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為什麼不懂事了?

2020-10-03 妗呦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應隨著年齡一步一步改變。

你,有多久沒和自己的孩子坐下來,好好聊著了?

你,從什麼時候開始,覺得你的孩子沒有那麼聽話了?

總聽周圍的父母們一天不住地抱怨,自己這麼辛苦,孩子竟還不懂事,頗讓人頭疼。

對,養家餬口的責任落在兩個人身上,的的確確負擔很大。一天天下來辛苦付出,得到的回報卻不多,還要為明天的生計做打算,整日焦慮,整天煩惱。

而孩子似乎一點也不理解,還跟自己對著幹,真的一點兒也不懂事。你實在惱怒,百般斥責,期望孩子能諒解,懂事,聽話,卻沒想到會適得其反,到最後,只剩下了無奈。

可你仔細想想,你的孩子是一直都不懂事嗎?

好像並不是這樣的吧。明明我記得這是一個十分體諒父母的孩子,可是為什麼會變成如今這般。

那你有沒有認真坐下來,好好想一想,從前乖巧懂事的孩子,變成這樣的原因。

我想,大多數父母是沒有做到的。不然,為何你的孩子和你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了?

你又有多久沒有問過孩子,你願意嗎?

我認為,孩子「不懂事」有兩個原因。

1.父母總習慣於把自己的夢想強加在孩子身上,只想園了自己年少時的夢,根本不顧及孩子的感受。而當孩子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時,有了自己的夢想,這時,父母和孩子起了衝突。

2.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一成不變。因為也是第一次為人父母,教育孩子大多效仿他人,觀摩了一番之後,自以為學到了,就開始用在孩子身上,從小到大,絲毫未變。可是,小時候,動輒打罵還算可以,會讓孩子長記性。但是,長大了之後,孩子自尊心極強,自是不能隨意呵斥打罵的。可父母沒有來得及反應,所以,又有了衝突。

所以,明白了孩子不聽話的原因,你還怕管不來他(她)嗎?

