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誓詞還可以這麼寫?白居易一首詩,異乎尋常,顛覆了認知

2020-12-25 琅銘

一場婚禮,在花天錦地、笙歌鼎沸中,驚豔了時光與你我。千篇一律的儀式中,眾人仍然想討得一份歡喜。伴隨著鮮花簇擁,禮樂齊鳴,升騰的歡喜,又在頃刻間輾轉,思潮湧動,百感交融。我們已然在新人的誓詞中,熱淚盈眶。那些誓言,縱橫了相遇相許,感恩著相伴相行。回憶動容,此刻確幸,未來可期。

再盛大隆重的婚禮,也敵不過誓詞中的那些「感動」。不為譁眾,只是將點滴過往匯集的心聲,加一份莊嚴與見證。新婚誓詞,千百年來,承載著新人們由衷的告白相訴。而千年之遠的現實主義大詩人白居易,新婚誓詞也毫不敷衍,以一首詩歌真情告白新娘,異乎尋常,不知新娘楊氏聽後,是驚喜還是驚詫?

贈內生為同室親,死為同穴塵。他人尚相勉,而況我與君。黔婁固窮士,妻賢忘其貧。冀缺一農夫,妻敬儼如賓。陶潛不營生,翟氏自爨薪。梁鴻不肯仕,孟光甘布裙。君雖不讀書,此事耳亦聞。至此千載後,傳是何如人?人生未死間,不能忘其身。所須者衣食,不過飽與溫。蔬食足充飢,何必膏粱珍?繒絮足禦寒,何必錦繡文?君家有貽訓,清白遺子孫。我亦貞苦士,與君新結婚。庶保貧與素,偕老同欣欣。

全詩150字,淺顯直白,開篇即直奔主題:「作為夫妻就是生而同室,死而同穴。天下人都如此地相互勸勉,更何況你我夫妻」。沒有對初入婚姻的過渡描述與感受,沒有甜言蜜語的撫慰和情思綿長的表白,而直吐胸懷,向妻子楊氏傳達同舟共濟、生死與共的婚姻態度。似乎有些突兀急進,高度驟然上升,但如此境界倒能讓新婚妻子頓生出幾分敬慕。

轉而以四對為世人所稱頌的夫婦(黔婁、郤缺、陶潛、梁鴻)的純樸愛情為典型,以樹立彼此婚姻生活的榜樣:

「其一,戰國時期齊國的道學家黔婁,家徒四壁,一貧如洗,隱居於濟南千佛山,鑿石為洞,著書修道。齊王請其出山為相,多次被拒。其妻子則伴其一生,潔身一世,安貧樂道。

其二,春秋時期晉國的郤缺,因父獲罪被殺,使其不能入仕途。躬耕於冀中之野,務農鋤耕,其妻每每將飯送至田間地頭,二人相敬如賓,令旁人羨慕感動。

其三,便是婦孺皆知的東晉著名詩人陶潛陶淵明,歸園田居,近乎農民般的生活。其妻子瞿氏燒柴做飯,操持家務,共享農家生活之樂。

其四,東漢詩人梁鴻,隱居避患,妻子孟光陪其到霸凌山中,開墾田地,搭建草棚。著粗布舊衣,男耕女織。誦讀詩書,彈琴自娛。舉案齊眉,夫唱婦隨。

窮士不戀富貴,棄官歸隱,他們的妻子始終相守不離,相敬如賓,不嫌其貧。四則事例,四對名士夫妻。詩人將其作為婚姻生活參考的典型,恰當妥帖,娓娓道來,如敘家常,樸實直白但原本美好的婚姻生活期待,被定於安貧的溫飽線上,難免令人壓力倍增,不知新娘聽後作何感想。然而詩人所傳達的正能量的婚姻觀及夫妻永結同心的追求,雖似告誡,卻顯得踏實又遵從根本。

