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美食文化可以說是源遠流長。
早在西漢時期就有王者以民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的說法。
而在當今美食文化活動之中,最受歡迎的一種無疑是火鍋了。
火鍋這神一樣的美食,是什麼時候出現在中國人的餐桌上的?
傳統的涮羊肉火鍋一直被眾多火鍋愛好者所青睞,以涮羊肉火鍋界定火鍋的出現的的話,可以追溯到元代。
相傳忽必烈還在當統帥時,時值冬季,大軍正在備戰。
可大家飢腸轆轆,先燉羊肉已然來不及。
情急之下,將羊肉切成薄片,放入鍋中燙熟,並輔以作料蘸食。
忽必烈大呼好吃,隨帶領軍隊打了勝仗。
如果要以現代火鍋的外形來界定的話,唐三彩火鍋已經和當代火鍋很相似。
唐代的火鍋已經成為一種飲食習慣,當時的中國人十分懂得享受生活。
唐代一般富人也經常用火鍋宴請友人。
如果以「邊煮邊吃」來定義火鍋的話,火鍋最早可以追溯至商周時期。
在青銅文明發達的商周時期,人們製作了一種分上下兩層的鼎。
這種鼎上層用於盛放食物,下層託盤可以燃燒炭火。
從當時的社會生活環境來推測,人們可能會將肉食置於上面一層,然後在下面一層點火將其煮熟。
如此一來,就形成了一鍋「羹湯」,這無疑就是火鍋的前身。
眾所周知鼎這種器皿更多用於祭祀活動。
這是不是就說明了有可能最早的時候,火鍋這種美食是用來供奉神靈。
由此可見吃火鍋是神仙般的享受這句話還真的是有根據的。
在《太古妖皇訣》中就有一位神仙也喜歡吃火鍋,他就是身為雲夢澤族長的水神河伯。
河伯本名馮夷,原是雲夢水澤中的一尾錦鯉。
河伯身上有著川蜀人民的鮮明特點。
在遊戲中的河伯有著一口濃重的四川口音,
其生性暴躁,剛正不阿,又極度護短。
喜歡鮮香麻辣的火鍋與他的暴躁性格相互照應。
當年修羅血戰,修羅族屠殺雲夢生靈,整個雲夢水澤被鮮血染紅。
河伯的妹妹身受重傷,飄至下遊,被祖巫共工所救。
河伯在尋找妹妹的過程中遭遇修羅族圍攻,幸得東皇太一和少典所救,三人結為好友。
得知東皇太一濟世宏願,河伯感佩於心,並立誓要助東皇一臂之力。
誅天大戰後,神族一戰定天。
河伯放下失去妹妹的傷痛,率領雲夢族人擁護東皇,試圖創立「三界尊法,事無爭端」的新世界。
這樣一位神通廣大的神仙都抵不過火鍋文化的誘惑。
真的是應驗了那句俗語,火鍋滾一滾,神仙都站不穩
火鍋文化上至九天神仙,下至走卒販夫,沒有人可以抵擋住它的誘惑。
無論是奢華精美的定製版火鍋,亦或者是尋常百姓家的普通火鍋,這樣一道美食,背後蘊含的是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