第一次為人子女,第一次為人父母,讓我們在一起,好好關照呀。

我是妗呦,謝謝你們的閱讀。

相關焦點

  • 我為什麼不願意孩子「太懂事」
    我想做父母的大多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巧懂事,那得多省心呀,不發脾氣也不犟嘴,沉迷學習還端茶送水。但是今天,圈圈就要講講懂事的副作用,講講我為什麼不希望孩子太懂事。作家張悅然在《櫻桃之遠》中說:「孩子是最堅忍的人群,他們還不懂得用逃脫抵制痛苦,也不懂得用宣洩反抗折磨。他們只能伸著冰涼的小手小腳,甚至根本不會有人察覺到他們久久不能平息的心悸,所以我總是想,孩子是可憐又可敬的。」那些還不能分辨謙讓、寬容與自責的孩子們,懂事的背後往往是深深的自卑。
  • 孩子:我很懂事,但我並不快樂
    看到「懂事」一詞,就想起韓國的一部經典電視劇《請回答1988》中德善質問父母的一幕。德善是個非常懂事的姑娘,當家裡沒有多餘的雞蛋時,德善選擇了不哭不鬧,主動說「不用管我」,而媽媽也只將剩餘的兩個雞蛋給了姐姐和弟弟,德善的面前只有醃豆子。
  • 孩子還小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嗎?
    不懂事的話,為什麼不教育教育? 很多家長在孩子闖禍的時候,就搬出「孩子還小不懂事的免死金牌」,從而推卸責任。一句孩子還小不懂事就打發別人。- 奶奶對你不好,我當然不喜歡奶奶啦!你知道弟弟為什麼是個熊孩子嗎?
  •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叛逆?是因為孩子不懂事,還是父母不負責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叛逆?是因為孩子不懂事,還是父母不負責?朋友的女兒自小乖巧懂事,不但學習成績出色,還能主動幫父母做家務。可是一到13歲,忽然間就開始無心上學,越是臨近考試越是叛逆厭學。她甚至還交了一個男朋友,整天跟著抽菸喝酒,深夜才回家。
  • 懂事的孩子沒糖吃?孩子不需要太懂事,他需要的是快樂
    因為父母覺得懂事的孩子能自己照顧自己,不需要太過於關注,而且他會體諒自己的,殊不知父母的這些自以為是對的思想,對於懂事的孩子來說是一種非常大的傷害。而一旦懂事的孩子嘗試通過一些不懂事的方法引起父母對自己的重視的時候,父母會直接受不了,說他明明之前很懂事的,怎麼變成這樣了,太失望之類的話。
  • 懂事的孩子總讓人心疼,愛孩子,請教會他「不懂事」
    孩子A給母親打了一個電話說工作累工資少無法回來照顧,孩子B馬不停蹄地趕回來照顧。當母親出院後,孩子B給了一筆生活費給母親,結果孩子B前腳剛走,母親就把這筆錢給了孩子A。旁人不解,為什麼這位母親要這麼偏心,母親卻只說:「孩子A生活苦,多幫幫是應該的」。然而這位母親明明知道孩子B掙錢也苦,只是因為孩子B太過於懂事孝順,把孩子B做的一切當做理所當然。
  • 懂事的孩子並不快樂,只要有一次「不懂事」,就會被念叨一輩子
    當有一個孩子不鬧、有一個孩子非常鬧騰時,我們又是否真的能做到把糖給不鬧的那個懂事小孩?相信很多人都選擇給鬧騰厲害的那個孩子,為什麼呢?因為給了糖就可以止哭嘛,最重要的是父母還單方面地認為懂事的那個孩子聽話可以理解,所以把糖分給不懂事的那個孩子時往往還表現得理所當然。
  • 懂事的孩子最危險——今天你懂事了麼?
    「你怎麼不學xxx」「你為什麼不聽話」「你為什麼不能懂事兒些呢」家長的疑問三連,到最後覺得大概是上輩子造孽,這輩子攤上個不懂事兒的孩子。你應該感謝上蒼,懂事的孩子才是最危險的不定時炸彈。 一、窮人孩子早當家這句話可謂家喻戶曉,那什麼叫早當家呢?
  • 別說孩子小就不懂事,孩子懂事起來,大人自愧不如
    很多時候人們常常說:「孩子還小,不懂事」!但真的是這樣嗎?說孩子小不懂事的人,要麼是沒見過懂事的孩子,要麼是沒擔當的父母推卸責任。真正懂事的孩子,一個眼神,一個舉動,一句話,就可以讓這些所謂懂事的大人淚奔。
  • 鄭爽說太早懂事的孩子不快樂:懂事孩子背後,都站著不懂事的父母
    等到吃飯了,孩子還不肯坐下來,一直給大家夾菜。面對孩子這樣的做法,孩子媽媽就一直在說:「我兒子一直都這麼懂事兒,懂得照顧人,從來不讓我操心。」生活中,我們總是能看見這種特別懂事的孩子,他們身上沒有其他孩子身上的那種天真爛漫,那種童真童趣,從小就活得像個「大人」一樣。很多家長都說這樣懂事兒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但是,這種懂事兒對於孩子來說講,就未必是好事兒了。
