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真武大帝的傳說

2021-02-16 來聽聽故事

西周時代,天下尊崇易學,周王室及各諸侯都經常舉行易學演講,聽講的人非常入迷,常常有人忘了自己的職責。一次,有大臣向周王報告,每到聆聽道學演講的時候,都城北門就無人把守,這是非常危險的。周王知道北門守將太崇信易學,沒有令其返回崗位,而是選派了擔任殿前大將的太子前去鎮守北門。

本來外敵早就摸清了凡是周王室朝堂演道之時,北門便空虛無人把守,是偷襲的極好機會,這天就來從北門進攻周王都城,周王太子拼死抵抗,殺敵無數,無奈防備不周,勢孤力單,北門很快被攻破,太子重傷之後,被敵斬首,並遭破腹。

太子身形魁偉,武功高強,雖能力敵千軍,戰死後卻無頭敞腹,其心不明,怨恨難平,魂靈奔於九重天界,聲聲呼叫玉皇,向玉皇面訴心中委屈:把守都城北門本不是自己的職責,都城疏於防範也不是自己的責任,實在死得有屈。

玉皇仔細審視,知道這人本是太上老君第八十次變化之身。

真武大帝

道門盛傳「一氣化三清,四世九族修飛身」的說法。「老君一氣化三清」,見於文字的是《封神演義》中太上老君與通天教主鬥法時,太上老君用一氣化出三個法身的故事。

道教三清原指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也稱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道德天尊即老子,又稱太上老君。相傳他是由冥寂玄通元玄白之氣化生的,為此構成了三清尊神的等級序列。

事實也是這樣,道教在漢代確立之時,就尊奉老子為教主,進而說他上處五京,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為飛仙之主,是至尊天神,而且常常分身降世,無世不存。就是說,老君一身化生了很多神。

三清先後化身四世,又化身於九家王族,轉為九姓皇太子,修造真身,修煉得道。故有「老君修得氣分身,一體玄功各揚名;同拜鴻鈞修道德,原是一氣化三清」之說相傳。甚至傳說玉皇大帝也是三清之化身。

在儒家孔孟典故中,也有「小小男童主上蒼,孔子禮賢七歲童」

的傳說,是說孔子在東遊時,路遇七歲童項橐,問答中得出「吾師在其童,身懷萬千言」的結論,遂拜項橐為師。據道門記載,孔子為日月精華滋養的萬靈之首,是地藏畢始投世來育化眾生的,道門稱為孔雀明王。

而這七歲神童項橐也是道門童真天尊的化身,是傑出少年成聖者的代表。童真天尊執掌上天曹運等司位。

玉皇乃三才主宰,總執天道,掌天地人之均軸。此次,玉皇但見老君化身的王子,其形威武剛正,其性靈慧過人,就說:我賜你頭顱,長相與我相像,你原身的心肝虛化成龜黿大將,腸和心虛化成蝮蛇之形,此次降於人間後,足踩龜蛇,手持寶劍,威鎮北門,擊退攻城的敵方將帥。

同時玉皇心中默念:太上老君屢次化身於人間,曾有八次託生為太子,但每次都是專心修煉,沒有繼承王位,而且還應有第八十一次修煉之身,也是要託生為太子,但須等待時日方能降生人間,觀其修行,若得正果,當敕封此身此形為玄天上帝。

一日,玉皇高坐凌霄,看見凡間有七顆耀眼寶珠,白晝光芒不息。

玉皇心想:這類寶物,只應在天宮,為何出現在人世間?七顆寶珠光彩四射,變幻神奇,玉皇看得十分沉迷。當夜幕來臨,玉皇其魄出體,下遊凡間。華夏大地當時有數千個「國」,玉皇在西岐至伏羲的故鄉成紀一帶(也就是在今陝西岐山和甘肅天水一帶),察得寶物在一個名叫淨樂的美麗的國家,玉皇之魄降於淨樂國上,在王室御花園看見了那七顆神奇的明珠,細賞把玩,認出是周王太子殿前將軍的真魂修煉之晶,越看越喜歡,愛不釋手,竟忘了返回天庭。翌日,國王與王后來到御花園,拈香獻果,膜拜上蒼,玉皇恍然心悟,指尖輕輕一點,只見七顆明珠拔地而起,飛上天空託住紅日,與紅日烘烘騰滾,漸漸化作一紅球,直向花園落下。

