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設立中國首個翻譯學博士點

2020-12-12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第一個翻譯學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日前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設立,並將從2005年起招收翻譯學博士研究生。

    目前,上海外國語大學已建立了高級翻譯學院,設立了口譯系、筆譯系和翻譯研究所,併集合了該校英、俄、德、法、日、阿各語種的翻譯教學和科研專家,形成了一支專門的翻譯教學和科研隊伍。

    該校高級翻譯學院院長柴明熲說,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翻譯大國,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翻譯在中國的政治、經濟、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等各個領域中的地位日顯重要,對高質量的口筆譯人才和研究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然而,由於傳統外語學科偏重外語能力培訓, 忽視了翻譯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特殊需求,難以培養一批外語熟練、知識面廣, 同時又具有一定的理論和文化修養的高層次的翻譯人才。

    設立全國首個翻譯學博士點,旨在培養中國翻譯學科理論與實踐的高端人才。針對目前國內譯學界的現狀,這一學位點將把「口譯理論與實踐」、「中外譯學理論」、「同聲傳譯理論與實踐」等作為教學內容與研究生的培養方向。

相關焦點

  • 上海外國語大學設立中國首個翻譯學博士點
    上海外國語大學設立中國首個翻譯學博士點     新華網上海3月11日電 (繆迅)中國第一個翻譯學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日前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設立,並將從2005年起招收翻譯學博士研究生。
  • 翻譯學博士點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設立
    翻譯學博士點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設立     新華網上海3月13日電(記者繆迅)翻譯學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日前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設立,並將從2005年起招收獨立的翻譯學博士研究生。
  • 我國首批翻譯學博士從上外「出爐」
    本報上海6月13日電由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培養的6名翻譯學博士生合格「出爐」。這也是近60年來我國內地高校培養的首批翻譯學專業博士。上海外國語大學自2004年設立翻譯學博士點並開始向全國招收博士生,2005年首批翻譯學博士生入學。
  • 我國首批翻譯學博士從上外「出爐」-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上海6月13日電(記者曹繼軍)由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培養的6名翻譯學博士生合格「出爐」。這也是近60年來我國內地高校培養的首批翻譯學專業博士。    上海外國語大學自2004年設立翻譯學博士點並開始向全國招收博士生,2005年首批翻譯學博士生入學。
  • 2020上海外國語大學MA翻譯學真題(含二外日語真題),比較完整+上外翻譯學經驗貼匯總
    2020上外MA翻譯學真題回憶感謝學習群小夥伴蝸牛同學熱情回憶
  • 「第三屆翻譯學前沿論壇暨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建設研討會」在華中科技大學召開
    瑜珈山下,秋風送爽,由華中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主辦的「第三屆翻譯學前沿論壇暨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建設研討會」於2018年9月22
  • 這些「全球第一」、「中國首個」,原來都由上海這所高校創造!
    2、 英漢語對全球排名第一上外是聯合國合作備忘錄籤約高校和國際高校翻譯學院聯合會(CIUTI)亞太工作組所在地,擁有全亞洲首屈一指的高級翻譯學院,已開設全部聯合國6種官方語文語對組合,獲國際會議口譯員協會(AIIC)全球最高評級,是包括港澳臺地區在內的中國唯一位列世界15強的專業會議口譯辦學機構,英漢語對全球排名第一。
  • 上海首個波蘭語本科專業在上外開設
    東方網記者劉曉晶10月11日報導:今天,上海首個波蘭語專業開設儀式及波蘭文化周開幕式在上海外國語大學舉行。  據了解,今年9月,上外波蘭語專業首批13名學生正式入學。  目前,上外已與包括華沙大學、雅蓋隆大學、密茲凱維奇大學在內的波蘭著名大學建立校際合作關係或良好的溝通渠道,聘請波蘭語言學專家赴上外擔任外籍教師,為該專業學生開設相關的波蘭語國情文化、語言文學等方面的專業課程。在此基礎上,今後還計劃定期派遣專業教師與學生赴波蘭進行短期與長期培訓和交流。
  • 廣外翻譯學學位點獲得批准
    廣外翻譯學學位點獲得批准 [ 2007-03-05 09:39 ] 廣外2006年申報的「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範圍內自主設置二級學科「翻譯學」最近獲得教育部批准!這是廣外學科建設取得的又一新成果。然而,國際上從20世紀六七十年代就開始逐漸承認「翻譯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並且取得了很好的教學與研究成果。在翻譯學者的不懈努力下,經過20多年的呼籲和論證,上海外國語大學終於在2004年獲得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之後,自主設置了「翻譯學」二級學科,自2005年起開始招收翻譯學博士生碩士生。
  • 上外撤銷俄語系組建俄羅斯東歐中亞學院,並設立歐亞研究中心
    12月15日,上海外國語大學撤銷俄語系,成立俄羅斯東歐中亞學院,上外歐亞研究中心也同時設立。校方表示,此次俄語系「轉型升級」,是為了推進「雙一流」建設,服務「一帶一路」發展倡議,打造俄羅斯東歐中亞戰略語言群。
