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鋒:腳踏實地 大膽創新

2020-09-09 酉陽新聞網

楊秀鋒是龍潭致公小學的一名教師,「腳踏實地,大膽創新」是他教書育人的座右銘。

作為教師,楊秀鋒深知,學習是終身的事,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在思想上與時俱進、在業務上不落人後,才能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時逢課程改革,他利用工作之餘,多方搜集材料,主動了解課改的新動向,寫的論文《發展耐力素質教學之我見》在《科學諮詢》優秀論文評比中獲一等獎。工作中,他嘗試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方式來營造輕鬆、活潑、上進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樂於學習。多年來,他持之以恆地主動學習課改理論,閱讀了大量關於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理論書籍,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更好地服務於教育教學工作。每次教研活動中,他都會認真評課,幫助授課者找出優缺點,使他們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

作為教導主任,楊秀鋒時刻要求自己當好校長的助手,發揮好橋梁溝通作用。他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制訂學校教學計劃,並組織實施,注意總結教育教學方面的經驗,使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更有計劃性、針對性、實效性。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近年來,無論是教學還是教研,楊秀鋒都取得了亮眼的成績,連續幾年被評為「優秀教師」,2018年被評為「優秀教育工作者」。

楊秀鋒表示,每次優秀評選都是未來工作的新起點,他會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勤奮工作,開拓進取,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作出更大的貢獻。