淨樂國富足強盛,國泰民安,人們過著豐衣足食的日子。淨樂國的善勝王后,為人和善,心地善良。此時,善勝王后與國王在花園擺案焚香,祭拜天地,忽然覺得天色格外明亮,樹木格外青翠,花草也分外的芳香。國王王后正在驚異,忽聽得空中一聲巨響,只見天空開了一個門,一尊神仙捧著一輪紅紅的太陽,向下一扔,一道金光閃爍,那太陽就變成了一個珠子般大小、通紅透亮的果子,飄著異香,落在了善勝王后的口中,王后滿口清香,來不及品嘗,珠子便滑落到了肚子裡。善勝王后頓覺周身發熱,渾身清爽舒暢,這時天上又出現了美麗耀眼的霞光,照耀得整個大地通明鮮亮,善勝王后從此就有了身孕。太上老君第一次化身人間是在黃帝紫雲元年三月初三,其後屢次化身大都是同一日子。湊巧的是這一年淨樂國國王也將紀元冊定為紫雲元年,三月初三的正午時分,已懷孕十四個月的善勝王后突然感到就要臨盆,這時天光一縷,直達床前,善勝王后左肋裂開一個口子,跳出一個又白又胖的王子。王室喜得太子,舉國上下即驚異又高興,慶賀了一月有餘。

善勝王后的太子天性聰慧,讀書能過目成誦,而且練就一身好武藝。

可是,他一點也沒有繼承王位的想法,總是想著求仙學道,一心要剷除天下妖魔,翦除一切邪惡,開創善良美好世界。有一天,太子在花園中遇到一位紫衣道人,紫衣道人對他說:「你要想得道成仙,就必須遠離紅塵世界。」紫衣道人指點太子,東方有仙山,是修道的好地方。

說罷,就消失在了花叢之中。原來這是玉清聖祖紫元君的化身,她被太子的決心所感動,奉玉皇敕令,特來指點太子。於是,太子決定拋卻王室優裕生活,毅然離開父母,獨自向東,歷盡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紫元君所指的仙山。那年太子才十五歲。淨樂國王與善勝王后捨不得兒子離開,日夜思念。王后決心要親自去尋找兒子,國王選了五百武士,令他們跟隨王后去尋找太子。王后一行艱難跋涉,一直追到仙山。兒子在前面走,她帶人在後面追,追著追著,看到太子正往對面的山坡上爬。

「兒呀,你快回來吧!」王后哭著聲聲呼喚太子。

「娘啊,兒決心修煉,不想回王宮。」太子連連答應,只是不肯回頭。

善勝王后心急如焚,拼命追趕,一把抓住了太子的衣角,懇求兒子返回王宮。太子看見母親歷經千山萬水,身心俱已憔悴,心痛不已,連忙跪倒在地,叩謝母親養育之恩,懇求母親答應讓他去繼續修煉。

善勝王后緊緊拽著兒子不肯放手,太子愛母情深,心有所動,連忙閉上雙目,堅定意念,情急之下,拔出寶劍,在衣角上輕輕一划,割斷了衣角。

怎麼能眼見著兒子就這樣再次離開自己呢?善勝王后繼續拼命追趕,她決心要把兒子拉回來。太子眼看著母親緊追不捨,自己已無計可施,揮起寶劍照身後的大山劈去,一聲巨響,山峰劈成了兩半,山谷中湧現出一條大河,母子倆被分隔在大河的兩岸。太子匍匐在地,隔河連連向母親叩拜,請求母親寬恕,請求母親轉身速回,遂起身向前跑去,不再回頭。善勝王后見追不回兒子,痛哭不止,淚下如雨。

真武大帝

太子終於登上了山頂,但他總是忘不掉苦苦追趕自己的母親,仍不時思念父母,思念家國,總感到難以靜心修煉,不免有些灰心動搖,有時也想回國侍奉父母繼承王位。有一天,想著想著,竟不知不覺地向山下走去。

走到半山腰,突然看見前面有位白髮蒼蒼的老太太,正坐在一口水井旁邊,雙手握著個鐵杵,不緊不慢地磨著。太子覺得很奇怪,上前問老人磨鐵杵做什麼?

