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十大秘笈」教你如何帶早產兒寶寶

2020-12-22 澎湃新聞

【科普】「十大秘笈」教你如何帶早產兒寶寶

2020-11-20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家有早產兒寶寶 很難帶?

新手爸媽帶寶寶 手忙腳亂?

寶寶哭鬧,不會說話 究竟是什麼意思?

不用擔心

南方醫院新生兒科這就為你帶來

帶寶寶「十大秘笈」

秘笈一:學會判斷寶寶的生長發育

早產兒出院後常有持續的餵養問題,如餵養困難,吸吮吞咽不協調,熱量攝入不足,宮外生長遲緩等,良好的營養是促進大腦和體格生長發育的必要基礎。因此,學會判斷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十分必要。

先來看看早產兒生長曲線圖

男寶寶的↓↓↓

點擊圖片可查看大圖

女寶寶的↓↓↓

點擊圖片可查看大圖

對照上面的生長曲線圖

如出現以下幾種生長趨勢需及時諮詢醫生:

1、體重、身長生長百分位下降或低於第10百分位,說明體重增長不良;

2、體重生長百分位突增在第90百分位以上,說明追趕生長過快,營養過剩;

3、過快或過慢的頭圍生長,需警惕腦積水、腦發育不良。

看懂了嗎

好了好了

小編知道大家都沒看懂

1、什麼是胎齡(周)?

例如寶寶在孕周30+出生,今天寶寶已經滿月了。

問:寶寶的胎齡是多少?

A:寶寶滿月了所以是40周

B:寶寶滿月應該是37周才對呀

C:34周

滑動查看答案

2、什麼是第10百分位、第90百分位?怎麼算?(掩臉哭.jpg)

A:10除以100

B:90除以100

C:看不懂(bie算了,來看看解析吧)

滑動查看答案

秘笈二:學會檢查寶寶的一般狀況

什麼是寶寶的一般狀況?

吃(吃奶):從按需餵養向按時餵養過渡,逐漸養成好習慣

喝(喝水):新生寶寶一般不需要喝水或者可以喝少量水

拉(大便):出生後,母乳餵養寶寶每天可達8次

撒(小便):出生後,每天>6次

睡(這不用解釋了吧):新生兒一晝夜的睡眠時間一般為18-20小時

秘笈三:觀察前囟的閉合時間

不知道什麼是囟門?

看圖↓↓↓

正常的前囟閉合時間一般在1-1.5歲之間

如果囟門過早閉合(小於6個月)

則會影響寶寶大腦發育

如果囟門閉合過晚(大於1.5歲)

則提示寶寶有缺鈣,甲狀腺功能低下的風險

囟門過早或過完閉合都需要儘快諮詢醫生

秘笈四:讀懂新生兒的哭鬧聲

新生兒睡眠不安、哭鬧可能有以下原因:

1.睡眠環境太熱

(開風扇或者空調,室溫26℃最適宜)

2.室溫低,新生兒體溫不升

(太冷了,成熟的寶寶都受不了,更何況是新生兒)

3.尿布弄溼了,會讓他感到不舒服

(趕快給寶寶換一下尿布)

4.飢餓了

(母乳餵養的新生兒一天能吃8-10次奶)

怎麼判斷孩子是否吃飽了?這裡先賣個關子~~

5.患有尿布疹、溼疹、皮膚糜爛等情況

(換尿布的時候看一下寶寶小PP的皮膚情況,如果有出現疹子、紅斑、丘疹的情況,請儘快向醫生諮詢)

6.先天性維生素D缺乏(佝僂病),引起夜間驚哭

(這種情況爸爸媽媽一般自己判斷不了,如果排除了室溫、尿布、飢餓等因素後,寶寶還是哭鬧不止,請儘快帶去諮詢醫生)

