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農業噢」,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大蔥是一種常見的蔬菜,不僅市場需求高,也深受各位農戶們的喜愛。其實種植大蔥也有很多的細節,比如種子的選擇,種植的方法,如何合理的施肥等等,這些問題往往都決定最後的產量,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下常見大蔥種植方法。
大蔥種子品種
種子的選擇是大蔥種植的最重要環節,不同的季節種適合的種子不不僅能大大提高產量,而且還能減輕各位農友的勞動時間。
1、春種秋收:一般於3~4月育苗,5~6月定植,10~12月收穫,品種要求生長速度快、耐熱耐雨水、產量高,可選普威明星三號、四號、明慧及新冠軍等,一般不選擇小葉片品種。
2、春種冬收:一般於3~5月育苗,6~7月定植,12月至翌年1月收穫,品種要求商品性好、商品率高、耐低溫能力強、產量高,如宇都大蔥、明星二號、名門、長豐大蔥、豐羽一本等。
3、夏秋種春收:一般於5~9月育苗,9~11月定植,翌年5~7月收穫,品種要求耐抽薹、抗病、產量高、可延遲採收,如普威長夏、春獲晚抽、名將晚抽等。
4、冬種春夏收:一般於9~10月育苗,11~12月定植,翌年5~7月收穫,品種要求耐低溫、耐抽薹、抗病性強、可延遲採收,如普威長夏、春獲晚抽、名將晚抽、明星二號、豐羽一本等。
大蔥的種植時間
蔥起源於半寒地帶,對溫度的適應範圍較廣,喜冷涼不耐炎熱,長江流域蔥一般是3~4月播種,6~7月收穫;也可在9~10月播種,第二年4~5月收穫。這期間以沒有長成的幼秧供應市場,食嫩葉為主。
一、大蔥秋季種植;
第一年秋季9月上旬播種,以幼苗越冬;第二年夏季5月上中旬定植,冬前收穫,窖藏或露地越冬;
第三年春季抽籤開花,復季採收種子。定植時的秧苗可於5月上旬至6月下旬作為小蔥上市;也可在立夏前後採用平畦叢栽(撮撮蔥)或縮小行株距栽成溝蔥作為秋蔥供應,或越冬後作為早春羊角蔥供應。
二、大蔥春季種植;
早春上壤解凍以後播種,炎夏來臨前作為小蔥供應,或定植後當年收穫作為幹蔥或溝蔥供應。亦可越冬作為羊角蔥或作為留種的種株。
三、大蔥夏季種植;
多在7月下旬到8月上旬播種,故又稱伏蔥。當年越冬時植株較大。易完成春化過程,翌春萌發早而且很快抽薹開花。一般接羊角蔥之後上市。
如果是移栽,移栽時間要求比較寬泛一些,整個春季都可以,夏季天太熱,成活率就要打折扣。
如果是以種子播種育苗,就要到二十四節氣的白露前後才行,早了蔥苗春季容易出苔(蔥出苔以後先前的苗就會死亡,從根盤上重新發芽生長,就等於前幾個月白忙活了),晚了冬前的生長時間短,很難形成壯苗。
大蔥施肥技巧
1、配比協調
大蔥每667平方米產量3000~6000公斤就屬高產,高產大蔥對氮、磷、鉀養分吸收的比例約為1∶0.4∶1.3。所以在施肥的比例上,要注意鉀肥的平衡供應問題。
具體施鉀肥量主要取決於3個方面:
其一是土壤本身的供鉀能力,例如沙質土壤供鉀能力低,要適當增加鉀肥使用量;
其二取決於大蔥的目標產量多少,在高產水平下如每667平方米產量突破萬斤以上,每季大蔥產出從土壤帶走的鉀量就多,因此,鉀肥就要相應增加;
其三,其他肥料施用量,例如秸稈還田數量、氮肥施用量,如果投入大量有機肥,就可以少施鉀肥,尤其氮肥的用量要適當,並且要與相應的鉀肥平衡施用,才有良好的增產效果。否則,盲目投入不僅對大蔥的高產無益,還會造成大蔥品質下降,如蔥白比例小、葉多、蔥味不濃,甚至有苦味等。
2、適量施用
一般大蔥種植推薦氮肥用量大約為純氮每667平方米20~26公斤,偏施氮肥太多,再加上澆水量大,不僅浪費氮肥,提高了生產成本,而且產出的大蔥不耐儲藏、品質下降,還會因為氮素流失,對環境產生負面效應。所以氮肥施入量要適當,在氮肥品種選擇上,最常見的是尿素,但是最適宜的氮肥品種是硫酸銨,因為大蔥為喜硫作物。
3、講究方法
在大蔥施肥方法上也有講究。全程施肥要分基肥與追肥兩部分。
基肥施用方法
方法一:用有機肥最好,每667平方米施4000~5000公斤腐熟優質有機肥,在整地時撒施地面,耕翻入土中。
方法二:用化肥,應施入全部磷肥,40%氮肥和60%的硫酸鉀肥,品種可選複合肥或單質肥。在選複合肥時,可以選用祥雲硫基通用型或專用型,不適宜高氮型複合肥。底肥的施肥深度一定要在15釐米左右。
追肥施用方法
