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個朋友聊天,他告訴我最近和女友分手了。原因是女友受不了他的近乎於控制的管束,覺得和他在一起戀愛太累了,所以提出了分手。雖然他盡力去挽回,但是女友表示再也不想和他在一起了。
對於他這段感情的結果,我一點也不覺得奇怪。他對女友的那些諸如不能加異性的微信,不能參加有年輕異性在場的聚會,去哪都要報備等等行為,我早就勸過他不要這樣,結果肯定會失去對方。但是他不聽,他說他也不想那樣,但是他怕失去女友,所以只能看著她,他才有安全感。
事實上他的女友我也見過幾次,女孩對他很不錯,看上去也不像那種隨便就能被人撩走的女孩。但是他私下跟我說,他覺得他和這個女孩的感情長不了,早晚會分手,他就等那麼一天呢。我很奇怪,見過談戀愛等結婚的多了,沒見過等分手的。於是我問他這麼想的理由是什麼?
他告訴我,他覺得自己配不上女孩。對方在他眼裡條件太好了,長得漂亮不說,還心靈手巧、善解人意,而且學歷和工作都比他好。我說,那她怎麼會看上你的?他說,他也不知道,女孩說覺得他人品好,正直善良。我告訴他,你可能有點自卑,你這樣想對你這段感情可能沒有好處,還是要自信點。他不以為然地說,就這樣吧,反正我覺得長不了,我不信她會真的嫁給我。
接下來的幾個月裡,陸續聽他給我匯報他的愛情進展,多數都是他怎麼要求女孩,女孩怎麼從開始答應他到後來跟他吵架,甚至有兩次還提出了分手等這些情況。從他的描述中,我隱隱約約覺得他這樣下去,這段感情就完了,不會有好的結果。勸他不要這樣,他也聽不進去。
結果這次,女孩再次提出分手,而且態度非常堅決,他也沒辦法挽回了。苦笑著給我說「你看,我早說了她不會真的嫁給我。」聽了他的話,我對他是又同情又惱火。但是,我知道這也不能全怪他。也許他的行為只是完成了一次「自證式預言。」
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自證式預言」也叫「自我實現的預言」,通俗的說就是一個人心裡總想著一件事會有什麼樣的結果,那這件事的結果很可能就會是他所想的一樣。「自證式預言」裡自我暗示的成分很大,但是這種自我暗示會影響到一個人的行為,導致他做事的成敗。
「自證式預言」在我們生活中其實很普遍,很多人說的「我就是這樣一個人」其實也是屬於這種自證式預言,他把自己設定成了某一種類型的人,不斷的用自我暗示的方式去朝自己設定的標籤塑造自己,結果在別人眼裡他可能真的是他所說的那種人。
自證式預言,有積極的作用也有消極的作用。像我這位朋友,就是因為自己的自卑心理,才導致自己在這段感情裡安全感缺失,又採取了非理性的手段去對待女友以加強自己的安全感。而他的自卑心理也不是憑空產生的,正如一個人的人格的形成發展一樣,有著複雜的成因。他的行為是錯誤的,但是原因是自卑,所以我說這種結局也不能全怪他,當然女孩更無辜。
心理學大師武志紅說過,「一個人常說的那些話,可能會成為他自己的生命預言」這句話說的就是自證式預言。人的一生很短暫,怎麼能讓自己的一生過得快樂、有意義,讓自己心想事成。其實,很多時候跟我們的認知、心態、格局都有關係外,也不能忽略了「自我實現的預言」,有時候要多給自己一些積極的暗示,無論身處什麼環境都要保持一顆樂觀向上的心,這樣我們才能有動力、有勇氣去面對多樣的人生,才會少犯錯誤,擺脫那些負面的魔咒一般懸在我們頭頂的「自證式預言。」(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