緊接著,詩人一句設問:「你雖不曾讀過什麼書,但這些夫妻情深的事例也有所耳聞。自此千年之後,能夠傳承這種優良品格的是些什麼人?」婚姻宣言設問一出,氣氛瞬間嚴肅。但詩人在此極力與妻子達成一種對今後婚姻生活理念的共勉:安貧樂道,患難與共。並將其上升到品格傳承的高度。

這種品格正如下文所說:「人生不知何時離世,但終不能忘記修身正直。人所必需的衣食,也不過溫飽罷了」。「溫飽」又來自兩個「何必」,即:「蔬菜已足夠裹腹,何必追求什麼美味佳餚。粗棉已足夠禦寒,何必追求什麼錦衣綢緞?滿腹才學,精神充盈,卻尊崇最低級的物質追求。衣食溫飽即可滿足生理之需,粗茶布衣,不問奢華,安守清貧,堅守信仰,正是詩人所求的理想世界。步步追問,言辭雖無優雅悅耳,卻樸素直率,情感真摯。

最後立足彼此之身,描繪美好願景:「你祖上有遺訓,清白世家傳與子孫。而我也是個堅貞苦寒之人,與你共結新婚。希望能共度清貧高潔的生活,一起白頭到老,此生無憂」。以雙方家世及自身現實,又重申了二人能夠同心同德,淡富貴,至白頭的思想為勸誡妻子甚至搬出了家訓,家常式苦口婆心的言辭告白,誠懇坦率,卻又似乎超越了一個新婚夫婦間該有的歡樂甜蜜與自在。

也許開頭一句「生為同室親,死為同穴塵」,早已奠定誓詞敦厚樸實、嚴肅認真的基調以古論今,由事及理,層層設問,不吝言辭。全詩一氣渾成,告誡似的新婚誓詞,貌似成了為新婚妻子所立的家訓。新婚燕爾的情意纏綿與表白全然不見。字裡行間,是對妻子婚姻倫理道德的告誡,更勸其做好安貧守道攜手一生的婚姻準備。

現實主義詩人的婚姻誓詞,也竟這般現實爽直。那些動人心扉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婉轉動人與悱惻纏綿的情感吐露,皆不知所蹤。究竟是真情流露還是真情掩蓋?也許新婚誓詞還有一種動人心懷,叫做懇切與坦率!

原創文章,歡迎轉發、關注!請勿搬運,違者追責!「拾月文化」,與您一起追隨文明光影,解鎖文化密碼!