老太太頭不抬,手不停,回答道:

「我想把它磨成一根繡花針。」

太子心想:「這怎麼可能!就是磨到什麼年月,也不會把它磨成繡花針。」

老太太似乎看出了太子的心思,輕輕地說:「我磨一點,鐵杵就細一點,只要不停手,總有一天我會把它磨成繡花針的。」

太子聽出了老人話中的玄音,心中忽然一亮,心想:「求道修仙不也是這麼個道理嗎?」他正要感謝老太太的點化,一轉身,卻見老太太已經坐在了雲頭,正向他點頭微笑呢!原來,又是紫元君前來點化。

不少真武道觀中都有磨針古蹟和殿宇,湖北武當山還有口「磨針井」,大殿門前插著兩根據說是紫元君留下的鐵杵。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典故,幾千年來一直激勵和教育著無數有志成就事業的人。

太子幡然省悟,回到山中,刻苦修煉。他端然靜坐,長年不食五穀,任憑飛鳥在頭上做窩,任憑虎豹咆哮吼叫,任憑蟲蛇糾纏叮咬,任憑烈日暴曬暴雨傾盆,任憑狂風怒號霜雪襲身,天長日久,腳趾縫中生出的荊棘都長得蓬蓬勃勃,他的眼中沒有這一切,心中沒有任何雜念,只是聚精會神地潛心參悟,一心一意地苦心修煉。太子整整修煉了四十二年,在他的周圍,漸漸地清溪潺潺,雲霧嫋嫋,暗香陣陣,仙樂飄飄,青松翠柏直聳雲天,鮮花繽紛鋪滿大地,狂風暴雨避之而去,虎豹狼蟲俯首貼耳,神龜為之銜花,長蛇為之納瑞,天清氣爽,萬物繁榮。

這一年的九月初九,天上布滿了祥雲,仙樂繚繞,異香撲鼻,太子頓覺心中明亮,渾身通透,身軀就像流雲一樣,飄飄欲飛,太子知道自己已修成正果,就要升天成仙了,起身細細洗漱。

正在太子沐浴之後梳理頭髮之時,一個絕色美女突然出現在面前,手捧金盆玉杯,要為太子洗漱更衣。太子不為所動,喝道:「請莊重自愛!」女子受了呵斥,又羞又愧,無地自容,縱身一跳,撲下了萬丈懸崖。太子一看,覺得因自己言辭不慎,竟然逼出了人命,心想:

事已至此,別無它法,只有趕快救人。他緊隨女子縱身跳下懸崖,這時,山崖前出現了五條飛龍,託起太子騰躍起飛,徐徐升上了天空。太子抬頭,剛才跳下懸崖的女子,正立在雲頭,原來又是紫元君,聲言是奉玉帝旨意最後一次來考驗太子。紫元君帶著太子直上凌霄殿,玉皇大帝敕封太子為玄武大帝,天界的亞帝,坐鎮北方。

也有傳說說淨樂國跟隨皇后尋找太子的那五百武士,被太子的誠心深深感化,留居不返,亦隨太子修道學仙,太子功果圓滿乘龍飛升,上歸天界,玉帝使鎮北方總攝玄武,五百武士亦成正果,也被封為五百靈官。

自明代,尤其是嘉靖年間之後,傳說中直接將淨樂太子修煉的山說成是湖北武當山。

關於神仙修煉之地,因傳說中渺渺茫茫,故有不同說法是很常見的。如道家經典傳說黃帝問道於廣成子一事,相傳黃帝困於深山,千思萬慮不得其解,有一仙人突然出現在面前,對他說:「汝有刀槍兵刃等資,歷一統天下,國興民昌,載入萬年史冊。吾坐深山修鍊金身玉體,查得汝將困於此山之中,今來點化汝身,解困揚名。吾乃廣成子是也,贈汝一本社稷,將此留傳。」仙人告訴黃帝,你有雄厚的兵力,但面對如此困境你自己是無法解脫的。但你將會一統天下,使國富民強,你的功績將會永遠載入史冊。我在深山中修煉,查出你受困於此,特來點化你,使你解困而去完成你的使命。我就是廣成子,贈你社稷天書,你以此留傳下去。廣成子授完法後,進洞而去,突然,黃帝面前僅是蒼山莽莽,既不見洞在何方,也不見人在何處。

