也有很大的可能是因為心態上出現了問題,簡單來說是因為對於自身能力的不自信,導致了我們被自身幻想中的瓶頸給限制住了,而無可否認的,我們時常會把幻想中的瓶頸想的太過龐大,從而讓我們在這一個瓶頸面前停了下來,不敢邁出那一步,而這其實追根究底都是因為想太多導致的。舉一個例子,如果你想要去學習潛水,那麼你覺得你會遇到的第一個學習瓶頸會是什麼呢?我可以告訴你答案,那就是當你想要提升下潛的深度的時候,比方說從10米下潛到15米,其實很多的時候,你並不是沒有能力下潛到那一個深度,而是因為你不自信的心態限制住了你的能力,從而讓你始終都無法跨出你本可以跨出的那一步。
所以這個時候你要做的就是把心態給調整好,方法也很簡單,那就是不要去想那麼多,只是單純的盯著眼前,把你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目標上,然後一小步一小步的朝著你的目標前行。
首先想像一個場景,你和你的家人在這個周末打算開車去旅行,在收拾好所有的行李後,你們便準備開車出發前往目的地,而在開車前往目的地的方式上你會面臨兩個選擇:
第一個選擇:拿出GPS導航系統,輸入你要前往的目的地名稱,然後只要根據導航系統上所顯示的路線直接開過去,這樣的話就算路程再遠,你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就有順利的抵達目的地。
第二個選擇:什麼也不準備,按照道路旁的路牌上的指示前行,一路跟著路牌上的指示,不斷的更改開車路線,先不說最後能不能順利的抵達目的地,但你肯定是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順利的抵達目的地的。
相信不會有人選擇第二個選擇,但事實上很多的時候學習上遇到的瓶頸,其實都是因為我們把自己的視野過度的聚焦在了某一個地方,這就是所謂的當局者迷,我們就是這樣的陷入在自己的思維狹隘裡卻不自知,從而無法有效的判斷學習瓶頸的突破口在哪。
而對於這件事情的解決方案就是換一個思維來看待你的瓶頸,而最好的方式則是站在高處來看待你的學習瓶頸,因為從上往下看等,能讓你很快地找到突破學習瓶頸的關鍵點。
在例子中的小明是因為走錯了路,不知道自己現在身處在哪裡,從而無法繼續前行,而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遇到了學習瓶頸的原因,其實同樣的也是因為不知道自己自身的能力水平在哪裡。對於一些輸出類的技能,比方說大眾演講、寫作、唱歌之類的技能,想要突破學習瓶頸的話,第一步其實就是必須先了解自己現階段的水平到了哪一個程度,不然的話根本就察覺不到瓶頸在哪裡,而這就需要製作一些有效的反饋來幫助我們判斷自己現階段的水平到了哪一個程度,但想要製作反饋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一定要有成果或者輸出才行,也就是我們需要自己寫一些東西出來,或者錄製一些音頻和視頻之類的東西,然後再根據這些成果來判斷出我們現階段的水平到哪一個程度,與自己想像中的目標還差多遠的距離,接著再根據自己現階段的水平和想像中的目標之間的差距,來判斷出自己瓶頸的關鍵點在哪裡,然後再逐一攻破。
任何人都會有學習瓶頸,這一點無論是普通人還是高手們都是一樣的,但有一點不同的是,高手們在遇到瓶頸後,往往都能快速的突破實現快速成長,但普通人卻會被卡在那兒動彈不得,只能看著身邊的人慢慢的超越自己,而想要擺脫這個局面,我們就必須有效的突破自己的學習瓶頸,而辦法有三個:分別是從心態上突破瓶頸,從視野上來突破瓶頸,從自我定位上來突破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