責編:周麗娟 校對:趙舒婷

相關焦點

  • 大膽創新抓教學 腳踏實地謀成效——護理二級教學管理工作匯報
    為順應護理學科的發展,提高臨床教學整體質量,創新護理教學工作模式,提高二級教學管理效能。
  • 傅振邦:當代大學生要確立理性務實的創新創業觀,腳踏實地、堅韌不...
    傅振邦:當代大學生要確立理性務實的創新創業觀,腳踏實地、堅韌不拔地去做時代的弄潮兒4月23日,2018年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峰會暨第十二屆KAB創業教育年會開幕式在重慶舉行。活動以「弄潮新時代·創新創業行」為主題,旨在深入實施《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和「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進一步發揮團學組織在實踐育人、文化育人、服務育人等方面的優勢,完善大學生創新創業的交流和教育平臺,在大學生群體中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大學生投身創新創業,促進大學生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功新時代。
  • 中英雙語 | 沈曉明:解放思想 敢闖敢試 大膽創新 以思想破冰引領...
    省委書記沈曉明出席活動並講話,強調全省上下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解放思想、敢闖敢試、大膽創新的重要論述精神,以思想破冰引領改革突圍,奮力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全省上下要深入學習領會習總書記重要論述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為什麼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的目標是什麼、解放思想的原則是什麼,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形成合力、注重實效,把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有機統一起來,既總結國內成功做法又借鑑國外有益經驗,既大膽探索又腳踏實地,堅決避免無用創新和「盆景式」創新,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異想天開」與腳踏實地
    最近,某區開辦了一個轉型發展專題研討班,區領導向聽課的800餘名幹部提出:「幹工作要有『異想天開』的創新思維,要善於將創新思維以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勇氣轉化為實際行動。」  為什麼要「異想天開」?
  • 用心領會,大膽創新
    用心領會,大膽創新金陽街道中心幼兒園 馬召松3天的跟崗學習過程,我很珍惜在這裡的每一時刻,帶著自己的問題去觀察,認真做好每個環節的筆記,通過3天的學習.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悟出了一些心得體會。在今後工作中,我會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滿懷愛心的為幼兒創造一個寬鬆、和諧、民主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空間,不斷創新,超越自我。
  • 大膽假設 推崇創新
    置身疑古思潮的洪流,衛聚賢逐漸形成了重視提問、善於提問、大膽假設的治學態度。  衛聚賢認為,學者的天職就是提出命題。大膽假設使衛聚賢時有創穫。如,他看到在南京發掘的六朝墓中有新發現的石器,此類新石器陸續又在金山、杭州等地有發現,遂提出江南地區有新石器文化的命題,把江南地區古文化的時間大大提前。
  • 【創新學院】大膽張口說英語
    6月15日和17日,在創新學院一層多媒體教室,經學院邀請,來自美國的外教老師Teresa Jones分別進行了兩次《Oral English & American Culture》課程的授課。我院大一到大四的60餘名學生,在輕鬆愉快的課堂氣氛中,積極參與了課程教學。
  • 報告丨張素: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我報告的題目是:仰望星空,腳踏實地。中國新聞社科技記者張素作報告作為一名科技記者,我與同行一直試著搭建連接公眾與科學家之間的橋梁。今天,我代表無數位曾報導過南老師事跡的記者,站在這裡,再為大家勾勒一幅南老師的肖像。很多見過南老師的人都記得他的眼睛和鬍子。那雙眼睛,目光如炬;兩撇小鬍子,特有性格。
  •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海外留學生圓滿結束南山「感知行」
    「這既是一次仰望星空的旅程,又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腳踏實地的平臺。」儀式上,南山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區人力資源局局長邵侃彥寄語學生關注南山、大膽選擇、勇於實踐,積極參與到南山的建設中,用所學成就自己、報效祖國。南山「感知行」活動全市率先開展創新嘗試30年來,南山GDP增長超過70倍,人均GDP從4萬元增加到40萬元,轄區稅收增長924倍,書寫了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南山奇蹟」。目前,南山正處於高位過坎的發展階段。
  • 祝鳳:@選調生請大膽用青春為「十四五」填色
    作為光榮的選調生,讓我們大膽且熱烈地用青春為「十四五」著色,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用汗水為祖國添彩。 堅定信念,用忠誠做底色。「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正是因為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始終堅定理想信念,把人民放在心上,偉大的中華民族才能走過這風雨兼程的71年,最終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現在,作為選調生的我們,即將接過這一棒,扛起這副擔子,也就更需要我們把穩思想之舵。
  • 申論範文評析:腳踏實地 追尋價值
    腳踏實地 追尋價值(132公考評析:經典的對稱式標題,涵蓋了對策舉措和目標意義兩個方面的內容,兼具形式美和內容全。)放眼當下社會,不管是從功利性教育到物質化求學,還是從機械性運轉到疲勞性鏖戰,都顯現出了人們精神的焦灼不安以及靈魂的無處安放。
  • 新能源創新要大膽假設,更要小心求證
    如果說頁巖氣的發現能稱之為一場能源革命的話,那南陽當地媒體所報導的「水氫發動機」,就足以是比肩諾貝爾獎級別的新能源創新。因為,前者還只基於能源開採技術的突破,而後者則是讓普普通通的水資源完成了能源「史詩般」的化學變化——「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而且據報導說它的清潔性和持久性都讓人讚嘆。看到這裡,普羅大眾是不是有點小激動?
  • 都說做事要腳踏實地,到底什麼才是腳踏實地
    說起腳踏實地這個詞,很多人都特別的熟悉,因為從小老師父母就教育我們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事都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切勿好高騖遠,這山望著那山高。我本人從小也有非常信仰這句話,不管是做什麼事情都實實在在的去完成,但是,我現在在去思考腳踏實地這件事情,似乎是有點恍惚了。
  • 腳踏實地做事,真情實感做人
    腳踏實地做事,真情實感做人!女兒考上了大學,讀高中時林林總總的書本資料本可以集中處理賣掉了。這件事,放在孩子的心理或許真的沒有什麼。而在我這個比孩子早N多年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卻真的有些「捨不得」。只有腳踏實地,真情實感,與時代同行,才能譜寫出最真最美的人生。我們生逢這個偉大的時代,幾乎人類所創造的所有文化資訊,我們都能夠「垂手可得」,天文、地理、歷史、典故……由近及遠,從古至今,真的幾乎就是足不出戶,卻能無所不及!我自己到底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能為家庭、社會做好哪些有意義的事?自己的專長、喜好、經驗、能力又是什麼?
  • 腳踏實地,做好自己
    資本也需要慢慢地積累,而科技創新也需要慢慢積累。在馬雲剛剛創辦阿里巴巴的時候,他有想過弄一個自己的科學實驗室,但是他忍住了。他認為當時的自己不具備那樣的資本。而他一等就是好幾年。他在幾年裡不斷地積累,最終在2017年建立了屬於自己的「達摩院」。馬雲能建立達摩院的原因,是因為他認識到了自己需要不斷的積累才能取得成功。
  • 當代大學生應當「志存高遠 腳踏實地」
    從大學生的角度來說,應該「志存高遠,腳踏實地」。首先,參與擇業的大學生要有自己的想法但不能篤定於一種職業。借鑑有工作經歷者的經驗,許多人就業並不是一職定終生,都有從事過多種行業和多個單位工作的工作經歷,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行業;或者在一個單位也有可能在職業生涯中更換不同的工作崗位,才有相對穩定的位置。所以過早地定位自己的職業路線是不合適的。
  • 2021上海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腳踏實地才能把握未來
    從古至今,只有腳踏實地才能經受歷史的洗禮名垂千古。所以,只有腳踏實地才能更好面對未來,獲得長遠發展。腳踏實地是紮根基層的關鍵。基層工作並不是鍍金工作,而是讓有志青年帶著先進思想、先進的技術深入偏遠地區,改變落後面貌,以腳踏實地精神滿足百姓對於美好生活嚮往。在多數青年不願深入基層自我奉獻的當下,鄉村教師張玉滾用自己行動詮釋腳踏實地的力量。
  • 做人,要腳踏實地,切莫眼高手低!
    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去做,不馳於空想,不鶩於虛聲,而惟以求真的態度作踏實的工夫。以此態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此態度作事,則功業可就。越王勾踐在遭到失敗後並沒有心灰意冷,他明白成功不會是一蹴而就,需要的是腳踏實地的作風,於是才有了「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的神話,吳王闔閭敗就敗在缺少越王勾踐那股腳踏實地的作風上。俗話說: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是啊!人要幹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誰又不是在腳踏實地的基礎上,以小事做起,到了最後才成為一個成功人呢?
  • 麻城市華英學校:凝心聚力啟新程,腳踏實地譜新篇
    2020年秋季開學教學教研工作,在董事會及學校的統一部署下,我們按照 「在成績中育新機,於勝局中開新局」的方針,認真落實陶鋒校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完善教師培訓體系,打造幸福的教師團隊」「加強教育科研工作,提高教育科研水平,為學校可持續發展提供動能」「解放思想,創新發展,促進信息化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 創新為上 腳踏實地 紮實推進科技創新戰略
    一要大力實施『科普中國』山西行動,促進公眾科學素質提升,弘揚中國科學家精神,為國家科技創新戰略奠定紮實的基礎。二要大力實施『科創中國』山西行動,推動科技經濟融合,搭建『政產學研金服用』平臺,為企業創新提供重要的支撐。三要大力實施『智匯中國』山西行動,積極實施招才引智計劃,服務黨政部門科學決策,培育良好的創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