秘笈五:母乳餵養

三大原則

早接觸、早吸吮、按需哺乳

嬰兒出生半小時內

就讓嬰兒與母親的皮膚進行接觸

吸吮母親的乳頭,並持續30分鐘以上

每當嬰兒啼哭或母親感到該餵哺的時候

就可以給寶寶餵哺

不規定次數和時間

還要堅持夜間餵哺

原標題:《【科普】「十大秘笈」教你如何帶早產兒寶寶》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早產兒的護理與餵養,教你如何讓早產兒奮起直追足月兒
    早產寶寶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也不夠完善,儲存的能量少。再加上皮下脂肪少、散熱快、新陳代謝低,很容易出現低體溫症狀。而且,因為早產寶寶體質較差,會比足月出生的寶寶更容易發生黃疸、餵養困難、易感染等情況。經調查,小於18歲和大於32歲的準媽媽生出早產兒的比率比在這兩個年齡區間的準媽媽更大。由此可見,準媽媽的年齡跟寶寶是否早產有很大的關係!
  • 普寧市人民醫院科普:早產兒健康管理
    普寧市人民醫院科普:早產兒健康管理 普寧電視臺 普寧電視臺微信號 PNTV-GD 功能介紹 普寧電視臺 收錄於話題早產兒的健康管理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每一個寶寶從呱呱落地到長大成人,每個家庭及社會都要細心呵護,而每個初生的生命,都背負著每個家庭的希望。
  • 早產兒及足月兒生長發育測評表,你的寶寶在正常值範圍內嗎?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對於「早產兒寶寶」我們更要悉知發育生長值並不是確定寶寶生長發育達標的核心,類似媽媽需要更多的耐心耐心呵護,和矯正月齡的方式來護航寶寶的成長。後文豆媽會給出如何用矯正月齡的公式來判斷早產寶寶生長發育是否達標!
  • 孕期很注意,寶寶卻是個早產兒,該如何應對?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並不是所有的早產兒都有發育方面的問題,但是早產兒是個特殊群體,需要特別的關注和養育,原因呢還需要從胎兒的發育開始說起。任何生命都有一個最適宜的生長環境,胎兒、嬰兒、幼兒、…成人,都不例外,尤其是看不到摸不著的神經,需要一個集時間、營養和關愛過程,愉悅的母體環境,讓胎兒感覺到周圍的美好,會讓細胞活躍飽滿。
  • 家有早產兒如何護理是難題,注意這四個方面,幫助寶媽帶出健康娃
    龍鳳胎出生全家樂,早產兒如何護理成難題,注意4點讓你輕鬆帶娃林林已經懷孕31周了,因為懷的是雙胎,林林的孕肚比人家8、9個月的孕肚還要大,每天看著自己的肚子,林林都心驚膽戰,生怕寶寶著急出生。讓林林沒想到的是,自己的預言真的成真了!
  • 如何科學餵養早產兒?
    到底該如何科學餵養早產兒?早產兒吸吮力弱,吞咽功能差,胃容量小,易引起嗆奶而窒息,加上各種消化酶不足,消化吸收功能也較差。所以,出院回家之後,科學餵養顯得尤為重要了。與足月生產媽媽的母乳相比,早產兒媽媽的母乳成分不同,它的營養價值和生物學功能更適合早產兒的需求。除了早產兒生長所需要的多種營養成分,早產兒媽媽的母乳還提供了一些保護性因子,幫助早產兒抵禦疾病,減少感染。早產兒由於其特殊的生理需求,胃腸消化吸收能力不成熟,比足月兒需要較多卡路裡及特殊營養素,帶早產兒出院後,如果媽媽母乳分泌不足,就要混合餵養或配方奶餵養早產兒。
  • 兒科微診室:早產兒餵養/熱性驚厥/牛奶過敏/粟粒疹/蚊子叮咬/寶寶遊泳
    Q:我的寶寶是34周出生的早產兒,怎樣餵養更好?>Q:我喜歡遊泳,天氣熱,我也想帶寶寶去,但我看了看寶寶的耳朵,發現他的耳屎很多,我能帶他一起去嗎?A:如果寶寶沒有中耳炎,可以帶寶寶去。媽媽不要把任何東西(包括棉籤)伸到寶寶的耳道裡挖耳屎。因為這樣做很危險,可能造成寶寶脆弱的鼓膜破裂,還可能把耳屎向耳道裡推得更深,從而讓問題變得更嚴重。如果寶寶外耳有耳屎,在寶寶基本能配合的情況下可用棉籤清除掉,用溼面巾擦更好,但動作需輕柔。但如果您認為寶寶耳朵裡耳屎多可以在寶寶例行體檢時請醫生看看。
  • 早產兒容易腦發育不良?家長如何判斷寶寶智力發育是否正常?
    胎齡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產嬰兒稱為臨床上稱為早產兒。其出生體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早產寶寶的器官功能和適應能力較足月兒為差,早產兒出生胎齡越小,出生併發症的發生率也越高,常見的有呼吸系統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高膽紅素血症等。
  • 早產兒寶寶常見問題
    翻了下記錄,在南京市婦幼陪產期間的學習和總結,分享給有需要的家庭,每個早產兒都是迫不及待要見爸爸媽媽的天使! 1、早產兒為什麼容易打嗝? 寶寶打嗝是由橫隔膜肌肉突然的強力收縮造成的,常見的原因有:(1)和早產兒神經系統發育有關;(2)寶寶哭鬧或者吃奶時吞入大量的空氣造成的。
  • 寶寶又矮又瘦?低出生體重兒/早產兒/生長發育遲緩如何追體重?
