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施雯 文/攝 通訊員 邵敏
昨天(5月25日),省農科院董文其老師的試驗田裡,發生了一件讓人很沮喪的事。
大棚裡有個巨型南瓜,已經長到20多斤,不出意外,長到100多斤沒問題。
老師去年種的巨無霸南瓜,100多斤重
董文其好心辦壞事,擔心大瓜會長歪,想給它調整個姿勢。
結果,啪嗒一聲,瓜藤斷了。
1】萬聖節巨無霸南瓜、迷你玩具南瓜是一家
老外萬聖節用的巨型南瓜,到底啥味道,小時新聞記者從沒嘗過。
萬聖節裡常出鏡的美洲南瓜
「其實不好吃,水分太多,味道跟冬瓜差不多。」
董文其說,自己最不喜歡吃的蔬菜,就是淡而無味的西葫蘆,它跟巨型南瓜是親戚,都屬於美洲南瓜這一類。
這兩年,比較火的玩具南瓜,個頭迷你,有飛碟、雞腿、花朵等造型,單個重一兩左右,放上1-2年都不壞,很適合做家庭裝飾和兒童玩具。
農科院試驗田裡的玩具南瓜
好看好玩,不好吃的玩具南瓜,一樣也是美洲南瓜。
總體而言,美洲南瓜的標籤是顏值高,不好吃。
論口感,中國南瓜和印度南瓜兩大家族完美勝出。
我們常說的老南瓜,甜甜糯糯蒸著吃的,就是中國南瓜。
日本南瓜在分類上屬於印度南瓜
個頭不大,扁圓型的貝貝南瓜,也叫日本南瓜,分類上屬於印度南瓜。
老南瓜和日本南瓜,你覺得哪個更好吃?
2】記憶裡的南瓜味粉糯香甜,如今去哪兒了
在討論不同品種南瓜的口感前,小時新聞記者有個心存已久的問題,想請專家解惑。
現在市面上的南瓜,很多吃起來不粉不糯,也不夠香,到底是什麼原因?
董文其笑而不語,拿出四個剛從南瓜地裡摘來的瓜,一字排開讓我觀察。
從左到右,南瓜依次為從老到嫩
最小的那個瓜,表皮光亮,顏色淡綠,切來看,裡面顏色淡黃,瓜子才剛長出來。
這個小瓜長了7-10天,水分含量高,口感脆嫩,適合炒著吃。
旁邊的瓜,大小差不多,但表皮顏色更深,沒有光澤,長了有15天。
這個瓜水分含量依然比較高,口感稍微硬一點,一樣適合清炒。
第三個瓜,長了20-25天。
這個時候,瓜的澱粉含量有明顯增加,水分減少,吃起來會有一點粉粉的,但離「甜糯甜」的口感,還是有距離的。
四個南瓜剖開後依次看瓤
第四個瓜,長了30天。
它的味道開始變化,澱粉慢慢轉換成糖分,水分會增多,像番薯一樣粉糯香甜的口感才出來。
可惜,很多南瓜,在長到20-25天時,就被採摘下來,送到市場上銷售。
因為同一根藤上,老瓜越晚摘,新瓜長得越慢,為了多賣瓜,農民會摘得比較早。
3】超夢幻的滿天星南瓜隧道,馬上就能擁有
老南瓜個頭太大,全家一次吃不完;日本南瓜一個半斤不到,只夠單身狗吃一頓的。
專家地裡的南瓜育種新材料
董文其的試驗田裡,有不少南瓜新材料,比如一個一斤重的扁圓南瓜,剛好夠一家三口吃一頓,熟了吃粉粉的,有慄子香。
容易長雙胞胎南瓜的新材料
還有一節藤上可以結雙胞胎南瓜的「超生遊擊隊」南瓜。
一根南瓜藤上,到底能結多少只南瓜?
我們從地裡隨便拉出一條南瓜藤,目測已經有5米長,1.5米以下的藤上結了5個成熟的南瓜,藤尾上每一節,還有好幾個小南瓜。
長長的藤蔓,末梢接著寶寶瓜
不過,這是董文其選育的新材料,要知道,大多數南瓜,都不是這麼多子多孫的。
和絲瓜一樣,南瓜一根藤上,既開雌花,也開雄花。
南瓜雄花
南瓜雌花
遇到高溫天,開雌花的比例會大大下降。
也就是說,結的南瓜會很少,尤其是印度南瓜,這也是日本南瓜賣價高的主要原因。
董文其的育種目標是,選育日本南瓜型的新品南瓜,打造滿天星一樣的南瓜隧道。
南瓜隧道
專家已經發現一根藤上能節節開雌花的親本材料,如果人工授粉,就能掛滿一串南瓜,瓜型還是大家最喜愛的扁圓造型。
如果用它來打造夢幻的南瓜滿天星隧道,不知你可喜歡?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