那黃帝問道於廣成子之事為何後世說是在崆峒山?「後世修道之人,採納於崆峒修宮造殿,故將廣成子傳法於黃帝於洞前之事,附於崆峒,意在標榜於後世人間。」

古淨樂國,有人說即今之湖北武當山附近的均縣,並說均縣樂都鄉雙冢屯有座古丘,就是淨樂王及善勝後之墓。湖北均縣距武當山極近,但武當山在均縣的西南方,根據玄武離家東行去仙山修行的說法,方位不一致。

其實淨樂國在伏羲的故鄉,即岐山與成紀一帶,也就是說在今陝西與甘肅相接處。明成祖大修太和山諸廟,敕建紫雲亭書中有云:「淨樂國之東,有紫雲亭,乃玄武帝降生之福地。」是說玄武降生之地在淨樂國的東部,也就是說紫雲亭本在岐山附近,是明時才把紫雲亭建在了武當山。

當年玄武自成紀離家東行,進入蒼山修行,蒼山是一大片峻岭群山,當以秦嶺為主,但玄武遍尋仙跡,也非定止一山一地。湖北武當山在陝西岐山的東南方,蒼山也有可能包括武當山。

明皇室大修武當山,或建或訪,傳說中與玄武修煉有關的太子坡、太子巖、飛升臺等,就先後都出現在了武當山。但有的道觀中也有這些仙跡,北武當山就有飛升崖,崖下的五龍閣始建於唐代。

