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上海1月18日消息(記者傅聞捷)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春運特別節目《溫暖回家路》報導,去年9月,浦東機場的衛星廳正式投入使用,今年也是它經歷的第一個春運。
上海浦東機場衛星廳迎來首個春運大考(央廣記者傅聞捷 攝)
如果需要去衛星廳登機或到達的旅客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辦好了登機牌、託運了行李,過完安檢,是不是就萬事大吉可以去逛免稅店了呢?今年春運在浦東機場坐飛機的旅客可要注意了,如果你的登機口是字母G或者H開頭,那意味著雖然你還是在原有的T1或者T2航站樓辦理值機,但是在通過聯檢後需要乘坐捷運前往衛星廳登機。
這個捷運其實就是四節車廂的列車,最高時速80公裡,單向行程最快2分30秒,行車間隔小於5分鐘。浦東機場機電信息保障部捷運管理科科長徐春山告訴我,三個多月來,捷運每天運行超過一千班次。為迎接第一次春運的考驗,他們也做足了充分的準備:
「我們是24小時不間斷的,哪怕你夜間的突發航班過來我們也可以應對的。載客量據我們目前統計最多一個小時高峰是2000人次,我們可以遠遠滿足的。因為我們一列車有4個車廂,能夠最大容量是800人次,完全能滿足,足夠能應對的。」
上海浦東機場衛星廳迎來首個春運大考(央廣記者傅聞捷 攝)
春運正值寒冷的冬天,過去登機時旅客需要乘坐擺渡車露天登機,碰上颳風下雨狼狽不堪的情景今年幾乎消失。隨著衛星廳的啟用,浦東機場的飛機靠橋率提升到了90%以上,多數旅客在今年的春運中可以通過廊橋直接登機,不僅大大提升了效率,也給旅客帶來了溫暖。
浦東機場機電信息保障部客橋運行科現場運行主管沈躍告訴我,為了給旅客帶來更好的體驗,針對坐飛機最怕遇到的延誤問題,機場也做了充足的預案:
「如果面臨的突發情況,比如說天氣原因造成航班大面積延誤了,我們就會根據現場運行情況,然後和 AOC等各協同單位共同決策,是否啟動大面積延誤預案,啟動之後,我們會在原有的操作人員基礎上增加現場密度,有可能航班你走不掉的話,我們可能現場會監控的力度會更加大一點,就是確保如果天氣情況好轉的情況下,儘快的把航班(延誤)撤下來。」
上海虹橋機場今年還推出了一項「黑科技」,在T1國內出發乘坐廈航班機的旅客,能夠體驗到全新升級的人臉「掃一掃」登機服務:直接進行人臉識別,就可以順利登機,比過去更為便捷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