  • 「每次媽媽一回來就不聽話了」為什麼乖巧懂事的孩子變得不乖了?
    在我們的身邊,時常會聽到長輩們這麼抱怨道:「在家裡,孩子乖巧懂事,簡直就像個天使。可是,媽媽一回來就立馬變了個樣,愛撒潑,愛哭鬧!」類似這樣的話語,我也聽到過。為人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乖巧懂事、健康成長,誰成想當媽的一出現卻讓孩子變了個人,確實是件挺鬱悶的事兒。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 為什麼越懂事孝順的孩子,父母越不待見?過來人講出實情,很戳心
    而小兒子從小就調皮搗蛋,別說幫張姨的忙了,只要不惹事就謝天謝地了。張姨生日,他家小兒子從來沒有送過一分錢的東西。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張姨說,平時也知道大兒子更貼心,但自己就更疼愛小兒子,覺得小兒子的性格很可愛。
  • 爸媽使喚兒子做早飯:為什麼我養不出懂事的孩子?因為你不夠懶
    到現在還不起來,這孩子!媽媽:「弟弟,爸爸說了,你起來做早飯,給你玩一個小時的手機。」自從放寒假後,很多數家庭的狀況都是這樣:爸媽怕孩子會餓著,早早起床煮好早飯,而孩子則賴床到十一二點還不願起床。而這家人卻直接反了過來,孩子起來做早飯飼候老爸老媽。雖然這對「懶」爸媽被孩子吐槽了,可卻並不妨礙他們成為了無數爸媽羨慕的對象。畢竟,誰會不希望自己能養出懂事優秀的孩子!那麼問題來了,這麼懂事優秀的孩子是怎樣培養出來的?
  • 孩子,對不起,媽媽不該讓你太「懂事」
    ,不懂得反抗前幾日朋友跟我抱怨:「我家孩子太不懂事,太調皮了,我為此非常苦惱。」我安慰道:「如果孩子『太懂事』,未必是件好事。」朋友不理解,於是我就把我一個朋友的童年經歷告訴了他。朋友是一個很優秀的人,但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其實是一個很自卑的人。小時候,他非常懂事,父母說什麼都能照辦,從來不反抗。
  • 不懂事,會哭的孩子有糖吃,懂事的孩子又會有什麼?
    「我記得你以前很懂事的,怎麼現在這樣不聽話」,這是在我做了一件違背家裡人意願的事情之後,他們說的。聽到這句話我怔住了,從小到大都懂事的孩子,在做了一件違背大人心裡想法的事情後大人們就認為這個孩子變壞了,就忘記了他之前的所有懂事。然而,之前不懂事的孩子變得「懂事」後就變成了他們眼中的好孩子不懂事會哭的孩子總會有糖吃,而懂事的孩子又會有什麼呢?
  • 總是教育孩子懂事,可是誰知道「懂事的孩子更讓人心疼」、、、
    電影《龍貓》劇照電影《龍貓》裡,看著孩子遠去的背影,小梅的媽媽對爸爸說,懂事的孩子讓人心疼。「寶貝,越來越懂事了!」「寶貝,在家聽的話!」「家孩子很懂事,學習上從不讓家人操心…」……我們通常會用這些話來表揚孩子,或是激將孩子。可是捫心自問,懂事的孩子心裡想要什麼,我們知道嗎?我從小學習很用功,生活上也算是很懂事,也算是「別人家的孩子」。可是我為什麼不快樂呢?
  • 孩子不懂事?不,Ta只是失去信心了
    你經歷過無論是打是罵,是曉之以理還是動之以情,孩子都無動於衷嗎? 你收到過老師家人向你控訴「這熊孩子一點都不聽話」嗎? 你對孩子說過「你怎麼就這麼不聽話」嗎? 面對總有不良行為的孩子,你是否不是嚴加管教就是放任不管呢?
  • 孩子懂事,真的不好嗎?教孩子懂事,是應該做的事
    想到這些,我忽然意識到,如果我說,「我看到孩子懂事,我感到欣慰」,會不會違背當下的教養觀點?我不是教育專家,無意挑戰主流的教養觀點,只是作為一個有孩子的成年人,想說出一些想法。,「孩子懂事」就成為了一個不被認可的「教養誤區」。
  • 「懂事」的孩子其實並不快樂,想讓孩子快樂成長,別強迫孩子懂事
    在我看來,小傑懂事的讓人有些心疼,面對想玩的玩具,只能眼睜睜看著,顯然他並不快樂,在我的眼裡,有些小孩子是達不到自己的目的是不會罷休的,想法子讓自己的父母滿足要求,小傑的媽媽還以此引以為傲,孩子的「懂事」真的對他好嗎?這是在強迫孩子「成人化」。陳鶴琴的六大解放思想中提出要解放孩子的大腦、手、自由,讓孩子能夠全方位的成長。
  • 對不起,我真的不想懂事了。
    前言:以前我不明白為什麼會哭的孩子有糖吃,那是因為有人關心,有人疼,你才可以驕傲任性。看到這種畫面覺得很心酸,越是懂事的孩子越沒有人疼愛。,伸手要糖吃,就會被認為矯情,會被討厭,就不再是父母眼中那個懂事的孩子了。