相關焦點

  • 道教人物:降魔護道天尊、真武大帝、文昌帝君
    六合無窮,高明大帝。降魔護道天尊。 真武大帝 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聖真君玄天上帝,全稱真武蕩魔大帝,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現在武當山信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經中稱他為「鎮天真武靈應佑聖帝君」,簡稱「真武帝君」。 民間稱蕩魔天尊、報恩祖師、披髮祖師。
  • 紫微大帝和玉皇大帝是兄弟?紫微大帝究竟是誰?
    紫微大帝和玉皇大帝都是道教經典中的神仙,紫微大帝是道教四御之一,地位僅次於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是三清天尊之下,四御之上的大神。玉皇大帝是漢族民間影響中非常大的存在。玉皇大帝的在漢族民間信仰中影響和很大,在民間供奉祭拜玉皇大帝的儀式可以說是幾乎超越了三清的規格,比一般的神明要隆重的多。而且玉皇大帝是中國道教神邸,並不是佛教和印度文化中所說的「帝釋天」。在古代神話中,玉皇大帝是極其特殊的存在,他可以說是天道眾神的領袖,是天界的至尊。在民間陰曆的正月初九,道教的宮觀還要舉行「玉皇會」,因為這天是神誕日。
  • 三月初三,恭賀真武大帝聖誕!持誦報恩寶誥,為父母祈福消災
    想必不說大家也都知道,今天是真武大帝的萬壽聖誕。關於真武大帝護佑明朝,成為鎮國大神以及種種祥瑞的事跡功德的文章已經很多了,小編在此就不再贅述。今天我們另闢蹊徑,談談真武大帝的另一些相關功德及知識。法力無邊,驅妖斬邪真武大帝又稱「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聖真君玄天上帝」,「真武蕩魔大帝」,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道經中稱他為「鎮天真武靈應佑聖帝君」,簡稱「真武帝君」。民間亦稱為「蕩魔天尊」、「報恩祖師」、「披髮祖師」。
  • 蕩魔天尊顯奇威 兄弟玩《天神之戰》真武大帝露真顏
    真武大帝,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民間亦有人稱其為蕩魔天尊。真武大帝也稱玄武、玄龍,盤古之子,於玉帝退位後任第三任天帝,生有炎黃二帝。曾降世為伏羲,為龍身,中華之祖龍。道教經書中描繪真武的形象是披髮黑衣,金甲玉帶,仗劍怒目,足踏龜蛇,頂罩圓光,形象十分威猛。而在兄弟玩天神之戰裡,真武大帝則是手持寶劍,束髮加冠,不怒而威,絕對的氣場全開。
  • 真武大帝為什麼又叫九天蕩魔祖師?這是有多大的本事?稱號這麼牛
    真武大帝為什麼又叫九天蕩魔祖師?這是有多大的本事?稱號這麼牛在道教北極四聖之中就有真武大帝一個,他在人間的形象是非常的威嚴,也有著不少的佳話在流傳,聽到關於他的話語都是說他神通廣大。在古代的時候皇帝都想要證明自己就是天子的代表,就會編造各種小說,其中真武大帝被提到的次數就要比其他的多很多。
  • 今日北極四聖下降人間,有天蓬元帥和真武大帝,下界所為何事
    到了臘月二十一,這天會有五嶽大帝和北極四聖下降人間,那麼他們下界的目的都是什麼呢?天蓬元帥·影視圖片北極四聖,全稱為「九天延祥滌厄四聖真君」,分別是天蓬元帥、天猷元帥、翊聖元帥和真武大帝,他們是中天北極紫微大帝的手下。
  • 五峰之一古建築真武大廳和王母娘娘洞穴之一
    25真武大廳真武大廳位於石窩村的北部,距北路東20米,與真武廟相連,現存碑文記載「始建於明朝,重修於清代」,其建築形式與三官廟相同,內部四壁無法識別,店前有兩塊明萬曆(1573-1620)時期的石碑和兩塊清代的石碑。
  • 臺媒解析北京故宮暗藏的帝王意象:靈蛇玄龜與真武大帝
    朱棣相信「左青龍、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等道家玄學,在發動政變時還不時假託或捏造神跡,以真武大帝(原名玄武大帝,宋朝時因避皇帝名諱改為真武大帝)顯靈來激勵軍心。政變成功後朱棣在南方的武當山供奉真武大帝神像,建造北京皇宮時也特意在中軸線上修建宮內唯一神殿「欽安殿」來供奉真武大帝。他自認是真武下凡,殿內神像還以自己相貌塑成。
  • 雲丘山祖師頂:「平安之神」真武大帝修道升天之地
    據說,這裡被真武選作修煉道場,真武在修煉42年之後終於功德圓滿,白日升天。玉帝下令敕鎮北方,統攝玄武之位,遂稱「祖師」。人們奉其為平安之神,為紀念祖師爺功德,修建了祖師殿。最後,我還是虔誠地爬了上去,臺階共三十五階,沿階而上可見真武大帝,代表道教中三十六重天,最後一層既是最高層的祖師殿
  • 【運河故事】斷頭龜的傳說
