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微博以來,我逐漸從一個幻象中醒過來:他人隔著屏幕對我的「喜歡」或「討厭」,更多的是一種投射。我其實是一個被投射的對象,承接了他人的內心情緒。
人都是有自戀情結的,或多或少而已。大多數人本質上其實只真正喜歡自己。很多情況下,我們被一個人吸引,很可能是我們在這個人身上看到了自己——我把自己的喜怒哀懼投射到了對方身上。
這就有點類似閱讀的療愈力。讀和自己境況類似的真實故事、人物傳記,看人家是怎麼走出來的,我們為什麼會反覆看反覆讀?因為一遍又一遍地讀,我們會把自己的情緒和主人公的體驗交互在一起,然後看對方走了出來,就會覺得自己仿佛從中也獲得了能量,終有一天也會走出當前的困境。
其實,被並不是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喜歡」或「討厭」,是有代價的。如果自我認知不夠堅實,我承接了這種投射,把幻象當作真相,我的能量和對方的投射能量發生交互,我會困惑甚至痛苦。我可能會根據他人的投射,改變原有的自洽行為,為獲得他人的喜歡,或免於被他人討厭,而放棄一部分自我。
別人怎麼看待或投射我們,是別人的功課,但如果這份「喜歡」或「討厭」影響我們內在的自我評價,且給我們帶來了痛苦,那這就是我們的功課。若能藉由這份心理上的痛苦來向內看(很多從小的「乖寶寶」會極為清晰地經歷這份痛苦),這其實是自我修行的一個重大契機。
隨著自我認知逐漸堅實,如果不再期待通過他人的反饋來完成自我確信,如果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都能知道:別人覺得我是「好的」,還是「壞的」,是別人的「內部體系」決定的,跟我本人是什麼樣的,沒有關係。而我是什麼樣的,只有我自己清楚地知道。那就沒有人能撼動我的感受,沒有人能攪動我的自我價值感——這份堅定的自我確信,會讓我繼續做自己,並繼續前進。
別人對你的評價會撼動你的感受嗎?你的自我認知堅定否?
推薦閱讀:
1、你好了,他就不必一生背負拯救你的妄念,就可以安心發展他自己了!
2、真正享受到自由的生命,會發展成什麼樣?
3、財富到底靠什麼來傳承?
4、人生課題的轉換
商業合作
預約諮詢
請添加微信號|coolzhao911
新浪微博|@美媽陳小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