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縷秋風,吹散了上帝的顏料盤, 山西雲丘山已經到了最美的季節。雲丘山故曰「崑崙」,俗稱「北頂」,位於山西省臨汾市,享有「河汾第一名勝」之美稱,初秋的雲丘山,五彩斑斕,那震撼人心的美景,足以讓你一秒愛上它。
第二天正好是重陽節,天氣又特別好,重陽節登高望遠,寓意相當好,那就登一下雲丘山的祖師頂吧。前往祖師頂也有單獨的索道,我自然還是選上行坐索道,下行徒步了。
祖師頂是雲丘山神龍嶺第二座高峰,海拔1330米,上接玉皇頂,下連三天門 ,前有汾河彎,後有筆架山,群山環繞,特別是秋季登頂,風水絕佳。
祖師頂的索道不算長,但也比較陡峭,一個纜車最多乘坐兩個人,想要寬敞一些,也可以獨自坐,置身秋天的群山中,感受相當美妙,這也是徒步所看不到的美景。
從索道下來,還有一小段路才能登頂。據說,這裡被真武選作修煉道場,真武在修煉42年之後終於功德圓滿,白日升天。玉帝下令敕鎮北方,統攝玄武之位,遂稱「祖師」。人們奉其為平安之神,為紀念祖師爺功德,修建了祖師殿。
不得不說,登上祖師頂,回望四周,風景各異,令人震撼。山中氣候多變,剛還是晴朗的天氣,不一會就陰了,遠山在霧氣中忽隱忽現,給人一種朦朧美。
祖師頂始建於宋元時期,其建築分為三疊式,一層為道士住所,二層為自然的城堡沙石團城,頂層就是祖師殿。望到這個樓梯時,我一度不想爬上去了,幾乎是垂直的,臺階75度,爬時基本要一步一跪式,據說這樣才能顯示出自己對祖師的虔誠。
最後,我還是虔誠地爬了上去,臺階共三十五階,沿階而上可見真武大帝,代表道教中三十六重天,最後一層既是最高層的祖師殿。祖師殿長為7.34米,寬為4.65米,高15米,下半部分是宋元八卦攢頂的無梁殿,上半部分為重簷十字歇山頂式建築。
從祖師頂回程,會看到三天門 ,二天門和一天門 ,這段路我很喜歡,有種風景這邊獨好的感覺。雖說有些陡峭,但視野絕佳,唯一要注意的是要小心腳下的階梯,觀景不走路,走路不觀景。
在離三天門不遠處,順東北方向看,可見一座高聳挺拔的獨立巨型石柱 ,人稱蠟臺。傳說每逢天下發生吉祥大事,蠟臺便會在夜晚大放光芒,蠟臺夜光也是雲丘八景之一。
從三天門往祖師殿有九十九級不斷爬升的臺階,寓意步步高升及愛情長長久久,三天門內供奉著風、雨、雷、電四神。
繼續走就到了二天門 ,其是一座歇山頂建築,前後為 通道 ,兩側供奉著四大天王,俗稱「四大金剛」。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光目天王」,及北方「多聞天王」,民間稱其為 「風調雨順」。
「眾妙之門」為二天門 前的狹窄小石蒼,可看到一塊酷似飛來石的一塊巨石,上面刻 有:「上天梯」。天梯即為上天的梯子,神仙通過天梯來往於天凡兩界。巨石背面刻著「 蓬萊境」三字, 蓬萊 之所以稱為仙境,源於八仙過海時聚集於此,它頻臨浩瀚大海,如在大海中突兀出一座山。
最後來到一天門 ,就已步入天庭,因為在當地傳說中,進了一 天門 就進入了雲丘山仙界。以前人們曾在這裡打柴,樵夫們為了相互照應,就在這種美麗幽靜的環境中引哼高歌,相互唱和,一呼一應,悠揚迴蕩,這就是雲丘古八景之一: 天門樵唱。
一天門門口,有兩塊突兀的巨石上,分別站著一尊一米多高的鐵神像,威武而高大,他們是把守天仙界的大將,道教稱為巨靈神,他們一位手託寶塔,一位手持寶圈,威武萬分。因為我們走的是下山路,所以幾乎都是在下臺階,而徒步就需要經一天門 ,二天門 ,三天門 到祖師頂,相對爬的比較辛苦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