    【運河故事】斷頭龜的傳說 2019-04-24 10: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北民間傳說諸神,快來圍觀漲知識
    D.馬靈官是漢族民間傳說和道教中的神仙。三隻眼為火之精、火之星、火之陽是火神的象徵。是道教護法四聖之一。相傳他姓馬名靈耀,因生有三隻眼,所以漢族民間又稱"馬王爺三隻眼。"相傳馬元帥生的一身雪白,一手持劍,一手拿印,披甲戴帽的。相傳馬元帥經歷了三次的投胎才被玉帝封為護法神。後來玉帝看他是一位人才很人大將的風範,就封他為真武大帝部將,護法天界。
  • 真武大帝到底有多牛,方才滅盡妖魔?
    這位大神就是武當山上九天蕩魔祖師,曾任真武大帝的便是。孫悟空因為黃眉怪之事前往武當山求助,真武大帝自述道:今日靜享武當山,安逸太和殿,一向海嶽平寧,乾坤清泰。奈何我南贍部洲並北俱蘆洲之地,妖魔剪伐,邪鬼潛蹤。
  • 威鎮北方的真武大帝為何住在南瞻部洲,北巨蘆洲究竟歸誰管?
    按照這個說法,北巨蘆洲的領導應該是真武大帝,因為北方的妖魔鬼怪都要解到他那裡。而且,真武大帝鎮守天庭的北天門,另外,他在介紹自己的英雄事跡時也曾說過:"我當年威鎮北方,統攝真武之位,剪伐天下妖邪,乃奉玉帝敕旨。後又披髮跣足,踏騰蛇神龜,領五雷神將、巨虯獅子、猛獸毒龍,收降東北方黑氣妖氛,乃奉元始天尊符召。
  • 33年前,衛星傳回北京景山公園一照片,隱藏的「真武坐像」是啥?
    以天安門為起點,沿著中軸線向北,在北京景山公園裡,呈現出了一位老者的坐像,而那位老者赫然便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鎮守北方天界的真武大帝。經過精密的遙感技術測定得知,景山公園北部的壽皇殿建築群是「坐像」的頭部;大殿和宮門分別組成「坐像」的眼、鼻、口,眉毛由樹組成;「坐像」的鬍鬚是呈對稱分布的松柏;肩、胸、手、腿則是公園南部的小山。
  • 木蘭傳說如何在黃陂區傳承1500餘年,木蘭山三大古蹟與她有關!
    木蘭山位於湖北武漢市黃陂區中心北三十公裡,西邊的山峰上為玉皇閣,供奉玉皇大帝,東邊的山峰上為金頂,供奉真武大帝,南邊的為祁嗣頂,傳為木蘭父母祈嗣之處,並修建有廟宇。唐節度史朱異家於其下,其女代父出徵,功封木蘭將軍,啟建祠宇於其上,並立真武廟,貌世遠年酒香火頹廢。」木蘭將軍家在黃州木蘭山附近,父為朱異,初唐人,這種說法至少在明萬曆年間就固定下來。有關木蘭出世的異文中,情節為朱壽甫在祁嗣頂求子後回家路上在一棵樹下睡著,夢見玄帝或祖師爺送子,回家後不久即生木蘭。
  • 保生大帝和媽祖鬥法,與農曆三月十五以及二十三颳風下雨的傳說
    有一部影視劇作品,是以保生大帝吳夲的故事為題材創作的神話喜劇,講的是醫神和瘟神千年鬥法的故事,這部電視劇就是《神醫大道公》。當然,這神醫大道公是影視劇中的形象。大道公,也稱吳真人,名為吳夲,字華基,為北宋時期的人物,他生前是著名的良醫,救人無數,吳夲不僅醫術高明而且還醫德高尚,所以民間稱他為吳真人,尊稱他為醫神。吳夲去世後,被朝廷追封為大道真人、保生大帝。
  • 中國神話中的天尊、大帝、帝君有哪些,誰的地位更高?
    中國神話中的天尊、大帝、帝君有哪些,誰的地位更高? 中國是一個多神論的國家,在中華神話傳說中,有很多神祇,他們有的被稱為大帝(玉皇大帝),有的被稱為天尊(元始天尊),也有的被稱為帝君(純陽帝君)。那麼,他們的地位有何區別呢?
  • 道教中赫赫有名的五顯華光大帝,說說關於華光大帝的由來和信仰
    相傳,華光大帝的神誕是農曆九月二十八日。五顯華光大帝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道教赫赫有明的五顯華觀大帝妙樂天尊妙樂天尊,全稱大惠靜慈妙樂天尊,中國民間又稱靈觀大帝,是中國民間信仰和道教後期尊崇的一位正神。原是太上老君徒弟,玄都大法師,後有功德,玉帝封妙樂天尊。天尊坐九色蓮花寶座,垂十絕鶴蓋!
  • 父母殿始建於明永樂年間,神龕內供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的父母!
    其實,在明朝時,武當山是皇室家廟,只有皇室派內臣到武當山祭祀時才能到紫霄大殿,普通的信士都只能在這裡朝拜真武,因此這個殿叫朝拜殿。【紫霄大院】穿過朝拜殿,一座幽靜雅適的青石墁地的大院展現在我們面前,這三層飾欄崇臺之上便是紫霄大殿。大殿四周的建築布局十分緊湊,大殿東西兩邊的兩座四合院為冬宮、西宮。
  • 道教中的「康皇大帝」指的是哪位神祇?歷史上確有其人嗎?
    康皇大帝為泰山府君東嶽大帝的十大太保之一,同時為玉京尊神玄天上帝真武大帝的三十六護法元帥之一,(玄天上帝真武大帝左部康大元帥顯赫天尊,玄天上帝真武大帝右部趙大元帥萬靈天尊金輪如意正一龍虎玄壇趙大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