    低出生體重兒/早產兒/生長發育遲緩兒如何追體重?正確看待寶寶「又瘦又矮」寶寶「又瘦又矮」屬於生長發育遲緩的範疇,但由於很多寶媽出於對寶寶的身高體重期望值太高,所以很難判斷寶寶是否屬於生長發育遲緩的範疇。首先對於新生兒/早產兒來講,如果體重低於2500g稱為低體重兒,其中1000-1499g之間稱為極低出生體重兒,小於1000g稱為超低出生體重兒。
  • 早產兒體重僅1.2kg!該如何健康增重?新生兒科為你揭秘護理6方面
    湖南旺旺醫院新生兒科護士為你揭秘早產寶寶如何健康增重,出院回家後如何照顧。 「理子」(化名)是個孕30+3周的早產兒,出生後評估生活能力低下、窒息復甦20分鐘而收治於湖南旺旺醫院新生兒科NICU治療。
  • 早產兒母乳&配方奶的餵養要點
    面臨嬌小瘦弱的早到天使,許多父母有些不知所措、憂心忡忡,如何讓這些早到的小天使健康茁壯成長?從體格、智力等方面儘快追趕上正常寶寶,是每個早產兒父母也是醫生的最大願望。首先要給爸媽們科普一個概念——就是早產兒的矯正年齡,所謂矯正年齡就是早產寶寶按預產期計算的年齡,而不是按照寶寶實際出生的日期計算的年齡。
  • 為什麼現在早產兒越來越多?照顧早產兒寶寶有哪些注意事項?
    隨著醫學水平的提高,分娩助產技術的嫻熟,按理來說早產兒的數量應該呈下降趨勢的,然而實際上早產兒的數量卻在不斷地增多。中國早產兒的比例佔新生兒大約在10%左右。那麼,為什麼早產的出現越來越多了呢?寶寶早產家長該如何護理呢?
  • 「世界早產兒日」用愛呵護未來
    可是由於各種原因,有的寶寶沒在媽媽肚子裡待夠時間就急急忙忙來到人間。由於胎齡小、出生體重低,早產兒的生存能力低下,這也成為新生兒死亡的首要原因。怎麼預防早產?早產的症狀是什麼?如何護理早產兒?相信這是不少市民關心的話題。
  • 關於早產兒矯正年齡知多少?
    ——「世界早產兒日」系列醫學科普(5)>宋麗娜,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原306醫院),兒科醫研部醫學科普中心 編輯在早產兒保健門診,碰到一位胎齡32周出生、目前已8個月的早產兒媽媽帶寶貝來隨訪,孩子一般情況都很好,已經會獨坐著,但媽媽擔心地說:「鄰居8個月的寶寶已經會爬了,我家孩子是不是發育遲緩?」
  • 早產兒這樣餵養,抓緊趕上足月寶寶
    那麼早產兒需要如何餵養呢?早產兒餵養需要注意什麼呢?對於家有早產兒的父母,不妨學習一下以下的幾點早產兒餵養注意事項。早產的寶寶腎臟沒有發育完善,如果奶的濃度過高,對寶寶的體重增長會帶來影響。 因為早產兒的體內含水量很高,一般新生兒的含水量佔人體的70%,而早產兒達到了80%~85%,體內含水量高了,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容易脫水。 如果奶水濃度太高,從小便中帶出的水分也越多,即便吃得再多,也會從小便中溜走,體重增長也會非常緩慢。
  • 早產寶寶更需要關愛 婦幼專家教您如何護理早產兒
    由於這些寶寶一出世就已「先天」不足,即使出院回家後還容易遭遇不同程度的神經系統發育落後等種種問題,因此已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他們就是早產兒。早產兒不比足月普通兒童,他們先天身體素質不佳,媽媽應該抓住0-2歲這個黃金時間段來糾正。利用這段「黃金時間」精心護理,身體素質足以追趕上足月孩子。出院後如何護理早產兒,劉主任給廣大媽媽支招:首先要注意保暖。由於早產兒體溫中樞發育不成熟,體溫調節功能差等因素,易出現低體溫,因此要合理保暖,要多測體溫,努力確保體溫恆定,最高體溫與最低體溫之差不得大於1℃。
  • 關愛早產兒 親寶寶特推早產兒專屬「智能育兒助手」
    近日,家庭育兒場景品牌親寶寶進入了新一輪產品升級,旗下核心產品「親寶寶APP」特別推出早產兒專屬版本的 「智能育兒助手」,同時增設Fenton早產兒生長曲線功能,幫助早產兒家長更準確地評估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據悉,專屬早產兒版本是親寶寶APP在2020年度產品戰略性升級的第一步。
  • 如何科學改善早產兒營養?一文讀懂早產寶寶餵養問題
    其中,如何進行規範的營養管理和發育促進幹預,改善早產兒近遠期健康狀況顯得至關重要。今天知食君就先來跟大家詳細聊聊!因此,與足月兒相比,早產寶寶的口糧要求某些營養更高、能量更多、以及更容易消化等。一般來說,母乳依然是寶寶最好的口糧,相關企業和機構對母乳的研究也從未停止過。英國愛丁堡大學近期也發布過新研究,表明母乳餵養可能對早產兒腦部發育更好。
  • 冬季早產兒如何正確護理?早產兒弱點有哪些
    早產兒如何正確護理?早產的寶寶身體比起正常的寶寶問題較多,需要特別的護理才可以和正常的寶寶一樣。那麼早產兒護理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早產兒如何正確護理?首先要了解早產兒的弱點 1、吸吮和吞咽反射能力不成熟 嬰兒是靠吸吮和吞咽來攝取奶液的,但是,早產兒吸吮和吞咽的協調功能要到34周才能成熟,這些功能如果不成熟,不僅會妨礙經口攝入的充足餵養,而且也容易造成呼吸道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