大蔥的追肥可以分2~3次進行,將基肥剩下的60%氮肥和40%鉀肥,分別在盛葉期和蔥白形成期的前中期作追肥施用。追肥的方法以水肥相融效果最好,切忌大水大氮衝施,否則不僅會造成肥料利用率低,而且夏天將尿素撒在地表,氮素揮發易造成燻葉燒苗。
大蔥病蟲害防治
大蔥褐斑病發病特徵大蔥褐斑病又稱葉尖黃萎病,主要危害葉片,葉片染病易從上部開始,初為水浸狀黃褐斑點,繼而生成梭形病斑,一般長10~30毫米,寬3~6毫米,斑中部灰褐色,邊緣褐色,斑面上易產生黑色小點,即子囊殼,嚴重時,幾大病斑融合,導致葉片局部乾枯。
農業防治
①選用高腳白、三葉齊、雞腿蔥、章丘大蔥等耐熱品種。
②加強管理,雨後及時排水,防止蔥田過溼,提高根系活致力,增強抗病力。
化學防治發病初期噴灑50%速可靈可溼性粉劑或撲海因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也可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每7~10天1次,連噴2~3次。
大蔥軟腐病
發病特徵大蔥細菌性軟腐病有逐年上升趨勢。一般先從莖基由下向上擴展,初侵染呈水漬狀長形斑點,後產生半透明狀灰白色病斑,接著葉鞘基部軟化腐爛,致葉片折倒,病斑向下擴展,假莖部染病初呈水浸狀,後內部開始腐爛,散發出細菌病害所特有的惡臭味。
農業防治
①增施有機肥,培育壯苗。適期盧栽,勤中耕,淺澆水,增施磷鉀肥,防止氮肥過多。
②及時防治地下害蟲和地上害蟲,減少人為傷口。
化學防治發病初期選用77%可殺得可溼性粉劑500倍液,72%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2000倍,1000萬單位新植黴素3000倍或14%絡胺銅水劑250倍液,視病情隔7~10天1次,連防2~3次。
大蔥黃矮病發病特徵大蔥黃矮病又稱大蔥病毒病,大蔥從苗期到成株均可得此病,得病株生長受阻,病葉生長停滯,葉片凸凹不平,皺縮扭曲,葉變細,葉尖逐漸黃化,葉片上有時產生長短不一的黃白色條斑或黃綠色斑駁。重病株嚴重矮化,葉扭曲變小、扁平,生長停止,蠟質減少,葉下垂變黃,嚴重者則全株萎縮枯死。
農業防治
①栽蔥前除去田間雜草,剔除病苗,適時追肥澆水並注意不和其他蔥類作物鄰作。
②及時防除蚜蟲和薊馬,選用10%百蟲畏800倍,或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50%甲胺磷1000倍混合液噴用。
③增施有機肥,適時追肥,噴施植物生長調節劑,增強抗病力。
化學防治發病初期噴灑1.5%植病靈乳劑800倍液,或20%病毒A可溼性粉劑500倍,或用小葉敵乳劑300倍液加綠風九五500倍噴施,隔5~7天1次,防治2~3次。
大蔥炭疽病發病特徵危害葉、花莖和假莖。葉初侵染呈近紡錘形、梭形至不規則斑點,淡灰褐色至褐色,斑上生許多黑色小點,即病菌分生孢子盤,嚴重時引起上部葉片枯死。病原屬半知菌亞門毛盤孢屬真菌蔥刺盤孢菌,以子座或分生孢子盤或菌絲體隨病殘體在土壤中染病的假莖上越冬,靠雨水飛濺傳播。
防治方法多雨年份長期遇陰雨連綿,排水不良的低洼地發病較重,一般採用80%炭疽福美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1000倍液或70%大生600倍液在發病在發病初期噴治。
大蔥的收穫和貯藏技術
供越冬貯藏上市的大蔥,要儘量延遲採收時間。收穫過早,氣溫尚高,不易貯藏;而且心葉還在生長,蔥白未充分長成,產量低。收穫過晚,蔥白易失水而鬆軟,影響產量和品質;特別是土壤結凍,不但不便於收刨,收刨後還會因凍而腐爛。適宜的採收期為土地即將封凍前,氣溫下降至8~12℃,植株地上部生長明顯停滯,產品已長足,管狀葉內水分減少,葉肉變薄下垂時,應及時搶收。
大蔥收穫一般用窄深刨。收穫時注意勿損傷假莖、拉斷莖盤或斷根面降低商品質量。收穫後,抖淨泥土,攤放在地內,2~3行鋪成一排,原地晾半天,後把根部放齊,每5~10千克一捆,用稻草在大蔥中部捆2~3道,貯藏或運輸。收穫時避開早晨霜凍或低溫上凍時間,應在解凍後再收穫,以減少葉片硬脆時收穫的損傷。
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你可能喜歡:
奇門遁甲的古代應用與現代應用的區別
古代人袖子真的可以裝一切嗎?為何那麼多東西在裡面,不會掉出來
古人冬天禦寒穿什麼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