  •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翻譯學學位點獲得批准
    廣外2006年申報的「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範圍內自主設置二級學科「翻譯學」最近獲得教育部批准!這是廣外學科建設取得的又一新成果。然而,國際上從20世紀六七十年代就開始逐漸承認「翻譯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並且取得了很好的教學與研究成果。在翻譯學者的不懈努力下,經過20多年的呼籲和論證,上海外國語大學終於在2004年獲得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之後,自主設置了「翻譯學」二級學科,自2005年起開始招收翻譯學博士生碩士生。
  • 欲趕AI熱潮 上外成立語料庫研究院推動翻譯專業教育
    供圖中新網上海11月16日電 (錢俊妮 許婧)近年來,語料庫愈來愈廣泛地應用於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之中,具體包括語言學、文學、翻譯學、輿情研究、國別與區域研究、醫學和人工智慧等領域。16日,上海外國語大學語料庫研究院在該校揭牌。
  • 「高校宣講」9月6日上外MBA招生新政策&提前面試宣講會
    上外是教育部直屬並與上海市共建,獲得「211工程」和「雙一流」支持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建校以來,學校始終保持學科優勢和高水平的科研教學,擁有同類院校中最多的一級學科博士點及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獲得教育部學科評估A+和QS世界大學學科前列排名。建校70周年來,上外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具有鮮明特色的跨文化人才,遍布世界五大洲,獲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 張柏然與中國翻譯學
    編者按張柏然教授曾經提出:「中國現代翻譯學應該站在現代文化的立場上,尋找曾經孕育了她幾千年歷史的文化之根,重建傳統,同時吸取西方翻譯學的智慧,參照現實文化變遷的需要,創建一種具有新的文化精神的翻譯學。」
  • 直播帶你走近上外英語學院!上外「享」你,學長學姐說之英語:「英...
    直播帶你走近上外英語學院!上外「享」你,學長學姐說之英語:「英」華風採,追求卓越!上外英院為什麼是英語學習者的「殿堂」?上外英院是怎樣的體驗?上外英院學生的無限可能在哪裡?5月10日 18:30-19:30為你解疑答惑!
  • 中國翻譯學的建構路徑
    正是在這樣的學術語境下,張柏然教授明確提出,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翻譯學」。在當時的國內翻譯界,這一主張有著直擊人心的力量,洋溢著卓越的思想前瞻性——  作為一個現代大國,中國是不是要在翻譯理論建設上以高度的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打造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翻譯學學術話語體系,這是翻譯界的一大時代課題,值得我們深而思之的。
  • 上外成立全國高校首家翻譯研究院
    上外校長李巖松在致辭中表示,上外歷來重視高端翻譯人才的培養,積極致力於中國翻譯事業的發展。建校七十多年來,上外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翻譯人才,並湧現出眾多翻譯家和翻譯研究名家。其中,首任校長姜椿芳領銜的馬列著作編譯,方重教授的喬叟、陶淵明翻譯和比較文學研究,謝天振教授的譯介學理論,陳福康教授的中國譯學史等標誌性學術成果,都在學界影響深遠。 近年來,外國語言文學的學科架構和知識體系深刻變化,對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提出新的要求,形成文學、語言學、翻譯、比較文學與跨文化研究、國別區域研究等五個發展方向。
  • 全國高校首家翻譯研究院在上外成立
    圍繞翻譯研究院建設展開的學術高峰論壇同日舉行,中國譯學界眾多著名專家、學者參加研討,為新時代翻譯研究的內涵深化與範式創新建言獻策。上外校長李巖松在致辭中表示,上外歷來重視高端翻譯人才的培養,積極致力於中國翻譯事業的發展。建校七十多年來,上外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翻譯人才,並湧現出眾多翻譯家和翻譯研究名家。
  • ...了解上外新傳!上外「享」你,學長學姐說:「新」火相「傳」,傳播...
    」主題分享活動,通過和大家分享自己在上外新聞傳播學院的新聞學、廣告學、廣播電視學、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學習的經歷,幫助對上外、對新聞傳播各專業感興趣的學弟學妹們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學院目前擁有新聞學、廣告學、廣播電視學、網絡與新媒體等4個本科專業,在新聞傳播學科一級碩士點下設新聞學、傳播學、廣告學3個二級碩士點,1個「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點;在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博士點下設「全球傳播」二級博士點和「全球傳播」二級碩士點。目前已形成完整的「本科—碩士—博士」新聞傳播人才培養體系。
  • 加速推進非洲區域研究 上外設立斯瓦希裡語本科專業與東非研究中心
    上外設立斯瓦希裡語本科專業與東非研究中心5月11日,上海外國語大學首屆「斯瓦希裡語言文化與東非區域問題研究」研討會暨斯瓦希裡語專業開設儀式在松江校區國際教育中心舉行。在上外建校七十周年之際,設立斯瓦希裡語專業和東非研究中心對推進非洲區域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上外將重點實施「多語種+」戰略,著力推進「戰略語言」建設,為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做出更大的貢獻。格瓦薩在致辭中指出,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期間,中國提出「八大行動計劃」,其中實施人文交流行動是重要一環,而「青年是中非關係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