相關焦點

  • 裴度寫信給白居易,白居易調皮地寫了一首詩,千古流傳
    下面介紹的是裴度寫信給白居易,白居易調皮地寫了一首詩,千古流傳。兩人唱和之詩很快就傳到了宰相裴度那裡,他讀完詩,也很喜歡這對白鶴,於是就寫了一封信給白居易,其中還附了一首詩:白二十二侍郎有雙鶴留在洛下,予西園多野水長松可以棲息,遂以詩請之唐代:裴度聞君有雙鶴,羈旅洛城東。
  • 新婚之夜,白居易為妻子寫了一首情詩,初看很美細思令人發冷!
    一首白居易的《贈內》,讓我們得以一窺從前愛情的模樣。這首詩是白居易在與妻子楊氏的新婚之夜時所寫的愛情宣言,充滿了對未來婚姻生活的美好期望。然而整首詩初看很美,細細思量之下,卻會讓人感到心中發涼。全詩如下:生為同室親,死為同穴塵。
  • 白居易最美的一首詩,840個字出了無數千古絕句,讓人嘆服
    就比如著名的《長恨歌》,這是白居易最美的一首詩,一篇之中840個字出了無數千古絕句,直到現在,比翼鳥的句子還被很多人奉為圭臬,這首詩中的其他句子也是大部分都膾炙人口。作為一個詩人,寫出這樣的作品也確實是讓人嘆服。
  • 春天到來,白居易寫了一首詩,劉禹錫和詩一首,從而成為詩壇雙璧
    「四海齊名白與劉」,白居易與劉禹錫不但是生活上的好友,更是文學上的知己。二人均是詩詞高手,惺惺相惜,互相提攜。每當一人有新作完成,另一人必寫詩相和。大和三年春天,白居易的仕途不順,他的處境如同閨婦一般,於是寫了一首詩來隱喻當時的處境。
  •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詩,所描寫的春光美得令人心醉!
    《大林寺桃花》是白居易的一首經典詩作。元和十二年,時任江州司馬的白居易,來到廬山上的大林寺,即景寫了這一首小詩。短短四句,就把在山寺中不期而遇的一片桃花,描寫得生動具體,形象美麗。更是利用巧妙的構思,用桃花替代抽象的春光,並把春光表達的天真可愛,令人心醉,是唐詩中一首經典之作。
  • 白居易很難理解的一首詩,沒有生活閱歷真讀不懂,寫得好像是謎語
    讀一部書,或者是一首詩,除了要理解作品中的內涵,還是要從各個不同的方面來解讀,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唐朝詩人白居易這首《花非花》,那就是一首很有趣的作品,同時也是最令後人難以解讀,每一個人讀這首詩都會感動很費解,不知道詩人所要表達的是什麼?
  • 白居易很美的一首詩,通篇都是寫景,寫得生動有趣,美得令人驚豔
    那這些詩不僅收錄在了很多得要的詩集裡,另外在我們小學的課本裡也是時常有收錄,所以只要提起這些作品,即使是一個小學生那也是能夠通篇背誦。白居易也是一位天才詩人,他寫《賦得古原送別》時只有17歲,這個年紀如果放在今天,那就是一個還沒有成人的少年,但是他的才華卻是令人驚豔,也正是這首詩讓他在唐朝詩壇開始嶄露頭角。
  • 元稹吃白居易的醋,寫下一首千古名作,白居易只好寫千古名作解釋
    元稹思念對方那是夜不能寐啊,翻來覆去總感覺不踏實,因此便寫了一首詞很達意的肉麻之作,其中一句寫道:「願為雲與雨,會合天之垂。」雲雨,會合……這究竟是思友還是思春?不敢再想像下去了。詩的前注寫道:「是夜宿漢川驛。夢與杓直、樂天同遊曲江,兼入慈恩寺諸院。倏然而寤,則遞乘及階,郵吏已傳呼報曉矣。」元稹說夢到和杓直、樂天二人遊覽了曲江與慈恩院,甚是開心,可惜被亭吏一聲叫喊驚醒,原來他孤零零一人在梁州。天下的事情就沒這麼巧的,白居易當天夜裡也夢到了元稹,也寫下了一首思念的詩。
  • 白居易夢到元稹後給他寫首詩,元稹回詩一首,最後7字扎心了老鐵
    畢竟歷朝歷代的讀書人都喜歡聚在一起飲酒賦詩,想要在聚會上被人認可,寫得一首好詩就成了必備技能。聚會的次數多了,志趣相投的人慢慢也就成了好友,有事沒事就喜歡相互寫詩唱和,這也算是唐代詩人維持友誼的一種方式。
  • 白居易信手拈來的一首詩,卻暗合元稹之夢,當真是心有靈犀
    連白居易自己讀後都感慨「此句他人尚不可聞,況僕心哉!」而當元九去世後,白居易也曾寫下「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的哀戚之語,千年來打動了無數人。可以說這兩人的友誼,別說是大唐詩壇,就是放在整個古代也是不多見的。
  • 十首白居易詩,你最愛哪一首?
    《大林寺桃花》是白居易於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廬山上大林寺時即景吟成的一首七絕。此詩只有短短的四句,從內容到語言都似乎沒有什麼深奧、奇警的地方,只不過是把「山高地深,時節絕晚」 「與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節候,做了一番紀述和描寫。而就是這首平淡自然的小詩,卻寫得意境深邃,富於情趣。
