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職場中有一個困擾,就是覺得自己性格內向。
他們覺得只有性格外向,社交屬性很強的人才能混得如魚得水。
所以我們就聊聊所謂的性格內向與外向!
我覺得所謂的內向和外向應該是非常絕對的說法,性格就像是一個連續而複雜的光譜,
內向和外向是軸的兩端,也就是兩個極端。
咱們大部分人都是在光譜中間的不同的位置上,沒有人真的站在極端的點上。
也就是說沒有純粹的內向和外向,這只不過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如果你的困擾在於:下班了,同事叫你去嗨你不想去。
或者飯局上跟客戶談完合作之後,你想走,但是他在那賴著勸你喝酒等等這些情況。
你就應該去判斷你是怎麼應對這些具體事件的,而不是著急給自己貼上一個性格內向的標籤。
如果這事很重要,關乎個人重大利益,關乎團隊目標,我相信你其實能找到辦法來應對,你可以不喜歡這件事本身,但是關鍵的時候你不能拿性格來當藉口,因為好多事其實就是技巧問題。
就像是你覺得自己粗心,你要處理很多數據表格的時候,你就自然的會多檢查幾遍。
你覺得自己性格衝動,但是在緊要關頭你自然會提醒自己要更謹慎或者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所以我建議你在某些特定的時刻可以告訴自己,這是一個角色扮演的小遊戲,不只有專業演員是這樣的,其實每一個人都有這種自我暗示的能力。
比如說在需要熱情的時候,你就找一個公司裡熱情的人,模仿他。在需要說話的時候,你模仿一個健談的人。
這些都是可以通過準備和刻意練習而做到的。
所以你不必標籤化或者固化自己,你只是需要改變思維模式,可以靈活應對。
長遠來說,我們當然應該了解自己所為,知道自己的短板和長板,不拿自己的短板跟別人的長板去進行比較,我們應該選擇自己更擅長的工作,不必強迫自己。
當然,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份工作是為您量身定製的,所以再好的工作一定有你不舒服和不喜歡的事情,通過一些技巧去應對也好,把這些時刻當成小遊戲也好,
靈活應對和了解自己並不矛盾。
第二,職場價值未必在於社交,
你肯定有過這種朋友,平時吃喝玩樂都在一起,玩得特別好。但如果你要開公司,你不會想起找他一起,
你也不會推薦他來你現在工作的公司跟你當同事,是不是有沒有這樣的人?
你肯定也遇到過這樣一些同事,跟他也不熟,在公司好像說得來也是點頭之交,但是在工作上你是非常信任他,你覺得他是靠譜的,
這樣一對比,你就會發現說人際關係和工作靠譜是兩件事兒,
有人把大量的精力用於經營人際關係上,但是工作能力其實一塌糊塗,這種情況是很危險的。
真正好的職場價值,得工作靠譜,其他一切都是建立在這種基礎之上的,
所以其實你內向也好外向也好,都是你自己的藉口,都是你自己給自己貼的標籤,只要你做好了你該做的事情你就是有價值的。
你少參加了幾次同事的飯局,少給誰送了禮物,真的沒那麼重要,只要你工作靠譜,你的同事領導依然信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