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浸大校長錢大康宣布,對涉嫌在「佔領抗議」期間恐嚇老師的兩名學生採取暫時停學處理。他們分別是:浸大學生會會長劉子頎和該校五年級學生陳樂行。
對於校方的這一決定,浸大學生會表示不滿,並於25日早上在臉書發帖,要在26日在校內發起遊行集會。
26日下午2時,學生會發起遊行集會,由本科生舍堂賽馬會廣場步行至逸夫行政樓,沿路高喊口號,聲援涉事學生劉子頎及陳樂行。
現場有約300名師生出席,包括浸大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陳家洛及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還有報導稱,參與集會的還有香港其他七大院校的學生。
兩名「佔領」辦公室恐嚇教師的涉事學生分別上臺向參與遊行的學生致謝。報導稱,陳樂行還兩度「哽咽」,「哭訴」自己在廣州實習時被人投訴被人「恐嚇」,連夜返回香港。又叫囂稱校長錢大康「卑鄙」,不按程序辦事。浸大學生會會長劉子頎則稱,將繼續爭取取消普通話考試。
浸會大學常務副校長麥建成(Clayton MacKenzie)到場接收學生請願信。麥建成表示,代表校長接信,會將學生意見如實轉告校方。麥建成還稱,樂見遊行和平進行,並表示事件已交由紀律委員會處理。
劉子頎在活動後結束後還得意地稱,參與人數比預期(100人)中好,希望校長能撤回停學決定,如果下周三前還沒有回應,不排除會有進一步行動。
在遊行前夕,民間團體「珍惜群組」約十多名成員到浸會大學校園高舉印有「九龍城寨復活?學生會=黑社會?」的黑色橫幅,抗議學生當日的「佔領」行動,支持校長錢大康將涉事學生停學的決定。
「珍惜群組」指出,現在全世界都學習普通話,學生要求取消普通話作畢業要求是「盡毀前程」,希望學生反省。
「珍惜群組」成員還批評,浸大宗教及哲學系高級講師陳士齊及文學院副院長羅秉祥支持取消普通話考試,言論不當,校方應給予關注。
香港演員杜汶澤在臉書挑釁稱,見到這麼多人指責學生,才相信臉書是思想簡單的中年、老年人玩的,更自爆「我連先生都打過」。
有香港網友怒斥,打老師都可以拿來炫耀?是不是慫恿學生不講道理,萬事都用拳頭解決?
杜汶澤曾因支持「佔中」、反服貿等事被內地網友自發抵制。港媒此前報導稱,被網友及娛樂公司抵制之後,杜汶澤曾一度接不到工作,只能接拍片酬少一大截的馬來西亞電影。
內地微信公眾號「俠客島」於1月26日發文,認為學校是為了增強學生的競爭力才設立了普通話考試,而且已經設立了10年之久。學生代表只是因為「泛政治化」的原因宣洩情緒,增加兩地的緊張度。
長期以來,在某些黑手的教唆蠱惑下,香港年輕人「逢中必反」,教育界人士對此憂心忡忡:違法「佔中」破壞香港法治,留下的後遺症已逐漸顯露。
最後,香港年輕人需要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定位,拾回自強不息的「獅子山精神」。
過去,「香港學生」似乎是一種榮譽稱號,因為香港學生接受的是國際化、多元性教育,優勢凸顯。但近年,「香港學生」漸漸被貼上負面標籤,以所謂的「表達訴求」、「爭取明主自由」等理由,進行一些「出乎意料」的行為,不但令港人「震驚」,甚至令內地人感到疑惑,到底「香港學生」怎麼了?
「學生」之意,不僅僅是受教育者或是在校學習的人。老子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生是生、化的意思。作為一個學生,應該先學而後生,不僅首先要充分的學習和領會老師的知識和智慧,還要在老師的知識和智慧的基礎上有所生、化,有所提高。
人無完人,不懂的知識可以學習,但不能因遇到困難在一邊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