  • 中國詩詞大會,白居易寫春天景色絕對第一,寫的送別詩也是絕唱
    在中國詩詞大會上曾經考過一首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讓人想起了唐代偉大的詩人白居易,白居易是一位詩詞的天才,他在詩詞的天空中盡情的翱翔,為後人留下了眾多絕美的詩篇,他寫的詩詞美輪美奐,讀完之後就讓人感到美景如在眼前。描寫春天美好景色的《錢塘湖春行》就是這樣的作品。
  • 白居易的一首小詩,26字語言綺麗,堪與《洛神賦》比肩
    著名畫家顧愷之之畫作——《洛神賦》白居易《花非花》鑑賞唐朝時期,白居易寫了一首雜言古詩《花非花》,我們一起欣賞一下——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這首詩總體上表達的是,對於人或者是事物朦朦朧朧、隱隱約約、來去匆匆、無跡可尋的不可捉摸之感。其實不僅僅是花朦朧、霧縹緲,人生亦是如此,美好的事物往往如過眼雲煙一般容易消散。「夜半天,天明去」,就如白居易所寫,世間美好的事物總是短暫容易消逝,難以長久停留。
  • 杜甫以鴨自比寫首詩,白居易以鵝自比仿一首,原諒我不厚道地笑了
    這種下裡巴人之風,在一首首詠動物詩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先有駱賓王7歲時寫的《詠鵝》,「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實在是生動有趣得很;後有李白為一普通村民寫的《贈黃山胡公求白鷳》,「請以雙白璧,買君雙白鷳」,為了這隻白鳥詩仙願意用兩塊璧玉來換;到了宋朝,陸遊更是化身貓奴,為家中小貓寫了十幾首詩作。
  • 白居易爽約被朋友責怪,回贈了一首詩,最後7個字寓意深刻
    韓愈與白居易都是中唐的大文豪,一位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散文寫得頂呱呱;另一位號稱詩王,多少青年才俊都崇敬他。韓愈與柳宗元關係密切,而白居易與元稹、劉禹錫來往頻繁,韓愈和白居易兩人雖然都相互尊重對方,卻始終未能成為知己。
  • 白居易一首詩寫盡天下父母的悲哀 腳步匆匆 記得他們在等候
    此外還有《詩經》裡的一首《蓼莪》:「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在為數不多的作品裡,這首《蓼莪》通過對父母養育自己的艱辛以及父母對自己所付出的愛的描寫,表達對自己沒有盡到孝心的痛苦。那麼今天的我們就分享一首「詩魔」白居易的《燕詩示劉叟》。這首詩是白居易為一位孩子遠走他鄉的劉姓老人所作。
  • 白居易很深情的一首詩,開篇4句就十分驚豔,打動了無數人!
    看到題目「白居易很深情的一首詩」,大家第一時間是不是想到了《長恨歌》?雖然《長恨歌》也是情深至極,但終究寫的是別人的故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首「白居易很深情的詩」,說的是他自己的深情,是屬於白居易對一個女子的深情。
  • 冬至日白居易寫了一首詩,短短28個字,表達了濃濃的思念之情
    公元804年歲末冬至日這一天,唐代詩人白居易宦遊在外,恰好客宿邯鄲一站,孤單寂寞之時中想起家中熱鬧的場景,一家人圍著燈火的樣子,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於是就寫了一首詩,全詩短短28個字,表達了濃濃的思念之情,至今讀來仍令人感動。《邯鄲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 白居易寫下一首詩,全詩無一生僻字,卻讓人感嘆杯酒見真情
    李白的豪放不羈以及他平日裡酣暢淋漓喝酒的恣意灑脫讓他廣結好友,一首《贈汪倫》中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更是成為遠近聞名的佳作,杜甫也是李白人生路上的摯友。但除了李白的圈子很廣之外,白居易也有很多朋友,他的真誠和率真吸引了很多的人與他結識,在白居易的眾多好友之中,元稹便是其中之一。
  • 白居易公然炫富的一首詩,寫富裕的養老生活,短短8句太讓人羨慕
    所謂財務自由,專業一點的解釋就是你所持有資產每周期的產出足以支撐你在這周期內的消費,也就意味著你可以憑藉資產創造的收入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需要額外做什麼工作。這樣的狀態,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因為其中有一個概念是由自己決定的,並沒有一定之規,那就是你的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